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读后感 > 甲午殇思读后感大全

甲午殇思读后感大全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03 | 移动端:甲午殇思读后感大全

篇一:《甲午殇思》读后感 日本民族分析

《甲午殇思》读后感

——从中日甲午战争看日本

高三(1)班 刘真

2014年,又逢甲午。

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一干支,不免总会心头一紧。这重如千钧的两个字将我们的思绪来回了那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背负耻辱的年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负为天朝上国的泱泱大国竟然被一个曾习技于己的弹丸小国打得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曾经的藩属国一跃成为了殖民者,这是怎样的耻辱!被当头一棒打醒了的中国已然意识到,那个国家显然已经不是当初派遣唐使的落后蛮国,而是一个历经了“明治维新”实现了近代化的军事强国。

毛主席在接见访华的日本将军远藤三郎时就说到:“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这的确没错,中国人终于借甲午战争看清了自己,也开始重新认识了日本。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就已然开始倡导,“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功夫”。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

自日本福岛地震后,日本与周边各国的岛争问题愈演愈烈,以安倍为代表的右翼政党使得日本的军国主义再度抬头,这不免令我们联想到十九世纪末时那个野心勃勃的日本。甲午战争绝非偶然,我们能从中看出这个弹丸之国想要吞并世界的野心,能看出这个民族独特的民族性。而这些也有利于我们今天再次认识这个民族。

日本骇人的“大陆政策”历史由来已久。刚刚统一了日本全国的将军丰臣秀吉就从朝鲜半岛入手,欲建立一个内含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虽然最终由于明朝军队的强力反攻,加之国力有限、难以为继,日军撤出了朝鲜半岛、以失败告终,然而这种意图与思维方式依然印在了日本民众的脑海中。刘亚洲先生在代序中谈到:“日本是个岛国,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出路在大陆。”这与二战时纳粹德国为争夺所谓“生存空间”而发起侵略战争的思想简直如出一辙。侵略者总是很相像的——日本人也一直想要开拓出属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即向大陆发展,这与其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所以一旦政局安定些,日本就会显现出它带有侵略性的一面。明朝万历朝鲜战争如此、中日甲午战争及二战如此,而今的安倍政府亦是如此,只是迫于国内外压力要缓和些。

“大陆政策”的侵略战争性质与日本的军国主义是离不开的。戴季陶先生就给出了“军国主义”的定义:“以军事组织的力量,作政权的重心,一切政治的势力都附从在军事势力之下。”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军国主义“一定要成为一种制度”。这种形容,不由得令我们想到由将军来控制政治的日本幕府。虽然在明治维新中幕府被推翻,然而这种军国主义倾向已经较深地影响了日本。由“大陆政策”作为战略方针,经历过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日本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军国主义国家。日本的财政方针、外交方针、教育方针都以国防计划为基本来制定,财政是军需,教育是军事教育。而说到“为军事服务的教育”,我们也不禁对当下的安倍政府倍感担忧,不正视历史、篡改日本教科书,将“侵略中国华北”说成是“进入中国华北”,如此粉饰战争、掩盖罪行,与军国主义倾向不无关系。

在甲午海战中,中日双方的士气形成了鲜明对比,北洋海军军纪涣散,而日军则是有备而来。这场战争的确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帝国机器与近代化的军事强国之间的战斗,而同时也反映出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究其根源,这与两国的文化是相关的。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膨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日益僵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国人显得麻木、只求防御,像极了二战初期一味撤防而令德国长驱直入的法国贝当政府。而日本历来尊崇武士道精神。戴季陶先生用有些戏谑的口吻将“武士道的精华”总结为“仇讨”和“切腹”——一个是杀人、一个是自杀。这听上去实在是有些野蛮的精神,而这在另一面恰恰表现了日本人

的“尚武”与“忠信”的品格。这种武士道精神是适应战争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人敬佩与借鉴的——二战时美国人总会感叹太平洋作战的日军投降的很少。然而若用在军国主义上,武士道的品格就成了“恐怖主义”,是万不可取的。

以中日甲午战争作为窗口,我们不难分析出以上这些存在于部分日本政党与国民思想中的特点,其中对日本与亚太的发展有诸多消极因素,而由于冷战中美国的大力扶持、日本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等原因,这些消极因素依然留有残余,并且影响着当今日本政局。

