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材料?写好材料?蚂蚁范文网提供各类范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蚂蚁范文网 > 其他范文 > 常用公文 > 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来源:蚂蚁范文网 | 时间:2021-06-25 08:38:46 | 移动端: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xx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重点工作攻坚年”的安排部署和市“四个突破”的工作要求,以“六个聚焦”为抓手,在全市人社系统开展“服务重点产业、稳定扩大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全力推进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为“突破x、后来居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一、聚焦“就业优先”,打造优质就业创业环境

  (一)确保完成全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充分认识稳就业就是稳经济、稳大局,就是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意义,继续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认真分析疫情对就业带来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精准打好稳就业的“组合拳”,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x.xx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x.xx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x.xx万人; 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xx%以上;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x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x%以内。

  (二)充分发挥政策效力稳定就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应对疫情影响的短期性政策精神和稳定扩大就业的长期性政策部署,研究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力。设立人社用工服务专员,打造智慧服务大厅,完善“共享用工”服务平台,优化网络招聘功能,加大线上招聘和用工奖励力度,落实好一次性用工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落实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意外伤害保险补贴,促进家政服务业吸纳就业。同时,各县区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确保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三)突出重点群体帮扶就业。鼓励支持农民工返岗复工,通过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平台等途径,尽快帮助农民工返岗或在当地就业创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求职招聘专项行动,推行网上签约“秒办”服务;扩大选拔录用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青鸟”计划、青年见习计划和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规模,公开招聘一批乡村教师、医生、社会工作者充实基层;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帮扶、再就业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展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贫困劳动力帮扶力度,认真落实疫情期间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举办黄河滩区“乐业迁建”专场招聘会和迁建居民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促进迁建后的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充分发挥技工教育精准扶贫作用,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开展好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创业大赛、就业扶贫行动日等活动,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

  (四)鼓励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xxxx年,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安排不少于xxxx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对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平台实际孵化成功企业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创业孵化载体最长x年的补贴。新打造一批创业型城市(县区)、创业型街道(乡镇)及四型就业社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xx亿元,开辟网上受理和电话受理登记服务渠道,引导经办银行开展信用社区(村)、信用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工作。积极支持“归雁兴菏”返乡创业行动,降低个人创业、合伙经营和小微企业创业贷款融资成本压力,推进疫情期间复工稳岗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五)优化培训服务促进就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面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在线培训供给、扩大在线培训规模,帮助劳动者“足不出户免费学技能”,及时发放培训补贴,并着手疫情后培训实操的组织、职业鉴定的开展等各项工作。推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做好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能力。抓好企业金蓝领培训,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制度。各县区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展符合当地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

  (六)防范化解风险减少失业。密切跟踪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用工影响,建立影响企业用工情况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失业预警,严密防范区域性、行业性、规模性失业风险。结合实际设立就业风险储备金。充分发挥调解仲裁作用,规范企业裁员行为,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

  二、聚焦“社保惠民”,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落实好阶段性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相关政策,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减半征收。继续贯彻执行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政策,将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xx%,并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xxxx年x月xx日到期后再延长x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受疫情影响或因其他因素造成的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暂缓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免收缓缴期间的滞纳金。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规定返还失业保险金,放宽返还条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返还到位。

  (八)确保失业人员应保尽保。及时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对xxxx年xx月及以后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x年的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简化失业金申领程序,推行网上申报,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九)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民营企业、个体灵活就业以及新经济业态下的人员纳入到参保范围,完成省下达的全民参保任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推进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确保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参保率达到xxx%。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工作,确保年满 xx 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十)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省统收统支制度,做好职业年金归集和投资运营,做到“应发尽发”。依法合规开展工伤预防,做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全面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对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开辟工伤认定快速通道和工伤待遇支付快捷通道,确保工伤人员尽快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十一)加强社会保险经办业务风险防控。全面落实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完善内控监督机制,以基金管理、业务经办、案件隐患为重点,年底前对县区开展社保经办风险防控专项检查。要认真测算并充分预估因疫情期间减免社保费带来的基金支出压力,全力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十二)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制发应用工作。确保完成社保卡发行任务,年底累计持卡人数达到xxx.x万,电子社保卡签发率不低于实体卡的xx%。加快普及“一卡通”应用,在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业务全流程用卡,推动社保卡在就业服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发放领域应用以及身份认证、缴费支付、费用结算等方面的线上应用;推动相关部门利用社保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进一步压缩社保卡批量制发周期,零星制卡实现立等可取,有条件的县区快速发卡网点要覆盖本县区全部合作银行,有效提升社保卡服务能力。加强社保卡管理工作,全面清理“睡眠卡”,持续提升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的数据质量,完善用卡环境和服务机制。

