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范文百科 > 国防动员信息化

国防动员信息化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1 07:31:54 | 移动端:国防动员信息化

篇一:新军事变革与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来源

新军事变革与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来源:大嘴军事论坛 责编:飞鹰 作者:武祥云 冯泽波 时间:2005-05-06 【大 中 小】

编者的话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建设一支信息化军队,与此同时,还要拥有与这 支军队实施信息化作战相适应的信息化国防动员能力。置身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 流之中,我们的军队正响应时代的召唤,为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 任务而奋发进取,由此奏响了中国特色军

事变革的雄浑乐章。作为这部乐章重要 组成部分的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也已按照党和国家的部署,在各级人民政府和 军队的合力推动下起步。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环境里 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固然要克服财力、物力、精力等如何统筹安排、协调 兼顾方面的困难,但有没有“信息化战争一旦打起来怎么办”的忧患意识,有没 有“信息化动员和以往的动员大不一样”的科学态度,同样关系到国防动员信息 化建设的高下成败。基于此,清醒地认识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动员领域的严峻挑战 及其对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始终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 不可忽视的课题。

面对波及全球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军事变革,军委江主席深刻指出:高技术 战争的本质就是信息化,信息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并提出:“努力 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现 代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军事理论、作战样式和指挥管理方 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对国防动员准备工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 们必须顺应新军事变革的潮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准备的新特点

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奔涌而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是深刻而深远的,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军事、政治和经济在内的 各个领域。作为联接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重要纽带的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在信息 化潮流面前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是动员资源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数据量今非昔比。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 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战场空间显著扩大,由过去的陆地、 陆空、陆海空一体,扩展到陆、海、空、天、电等全维时空。战争中,前后方界 线越来越不明显,许多物资和技术的军用、民用界线也在迅速淡化,国防动员资 源遍及能源、交通、通信网络、医药卫生等众多领域,可供支援和保障战争的资 源在范围和种类上急剧扩大,其巨大的信息数据量是过去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海湾战争中,美国进行的战争动员内容就非常广泛,涉及政治、外交、舆论、 兵员、运输和医疗卫生力量等诸多方面。为向海湾地区提供作战物资,美国除动 员本国各经济部门抓紧生产外,还要求其盟国提供支援,共有100多个公司为美军 提供了3200多个品种的物资。

二是动员资源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周期大大缩短。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 展,使得各种资源的存在状态不断变化,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各种设备的技术 性能在随时更新,

许多装备设施不断更新和改进,不少企业也在随时重组、转产 甚至消失,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显然,国 防动员所要求的各类登记统计和潜力调查的数据愈来愈多,时间要求愈来愈短。 要保证战时动员实施的迅速、高效,就必须首先保证各种资源统计准确及时,并 最大限度地缩小各种统计数据的更新周期,从而保证动员资源数据的实时性和真 实度。

三是动员资源的需求关系复杂,矛盾更趋明显。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今天 ,社会资源配置更加系统,军、地之间和军队内部各军兵种之间对社会资源的动 员需求关系复杂,而这些资源恰恰又是动员准备必须涉及的对象。以民船动员为 例,动员准备中需要征用、租用民船参加训练和演习,选择一些民船进行加、改 装,这就使地方有关部门原计划中的客货运输和渔业生产受到影响,许多依赖民 船运输的企业、渔业生产公司与动员准备工作产生需求上的冲突。在许多基础性 的其他动员保障领域,比如医药、油料、铁路运输以及民用港口、码头、机场等 动员资源,军、地之间和军内不同军兵种之间的需求矛盾也在增多。因此,我们 应通过信息系统对需求关系复杂的动员资源进行互联互通的潜力调查和科学调配 ,并对其若干环节进行有效的宏观组织和微观运作。

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面对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我们必须把国防动员信息化 建设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加以落实。

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动员准备是随着军事斗争需求的发 展而发展的。从世界上近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出,高技术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加 ,战争周期缩短,战争消耗空前增大,要求国家机器必须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和 决策手段,更加快速地完成平战转换,迅速动员战争资源。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 的今天,我军面临着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国防动员建设必 须抓住机遇,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尽快在信息化管理和运作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

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的客观要求。为适 应打赢高技术战争的需要,近些年来,我军指挥自动化及其他指挥网络的建设力 度加大。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要在技术手段上与军队指挥自动化等系统,实现纵 向、横向上的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控制,使动员系统信息化建 设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在整体上协调发展,就必须在设计和建设上加快步子,这是 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现国防动员信息化是提高动员准备和实施效率的根本途径。现代战争条件 下的国防动员工作,在信息采集、处理、可行性研究、定量计算、科学调配与控 制等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量非常大。以预编兵员登记统计为例,由于经过登记的 预备役人员寓于各行业之中,其年龄、军政素质、专业技术等情况各不相同,特 别是时常出现工作调动、户籍迁移等情况,使预编兵员登记统计工作量显著增加 。然而,我们目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比较落后,已不能适应快 速动员的实际需要。因此,只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动员信息的相互共 享、科学组合和整体联动,才能真正提高国防动员工作的效率。

