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中国震撼》读后感5000字

《中国震撼》读后感5000字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1-07 11:27:29 | 移动端:《中国震撼》读后感5000字

篇一:《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崛起的背后

——读《中国震撼》有感

一个大国,从贫穷走向强盛,从任人凌辱到有了世界瞩目的地位,也有了为

强国警惕的力量,“中国震撼”的产生不仅是力量的急剧增长,更是由于它只是

短短几十年发展的结果。在张维为先生撰写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兴

起》一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比较全面的中国崛起的图景。

中国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度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之一,“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尽管批评中国的人总说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成

绩,但未能提供大的理念,而张维为先生却说“正是中国的大理念带来了中国戏

剧般的崛起。”

80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访问写下《中国的问题》时,也用了“文明

国家”这一关键词;一年多前,英国人马丁·雅克在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也使用了“文明国家”来描述中国。数千年的文明给今天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许

多独特而且有利于发展的要素。中国人最重要的素质是超强的学习能力。如果当

时没有闭关锁国,我们可能就不会错过当时工业革命的契机。如今我们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学习各国好的东西,整个国家就逐渐崛起。

在世界上古四大文明当中,唯有中华文明持续了5000年,延续至今,并实

现了现代化。这一文明古国与现代国家相交叠的国家,张维为先生称之为“文明

型国家”,并归纳出其八个特质,即“四超”、“四特”。“四超”指超大型的人口

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超”指的

是超级的“超”。我们有上千年的传统,不能轻易否定,这是客观的存在,是基

因的一部分,可以加以利用或者是加以发挥,或者是有选择的借鉴,不是可以轻

易摆脱的东西。这个“文明型国家”不会照搬西方或者任何的模式。相反,它汲

取各大文明的优点,又可以继续保持自我,同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在四个“超”的特点下,中国形成了自己的四个“特”,包括独特的语言、独特

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中国一直传承的政治合法性的来源本质上是

民心向我,选贤任能。西方政治制度最大的危机是已经没有了人才概念,只要程

序正确,选谁都可以。而在中国,治国的必须是人才。我们把选拔和选举结合了

起来,而西方用的是选举制度。同样,在社会方面,我们没有采取西方的社会与

国家对抗的模式,而是社会和国家大规模互动的模式。这种模式比西方社会更有

凝聚力,更有竞争力。经济方面亦如是。最终的理想模式,一定是和历史传承有

关的,和我们从西方引进的市场经济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看得见的手”和“看

不见的手”交织在一起的一种混合经济。这种大的格局,可能是由“文明型国家”

的基因决定的。混合经济是“中国模式”成功的关键所在,尽管还有很多问题,

但大的趋势很难改变。

在《中国震撼》里,作者总结了“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及其背后的八个理

念。八大中国理念是: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

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

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说明陈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取得

过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对此,我深以为然。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

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以往中国各朝代的制度有的曾经辉煌闪耀过,但最终都化为了尘埃。而中国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为执政理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任务,?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汲取了其它文明的一切长处为我所用而又保持了自身的

长处和优势,通过自己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使得中国这只雄鹰再次鲲鹏展翅,

鹰击长空,飞向西方文明难以企及的高度,从而震撼了西方所谓民主国家,震撼

了整个世界。

我们坚信,中国这个千年文明古国,将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

变和发展着,在崛起的道路上她可能继续经历着磕磕碰碰,但其崛起的势头已不

可阻挡,其崛起的方向已不可逆转,她必将以其独有的发展模式和成效带给世界

更多的震撼!

篇二:《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都尝试系统描述中国改革的整体画面,此类文章之多,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但像张维为先生所著的《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样通俗、贴近大众又具有深度的著作,实在是凤毛麟角。最近由于老师的推荐,我翻阅了他的著作《中国震撼》,对于他在书中提出的观察中国改革的视角感到新鲜与印象深刻,也使我内心产生了一种油然而生的震撼感和自豪感。

中国的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0年,我国的GDP超越了日本,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城市对比,我们的上海超过了纽约,我们的基础设施,其新、其建设速度之快,也是世所罕见的。现在,我们已经有许多在世界上引以自豪的建设,比如高铁、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等。任何一个实事求是的人都应该看到、肯定中国的巨大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正为全体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信心,给人民带来实际的利益并推动这个国家一如既往的发展。

张维为先生在书中对中国的崛起总结的“中国模式”定义为:走出了一条自己独创的道路,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其他西方国家;走的是一条“文明型国家”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和平”路线,不同于西方社会依靠着血肉屠杀的资本积累之路,不同于西方社会多当竞争下的表面“民主”路线。书中提出了“两大板块”的概念,阐述了“文明型国家”的八个特征,而每一特征点都是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他通过介绍东欧、东亚等国实施西方民主后的经济发展情况,从而对比得出我国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优势,并梳理出八大中国理念,进一步揭

示了民主和人权的真谛。

那么,中国崛起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在阅读该书后,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胡锦涛主席也多次作出了清楚的界定和说明。这条道路,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就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是永远不称霸,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和平发展”的理念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和”,其中包括“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也是中国重要的思想。“和谐中道”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有原则的“求大同,存小异”,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这种理念是中国避免了欧洲上千年的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这些战争曾几乎把西方文明毁于一旦。中国过去三十年发展道路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偏激,不走极端,而是走一条高速、稳健的改革之路,中国也因此而迅速崛起,当然崛起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但这些问题和矛盾再多,也没有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利用“和谐中道”、“和而不同”的理念来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最近中国对的“黄岩岛”事件的一系列解决争端的举措都遵循了这个理念,在彰显中国主权的前提下表现得有