  三、聚焦“返乡创业”,加快带动重点产业回流

  (十三)扎实推进“归雁兴菏”行动。全面落实返乡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和“齐鲁乡创计划”要求,进一步调动全市上下服务“归雁兴菏”工程的积极性,加大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力度,强化平台、资金、土地等支撑,提供低成本、多要素、便利化创业服务,做好返乡创业信息库建设,拉动在外企业家、各类高层次人才、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让“回家”变得更容易、更便捷、更具吸引力,不断做大做强“归雁兴菏”这篇文章。xxxx年,力争引进xx个返乡创业过亿元项目,实现x万人返乡创业就业,领办创办实体x万个。

  (十四)强化返乡创业服务大局能力。把返乡创业与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双招双引”、脱贫攻坚等紧密结合,在引导x籍在外企业家、高层次人才组团回乡考察、投资兴业的同时,发挥他们丰富的人脉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在外积极宣传、推介x,带动更多的项目、人才、资金流向x。加大对返乡创业签约项目的对接、跟踪,及时跟进项目落地进展,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各项支持政策落实到位。重点围绕我市“xxx”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我市返乡创业承办银行作用,集中政策、资金吸引帮扶一批项目效益好、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创业项目,助力产业发展。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高校毕业生下乡、技能人才回乡,扩大乡创规模,提升乡创质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优先推荐返乡创业人员利用各县区已有返乡创业园区、各扶贫车间发展项目,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十五)充分发挥市内外平台作用。全面推进市返乡创业创新孵化园区项目和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倾力打造我市返乡创业集聚高地。充分发挥各类市级创业示范平台(园区)作用,鼓励支持县区、乡镇建设高标准返乡创业园区,引导返乡创业企业入园发展,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路径,降低返乡创业用地成本。创新运营模式,提高园区整体配套服务能力。加强市、县返乡创业服务站建设,创新服务站管理建设模式,利用这一平台继续开展返乡创业“双招双引”推介活动,搭建好家乡与在外人员的桥梁和纽带。

  (十六)强化典型引领。重点扶持一批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的先进县区和乡镇、先进返乡创业服务站、返乡创业“归雁之星”等典型进行表扬奖励,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支持和鼓励,并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借助微信、微博等现代网络平台,在全市着力营造鼓励返乡、支持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鼓励更多的乡镇(街道)党政负责人、村(社区)支部书记亲自挂帅,集中对接本区域的在外人员,用亲情感召他们返乡创业就业,助力我市经济发展。

  四、聚焦“双招双引”,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十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实施“人才兴鲁”行动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打造x人才聚集高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规定的高层次人才、进站(基地)博士后、留学人员就业创业、人才载体等有关政策,持续做好《x人才新政xx条》的宣传工作,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完善配套措施,让政策落实落地,见到成效。利用好x市招才引智工作站和市县两级返乡创业服务站,鼓励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猎头公司等机构的联系,针对我市急需人才,运用市场方式或“一事一议”办法招引高端人才或团队。加强服务专员队伍建设,落实高层次人才“一对一”服务制度,做好“x惠才卡”的组织申报工作。

  (十八)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认真落实《关于突破乡村人才瓶颈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重点引进培育种植养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专业服务型人才、农村教师、农村医生x类人才。通过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有效培养本地实用的乡土人才。创设乡村教育、医疗、农技等人才专门职称序列,加大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省、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xxxx名以上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着力支持重点镇加快建设与发展,帮助重点镇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完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年度培训数量、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省考核指标任务。

  (十九)进一步壮大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完善选拔培养机制,组织实施好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x省技术能手、x省突出贡献技师、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各类人才推荐选拔。加大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力度,各县区要确保每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x名符合进站程序的博士后在站工作。做好我市留学人员回菏就业创业工作。扎实做好“千名博士进企业”服务工作。结合“技能兴鲁”系列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实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xxxx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xxxxx人。加强和规范人事考试,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县区创建有规模、有辐射力、有影响力且具有特色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大力推进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力争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x家,进一步提升人才创新载体的人才集聚能力。积极做好国家级、省级技能高端人才载体建设,建设好x乡村特色技能大师工作室。扎实推进国家、省、市专家服务基地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的推荐选拔工作,大力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加强市级继续教育基地平台载体建设,重点培养储备一批符合省级标准的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二十一)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力度,在简化招聘程序、岗位使用、人员调配、考核奖励等方面,向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予以政策倾斜;依规提高薪酬待遇,落实好临时性工作补助、伙食补助、卫生防疫津贴等待遇,及时对有关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做好表彰工作,更好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优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简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程序,落实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相关要求,统筹毕业和招聘工作的衔接,保障高校毕业生公平参加招聘的权益;加强考核和聘任监管力度,实施“能上能下”的聘任制度;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切实做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改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落实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和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二十二)发挥职称评审激励导向作用。加大基层职称评审力度,分类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评聘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服务基层活动,研究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服务基层相关激励措施。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树立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实践工作一线岗位上”的职称评价导向,引导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工作一线。开展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下放农业技术、水利工程、文化系列中级职称评审权到符合条件的县区。开展卫生、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工作。探索省级开发区特色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在现有职称序列内,设置新兴特色专业职称。推行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不受年限和资历限制。

