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2016普通福建卷语文答案

2016普通福建卷语文答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0-18 13:41:31 | 移动端:2016普通福建卷语文答案

篇一:2016年福建省4月普通高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0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土香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重燃蒿草和动物脂肪,使气味上达于天,祖先神灵浴室安而飨之。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即焚于室内,以祛秽气;熏衣与被,以取芳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新制。到两宋,香事兴盛发达。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快餐文化”,不过追求古法和古意到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中土香事发展演变,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香料的变化,二是香具的变化。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也大致有两项:其一与香料相关,其一与用途相关。后者便是因供养器具与日常生活用器之别而有了香炉的样式和风格之别,或者说俗与雅之别。说于寺院为公众所用者,自然不以雅为标准;设于桌案为士人所用者,自求古朴典雅。两宋,香炉传统式样完成它最后的演变,并且新创的形制几乎都成为后世发展变化的样范。

焚香以求雅韵,即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约自唐代始,宋人则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向极致。宋代人士之分享,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点缀风雅,更没有仪式化的成分,而是奔来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情趣。

宋代士人视焚香为日常,从水沉香的使用可知当时用香的大概情况。南北朝时期沉香已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藿香、郁金、麝香为多。宋人重沉香,和合众香制作香饼,水沉香也是核心。调和众香之作香饼,从两宋多香方来看,基本原则与现代调香工艺多有相通。而宋人所喜者又有“燕沉”,即用蒸馏香水多方法熏制水沉香,调配出个性化的香气。类似的办法宋人发明了不少。

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合香之法,两宋已经完全本土化。本草学的发展此际达到一个高潮,园艺学的发达也可谓空前。牡丹、梅、菊等各有专谱,“更将花谱通香谱”乃是必然,成为宋代合香的重要特色之一。元代出现线香之后,线香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沉香、合香,不过寻常所用毕竟以线香为多,大众化多佛事活动更是如此。

两宋香事之清韵,始终是明清士人力求保持多雅尚,然而,为诗思浸润且在友朋间往来递送多香事,却几乎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趣。就一般而言,乡绅仕宦贵富之家,一面多以香之祛除异味多功用为要,一面又以香具制作的日益新巧以及古器的应用蔚然时尚,而把它用作室内陈设,焚香倒在其次了。

进入现代社会,香事被国人遗忘了好久。近年出现了“香文化”热,面对久违的香事,我们应去追索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始末源流,了解焚香之真味,合香之情趣。

(摘编自扬之水《小阁幽窗,到处都香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土救援的香事又祭祀的传统,即熏燃蒿草和动物脂肪祭飨祖先神灵;也有实用的传统,即焚香祛除秽气,获取芳馨。

B、魏晋南北朝的合香家把时已入药的沉香也作香料使用,引入香方,沉香就与藿香、郁金、麝香等成为合香的主要原料。

C、水沉香是制作“龙涎香品”的基础原料,也是宋代制作香饼的核心原料,从它的使用可了解宋代用香的大概情况。

D、宋代把一些园艺花卉用作合香的新原料,创新了合香的制作,形成了重要的特色,这与当时园艺学空前发达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这道题是明显的增加了文章内容从而改变了句意范围的错法。回文定位可以找到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原文为 “南北朝时期沉香已经入药,作为香料,它也被这时候的合香家引入香方。不过这时候合香所用,仍以藿香、郁金、麝香为多。”可

知选项中“魏晋南北朝的合香家把时已入药的沉香也作香料使用,引入香方”是正确的。但是“沉香就与藿香、郁金、麝香等成为合香的主要原料。”这句与原文相比,增加了“沉香就与”这几个字,扩大了合香主要原料的范围,因此错误。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香具的变化是中土香事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之一,而影响香具变化的因素除了香具的用途之外,另一个就是香料。

B、香炉因用途不同,在式样和风格上有雅俗之别。两宋,香炉传统式样完成最后演变,新创的香炉形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C、焚香历史悠久,魏晋时期就已存在于人民日常生活中,直到明清仍未曾断绝。宋代,焚香甚至成为士人对一种生活情趣。

D、明清官绅富豪之家应用古器以及制作新巧对香具是时尚,但这些器具已失去了焚香的功用,只是被当作是室内的陈设。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的错误在于改变了原文的内容,导致句意的改变。回文定位到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可以看到“就一般而言,乡绅仕宦贵富之家,一面多以香之祛除异味多功用为要,一面又以香具制作的日益新巧以及古器的应用蔚然时尚,而把它用作室内陈设,焚香倒在其次了。”可见,选项中的“明清官绅富豪之家应用古器以及制作新巧对香具是时尚”为正确,但是“但这些器具已失去了焚香的功用”的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焚香倒在其次”并不是完全失去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传入的外来香事并没有在中土自成体系,而是被吸收同化,融入到中土传统的香事习俗中。

