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评语评价 > 对社区干部的评语

对社区干部的评语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2 | 移动端:对社区干部的评语

篇一:社区对某同志现实表现材料的鉴定意见

关于*同志现实表现的鉴定意见

*,女,汉族,*年*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2010年8月被选聘为湖北省大学生村官,担任本社区书记助理。自任职以来,该同志在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表现优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一、富有热情、善于学习。该同志担任大学生村官以来,十分珍惜这一工作岗位,并投入了很大的工作热情。该同志善于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向社区书记、干部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方法,学习他们为人处世之道;不断向书本、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学习,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涉农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自己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农村,融入农村的能力和履职水平。

二、发扬优势、排解民忧。该同志到社区工作以来,密切关注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农村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工作,还深入村组,协助书记处理各项日常事务:不畏严寒为被征地村民登记、核实地面附属物及征地补偿费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困难党员、退休老干部;和社区书记一起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发展规划;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动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勤奋工作、不畏艰苦。该同志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想事细致,干事缜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心体会社区工作,掌握农村工作的特点,认真对待每一项

工作,从不推诿拖拉,不耍大学生的花架子,不计个人得失,能吃苦耐劳,常加班加点。作为书记助理,每天提前做好办公室清洁工作,保证办公室时刻整洁。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保护图书不流失,制定了阅览室借阅制度,制作了读者登记表格,书屋管理井然有序。作为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员,及时下载更新远程教育资源节目,坚持为党员群众播放远程教育内容,提高社区党员“创先争优”积极性。利用自身知识,为社区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系统建设和社区党建做出贡献。该同志勤奋努力、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四、严于律己、道德高尚。该同志严于律己,立场坚定,思想和行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均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立场坚定性。办事沉稳,顾全大局,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作风正派,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相结合,在困境面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做到顺境时不得意忘形,困难时不失意悲观。

总之,该同志两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表现优异,业绩突出,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

**

2012年9月18日

篇二:对社区工作的建议

1.以构建“六好”(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通过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制度,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展社区商业服务。

2.加强社区救助服务。建立起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康复、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区自助、互助为补充,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区救助工作体系。使社区中生活困难的居民及时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特殊困难及未成年人得到教育救助,低收入居民家庭中住房困难得到廉租房救助。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推动社区社会捐助活动的有序开展。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及时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广泛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为特困群体提供必要的实物救助。

3.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网络联通和信息共享。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岗位供求情况、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台帐的动态管理。宣传和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完善和落实扶持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城镇就业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扩大与促进就业。

4.加强社区安全服务。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强化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警力下移,重心下移,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保会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使安全网络覆盖社区各个角落,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5.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合理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6.加强社区计生服务。以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为主要形式,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协会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开展全民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

7.加强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大力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体工作体系,积极倡导并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

8.加强社区环保服务。重视社区环境保护,切实搞好社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和垃圾分类处理、噪声污染处理、水资源再生利用等工作,改善社区环保基础条件。积极推动“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增强居民的公共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环境建设活动。积极推广“城管执法进社区”共建工作,切实加强社区环境秩序整顿,创新社区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居民营造一个整洁、美好而又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

9.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要协调好驻社区单位的关系,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要使用管理好社区服务设施,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扶助服务,及时听取和反映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10.积极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开展社会捐赠、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居家的孤老、体弱多病和身边无子女老人提供各种应急服务,为优抚对象、残疾人及特困群体缓解生活困

难提供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壮大志愿人员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本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11.改进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进一步理顺政府各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关系,各级政府应依法依规将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站承担的政务服务工作交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承担。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由本部门承担的服务职责转移给社区,确实需要社区承担的行政性服务工作,应在布置工作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或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有关工作任务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12.通过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方式配备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建立有利于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有利于社区服务发展的用人机制和奖惩机制。在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中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积极培养社区服务专业人才,搞好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促进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13.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管。严格规范社区服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从业认证制度,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社区服务收支情况要纳入居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严格社区服务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不得将救助、福利、公益、慈善款物挪作他用。对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篇三: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全面提高我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管理工作者队伍,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和谐社区建设的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经济和政治待遇“双保障”机制,规范和创新选拔任用、 教育培训、考核评议等体质,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较高,作风优良,年富力强,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构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特色明显”的和谐社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具体目标:

1、职业资格。到2015年,全市城市社区工作者中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比例不低于30%,并随着资格考试普及不断提高比例。

2、文化结构。到2015年,实现全市城市社区党政正职中50%为高校毕业生,每个农村社区至少拥有1-3名高校毕业生。

3、年龄结构。到2015年,形成一支以40党政正职年龄在40周岁左右的占60%),年龄梯次结构合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规范选拔任用机制