  五、聚焦“权益维护”,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二十三)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xxxx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格局,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推动监管平台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覆盖,下大力气落实好在建项目实名制管理制度,加大对各县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及监管平台建设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做好农民工工资日常监察执法工作,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断强化普法宣传,重点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内容进行宣传,引导农民工通过合法途径、合理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十四)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加大对企业用工指导服务力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持企业通过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在岗培训等方式,稳定劳动关系和工作岗位,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因疫情防控导致特殊困难的职工特别是孕期、哺乳期女职工等,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协商安排远程办公、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健全监测预警机制,选取劳动关系情况定点监测企业,强化风险排查。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的作用,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及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科学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持续提升集体协商质量。多元化解决劳动争议,畅通投诉渠道,依法查处用工违法行为。

  (二十五)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监察执法工作。依法及时公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确保全年仲裁结案率达到xx%以上,仲裁终结率达到xx%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xx%以上。完成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设施完善,并认真做好网络系统平台的充分利用和维护管理。落实好仲裁办案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推进调解仲裁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调解仲裁“三系统、一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线上办案率,增强调解仲裁工作管理和办案信息化水平,xxxx年年底前各县(区)及乡镇(街道)调解组织都要使用“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全面推广要素式办案方式,设立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厅,同时做好统计报送及优秀案例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基础性工作。

  六、聚焦“一次办好”,大力提升人社服务质效

  (二十六)创新服务方式。着力转变工作理念,善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借助疫情对服务对象办事习惯的改变,倒逼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人社”建设,不断优化局网站、微信公众号、x人社APP、自助终端等渠道,把服务阵地拓展到线上,网上网下相结合,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全面的人社服务。

  (二十七)加快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按照《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全面升级改造信息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删减申请材料,实现省、市、县三级事项名称、受理条件、办理依据、申请材料等十七项内容的全省统一。x月底前,公布统一的服务指南,做到线上线下内容一致。

  (二十八)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集中推出一批“零跑腿”“不见面”事项。深化“一网通办”,积极对接省、市、县政务服务平台。着力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向网端、移动端延伸,让更多的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积极探索、自主创新,按照“一链办理”要求,推出一批主题式服务事项。各县区、局科室单位要根据业务办理需要,及时向信息部门提出需求,共同配合做好信息化工作。

  (二十九)持续推动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强化首问负责和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实,继续实行负责人值班巡查制度,加强窗口引导台、“大客户室”、自助服务区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窗口吹哨、科室报到”“吐槽找茬”等工作机制,提供有温度、有温情的服务,打造质效一流的服务窗口。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以窗口工作人员为重点,开展练兵比武技能大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综合性基础性工作

  (三十)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加大信访突出问题的分析梳理和政策研究,集中力量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健全社会稳定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及时制定应对预案,认真排查和梳理矛盾风险点,对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完善社会风险化解机制,明确主体责任,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三十一)扎实做好调研、宣传工作。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适时与研究机构开展联合调研,借助“外脑”力量提高调研的专业性和精准性;疫情期间,主动深入企业、项目一线,调研了解企业、项目在复工复产、员工返岗、生产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大疫情期间“一揽子”惠企惠民政策宣传力度,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统筹开展各项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宣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影响力。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和处置工作。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做大做强“x人社”官方微信和APP,使之成为全市人社新闻宣传的主阵地、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为民服务的新窗口。

  (三十二)积极推进“法治人社”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对法治工作的领导,突出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强化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法律法规、综合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筑牢法治思维底线,严格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持续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落实“三项制度”,及时受理并依法公开、答复依申请公开事项。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积极做好被复议案件答辩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三十三)做好规划统计财务工作。组织做好全市人社“十三五”规划的年度监测工作,适时开展评估。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健全信用制度,建立联合奖惩机制。加快提升统计服务决策能力,不断提高统计分析和研究成果质量。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健全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继续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八、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

  (三十四)持续强化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组抓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强化主责主业主角意识;党组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各级党组织具体落实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监督制约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督,加快完善具有人社部门特色的党风廉政建设惩防体系。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三十五)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认真贯彻落实局《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落实意识形态报告制度,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不断改进中心组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借助“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载体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

  (三十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主题党日”为重要载体,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全面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

  (三十七)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培养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养打造一批人社工作的“政策通”“多面手”。

  (三十八)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四德”活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与业务工作紧密集合,共同推动、相互促进,有效提升机关整体文明程度,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开展好“四德”评选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体建设,树立文明风尚,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文化业务素质,呈现和谐融洽、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工作生活方式,打造人社部门蓬勃向上的崭新形象。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由:蚂蚁范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duwu/fanwen/2407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