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节日大全 > 仙游的春节

仙游的春节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2 | 移动端:仙游的春节

篇一:福建各地过年习俗(整理)

福建各地的过年习俗

一、福州

早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君之前,福州人便开始为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传统,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后便不杀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类就得在这之前准备。家中妇女把杀好的鸡和猪吊在天花板上,等晾干后炖熟,放在瓮内用酒及多种配料腌制。

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视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即使不吃,饭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年俗。吃过团圆饭后,父母都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无忌,若小孩说错了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于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福州人的元宵节也很热闹。游神是一大节庆,响彻云霄的鼓乐声,簇拥的群众,此起彼落的爆竹声,把喜庆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二、厦门岁次民俗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三、泉州

“敬天公、贺正”泉州过新年风俗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祐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解放后又恢复。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四、漳州:种花送花贺新春

岁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赠水仙花贺新春的习俗。其寓意是向亲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万事如水仙花盛开。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

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五、莆田

“做大岁”和“白额春联”福建莆田特有的过新年风俗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仙游人家基于同样的原因在正月初五过年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六、宁德春节习俗

大扫除。(土话叫“扫尘”)一般农历十二月十六开始,各家各户陆续进行清洁大扫除,把房子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谓之“年清月洁”。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是祭灶日。是晚饭后,各家各户自备丰盛的年糖(土话叫“灶神糖”)年果、年酒、恭恭敬敬地排在擦洗得干干净净的灶面上,上香点烛鸣礼炮,诚心诚意地送“灶神”上天。叩请灶神“上天呈善事,回驾赐祯祥”。祭毕,全家大小围坐一起喝灶神酒吃灶神糖。尤其小孩们最高兴,他们除了大饱口福外还可以分到一份年糖年饼,真是皆大欢喜。

接年。从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各家门楼都“大红灯笼高高掛”。大户人家“请”出祖先锈像端端正正地掛在厅堂。正中摆出香炉烛台等一系列祭器。前廊掛上四盏宫灯。“茶几”、“功劳椅”分列两旁排设,显得严肃端庄。天井铺上“板坪。厅堂点起长明灯谓之照年。此日开始,各家主妇忙着制作年糕、肉丸、黄 时和各种年糖年饼。

看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开始至正月十五元霄止,每天晚上,四城门专为报时、防贼盗而设的“看更”分别上街。二人一组。前一人左手提灯执竹筒,右手握梆儿,后一人,左手提锣,右手执锣搥,前后行。穿街过巷,从一更到五更逐更敲打,边打边唱??寒冬之夜是静悄悄的,当你从梦乡醒来时,四周是黑洞洞的,寒冷使你展侧难眠,忽从远到近传来卜!卜!卜!??,况??人家店行,小心火烛,贼仔贼盗,年关齐要好!卜!卜!卜!??况??又从近到远之声,声声入耳时,真有一番别具滋味的感觉。

供请祖宗。除夕前二天开始,各家陆续备办一桌丰盛的酒席恭恭敬敬地排在大厅,供请祖宗。点烛上香鸣礼炮,由家长亲自把酒。酒过三巡,家长率领子孙依次跪拜祖宗。拜毕鸣炮礼成。

除夕之夜。当除夕的夜幕渐临大地的时候,各家都备办丰盛的年夜饭(土话称“重岁螟”)一家老少围坐一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共进送旧迎新的美餐。长辈给后辈发红包“压岁钱”。餐后,各家主妇要特别聚精会神地洗刷好一切餐具、重新打扫一次卫生。要把孩子们元旦穿的新衣、帽、裤、鞋、袜准备好。除夕夜孩子们得跟在祖母、母亲身旁守夜;讲故事、做游戏、唱儿歌、天真烂熳、其乐无穷。据说孩子守夜是祈求长辈、爹娘长寿,是孝顺的表现。

元旦。正月初一,东方破晓,各家得在大厅排出香案,供上年糖、年酒、水果。家长率领全家男丁恭恭敬敬地跪拜、鸣炮致敬天地,谓之“请天地”。(初五、十五、还各有一次“请天地”。)这一天多数人家吃素菜。饭后,有的人家出门到亲朋戚友家拜年祝新年大吉,万事如意;有的到野外郊游,吸收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之美;有的上寺庙行香,祈求菩萨保佑赐平安(从初一到初四连续四天)。凡年六十以上整岁者皆摆酒席恭请亲友会宴。谓之“做寿”。

