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爱我中华心得体会

爱我中华心得体会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02 09:26:02 | 移动端:爱我中华心得体会

篇一:心得体会1111

个人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教育是以“当好老师、教好学生、做好学生、做社会合格人才”为宗

旨,在全体师生中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加强民族团

结、增进师德、师风”的活动。

以下几点是我对这次会议的一些体会:

一、学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小学生将成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在中小学开展民族

团结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青少年从小受到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播下民族团

结的种子,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成为我国社

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

德育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正处于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

段的思想道德建设,决定了他们一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学习的情感基

础。《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下发,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

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

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民族团结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将它融入学校工作的

每个环节,努力创建民族团结氛围,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收到好的

育人效果。

学校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把青少年培养成什么样的接班人,树立怎样的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民族观,对他们健康成长和民族团结思想的形

成非常重要。而民族团结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

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因此,要让民族团结思想在青少年的头脑中扎下根,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这就要让让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由此可见,这项被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中小学要在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初中要在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的规定。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入人的全过程,正好体现了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思想。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学校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人,识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的素质要从小抓起,小学生是道德建设的重点对象,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的公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前途

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发展科技的重要职责,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和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园地,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学校,就是要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就是要把学校建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窗口。没有学校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学校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不可能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充分认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教育,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高度重视并抓好这项工作。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是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势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常识教育工作,可以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将来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素质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但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依赖性强,受挫力差,独立性差,自私心理存在面广,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教育空间,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小学生将成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青少年从小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逐步树立起科学民族观,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备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只要我们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走出一条符合地情校情的民族团结教育之路,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之花的绽放必将更加绚丽多姿。

民族精神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引导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前提。因此,我区各中小学都将民族精神作为了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素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促使教师全面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渊博的学识水平、高超的育人技巧、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昂扬的精神状态感染和影响学生,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民族精神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为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区已坚持8年实施“爱心铸师魂”工程,引进社会评议机制,评选师德楷模,涌现出了以十六大代表朱兆林、全国师德楷模、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袁滨渤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他们的精神和品格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学生们。

综上所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宠大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创新,为社会培育合格人才而努力。

马 磊

2011.2

个人心得体会

马 磊

2011.2

篇二:心得体会

听了李玉清老师的报告,我颇有感触,不论是他的跑步游全国还是班主任经验介绍,都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在这里我重点说说他的象征性跑步游全国

一,时任该校11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李玉清老师积极探索。他结合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工作实践提出:一是德育工作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当时的情况看,应该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因为爱国主义是最容易被不同群体接受、最容易引起师生共鸣的主题。二是德育工作必须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校内向校外拓展。三是德育工作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这一个载体要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认同,就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就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个成功的创造,看起来是源于瞬间的灵感,而其实是源于深厚的积累和深刻的思考。李玉清老师基于以上认识,从班级工作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计划通过组织学生长跑,象征性地到达各省(市、区),一地一个"旅游周",通过参观图片、阅读报刊、编写板报、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游览"各地。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肯定和广大教师的支持,1988年6月1日,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率先在长治市实验中学初中11班开始,当年该校就有初中一、二年级8个班500多名学生参加进这一活动中来。实验中学的这一做法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及时向全市进行推广,"跑步游全国"迅速成为一项全市性的活动。

二,"跑步游全国"为象征性长跑旅游活动,在课外时间进行。每届活动历时一年,从当年的国庆节开始,至次年的国庆节结束,该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参加。学生在一年的活动中共渡过35个"旅游周"和三个"活动月"。活动开幕后,学生先长跑1000米,象征"到达"首都北京,组织"图·旗·徽·歌说唱周"。然后是34个旅游周,依次"游览"祖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特别行政区。每"到达"一地,学生们通过参观图片展览、阅读报刊资料、编写黑板报、组织专题活动等,了解所到之地的伟人名士、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典故,以及当地新近发生的重 心 得 体 会