B、宋代合香技术在原料使用以及制作方法上比前代更具多样性,调和众香的基本原则于现代调香工艺存在不少相同之处。

C、元代出现线香之后,线香在人们平常用香中居多,在大众化佛事活动中更是广泛使用,但并没有取代传统的沉香、合香。

D、明清士人力求保持宋代香事的清韵,但由于宋人焚香没有仪式化成分,这种清韵仔明清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变得可有可无。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的错误在于强加了逻辑关系。当我们在做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时,如果看到选项中存在着逻辑关联词,就一定要注意其逻辑的正确与否。回文定位涉及“明清士人”和“仪式化”的内容分别位于第三自然段的“宋代人士之分享,追求的不是豪奢,亦非点缀风雅,更没有仪式化的成分,而是奔来保持着的一种生活情趣。”,以及倒数第二自然段的“两宋香事之清韵,始终是明清士人力求保持多雅尚,然而,为诗思浸润且在友朋间往来递送多香事,却几乎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清趣。”两者并没有逻辑联系,只是分别叙述了“宋代人的清韵”以及“明清士人失去了清韵”这两个事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已又陈安民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逋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十六年秋,出察江防。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则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更望时时整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懋第衰绖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B.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C.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D.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策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答案]C

[解析]左懋第陈述的是“四弊”,所以应断为“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令”是让,不能和“策”连用。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

B.先帝,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

C.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礼仪等。

D.闰月,农历中逢闰年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

[答案]B

[解析]先帝不能指前朝的皇帝。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懋第关心民生,多次建言。他有感于民不聊生,向皇帝建议禁止军队劫掠、官员剥削百姓,请求朝廷体恤民情,这些意见多被采纳。

B.左懋第心忧社稷,竭忠尽智。他在请命出使朝廷之际,仍不忘向皇帝提出整兵备战的建议,认为应先安定江南,才能扼守黄河,进而渡河而战。

C.左懋第大义为重,爱憎分明。堂弟左懋章降清之后,曾经来探望,左懋第大声呵斥他,说他不是自己的弟弟,并将其赶出门去。

D.左懋第忠贞不二,宁死不屈。清廷不同意改葬崇祯帝,他便在住处祭拜,听闻南京沦陷,他放声大哭,最后因为不肯降清,在顺治二年被杀。

篇二: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全卷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产立价中营私舞弊。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点入纳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引因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

B.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价定得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

C.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分成制,允许坑户依法采矿、冶户自备物料冶炼,官府只抽取二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

D.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恢复了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平等合作关系,也重新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

答:B

B项整合了第2段的有关内容,对买扑承包的经营行为进行转述,原文说竞标价太高低,?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转述说竞标价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过于绝对,逻辑上不成立。因此B项是错误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在总结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

B.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而无失”,就必须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

C.宋朝初期,政府主要考虑国家的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很难保证官府和坑户、冶户的利益,也影响了宋代矿冶业的发展。

D.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出卖、出租官田宅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

答:D

D 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整合和推断,?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的目的是为了?不致公私亏损?,而非?严防官吏营私舞弊?;只有?严防官吏营私舞弊?,才能?估价适中,立价公当?。二者是条件关系,而非目的关系。因此D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

B.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商人而言,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

C.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最大的优点是在课额不减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

D.在出让坑冶场坊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根据各州历届买扑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

答:C

C项对第5段中二八抽分制的相关内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转述,其中?最大的优点?夸大其辞,?课额不减?是弊端之一,不是优点;在实行二八抽分制时,课额已经调整,而非?课额不减?。因此C项是错误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