开架。正月初五商店和服务业开市营业,谓之“开架”。全家大小团聚一起吃一餐丰盛的“开架饭”。各家商行市店鸣炮开门,开始营业。农民、工人等也都陆续开始劳动、工作。

元宵夜。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全城民众几乎万人空巷上街赏花灯、猜灯谜、看化装游行。尤其传统的福山街的高跷、西门街的肩头坪,碧山街的铁机都拥有众多看客的围观,几乎挤得水泄不通;舞龙、舞狮、纸扎等也深深地吸引许多观众;还有各境“奶娘”上街出游

篇二:谈莆田农历新年风俗

谈莆田农历新年风俗

摘要: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一个除旧布新的喜庆节日,民间对新的一年寄托无限的希望,因此庆贺新年的风俗就特别隆重和热闹,而莆田民俗独特的地方性也在新年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简要介绍了莆田民间的春节活动“五日岁”以及元宵节的盛况,侧重强调了莆田与其它地区新年习俗的不同和由来,力求突出莆田农历新年风俗的独特性。

关键词:莆田 做岁 元宵 游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自古以来莆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区域文化的不平衡,也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它展现出自己的民风民俗像万花筒般的丰富多彩而令人感到神奇,而最具典型的要推欢度农历新年的习俗活动。

春节是莆田民间最大的节日,远在异乡的亲人大都回乡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活动为时五天,俗称“五日岁”。其习俗是:

除夕,午夜过后,家家燃放鞭炮,叫“开正”。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后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吃线面时第一口不喝面汤,俗语有“初一早喝面汤,出门逢雨衣不干”之说。吃面后,亲邻戚友间互相拜年,主人以红桔、瓜子、糖果、“寿面”接待客人。是日,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

初二日,是禁忌日——“探亡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攻陷莆田,至十二月廿九日撤退,城破,城中人民纷纷避难山区,倭寇撤退的第二天,人们相率回城,城中腥秽,几不可居,家人遭倭寇屠杀,惨不忍睹,初二家家忙于掩埋尸体,所以自此之后,初二就成为全莆田的公共祭日(莆田民间每年在祖先死亡日的祭祀叫做“做祭”),各家例不相往来。只有出嫁的女儿,遇到前一年父母丧,必须备办祭礼,偕丈夫回娘家祭奠,称“做初二”。此外,禁不相访,即使路过亲戚朋友家门也不入,如有违俗至亲友家中,被主人视为不祥之兆,轻则不予接待,遭冷落,重则下逐客令,自讨没趣。因此,正月初二被莆田人民订为“探亡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它是表示不忘倭寇侵莆的血腥暴行和痛悼亲友的日子。

初三日,因初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上也鸣炮开门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祝寿的礼品一般有线面、鸡蛋、炮烛(女的“做十”要加花粉)、布料、鞋帽、中堂等,数量的多

少有一定的讲究。

此外,初三还是莆田民间“接神”的日子。俗传灶公爷于这一天回归本位,所以家家户户于当天午夜当空陈设祭礼,焚香点烛,磕头膜拜,祈求返驾赐福。群众还考虑到灶神回归有先有后,因此祭礼须待次日晨方可收起,此谓之“接神”仪式。①此种接送灶神的习俗,实际是于崇敬之中表示从心底的轻蔑与讽刺。因此鲁迅曾经说过:“胶牙饧的强硬办法,用在灶君身上我不管它怎样,用之于活人是不大好的”。②如今在莆田已鲜有“祭灶”敬灶王爷了,至少虔诚的程度已比解放前大大的淡化了。

初四日晚上做“大岁”。此俗同源于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抢掠。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正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于正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但是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于是,莆田民间约定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约定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上文已提)

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

贴白额联的习俗,在莆田民间还有一传说,清顺治五年(1648)3月,明朝东阁大学士莆田人朱继祚率义军收复兴化城。清兵多次反攻,城内不少百姓伤亡,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至年终,清政府强令家家贴红联。城内居民巧妙地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段,以示对逝去的亲人和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莆田的元宵节,不只仅限于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有的村提前十来天,有的村则延长到正月底。莆田闹元宵的时间持续整个正月,从正月初八起,涵江保尾、西天尾后卓等地开始闹元宵,至正月十五六为大部分农村闹元宵(即达到高潮),直至正月底的西天尾洞湖村等地渐渐收

场。莆田元宵节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活动搞得红红火火,节日舞台异彩纷呈,好戏连台,民间别开生面的“游灯”活动最为壮观。

元宵之夜,“明月满街流水远,春灯入望众星高。”一支支长达数华里的灯队,宛若一条条金龙蜿蜒蠕动在乡间大道上。相传“游灯”由来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倭寇骚扰兴化(莆田旧称)一带,戚继光奉命率部前来救援。戚家军为了迷惑敌人,命百姓每家于夜晚各点一盏灯结队而游。倭寇以为大兵到来,吓得仓皇逃命,从此“游灯”便成了一年一度于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民间纪念活动,给予人们一种颇为独特的美感和力量。