大事件,改革发展的具体现状和措施等。寒假组织"过好中国年"民族传统体验活动月,暑假组织"在希望的田野上"综合实践活动月。第二年9月,学生再次"到达"北京,"游览"北京市后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开展"爱我中华"国情知识百题竞赛。国庆节前夕举行活动闭幕式,总结一年的活动,为获奖班级和学生颁奖;同时举行下一届活动开幕式,安排下一年的活动。活动一届连一届,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陶冶爱国情操,培养报国之志,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三,我觉得该项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知、情、意、行的统一。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依托跑步这一形式,将"知国·爱国·兴国"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祖国,从小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而且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锻炼了坚强的意志,激发他们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2、体现了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赋予一般的体育锻炼以特殊的意义,使跑步活动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同时又将枯燥的知识灌输、情感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文体娱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平,达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3、体现了阶段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学生在校都要经历三届跑步游全国活动。针对初一学生年龄偏小、自主性弱的特点,加强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们参与主持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初二、初三的学生不主持活动,强调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丰富知识,深化理解,在内心体验中净化心灵,丰富自身。

4、体现了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学生身在校园,心与祖国紧密相联,小班级连着大中国,大中国被"搬进"了小校园,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活动组织上,没有局限于本校校园之内,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全国各地的学校建立联系,互通信息。目前与我市实验中学建立联系的学校在百所以上。在活动形式上,借鉴各地开展的特色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加以发展,使活动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5、体现了创造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本身就是一项

富有创意的活动。21年来,活动得以健康持续的开展,根源就在于他们善于结合国家大的形势,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地进行创新。资料搜集的渠道、主题教育的内容、信息传播的途径都在因势因时而变,使整体活动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活力。比如,在活动的安排上,原则上每周一个省、区、市,但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活动的时间、路线都可以随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为增加学生对灾区的了解,活动在四川省就延长了一周。今年结合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在西藏和北京两个旅游周内组织相关的庆祝活动。

四,成果显著,值得我们学习。

(一)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浓浓的道德教育色彩。该项活动对学生产生的道德教育效果是多方面的。活动组织的过程,就是一个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每一周活动的成功需要全班同学的相互帮助、共同努力。

(二)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学生团结协作、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坚持锻炼的过程。活动不仅使学生养成了坚持体育锻炼、保持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等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熔德、智、体、美、劳于一炉,集实践、知识、趣味于一体,有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首先是作为一项德育活动开展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开展的多种主题活动,涉及到了各个门类的学科知识,达到了"一跑带全科"的效果。在每一届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的机会和经历,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并朝着自己爱好的方向发展。

五.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这一活动经媒体报道以后,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并和该校建立联系,开展了资料互赠、书信迎送等活动。湖南韶山学校、四川广安中学、香港培桥中学、澳门濠江中学、澳门劳工子弟学校、青海西宁一中、河南郑州八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7师126团

中学、西藏拉萨一中、辽宁抚顺雷锋中学等许多学校都加入到了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行列中来。

象征性跑步游全国活动起源于班级,成长在学校,影响到全国。21年来,跑步游全国活动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和坚持不懈的特色而被有关领导和专家赞誉为"有益的探索,可贵的创造"。然而相对于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态势而言,这不过是万花从中的一朵;相对于各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火热实践而言,这不过是辽阔大海的一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载体,把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创造性地加以落实,努力开创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

心 得体会

2011.12.7

篇三:爱我中华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时间:2009-03-30 9:24:00 编辑:新闻中心 浏览: 3666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在“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的思考

2009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既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五四”运动和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青年学生和仁人志士爱国主义实践的结果,他(她)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了对祖国深深的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成长为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工程。笔者多年关注大学生德育工作,在此提出几点浅见。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内涵

在当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实践内容极其丰富。

1、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有目的改造对象的物质活动,其目的的提出则根源于人类的需求。关于人的需求问题,马克思与马斯洛曾提出过不同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主要分为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表面上看二者的需求理论似乎差异很大,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需求其实来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根源于大学生对于他(她)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家的爱,是公民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更高层次的综合反映。

