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演讲致辞 > 广播稿 > 寝室风采大赛广播稿

寝室风采大赛广播稿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12 07:05:31 | 移动端:寝室风采大赛广播稿

篇一:‘我的宿舍我的家“征文大赛广播稿

‘我的宿舍我的家“征文大赛广播稿

为庆祝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星文学社同本校楼管会于11月12日-12月7日共同举办了以“美丽的寝室,我的家”为主题的征文大赛。本次征文大赛大赛邀请了我校在文学方面有建树的老师作为嘉宾。征文旨在丰富宿舍文化,彰显各宿舍个性,创造和谐温馨的宿舍文化。同学们在本次征文比赛中表现积极,纷纷报名参加。参赛征文通过不同风格的文字描述宿舍文化、宿舍成员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宿舍有趣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创意十足。同学们分享了各自在宿舍中的欢乐与忧伤,学习了彼此间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思维的碰撞,感受宿舍这个“家”带给大家的乐趣。展现了宿舍文明风采,表达参赛者对宿舍这和“小家”的热爱。

本次比赛,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仔细阅读每份作品,通过互相讨论、研究评选出在文采出众和立意新颖的文章,,最终评选出,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优秀奖。此次活动,为广大的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合作观念,学会关爱他人,关爱宿舍,关爱我们共同的家。

12月7日晚七点,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次征文的颁奖仪式,最后由文学社负责人作总结,本次征文大赛圆满结束。

篇二:寝室风采大赛

关于开展泸州医学院第九届寝室文化节的通知

各二级团组织、学生会:

家,是一个让人深感温馨的字眼,一个让疲惫的船儿避风的港湾。学生生活在泸州医学院,寝室就是每一个学生的家。为展示寝室风采,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学生会将举办第九届寝室文化节(原寝室风采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办:泸州医学院校学生会生活部

二、活动承办:护理学院、药学院

三、决赛地点:泸州医学院城北校区

四、参赛对象:泸州医学院城北校区除留学生外的所有寝室、忠山校区大三各专业全体寝室

五、奖项设立:

1.博学笃志,行方思远——学习风采奖

2.我型我秀,激情飞扬——才艺风采奖

3.灿烂文明,魅力中华——民族文化风采奖

4.阳光律动,活力无限——体育风采奖

5.我信我能,追求卓越——综合进步奖

每个奖项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名额根据初赛效果而定

六、活动流程:

1、3月中旬召集各年级系办生活部,通知本次活动的要求、细则。

2、宣传(3月14—16日):

? 七张海报----食堂门口两张,取款机处两张,东、西楼及综合楼门前各一张; ? 各个宿舍单元口张贴传单一张

? 交一份广播稿于广播台,广播一周

? 出展板三块,全面宣传寝室风采大赛相关事宜

? 生活部成员在食堂门口进行宣传并发放传单

3、报名方式:各院系、年级按照奖项设立推选

4、检查评比

? 初赛:由各院系、年级组织开展,各年级系办按照评比规定推荐优秀寝室直接进

入复赛

? 复赛入围名单以海报形式公布,并贴出复评时间安排表

? 复赛:4月10——11日晚7:00-10:00,校学生会生活部成员分组负责,此次

评定并邀请校团委老师及校学生会主席团参与。(各院系、年级应将入围复赛各寝室的申报材料在4月9日前上交院生活部)

5、决赛晚会(或表彰大会)

时间:2012年5月6日19:00~21:00

地点:待定

参与人员:学院相关职能部门、院系领导、校学生会主席团、承办系办老师及同学、各 个获奖寝室代表和其他愿意参加晚会的同学

节目:社联及各个进入决赛的寝室等

礼仪:礼仪部

主持人、音响:文娱部

摄影与新闻报道:《两江潮》

DV资料及PPT设计:网信部

6、结果公布

对进入复赛的寝室,团委通知及海报形式告知

复评后对各奖项进入前五名的寝室进行海报公布

颁奖晚会后对获奖名单及照片进行公布

共青团泸州医学院委员会 泸州医学院学生会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附:

复赛复评基本评比原则

1、装扮主题

A 符合大学生健康积极精神风貌,切合参加项目主题

B 展现本寝室特色,与众不同

C 主题讲解简明扼要,清晰流畅

2、装扮形式

A 形式多样化

B 具有艺术感染力

C 具有视觉冲击力

3、寝室卫生

○1地面清洁,室内干净整洁

○2阳台、瓷砖干净

○3门窗干净,无破损

○4洗漱用品摆放整齐

○5床上用品摆放整齐,美观

○6书籍摆放有序

○7寝室无异味

(评比细则以入寝评比表为准)

篇三:校园风采的广播稿

校园风采的广播稿

感恩——给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许多人:朋友、同学、师长,乃至是过路的陌生人。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有些我们记得,有些已忘却了;或许有些与我们共经风雨,有些与我们擦肩而过。但无论怎样,我们是确确实实相遇过了。这些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与我们相遇过的人让我们产生了许多感情,例如感恩。远在天边