从1894年甲午战争起,我们开始重新认识日本。

如今2014年又逢甲午,我们深谙“知耻近乎勇”的道理,应重新审视日本、审视自己。已过两轮甲子,而伤痛之痕犹在,国辱军耻决不可忘。历经无数风雨,如今的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走到了一个由富转强的历史节点;而近年亚太地区的复杂局面,也使我们必须重视起海洋、重新反思历史的教训。我们需要再回望那段历史,明确的我们当代的担当。

篇二:甲午殇思

甲午殇思

1894年7月(光绪20年6月)旧本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时值农历 甲午年,故史称“甲午战争”。

提起甲午战争,每个中国人心头都会有莫名的压抑和沉重,在近代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历史中,甲午战争必然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关乎希望,恰恰是黑暗袭来。它是一场改变国运的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告终,从此把日本从上了穷兵黩武的不归路,也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虎视眈眈的列强由此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虽然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清朝曾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它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是欧美列强也因此畏缩而放缓了侵略脚步。但致命的是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而且最重要的是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其悲惨的命运在开始时已能预料。

甲午战争大概分三个阶段进行,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可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黄海海战,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

北洋水师曾是亚洲顶级的海军力量,它在建立之初,在火力和整体吨位上远超当时的日本海军,却不能在日军近六个多月的进攻下得以保全,短短数月,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三十年洋务运动所有心血付之东逝,渤海咽喉威海、旅顺悉被占领,京津门户洞开。 1894年9月17日上午10点半,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与日联合舰队狭路相逢,从战舰的数量上看,12艘对阵12艘,双方确是势均力敌,虽然其后的很多资料显示,日军在购置了“吉野”“松岛”等一批新式战舰后,海军力量已经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两艘7000吨级铁甲舰“定远”“镇远”号确实是两座“永不沉没”的巨大堡垒,总共近5个小时的海战,两座战舰中弹近2000发,却不能损其装甲一寸。

中国军人在这场战役中充分显示了我国军人坚韧英勇的伟大爱国情怀。海军提督丁汝昌首战即被炮火炸伤却不下火线,鼓舞全舰官兵奋勇抗敌;落后小型战舰“超勇”被击中沉没

时,管带黄建勋落水拒绝相救与舰同沉;“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船中弹数发无法战斗的情况下奋勇撞向“吉野”,虽被击中与舰同沉;“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本舰伤痕累累之下依然沉着指挥战斗,后被炮弹击中牺牲。在黄海大海战的过程中,中国官兵英勇作战的事迹是清政府军队中为数不多的壮举,在面对强于自己的日本联合舰队,面对日军燃烧弹爆炸后甲板上的熊熊大火,中国官兵艰苦奋战,甚至是军乐团的孩子,也冒着枪林弹雨为士兵运送炮弹,“前面的孩子倒下了,后面的孩子依然坚定的前行。”这是北洋舰队中美国船员玛吉方的自述。而黄海海战的惨烈也是后来人们所无法想象的,著名作家冰心之父谢葆璋曾参与黄海海战并在“来远”舰上服役,“来远”舰是北洋舰队幸存军舰中受伤最重的一艘。当海战结束“来远”舰驶归旅顺,中外人士目睹其损伤如此严重,仍能平安抵港,皆惊叹不已。

黄海海战进一步揭露出了清朝的腐败无能。日本海军为扩充海军筹集经费,天皇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清廷则十年不添一舰一炮,慈禧甚至为庆贺自己的寿辰擅自挪用海军军费,其高下立分。

私以为,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是腐放的清政府昧于世界形势把战争当儿戏,而失败的直接原因则是清军在失败主义指导下没有决战的勇气。“与其抵抗,不如乞和,与其战胜,不如失败,早日了结”,李鸿章的作为,体现的是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清政府的性格,即半殖民地中国统治阶级的奴隶思想。

然而,甲午战败又是另外一个契机,它虽然是中华民族抹不去的伤痛,但它使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指出:“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赔偿二百兆之后也”,陈独秀也曾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

现在距甲午战争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了,虽然曾经的伤痛依然历历在目,但作为今天的我们不应该把目光拘泥在简单的胜负之上,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更多的,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思考甲午战败的客观原因,吸取教训,然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引以为诫,从而走的更加稳妥,强健。

①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

②③狄云志:《百年教训,百年生聚》,《北京日报》1994年6月22日

③丁名楠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第343页

④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转引自李文海:《甲午三题》1994年6月22日,第7版 ⑤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251页