2、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应有的几个内容。国家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必须有一定的载体,或者说必须要由一定的要素构成。按照不同思想家的理解和观点,国家必须包括三要素或者四要素:三要素说认为,国家应包括领土、人民和主权;四要素说认为,除了前面三个要素之外,国家还应该包括政府要素。可见,爱一个国家,应该爱她的领土,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统一。爱国应该爱国家的人民和代表国家的政府。拿我国来说,自秦朝统一以来,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统一大家庭。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有过摩擦和矛盾,但统一始终是主旋律。所以,当代大学生爱国就应该爱组成这个国家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人民,应该爱这个国家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

3、爱国主义有丰富的表现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不同,表现也不同。如抗战时期,国人奋起抵御外辱是爱国主义,它可以以多种方式得到表现。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在选择一条科学发展道路的关键时刻,支持中国走新民主主义道路是爱国主义。国人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来体现爱国,也可以像爱国民主党派人士那样,在远离战争、更能够发挥个人作用的地方支持革命,还可以像在“国统区”工作的那些地下工作者那样,通过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光明前途而积极工作来体现爱国主义。当前,共产党员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在日常工作中为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而努力是爱国主义。普通社会成员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是爱国主义,海外华人支持一个中国,维护祖国统一也是爱国主义。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应该而且可以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表现形式。

二、爱国主义的几个重要特征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的个人与国家关系中形成的对于国家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内化为个人对国家深厚的情感和由此而产生的实践行为,它是一个国家公民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科学性。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必须讲科学。只有坚持科学性,才能在爱国主义实践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把握人类前进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坚持爱国主义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创造有利的社会关系,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好、更全面的解放和发展。

2、时代性。国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一定的生产力

水平还决定了国家的阶级属性和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国家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社会关系,有着由于不同的经济关系而决定的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因而有着不同的受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这就使得不同历史阶段的爱国主义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如汉朝的卫青、霍去病抵抗匈奴入侵,宋朝岳飞精忠报国,明朝戚继光杀倭寇,清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五四”青年大学生的反帝爱国主义运动,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行为。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应该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

3、阶级性。历史上存在的任何国家都具有阶级属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家权力从缓和社会冲突,维护一定时期社会秩序的功能角度来说,似乎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权力 。而实际上,国家首先维护的是以统治阶级利益实现为核心的社会秩序。尽管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它维护的秩序仍然是有着雄厚资本的资产阶级剥削下层民众的秩序。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有阶级性,同样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必然的社会形态。只不过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性相对于以往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可比拟的内涵和特征。

4、民族性。在当今世界,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极为复杂,有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有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也存在着一个民族分居在不同国家的情况。只有坚持科学的态度,尊重现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民族问题,才能使各民族得以共同发展和繁荣。各民族团结奋进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多民族统一、和谐及繁荣的民族关系,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地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繁荣。

三、认识和理解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必须科学、正确地的评价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活动。评价实践,必须首先建立起科学的指标体系,没有科学的指标体系,就无从开展评价。如果盲目开展评价,就可能带来不可估量和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然而,人类每天都在实践,不可能等到建立起完整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才开展实践。并且,人类对于实践的认识与对于世界的认识一样,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目前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评价,笔者还难以提出一个完整、具体的指标体系,只能进行初步的原则性思考。①爱国主义实践必须坚持真理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人的各种需求必然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满足。人要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要不断实践。而要进行有效的实践,就必须了解实践过程与实践活动相关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的本质属性。否则,人类实践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因此,大学生在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首先应该加强学习,加强各方面爱国主义实践的学习,在具体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认真、扎实地学习。了解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和手段的本质属性,了解主体、客体和中介联系的本质规律,使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主观愿望和对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主观认识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相吻合,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总之,只有坚持真理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保护,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才能更好地满足祖国发展的需要。②爱国主义实践必须坚持科学性。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人生内容。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和实践必须坚持科学性。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他(她)们主要的活动就是加强各方面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只有学好知识,把知识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当今时代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客观规律认识都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不了解爱国主义实践过程的客观规律,就不可能有效地完成爱国主义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爱国主义” 实践只能是盲目的,甚至还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

损失。因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响应胡总书记的号召,学科学、用科学,发展科学,用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指导实践,真正体现爱国主义的内涵。