仙游县枫亭镇的元宵灯节十分独特,时间长达5个夜晚,其中还有一个典故。传说宋朝年间,连江里(即今枫亭镇)在朝为官者很多,他们把京都灯会中较有特色的品种传回故乡,并与家乡的灯节特色融会贯通,形成独具特色的枫亭元宵游灯,与各地迥然有异。据说有一年元宵节临近之际,枫亭籍在朝的官员各自纷纷邀请皇帝驾临枫亭观灯。皇帝问道:“何日灯会?”众邀者均答是“正月十五”。皇帝颇费心计,为了既不伤臣僚之间的和气,又得给邀请者面子,更要显示皇帝对朝臣的不偏不倚,遂答应驾临枫亭观灯,并谕准从正月十三晚至十七晚,相邀的朝臣各自举办一场游灯盛会。在朝的枫亭籍官员就发动各自原居住地的乡民提早准备,极力操办,都想把各自的灯会办得隆重精彩,以博得皇帝赞赏。于是,从当年的正月十三晚至十七晚,枫亭籍各朝官居住的乡村依次竞办了盛况空前的元宵游灯,皇帝亲临观赏,被那颇具特色的“蜈蚣灯”、“菜头灯”等所吸引,赞不绝口,御赐了“邀来元夜无双景,独占枫江第一春”、“大魁天下”、“天官赐福”的题赠。

从此以后,连续五夜的枫亭元宵游灯盛会相沿成习,而且越办规模越大,人物故事彩架、灯具品种不断增多,绵延数里的“灯龙”穿行于村间阡陌,甚为壮观。

在莆田一带的许多乡村,除在本境内闹元宵外,还到其他村境去“参服”(即出村境外去游灯)。特别是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按姓氏的男丁出灯笼,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厘米、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一串接一串的灯笼,仿佛是一条条火红的蟒蛇,在山间小道上盘旋游动,蜿蜒约一两公里之长。

吃元宵。莆田地区在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有吃元宵,吃“行傩仔”的风俗。行傩、吃元宵是莆田民间以敬神为名,实为互相请吃,增进相互友谊的一种风俗。“行傩”意即神所走的沿途路线。“行傩仔”是元宵夜接待亲朋好友作点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成实心和用糖做馅的两种,也有用意粿(用糯米粉做的甜粿)替代,将它切成块状.这些汤丸糖粿,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跳棕桥。在莆田,元宵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桥表演活动。跳棕桥即棕桥舞,是莆田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不到30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小轿。表演需在广场或庭院大坪上进行。表演时,场、院中先燃篝火,一队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红色灯心绒裤,腰扎黑色布带,脚穿麻编草鞋,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桥,“踏着节奏明快的锣鼓点,绕着篝火游舞。呈‘∞’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总元宵。在莆田特别是农村的元宵节,其宗教色彩较为浓厚。从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都按举行元宵节的时间(每社1天),人神共庆元宵佳节。在这期间有的宫庙还举行总元宵,如涵江鲤江庙、江口东岳观、头亭瑞云祖庙等许多宫庙都举行总元宵的风俗。总元宵,实际是文艺“出游”,热闹非凡。“出游”队伍中有马队、妆阁、彩旗队阵鼓、十间八乐、弄龙戏狮等,从早上八时起,一直游到晚上十二点回宫庙。

小结

莆田民俗熔铸着莆田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传承着一种正义刚烈、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在看似寻常的岁时令中,透出强烈的爱憎情感。如上文提到的春节贴“白额春联”,以示对侵犯者杀戮无辜的抗争;正月初四“做大岁”,牢记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等等。优良的民俗传统对群体、乃至国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①民国《福建通志》总卷21《风俗卷》卷1

②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③陈国强主编《闽台岁时节日风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④何绵山著《八闽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⑤林成彬,朱宪章,杨祖煌编著《民俗风物》,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⑥黄金恳《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1

⑦朱合浦主编《莆田风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篇三:莆田春节风俗习惯小调查

调查课题:莆田春节的风俗习惯

莆田春节风俗习惯小调查

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

秀屿区和仙游县。人口306.97万人,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34.5公里。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使地理环境,许多的风俗习惯都被传统的莆田人民所延续下来,形成了莆仙人特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蕴。在面临着新式文明的冲击下,莆田的这些风土人情地域习俗更应该被广泛发扬和传承。