⑥百度百科:甲午战争

篇三:读甲午殇思,明当代使命

读甲午殇思,明当代使命

2014 年,又逢甲午。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一干支,不免总会心头一紧。这重如千钧的两个字将我们的思绪来回了那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背负耻辱的年代。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自负为天朝上国的泱 泱大国竟然被一个曾习技于己的弹丸小国打得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曾经的藩属国一跃成为了殖民者,这是怎样的耻辱!被当头一棒打醒了的中国已然意识到,那个国家显然已经不是当初派遣唐使的落后蛮国,而是一个历经了“明治维新”实现了近代化的军事强国。毛主席在接见访华的日本将军远藤三郎时就说到:“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这的确没错,中国人终于借甲午战争看清了自己,也开始重新认识了日本。民国时期的中国学者就已然开始倡导,“要切切实实的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功夫”。知己知彼,方才能百战百胜。自日本福岛地震后,日本与周边各国的岛争问题愈演愈烈,以安倍为代表的右翼政党使 得日本的军国主义再度抬头,这不免令我们联想到十九世纪末时那个野心勃勃的日本。甲午战争绝非偶然, 我们能从中看出这个弹丸之国想要吞并世界的野心,能看出这个民族独特的 民族性。而这些也有利于我们今天再次认识这个民族。日本骇人的“大陆政策”历史由来已久。刚刚统一了日本全国的将军丰臣秀吉就从朝鲜 半岛入手,欲建立一个内含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虽然最终由于明朝军队的 强力反攻,加之国力有限、难以为继,日军撤出了朝鲜半岛、以失败告终,然而这种意图与 思维方式依然印在了日本民众的脑海中。刘亚洲先生在代序中谈到:“日本是个岛国,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出路在大陆。”这与二战时纳粹德国为争夺所谓“生存空间”而发起侵略战争的思想简直如出一辙。侵略者总是很相

像的——日本人也一直想要开拓出属于他们的 “生存空间” ,即向大陆发展,这与其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所以一旦政局安定些,日本就会显现出它带有侵略性的一面。明朝万历朝鲜战争如此、中日甲午战争及二战如此,而今的安倍政府亦是如此,只是迫于国内外压力要缓和些。“大陆政策”的侵略战争性质与日本的军国主义是离不开的。戴季陶先生就给出了“军 国主义”的定义:“以军事组织的力量,作政权的重心,一切政治的势力都附从在军事势力之下。”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军国主义“一定要成为一种制度” 。这种形容,不由得令我们想到由将军来控制政治的日本幕府。虽然在明治维新中幕府被推翻, 然而这种军国主义倾向已经较深地影响了日本。由“大陆政策”作为战略方针,经历过了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日本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军国主义国家。日本的财政方针、外交方针、教育方针都以国防计划为基本来制定,财政是军需,教育是军事教育。而说到“为军事服务的教育”,我们也不禁对当下的安倍政府倍感担忧,不正视历史、篡改日本教科书,将“侵略中国华北” 说成是“进入中国华北”,如此粉饰战争、掩盖罪行,与军国主义倾向不无关系。在甲午海战中,中日双方的士气形成了鲜明对比,北洋海军军纪涣散,而日军则是有备而来。这场战争的确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帝国机器与近代化的军事强国之间的战斗,而同时也反映出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究其根源,这与两国的文化是相关的。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膨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日益僵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国人显得麻木、只求防御,像极了二战初期一味撤防而令德国长驱直入的法国贝当政府。 而日本历来尊崇武士道 精神。戴季陶先生用有些戏谑的口吻将“武士道的精华”总结为“仇讨”和“切腹”——一个是杀人、一个是自杀。这听上去实在是有些野蛮的精神,而这在另一面恰恰表现了日本人的“尚武”与“忠信”的品

格。这种武士道精神是适应战争的,并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人敬佩与借鉴的——二战时美国人总会感叹太平洋作战的日军投降的很少。然而若用在军国主义上,武士道的品格就成了“恐怖主义” ,是万不可取的。以中日甲午战争作为窗口,我们不难分析出以上这些存在于部分日本政党与国民思想中 的特点,其中对日本与亚太的发展有诸多消极因素,而由于冷战中美国的大力扶持、日本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等原因,这些消极因素依然留有残余,并且影响着当今日本政局。从 1894年甲午战争起,我们开始重新认识日本。 如今2014年又逢甲午,我们深谙“知耻近乎勇”的道理,应重新审视日本、审视自己。已过两轮甲子,而伤痛之痕犹在,国辱军耻决不可忘。历经无数风雨,如今的中华民族依然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走到了一个由富转强的历史节点;而近年亚太地区的复杂局面,也使我们必须重视起海洋、重新反思历史的教训。我们需要再回望那段历史,明确我们当代的担当。


甲午殇思读后感大全》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92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