我们生命中的这些人被我归为四类,第一类就是“远在天边”。

远在天边的这些人往往在我们的生活中曾占有过很重的地位,一个原因,各奔东西。自此后天天思念夜夜想起,于是见面也成了生活最大的动力。

曾相处过一段时间的这些人偶尔会来个电话,寥寥数语便温暖如昔。他们似总懂得把握分寸,雪中送炭,于是便越觉得贴心。当他们渐渐淡出只留下个轮廓,却也觉得美宛异常。

该感谢他们的是他们不知从多久以前的那段时光寄来的问候吧!真正是千里送鹅毛。近在眼前 “近在眼前”的这一类意即是那些天天见面,又如走马观花般的人们。曾自问:那些人甚至不曾有过交集,感恩些什么?提笔时,却几乎被这问题笑翻。他们所给予的可不曾少过分毫! 感谢他们,在每个赶早上学的早晨,让我们感到人流也急匆匆地向前奔着;感谢他们,在每个晚归的半夜,让我们感到其他的忙碌;感谢他们,在每次行走于街道时让我们忘却了孤单;感谢他们,在我们每次走进小店时,带来沁心的温暖。

该感恩的是他们永远奉随左右的给予,每朝每夕,从不间断。陪你共苦 后面的两类人都是身边的好友,其一就是“陪你共苦”。

这类的人往往是我们认为最知心的人。他们是极好的倾听者,也是理解力超强的天才。 每每心里有些什么烦恼苦闷不吐不快时,便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当你左一个郁闷右一个无奈的抱怨甚至是在哭诉的时候,抬头总是能看到他们递来的“了解”甚至是“我有同感”的眼神,刹时便得到安慰了。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远胜过一切语言。

对于他们,没有什么需要保留,可以将心比心。是难解的苦恼,无奈的苦闷,还是烦心的悲苦,尽可倒豆子般吐出来,心上顿时少了块石头般,舒畅了。而最大功劳者,此刻正宁静的看着你,一如往昔。

他们会时时刻刻关注着你,担心你、关怀你,深怕你有什么闪失。得到安心的回复后,又没事人似的扯开话题。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该感恩他们,为你默然的付出,几乎无法察觉而又细微似网的忙碌,只为了让你开开心心的。感谢他们,帮着你陪着你走过每一条苦难的沟与壑。与你同甘共苦。

这一类人是我认为最应被感激的,却常常被忘记感激的一类人。

他们喜欢大笑。他们似乎随时都在笑,浑身轻松地散发着阳光般明媚、温暖、欢快的气氛,也都如阳光般弥散,让整个环境也变得开朗起来。

他们的快乐似是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似是永永远远都在笑啊笑啊,拼命把这些笑声灌满我们的耳朵,让我们也只记得那嘻嘻哈哈的代表快乐的声音。

也许有人说,他们只是些缺心眼儿的乐天派。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倒是觉得他们是付出最多的,也是我们亏欠最多的。从他们这个源头流出的泉水成为支持生命的必须,每个人也每日的汲取以维持自己。而回报呢?谁给过这个源头些什么?谁又能给他们些什么?

那个掩藏在坚硬的石层中的源头,用石头来修补自己的伤口,用藤蔓来挡住伤痕,然后自己处理好伤口,在让那快乐源源不断地流泻出来,关怀温暖着每一个人。而谁看见石层深处的伤痕累累?谁又会为他心痛呢?

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日复一日的创造着快乐却藏好自己的悲伤;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用自己照亮我们而又努力着成为无法熄灭的光辉。感谢他们无私无悔的付出。该感恩所有认识与不认识的人,见过与没见过的人,爱着或恨着的人,快乐或悲伤的人。感恩他们一切的付出一切

的给予,也请用同一种方式回报他们,所有应被感恩的人。(后记:南开大学八十五周年的校庆,在那里长到7岁的我,与父母共赴。周六的晚上,一个曾经的同学找了一群人出来聚会。来了很多人,我的同班同学,小时玩伴,邻班的好友,一起上学的邻居,很热闹,也很感动。我在南大附小总共上了一年半的学,可是我曾与如此多的人有过来往,有点感叹人生的遇合。离开六年后再回到这里,我们开心雀跃一如往昔。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最近动了手术住院,家里也发生变故,狂欢前打电话给爱凑热闹的乐天派他一个问候。免提的喇叭里是他虚弱疲惫的声音,低沉伤感却又强打精神想一如既往地做带给我们明媚阳光的太阳。数十人的包间里一片沉寂。回家之后,我记了这篇文。他总是把他的所有难过都掩藏起来而最大限度的给予我们快乐的泉水。可我们不是愚昧的饮水人,我们发现他的伤并为他心痛,也很想跟他说一句“别逞强”帮他分担些。也许他又会假装一脸无所谓的说些什么“没事”“我是谁呀”之类的话吧。


寝室风采大赛广播稿》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466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