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参考译文】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郑鲜之闭门读书,专心致志,杜绝与人交往。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他的外甥刘毅在当时权力很大,朝野人士无不归附,郑鲜之尽心于武帝,唯独不肯屈从刘毅,刘毅非常愤恨。因为他和刘毅是舅甥关系,制度规定不能互相弹劾,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擅自赦免传召的罗道盛。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离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他为右军长史。等入了咸阳,武帝遍看了阿房宫、未央宫故地,凄怆动容,前行走到渭水旁边,武帝又慨叹说:?此地难道还会有吕望么??郑鲜之说:?从前叶公好龙而真龙出现,燕昭买骨而骏马到来。明公您只要以诚恳态度待士人,还用担忧海内没有人才前来吗?? 武帝登基以后,他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当时傅亮、谢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曾经当众讥讽郑鲜之说:?您与傅、谢都跟随圣主在关中、洛阳立功,您还位居首席幕僚,今天不振作,距离别人那么远,多么无能啊!?郑鲜之一直看着他,并不回答。郑鲜之虽为人通达直率,但他敦厚实在,对亲朋故友都能赡养抚恤,乘车出游,有时自己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随驾车的人走向哪里。他特别被武帝亲近。皇上曾在内殿设宴饮酒,朝廷显贵全都到了,唯独不请郑鲜之。众人坐定以后,武帝对群臣说:?郑鲜之一定会自己跑来。?果然,过一会儿,外面禀报尚书郑鲜之来到神兽门请求奏事,武帝大笑引他进入宴席。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当权,把他调出京城任豫章太守。当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私下对人说:?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如同前朝钟元常、王景兴等人一样。现在徐、傅调他出京为郡官,或许当有原因。?元嘉三年,王弘入京为宰相,举荐郑鲜之担任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答:A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答:C

C项的?尚书?是一种官职,比如南北朝设尚书省都官曹长官,即都官尚书(或称尚书),属于三品;文中?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这句话说明当时的尚书之上还有宰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隐厚笃实,赡恤亲故。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答:D

【试题分析】

D项先用?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来概括郑鲜之为人和性情,后面用乘车出游和参加宴会两件事进行分析;但按原文的意思,坐车出游这件事体现他为人隐厚笃实;参加宴会这件事则体现他与皇帝关系的亲近,不能体现他为人隐厚笃实,所以D项的概括与分析不能对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答: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译出大意给2分;?省??悖??大?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答: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如同前代钟元常、王景兴等人一样。(译出大意给2分;?素??礼??方?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①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杜甫

②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注]①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②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激之声。

评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作者在绵州写下《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一诗,记与 窦使君同观江涨之景一事。前三联写景,从正侧两方面描写。首联正面描写江水高涨,水中远峰的倒影摇乱;颔联正面描写波涛汹涌浪花高溅,冲激之声巨远;颈联侧面描写江面变宽,江水变急。尾联抒情,抒发观景之后的复杂情感。

8.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颈联主要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

(答出主要从侧面来描写的,给1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4分。)

9.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

本诗表现的情感,有寄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身在?天边?,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倍感欣慰。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两句,表明作者即使遭受分解肢体的酷刑也不改心志。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两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两句,高度称赞滕子京的政绩。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麦地 袁有江

老人披一件脏兮兮、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雨棚下盯着他。老人脚边放着一个瘪下去的尿素袋子。稍远处有个小化粪池。

临近家门时,他发现走错了路,在离前面村庄百米左右的地方。窄窄的水泥路,突然齐崭崭地断了。没腿肚子的麦苗,隔断了归途。

他沿着麦地间的小径,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老人走去。

大叔你好,在忙着给麦子撒肥料呢?

乖乖,我看你那车怕是过不来了。这边路没修通。

这块小麦是你家的吧?长得真好。大叔是好把式啊。

听口音,你就是我们这的人吧?刚从外地回来?

后天清明了。很久没回来,我不知道这路不通。

你是哪庄上的?

袁家湾的。

哦,那就在我们庄后头。老人掖了掖披在身上的衣服问,清明回来上坟?

是啊。大叔,我记得以前这庄上有条跑客车的石子路,还在吗?他朝庄上望去。一条灰白的路梢,隐没在不远处一栋平房的后面。

在倒是在,就是被拉沙车轧坏了,烂得不像样。

应该也还能过车吧?他目测着路的宽度。大叔,我急着要赶回家吃饭。想从你家麦地借过行不?轧掉的麦子,我补你钱。

车开不过来吧?麦子深,地又潮,会陷在里面。老人看看麦地,你只有倒回去了。

大叔,我的是越野车,底盘能升高的。要是陷在里面,我自己负责。

要是陷在里面,这块地就祸害了。

弄坏的麦子我全赔。好不好?

老人看看麦子,又看看他,一脸的为难。

你不能倒回去从那边路走吗?

