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音乐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音乐学科质量调查报告
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学校对音乐学科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音乐教师队伍落后,农村小学音乐学科质量低下,因此,我以我镇为例,对我镇6个年级的77个教学班进行了一番调查与分析。
一、取得成绩
我镇小学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县音乐教育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健全了学校音乐教育规章制度,建立了学校音乐教育管理网络,成立了校级、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并有明确的管理职责。
我镇小学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音乐专职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并做到课外音乐活动和相应的宣传工作适度计入工作量。各学校音乐教师学历均达标,其中两名本科学历,一名正在进修本科学历。教师队伍稳定,年龄结构合理,音乐教师年龄均在40岁以下。音乐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有一名音乐学科市级“学科骨干教师”,所有音乐教师均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我镇小学40岁以下的音乐教师均获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中级证书。
我镇小学积极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成立舞蹈、合唱、电子琴、口风琴、民族乐器等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采的音乐活动。我们以儿童节为契机,举办了校园音乐节,在音乐节中,表演了合唱、舞蹈、小品等节目,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我们还从音乐节节目中选出优秀节目到敬老院慰问演出,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我校的合唱队、舞蹈队每年都能推出具有一定水平、富有创意的音乐表演节目。学校每学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音乐竞赛(展演)活动,去年我校在农安县第五届科技音乐节“千童之声”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幅学生作品获奖。
音乐教师纪景云老师获得长春市首届农村中小学文艺会演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在音乐教研教改中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县进修学校教研室的好评,并且音乐教育能够实施计算机管理。 学校2005年8月被农安县教育局评为:农安县第三届中小学音乐节优秀组织单位。2005年10月,首届农村中小学文艺汇演获得特等奖。2006年10月 被农安县教育局评为农安县第四届小学生音乐节千童之声合唱比赛一等奖, 2007年5月被农安县教育局评为农安县第五届小学生音乐节千童之声合唱比赛一等奖。音乐教师纪景云、朱迎春7名教师获奖, 任航、范明明等30名学生在音乐节中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领导不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乡村小学的影响力度不够,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惟一标准,跳不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窠臼。因此,忽视音乐教学、占用或“砍掉”音乐课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显然,这是造成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而且在农村小学,乡、校一级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且本身音乐素质低。他们认为音乐是人人都可教的课,所以凡是认为教不好“主课”的老师就去教音乐,音乐教师当然就低人一等,于是纷纷改行,使本来就缺乏的音乐教师就更加缺乏。因此,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使乡村小学重视音乐教学。
2.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缺少正规培训。目前在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仍有一定数量的非专业毕业教师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由于没有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任音乐教师,学校的电子琴他们不擅长弹奏,上课不用,长期闲置,只成了学校创品牌验收的办学硬件摆设。由于他们一般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因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以及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现象反映了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素质急待提高。音乐教师尤其需要经过特别的专门培训,但实际上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却少得可怜,于是许多能唱两首歌的音乐爱好者便成了音乐教师。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低下的又一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首先,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在农村小学,不仅低年级的音乐唱游活动难以开展,就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上课也受到制约。学生坐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课,受课桌、凳子、学习用品等影响,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动空间受到束缚,有时需要练声、唱歌,全班学生站起来都很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原来的班级教室上音乐课,发出的声响,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班级上课。可见,没有专用音乐教室会有许多不便。其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虽然学校有电脑、多媒体、影碟机、投影仪等设备,但极少用在音乐教学上。由于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也就使得音乐教学的设备缺少独立性,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最突出的就是没有从事音乐教学的多功能讲台。需要指出的是,音响、音像资料也需要不断地丰富,特别是有些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使得音乐欣赏无法进行。