2、坚持多种视角和方式考察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爱国主义既是一种观念、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实践。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理想,只有通过有效、恰当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表现和实现,只有通过科学的爱国主义实践,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要求才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完成好爱国主义实践?什么样的实践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实践?这些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今天的大学生将来必然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为社会工作,从事各方面的实践。另一方面,如同上面分析的,在不同时代,由于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国家历史背景的不同,爱国主义实践的具体内容就肯定不同。那么如何判断爱国主义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笔者认为,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具体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把历史评价方法和现实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比如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当我们把一种实践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如果它是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能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全面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上前进,那么,就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反之,就是要反对的。

3、坚持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培育和引导实践。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由此产生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也就成为公民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愿望及要求的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能否处理好这一关系,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有序发展,个人的生存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所以,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中,社会和学校必须培育大学生科学、正确、深厚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情感。但是,有了这样的情感和观念,不一定能够产生正确的爱国主义实践行为。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如果没有坚持好爱国主义实践的科学性,而是盲目地开展爱国主义实践,那么,很有可能是起好心,办坏事,实践结果令人担忧。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和学校形成合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愿望得到发挥和实现,从而使社会生活更有序,国家各项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当今世界,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俨然成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无疑给各个国家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那作为时代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们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又该有怎样的爱国主义呢?

首先,要真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经济方面,国际竞争加剧,西方强有力的经济对我国民族工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反而利用我国大量资源,获得了更大的收益,长久下去,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被不断拉大。除此之外,现实情况表面,经济全球化情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须面对政治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

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大学生更需要大力弘扬当代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但总所周知,大学生虽然有热血,有激情,有理想,然而由于认知能力、让我调控能力和知识经验的局限,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具有模糊性、不成熟性,对爱国主义认识不够深刻、不够稳定,爱国主义意识对行为的调控能力有限。所以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新时期爱国主义应更多地树立一些理性长远的观念。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出发点应该是维护民族自尊、维护民族利益。所以,对于侵犯我国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并与其斗争到底。我们要保持清醒得头脑,明辨是非,决不容许别国对我国随意干涉。但对于别国的文化与政治体制,我们应保持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接纳彼此的差异,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同时,我们应怀有民族自信力,对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高速发展的经济,优越的生活抱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不攀比艳羡,不崇洋媚外,不盲目追赶国外潮流。我们在承认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同时,也应该自我肯定,相信自己的民族相信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在相信我们自己。

其次,爱祖国就是希望它能日渐强盛,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实现民族崛起,屹立于强国之林。所以我们应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提高个人实力,不浮躁,不懈怠,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观念之中正确认识自己,并向国外先进的理念学习,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学生的差距,从而凭借我们的能力为祖国的复兴尽一份力。

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增强对外交流,勇于向外界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去,与国外组织广泛合作,相互探讨,相互借鉴,以互利共赢的态度促使双方共同进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为中国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在更多的领域寻求突破,在更多的角度实现创新。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当它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时,便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坚守,是接纳,是自信,是进取,是思量,更是理智。这种爱国主义中所涵盖的变迁也恰恰反映了新一代大学生与新时期中国的共同成长。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忠诚、热爱、报效祖国并集情感、意志、行为于一体的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怀,是一个国家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集中表现为公民对自己国家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首先,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看,爱国主义是维系公民与国家关系维度的桥梁和纽带。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主体,每一个公民都归属于国家,公民与所属的国家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一方面,国家在创造、组织、实现人的权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谟克利特曾说:“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庇护所,其中有着一切。如果它安全,就一切都安全;而如果它被毁坏,就一切都被毁坏了。”另一方面,国家的繁荣强盛也全依托于所属公民。在这种关系中,如何将具有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等进行整合,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整体?我国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超越小团体的、涵盖全体公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即爱国主义。可以说,爱国主义既是规范每个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重要政治原则,又是公民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价值原则,正是在这种调节和规范中实现了公民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其次,从爱国主义在公民道德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看,爱国主义始终是维系我国各民族群众的自尊心、归宿感、

责任感的基本价值认同。爱国主义在公民道德体系中的意义与作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然而,不管社会生活多样性的趋势如何发展,爱国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最基本、最首要的道德规范,是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民族素质的重要的价值载体和精神动力,也是每个公民实现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爱我中华心得体会》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372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