路窄,也怕遇到车。估计倒回去就下午了。就算您老帮个忙,钱我先给你。反正你种麦子也是为了卖钱嘛。

老人目测着车到他跟前的距离,走到麦地边,抓了一把泥土,在手心里碾磨着。你看,土都是湿的。车会陷在里面的。

稀薄的雾纱渐渐散去,阳光普照下来。娘该在家等急了,本来说好回家赶午饭的。兄弟姐妹们今天都来家里,专等着和他一起吃午饭。他正想着,娘的电话就打来了。娘说一桌人都在等他开饭。他跟娘说,我马上就到。

接完电话,他看着老人说,大叔,损坏你多少麦子我赔多少。他掏出钱包,数了一千元钱往老人手里塞。老人像对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迟迟不伸手。他将钱硬塞进老人的口袋。

大叔你穿校服啊?

小孙女的。老人尴尬地笑笑,丢了可惜,挡挡寒。

大叔,你的孩子们清明没回来?

呵呵,等我死了,他们就回来给我上坟喽。

您小孩都在外干大事,忙着呢。他捏着车钥匙,开始心急火燎起来。

大叔。您就行个好吧。我娘打电话催我了。

唉。你去开吧。老人摸摸口袋里的一沓钱,想着孙女一学期的生活费够了。他又看看那些水绿葱嫩的麦苗说,你尽量走直点,不要轧掉多了。

他启动车子,升高底盘。眼前的麦地,让他突然有种莫名的兴奋。自打买了这辆越野车,他还从来没越过野地。他打到四驱模式,一档,将轰鸣着的路虎开进了麦地。厚重宽大的轮胎。摧枯拉朽地压倒麦苗。车后现出两条轨道般的辙。

他穿越麦地时,老人赤着脚也下了麦地,跟在他车旁边,不停地冲他喊,慢一点,轻一点。那手足无措的样子,好像在呵斥一头闯进麦地的野猪。

总算过来了。他停下车,拿出一包烟,想送给老人。

老人出神地看他刚刚压过的车辙,突然喊住他,你不能走!轧掉太多了。

老人快步走进麦地,蹲在车辙前。他颤抖着青筋暴突的手,从泥土里扶起一根压扁的麦苗。接着又扶起另一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像是在扶起一个个刚被车撞到的娃娃。

大叔。我们不是事先说好的吗?他递过烟。

老人没接他的烟,自顾自地咕隆着,不兴这样祸害庄稼的,你赔我麦子……老人干瘪的眼窝里,慢慢蓄满了泪水。他扶着几根压扁的麦苗,半晌不语。

篇三:2016年1月福建省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产立价中营私舞弊。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点入纳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引因无法兑现茶

叶而贬值,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

B.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价定得低,承扑者

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

C.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分成制,允许坑户依法采矿、冶户自备物料冶炼,官府只抽取二

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

D.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恢复了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平等合作关系,也重新

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

答:B

B项整合了第2段的有关内容,对买扑承包的经营行为进行转述,原文说竞标价太高低,?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转述说竞标价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过于绝对,逻辑上不成立。因此B项是错误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在总结

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

B.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而无失?,就必须

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

C.宋朝初期,政府主要考虑国家的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很难保证官府和坑

户、冶户的利益,也影响了宋代矿冶业的发展。

D.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出卖、出租官田宅

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

答:D

D 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进行转述、整合和推断,?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的目的是为了?不致公私亏损?,而非?严防官吏营私舞弊?;只有?严防官吏营私舞弊?,才能?估价适中,立价公当?。二者是条件关系,而非目的关系。因此D项的理解分析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中获利;更重要的

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

B.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商人而言,能够有

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

C.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最大的优点是在课额不减的情

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

D.在出让坑冶场坊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根据各州历届买

扑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

答:C

C项对第5段中二八抽分制的相关内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转述,其中?最大的优点?夸大其辞,?课额不减?是弊端之一,不是优点;在实行二八抽分制时,课额已经调整,而非?课额不减?。因此C项是错误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

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

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鲜之曰:

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

?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郑公德素,?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

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

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

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

切至/未尝宽假/

答:A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答:C

C项的?尚书?是一种官职,比如南北朝设尚书省都官曹长官,即都官尚书(或称尚书),属于三品;文中?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这句话说明当时的尚书之上还有宰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隐厚笃实,赡恤亲故。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答:D