4.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他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
5.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校虽然订了教材,但无法按教材的要求施教,以至不得不抛开教材。许多教师不讲乐理知识,不渗透五线谱常识,没有音响资料,更谈不上如何去欣赏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
三、原因分析
1、教师认识不到位,音乐课仍在杂课之列。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已久,但“应试教育”的思想仍根深蒂固,襟锢着教师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农村的诸多学校,音乐教学都以语、数老师担任,他们为了提高语、数教学成绩,任意占用音乐课来做练习;毕业班为了赶进度,把音乐课上了语、数课。即使是上音乐课,也是马虎了事,匆匆忙忙地开场,又匆匆地收场——只是象征性地学唱一首歌曲,至于学生学与不学,会唱还是不会唱,都不会作出什么具体要求。
2、师资缺乏,学校没有专职音乐老师。现在农村的音乐教师都没有受音乐专业的系统训练,缺乏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大部分教师在上音乐课时都是“赶鸭子上架——没法”。分课时,音乐课都是作为“零头”来分给语、数老师,有的班级是语、数老师轮流上音乐课,很少考虑教者能否胜任音乐教学。因此,有不少的音乐老师“六音不全”,发音不准,对于视唱、发声及一些乐理知识也是知之甚少。教学时,只好借助于录音机,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唱唱歌曲。 3、设备简陋,影响音乐教学的开展。学校里虽然有几架前些年配送下来的老式脚踏风琴,却早已破烂不堪,有好些琴键已不能发音;并且十分笨重,上课前得安排四、五名学生到去抬,抬到教室早已气喘吁吁、汗流不止;课后又得安排学生再一次送去,又得再一次的气喘吁吁、汗流不止。学生累点不算,还十分不安全,一不小心就会碰伤脚。至于配送来的音乐教学磁带,却很难配套,课本上的歌曲有的有录音,有的却没有,为此,老师们使用时甚觉头痛。
4、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厌学情绪浓。有的认为“音乐课是好玩的课”,上课时想唱就唱,不想唱就不唱,会唱也好,不会唱也好,全然不放在心上。有的认为“音乐课是杂课,只要学好语、数即可”,上课时要么做语、数作业,要么看课外书,各忙各的,五花八门。
四、根本对策
1、端正教学思想,扎扎实实上好音乐课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走“素质教育”之路,把音乐课与语数课同等对待。其次,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认识音乐课程规定的任务,按时按量地开设音乐课。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音乐师资素质
当今,教育主管部门应以抓语、数教学一样来抓音乐教学,深化教研教改,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另外,要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专职音乐老师,如:一个学校培养1-3名音乐骨干,让他们来担任音乐教学,只有教师“能干”,才会“乐干”。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人人乐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乐学”。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明白学习音乐与语数一样重要。其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兴趣教学,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文艺活动,如:儿歌演唱比赛、乐器弹奏比赛、联欢会演……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建立音乐室,完善音乐室的教学配套设施。为了有利于音乐教学,建议有一至六年级的学校要建立高年级音乐室和低年级音乐室。音乐室内要添置教师必备的示范性音乐器材,如:投影仪、风琴、电子琴以及为开展音乐教学的必要的器材盒。有让学生训练的各种音乐器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各种教学磁带和VCD碟及CD碟,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这样,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也就得心应手,学生在上音乐课时也会兴趣盎然,并受到良好的音乐环境的熏陶。
为了全面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镇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原则,以加快学校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普及和发展农村艺术教育,弘扬我县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将让学生音乐素质整体明显提高,音乐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取得一定成果。经过努力,我镇音乐教育发展将做到有条件、有氛围、有成果,音乐教学办出特色,
篇二:大学生音乐爱好调查问卷策划
大学生音乐爱好调查问卷策划
活动名称:大学生音乐爱好调查问卷
时间:4月26日中午12:00
地点:食堂门口
活动形式:张贴海报和条幅,派发调查问卷让大家填写 参与者:音乐社组织部和秘书部全体成员
活动具体内容:1)向大家派发出200张调查问卷然后收集
2)对音乐节的举办做出前期铺垫
3)对大家希望听到的歌曲和喜欢的音乐类型进行调查
工作安排:1)先由组织部及秘书部对食堂门口进行布置
2)桌子,海报,音箱,调查问卷的摆放及整理
3)参与的成员向来往的学生发放问卷并讲解其 如何填写
4)秘书部成员将填写好的稿件整理收好
5)活动结束后由组织部和秘书部成员将桌椅和 音箱收好,海报张贴在食堂门口
所需工具:海报1份;桌子3张;调查问卷200张; 签字笔6支;音箱1个
人员安排:活动地点布置由组织部和秘书部
活动时,由6人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指导大
家填写,3名成员在外发宣传单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