(一)拓宽社居委选人渠道。在社居委换届选举中,要引导选民把那些有精力、有能力、有文化、热心为居民服务的社区优秀人才提名为候选人,特别是鼓励和引导未实现就业的应、历届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由街道为社居委干事,其中持有社会工作师(初级以上)职业资格的,可优先聘用,对于聘用人员中符合条件、胜任社居委工作且在当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可通过法定选举程序进入社居委,成为社居委成员。

(二)建立统一招录机制。除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外,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招聘录用工作以各区(县)为单位,按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入围”的原则,规范笔试、面试、考核、聘任等程序,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办法进行。被选人或聘任为社区工作者的人员,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三)逐步推行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制度。从2011年起,新录用的社区工作者均须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在5年内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现有社区工作者(经选举产生担任社区组织成员的辖区单位兼职人员除外)中40周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一般应取得社会工作师(初级以上)职业资格。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在社区工作。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继续实施“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并结合中央“三支一扶”计划,每年输送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工作,具体由各区(县)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组织招考选聘。

三、强化教育培训机制

(一)实行分级培训制度。由市组织、民政部分对社区“两委”正职进行培训,每人每个任期不少于1-2次;区(县)有关部门对社区工作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建设有关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工作者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全年参加集中培训

累计不少于7天。

(二)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凡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必须参加专科以上学历教育。在社区工作期间,取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学费补贴。社区工作者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类专业技术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的,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区(县)结合实际制定。

(三)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专题讲座、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运用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掌握运用现代办公手段、语言文字表达、宣传鼓动、调解矛盾、应变和实务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方式以岗位培训、任职培训、学历培训等为主。

(四)加强岗位交流锻炼。推行社区工作者学习交流制度。通过上挂、轮岗、横向交流等形式,全面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交流,进一步拓宽社区工作者工作思路、锻炼工作能力、挖掘工作潜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社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化社区工作者群体形象。

四、健全考核评议机制

(一)建立绩效考核评议制度。社区工作者任职期间实行年度考核评议制度。考核以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和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连续两年基本合格视为不合格,考核结果应作为社区工作者续聘、解聘、奖惩、调整岗位和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鼓励争先创优,全市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十大杰出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等评选表彰活动,区(县)每1-2年组织开展一次十佳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居委会主任等评选表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宣传、表彰、奖励。

(二)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对未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务,或执行上级指示、决定、和命令不力,以及其他违反社区管理规定,造成工作贻误等后果的社区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采取责令其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训诫谈话、解聘等责任追究办法。

五、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一)落实工资福利待遇。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由各区(县)财政统筹解决,其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当地县)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全市(当地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每1-2年进行调整,实行动态增长机制;并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享受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待遇,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由市统一组织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市财政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补贴,其余工资福利、保险由区(县)财政兜底承担。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中专职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到达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享受有关待遇。

(二)完善培养选拔机制。坚持面向基层、关注一线的选用人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注重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队伍中培养选拔街道(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纳入街道(乡镇)后备干部人选,对在社区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可在提拔使用时列入优先考察对象。形成面向社区工作者队伍专项公开选拔公务员机制,努力为社区工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施展才华。积极推荐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逐步增加社区工作者所占比例,为社区工作者参政议政创造条件。

(三)实行带薪休假等制度。社区工作者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休假、探亲假等按照国家对企业的有关规定执行。社区工作者从事社区工作之外的工作年份,计入带薪休假工作年限。社区工作者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

(四)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职称津贴和特殊荣誉津贴制度。对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有事业编制的人员享受相应职级待遇,聘用人员参照事业单位相应职级待遇执行;对在社区工作连续20年以上的社区工作者,给予一次性特殊荣誉津贴,同时颁发荣誉证章。

(五)落实培训经费。市、区(县)按照分级培训分级负责的原则,将社区工作者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社区“两委我”正职培训经费由市政府承担;社区工作者培训经费按照每人不少于200元的标准安排,且每年在此基础上增长5%,所需经费由各区(县)承担。社区工作者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其培训费用由各区(县)给予解决。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完善领导体系。社区工作者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形成工作合力。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重视、真切关怀、真心爱护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为其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广阔舞台。社会各界要尊重、理解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组织部门要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内容。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综合协调和服务。有关部门要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主动与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共建共享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全社会对社区工作者职业的认知程度。要利用社工研讨会、论坛、演讲比赛、社工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宣传、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展示广大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风采,提升其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树立职业新形象。

(四)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区进行街区体制改革试点,搜索大社区的管理模式,街道改制成社区,推行社区服务扁平化、高效化,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居民的质量和水平。


对社区干部的评语》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88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