【试题分析】

D项先用“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来概括郑鲜之为人和性情,后面用乘车出游和参加宴会两件事进行分析;但按原文的意思,坐车出游这件事体现他为人隐厚笃实;参加宴会这件事则体现他与皇帝关系的亲近,不能体现他为人隐厚笃实,所以D项的概括与分析不能对应。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答: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译出大意给2分;“省??悖??大?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答: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如同前代钟元常、王景兴等人一样。(译出大意给2分;“素??礼??方?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郑鲜之闭门读书,专心致志,杜绝与人交往。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逐步升为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他的外甥刘毅在当时权力很大,朝野人士无不归附,郑鲜之尽心于武帝, 唯独不肯屈从刘毅,刘毅非常愤恨。因为他和刘毅是舅甥关系,制度规定不能互相弹劾,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擅自赦免传召的罗道盛。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离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他为右军长史。等入了咸阳,武帝遍看了阿房宫、未央宫故地,凄怆动容,前行走到渭水旁边,武帝又慨叹说:“此地难道还会有吕望么??郑鲜之说:“从前叶公好龙而真龙出现,燕昭买骨而骏马到来。明公您只要以诚恳态度待士人,还用担忧海内没有人才前来吗??武帝登基以后,他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当时傅亮、谢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曾经当众讥讽郑鲜之说:“您与傅、谢都跟随圣主在关中、洛阳立功,您还位居首席幕僚,今天不振作,距离别人那么远,多么无能啊!?郑鲜之一直看着他,并不回答。郑鲜之虽为人通达直率,但他敦厚实在,对亲朋故友都能赡养抚恤,乘车出游,有时自己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随驾车的人走向哪里。他特别被武帝亲近。皇上曾在内殿设宴饮酒,朝廷显贵全都到了,唯独不请郑鲜之。众人坐定以后,武帝对群臣说:“郑鲜之一定会自己跑来。?果然,过一会儿,外面禀报尚书郑鲜之来到神兽门请求奏事,武帝大笑引他进入宴席。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当权,把他调出京城任豫章太守。当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私下对人说:?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如同前朝钟元常、王景兴等人一样。现在徐、傅调他出京为郡官,或许当有原因。?元嘉三年,王弘入京为宰相,举荐郑鲜之担任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①杜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②。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注]①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②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激之声。

8.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颈联主要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借助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

(答出主要从侧面来描写的,给1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4分。)

9.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

答:本诗表现的情感,有寄迹天涯之愁,更有与友人同观江涨之景的舒畅。身在?天边?,客居他乡,面对江涨壮阔、雄伟的奇景,作者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变得愉悦;远离京城有朋友相伴共赏壮景,倍感欣慰。

分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作者在绵州写下《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一诗,记与窦使君同观江涨之景一事。前三联写景,从正侧两方面描写。首联正面描写江水高涨,水中远峰的倒影摇乱;颔联正面描写波涛汹涌浪花高溅,冲激之声巨远;颈联侧面描写江面变宽,江水变急。尾联抒情,抒发观景之后的复杂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两句,表明作者即使遭受分解肢体的酷刑也不改心志。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音乐高昂激越的两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两句,高度称赞滕子京的政绩。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麦地 袁有江

老人披一件脏兮兮、蓝白相间的校服,站在雨棚下盯着他。老人脚边放着一个瘪下去的尿素袋子。稍远处有个小化粪池。

临近家门时,他发现走错了路,在离前面村庄百米左右的地方。窄窄的水泥路,突然齐崭崭地断了。没腿肚子的麦苗,隔断了归途。

他沿着麦地间的小径,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老人走去。

大叔你好,在忙着给麦子撒肥料呢?

乖乖,我看你那车怕是过不来了。这边路没修通。

这块小麦是你家的吧?长得真好。大叔是好把式啊。

听口音,你就是我们这的人吧?刚从外地回来?

后天清明了。很久没回来,我不知道这路不通。

你是哪庄上的?

袁家湾的。

哦,那就在我们庄后头。老人掖了掖披在身上的衣服问,清明回来上坟?

是啊。大叔,我记得以前这庄上有条跑客车的石子路,还在吗?他朝庄上望去。一条灰白的路梢,隐没在不远处一栋平房的后面。

在倒是在,就是被拉沙车轧坏了,烂得不像样。

应该也还能过车吧?他目测着路的宽度。大叔,我急着要赶回家吃饭。想从你家麦地借过行不?轧掉的麦子,我补你钱。

车开不过来吧?麦子深,地又潮,会陷在里面。老人看看麦地,你只有倒回去了。 大叔,我的是越野车,底盘能升高的。要是陷在里面,我自己负责。


2016普通福建卷语文答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741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