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篇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公开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杨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
一、揭示课题,谜语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爱的奉献》)
今天有许多领导和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同学们不要紧张,要积极发言,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那我就来考考你,看一看谁最聪明。 出示谜语:水里看是一个洞,岸上看是一张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东。(打一交通工具)
是啊,桥是我们常见的,那么你们见过生命桥吗?你们想不想知道什么是生命桥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板书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找同学读课文,在读课文时注意声音洪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好,课文读得很流利,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齐读,理解词语。
3、那么现在词语也理解了谁能讲述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过渡语:现在我们对词语和课文内容都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就让我们近一步的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读悟交流,抒发情感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谁来描述一下。
感悟场景一:杭州某一医院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勾画出触动你心弦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2、抓住重点语句交流
重点语句一:“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指名读,学生谈体会。(介绍白血病、骨髓移植)
(2)这三个词都是形容花的,而在这个故事中还是形容花吗?那指的是什么?体会小钱在人生花季却因病魔缠身,生命之花即将凋零的可悲遭遇。
3、观看插图,想象躺在病床上的小钱会想些什么?此刻,你最想对小钱说什么?指导学生分别怀着难过、心痛、惋惜的情感多次朗读这一重点语句。
过渡语:第一个场景让我们心痛、惋惜,那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场景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动呢? (指导朗读)
感悟场景二: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
教师导语:小钱是幸运的,他找到了适合自己骨髓移植的人,这个人就是远在台湾的一位青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花莲慈济医院,走近那位青年,去看看那感人的一幕幕??
1、学生默读3至5自然段, 小组讨论交流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全班交流。(抓住两个感动点开展对话式阅读)
第二个场景有两个主要人物,那么我们先来说说李博士让你感动的地方。
重点语句二:“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仍沉着的站着。
(1)出示地震课件(旁白:这就是大地震发生时的场面!在人们毫无准备中,猝然间,大地轰鸣,山崩地裂,倾刻间高楼大厦摧枯拉朽,人们在惊慌中奔跑着、哭喊着,乱作一团;在恐惧中无助地哭泣、号叫??)
(2)假如你就在大地震的现场,你会做什么?
(3)教师引读:
·大地在余震中摇晃,人们惊慌失措,奔跑着、哭喊着,乱作一团,而此时此刻——学生接着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前,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大地在余震中摇晃,钻进了防空洞的亲人不停地向外张望:我的儿子,我的妻子,我的爸爸妈妈是否安全呢?而此时此刻——学生接着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前,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4)说说从“沉着”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5)带着感受再次诵读,体会李博士为救小钱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过渡: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内心世界会平静吗?课文中哪一处直接写这位青年——引入对重点语句三的学习。
感动点B: 不顾亲人安危来捐献(4自然段)
重点语句三:“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读,谈感受。
(2)换位想像: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能如此安然地躺在床上?教师示例:“他知道,他的骨髓就是希望,就是大陆同胞生的希望,生的火种。”请学生继续补充说:“他知道??”
师问:骨髓抽取成功了吗?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引出对重点语句四的学习。
重点语句四:“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讨论: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流出的难道仅仅是骨髓吗?从他的身躯里还流出了什么? 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是不同的。
(3)而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从花莲慈济医院出发了。
出示李博士的行程课件
小钱得救了,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配乐朗读。
教师总结:大陆和台湾虽然被海峡所隔,但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种血脉亲情就是生命的火种上,它必将永远驻守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它必将经久不息,世代流传。(板书:血脉亲情)
(四)重温课题,升华情感
1、再读文题,问:“在你的心中,这还一座普通的桥吗?”这是用什么架设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讲述:这岂止是一座桥、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拿起笔,我们一起来记录下我们的感动吧!播放感恩的心
小钱康复出院后,他有一个心愿想表达对台湾青年的感谢,你能帮他转达谢意吗?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如打电话,写信,发邮件等。
3、学生写感言,交流。
结束语: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
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
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
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希望我们都能化作爱的使者,把我们的爱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篇三: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天河区长湴小学 钟柳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地高尚品质,感受两岸人民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
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感悟台湾青年和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两岸的不同场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准备:
1、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2、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感“给予是快乐的!”
师: 同学们,在“512地震”的灾难中,你们是怎样帮助灾区人们的?
生:自由回答。
师:钟老师知道你们不仅很聪明,而且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物质,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生:可能会出现畏怕表情。
师:有个台湾同胞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边读边思考:
①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了解完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将写好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③ 感悟后有什么疑问?(主要是针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白血病的治疗) 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组内交流。
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自由交流上面提出的问题。
三、认生字,写生字
1、认字: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一字组多词。
强调: 血、髓、暂、脉等字的读音。
2、写字:个别展示;学生板书。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暂下边的“日”稍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 听写词语,温故知新
1、听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讲评订正。
二、 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小组内交流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重点是说出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对以下句子作重点感悟理解:
学习一二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凋零、绽放、几经辗转
b.重点句子“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提示:找出两对反义词;18岁,是绚丽的花季,风华正茂,就像“含苞的花朵”。“面临凋零”文中指的是什么?)
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步履、袭击、空旷、涓涓流出
b.“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脸红润起来”
“此时此刻,??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他们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们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说出来。
文中“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地精神跃然纸上。
学习第七自然段
a.结合语句理解:骨肉同胞
b.“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两岸同胞地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三、 感情朗读,拓展思维
1、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为什么?
3、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他们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话?
四、小结
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一句话回顾全文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 。
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台湾青年地骨髓,终于。 经过十几个小时地奔波,李博士终于 。 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 。
终于。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三个段落。
2、小练笔: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他们的表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