理有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是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中国崛起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一种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实现了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起源于 “民族国家”的构建,从中国近代史来看,中国是自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三次对社会结构进行重塑,从而形成了空前统一的政府、市场、经济、教育、国防、外交、金融、货币、税收体系,至此,我国完成了现代国家雏形的建立,这也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中国的发展之路不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方面都与西方接轨,推崇全面市场化和全面民主化,而是结合自己的制度优越性选择了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政府干预,实行了赶超战略,并最终形成“中国模式”,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也是一条与不同体制国家和平共处、互相学习、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

三是走传统文明与现代国家融合之路。

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古文明中的唯一幸存者,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气魄。张维为先生认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为此,他总结出“四超”和“四特”,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并由此衍生而来独特的语言、独

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了传统“文明”和现代“国家”的融合。

中国的崛起固然是事实,但这只是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我们在看到改革开放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比如政府干预过多,造成某些市场发育不足;某些政治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些行业垄断和寻租腐败;贫富差异、生态问题、医疗教育,引起了很多人不满。所以,我们要头脑清醒,意志坚定,集思广益,争取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总体上讲,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从“投资型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中国震撼》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发展的基础,靠的是广阔的生存空间、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实践也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一直靠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仅造成了中国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灾难性破坏,也被迫形成了中国高价进低价出、自己低价进高价出的贸易和外汇体制,更严重的是出现了国内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现象,加之企业低盈利率带来的低水平分配问题,致使内需得到不提升。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表示,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率并没有明显提高,这是不可持续的。为此,中共中央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时代的要求,也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二是从“文明型国家”走向“文化型国家”。我们知道,基督精神,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法国是易于冲动、

追求享受、个人主义至上的拉丁文化;德国则是追求理性、谦逊务实、集体为重的日耳曼文化。《中国震撼》一文中对“文明型国家”的八大特征进行了很好的阐述,但是没有深层探索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没有指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哪些差异,以及今后如何互动?庆幸的是,我们党中央已经认识到文化是发展的内源动力和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审议通过牵住了牛鼻子,将对促进中国未来的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是从强国走向富民。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人均GDP却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排在全球第99位。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多年落后于GDP增长,再加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收入分配问题已越来越来严重。中国已经开始崛起,而强国之下的老百姓却仍不富裕,不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中国永远称不上是一个国强民富的真正大国。所以,民富之发展目标,已成众望所归。为此,“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发展目标。这预示着中国未来五年将进入经济内生动力大转型、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新时期。

篇三: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在崛起这几天读了一本好书,是中国著名政治学者、作家张维为教授所著的《中国震撼》。作者张维为是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现任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是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担任过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曾先后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此书便是作者在丰富的国内国外的见闻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客观、全面的的视角解读中国几十年来的飞速崛起。在此书中,作者首次提出了“文明型国家”的概念,他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更是一个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超大规模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中国震撼》一书为我们清晰而生动的诠释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疑问,让我们对自我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这几年来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不仅让很多西方国家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中国威胁论,也让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自己感到诧异。近年来,“中国崛起”,“中国模式”成为国内国际众多专家学者、政治官员甚至普通民众热议的话题。中国人自己往往不能够正视发展中的成果,始终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正如书中所说的,持有“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中国在发展中为什么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不借

鉴西方模式、中国沿着这条路能不能走下去等等。此书便以独特的视角、乐观的论调、又不偏颇的方式为我们解读了中国的崛起。

这本著作当中的很多言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论调而又有力的佐证了作者开篇提到的观点,中国崛起是“中国模式”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本书的第一章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章节名字叫“不再误读自己”,便是让我们对中国的崛起有正确清醒的认识。书中谈到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写的一篇对中国大城市和纽约的比较文章,让我感触很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或许我们敢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敢跟日本、俄罗斯比,但对中国的城市是否能和纽约比较存在疑虑。在这篇比较文章中,我看到的是,我们的北京、上海并不比纽约建设的差,甚至在一些公共设施、城市规划方面尤有过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有更多体育馆、机场、地铁、公园等等现代化设施的大都市,我们在不断的赶超。或许我们该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实实在在的,是紧密联系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简单的一个例子,北京极为便利的地铁系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书中又以提问和解答的方式为我们解决心中的疑问。巨大的城乡差距,增多的腐败问题,环境污染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等等,中国有这么多问题,怎么能算做崛起。作者为我们一一做了解答,以他全面的国际视角让我们不再一叶障目。他不否认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让我们认识到不仅国内有这些问题,很多发达国家也有这些问题,甚至在一些问题方面比我们更加严重。书中谈到一

个很生动的的例子,我们认为中国的房价这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国人对房价的高涨很是感慨。不过我们所没想到看到的是,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根本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许多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的住房自有率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我们一直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外国人已经不再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书中所提到的板块概念令我很感兴趣。张教授认为我们做的比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要好。中国是一个规模很大的超大型国家,所以我们要有板块意识。中国的发达板块在很多方面可以媲美发达国家。在过去几十年,我们的软硬件实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张教授在书中说,中国的崛起不是普通国家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超级大国的崛起,这一点让我深受震动。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大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文化体系,我们可以不受西方模式的干扰,沿着自己的轨迹走下去,我们可以发展的比其他国家更好,这一点是其他国家不可复制的。作者对国家的优势之处概括的十分精辟,他认为中国这样的文明型国家有“四超”和“四特”,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此四超基础上,衍生出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之处,以独特的“中国模式”迅速崛起,对世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形象说明了我在读这本书后的感受。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国家的发展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本书我让我比较清晰的认识到中国在崛起,虽然它在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瑕不掩瑜,作为一个有着璀璨文明的超级大国,它将以更加超然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震撼》读后感5000字》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907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