一、扫巡

莆田话把年前大扫除叫“扫巡”。“扫巡”的时间,各地都没有统一。有的地方从“ 尾牙”(农历12月16日)后开始,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刷干净,再让太阳晒干。然后室内再用竹竿绑着树枝(带叶),作成一把大大的扫把,把每个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扫巡”。 有的地方腊月初直至年关前进行。群众“扫巡”的日期一般都选择双休日和天气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扫巡”的工具农村用芦苇、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扫把,并贴上一小块红纸,然后缚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等

污物。室内打扫清理垃圾和废物;铺地板砖的进行洗擦、厨具、桌椅、眠床(莆田特有的一种雕花床,是旧时的嫁妆之一)等家具、被铺、蚊帐全部进行洗涤。通过清洗、打扫把室内全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有的地区群众在“扫巡”之后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线面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杂烩),期望来年阖家平安。

“扫巡”意味着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跨进大吉大利的新一年。这个有益于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环境卫生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来沿袭至今。

二、贴春联(农历十二月二十八)

莆田的大多数地区贴的春联都是要在红色的春联的上头留出一段白,传说是因为当时有一年除夕,倭寇入侵,当地百姓纷纷逃出去避难,待戚家军打败倭寇后才返回家园,那些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多已遇难。为了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百姓们在补过除夕的同时,丧家贴素色春联,亲戚朋友贴白头春联。

此俗演变至今,民间过春节除了丧家贴素色春联不变外,一般人家(?不论是否丧家朋友)一律贴白头春联。

三、红团

红团是莆田人祭祀供品中必备的,也是莆田人逢年过节都会制作的一样东西。

由皮和馅两部

分构成。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米或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猪五花肉馅(较少)四种。

四、除夕

除夕,莆仙民间统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有的年份农历十二月二十九过年,亦称三十暝,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

围炉开始,各家各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欢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在一些乡村中,比较讲究古例的,则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十分丰盛,且大多有吉利的寓意,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粿,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菜,可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还有猪肉、鸡(鸭)肉、羊肉、焖豆腐、炖油炸豆腐、炒米粉等等。在厨房里的水缸内还要水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看重亲情,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过年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团聚。为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在围炉时,如果有人实在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

辞年~拜天地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的早上莆田人每家每户都要吃上一碗线面(也就是妈祖面)寓意着全家人一年里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吃完面后,就穿上新衣服,出门踏青游春。老人都会在这天的早上到乡里的各个寺庙点上一柱香,期盼全家人平安! 大年初二

按照莆田人的习惯大年初二是不走亲戚的,相传那一年,倭寇入侵到莆田一带盘踞了几个月,大开杀戒。一直到中国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从浙江赶来,才赶走了他们。这时已经是次年的大年初一了,当年初二那天,有很多家庭在倭寇之乱中丧失了亲人,正在办理丧事。很多亲戚朋友来家里探望,悼念死者。所以是一个忌讳、悲伤的日子。延续下来,就形成了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大年初四

莆田人在大年初四这天都要再过一个大年(仙游一代是初五过大年)。原因也是与倭寇有关。由于倭寇的侵袭,莆田人在那年的除夕夜没能在家里过,等到大年初二料理完丧事后才开始重新不过一个大年。和过小年一样的,初四晚上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围炉吃年夜饭。初五早上也同样的要吃长寿面。 五、元宵节

莆田人的元宵节通常都会比过年还要隆重些。元宵 元宵从正月初六起为至廿日为“元宵”。每个村落日子不同,以正月十五日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元宵正日,俗称“元宵心”。 元宵节在莆仙相当热闹,虽然莆仙各地闹元宵的时间、内容、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均体现“以神为主,神民同乐”的基调,农村尤为突出。各村(过去叫“境”)各宗簇围绕各自的村社闹元宵,为期一般3天,有的还联合闹元宵。农村中庆祝元宵,普遍演戏酬神,并在“行傩”之外,穿插放焰火。 庆祝元宵,各里社已婚男子都要按年轮流担任“福首”,负责是年向社神烧香、清扫、祭祀、收藏社神袍服、祭器等,元宵时捧社炉随神座绕境,让各户进香

元宵彩架在庆祝元宵中,各地还流行各种习俗,各里社在前一年结婚和生育男孩的人家,每户须于元宵夜向神献礼,或燃点巨烛1对,称为“喜烛”,较特殊的习俗,前一年新婚的妇女,在元宵夜都盛装打扮,排坐在各自里社的庙前,让人们晤识新妇风姿。

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中和节”。这一天俗称“头牙”。各户祭神祭祖先。商家备办酒席,邀店员做“头牙”。乡村里社凡在正月因大雨等原因未举行元宵活动的,多在这一天补办,俗称“二月二”。

车鼓队

踩高跷


仙游的春节》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88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