用系统观念指导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

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的高度理清思路,有计划 、有步骤地加以实施。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动员资源指标体系,形成统一的数据规范。做好国防动员 准备工作,首先要保证动员资源统计的可靠性。动员工作涉及各个领域的许多部 门,要从全局需要出发,由综合领导部门负责,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资源指 标体系,使各级动员部门拥有统一的数据基础。目前,经过努力,部分动员领域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对需要动员的项目进行了统一规范编码,大大 提高了数据统计的效率。动员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走统一规范的路子。如果各 部门自搞一套,不但程序、接口难以统一,资料信息也难以共享,虽然在局部范 围内有些作用,但却不利于全局系统的运行,甚至会带来混乱和梗阻,最终还需 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来重建。

要打好动员部门自动化办公的物质基础,提高人员素质。在统一数据规范的 基础上,各单位要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形成一套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基础 动员信息软件,这是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基本的信息网络单元。与此 同时,一定要突出抓好人才培养,尤其要按照军事斗争准备和国防动员信息化的 要求,着力培养既懂动员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动员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统一领导的指挥自动化体系。目前,全军 指挥自动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已经为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提供了有利的网络平台 。在国防动员综合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各级动员领导机构要按级负责,协调一致 ,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动员信息网络系统,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选择 以及辅助指挥决策功能等连为一体,最终实现平时动员准备与战时动员实施的指 挥管理自动化。国防动员的准备与实施关系国家安危,国防动员信息系统必须做 到安全保密。为此,在动员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对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各个环节进 行加密处理。要充分论证系统中的不同访问权限,并有控制措施。只有把严密的 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与严格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按 照科学、高效、安全的要求顺利发展。

篇二: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能力的思考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武装力量动员能力的几点思考

刘鲭洁 康兆巍

(中国人民解放军96411部队,陕西 宝鸡 721000)

国防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简称动员。国防动员是在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直接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应急处置的需要而采取的国家行动,是把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战略手段。国防动员按照动员内容可分为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交通运输动员和信息动员等。武装力量动员是将军队及其它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这是国防动员的核心内容,是战争初期夺取战略主动权和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环节。武装力量动员包括扩编现役部队、征召预备役人员、预备役部队调服现役、动员民兵参军参战、征用急需物资等。本文主要对国防动员的武装力量动员部分进行研究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未来战争模式也由机械化战争、半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条件下快节奏、高消耗、大纵深、强对抗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而武装力量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一项核心内容,作为军事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中,武装力量动员必须做到精确、快速、高效。

近年来,国家和军队围绕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顶层设计不完善、宣传教育不扎实、实施预案不健全、训练演练不经常等问题较突出,影响和制约了动员效能的发挥和提高。我们感到,解决这些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顶层设计

优化组织领导机构设置。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从法制高度对国防动员的组织领导体制进行了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的国防动员工作,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和国家主席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国防动员的实施。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的国防动员

工作;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本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依法履行有关的国防动员职责。这些规定有利于加强国防动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有关各方履职尽责、协调一致地抓好国防动员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虽然《国防动员法》从宏观层面和全局角度对组织领导体制进行了设计,但由于任务多样、力量多元、涉及军地两方,在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易形成军地指挥机构并存、职能交叉、相互制约等问题。为此,必须理顺国防动员指挥机构军地、上下级关系,防止指挥关系混乱。首先,应明确共同上级。各级专项指挥机构应在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共同领导下开展工作。可组建党的军地联合委员会,针对不同的任务,以委托方式授权各专项指挥机构实施指挥。军事行动或以军事为主的非军事行动,由同级军队最高机关指挥,按军队建制确定隶属、配属关系;其他行动由地方政府为主组织指挥,军队机关参与,按地方编制确定上下级关系,并统领军民各种力量。其次,应明确相互关系。国防动员联合指挥机构与其他专项指挥机构平行共存,指挥权限等同,相互间构成需求与保障的关系, 针对不同任务,加强协调和协作,主动配合,积极落实。再次,应明确内部指挥权限。国防动员联合指挥机构,按照国家、战区、省、市、县由上至下履行指挥权,联合指挥机构内部按照联合指挥中心、专项指挥部、组织动员单位履行指挥权, 对动员行动实施统一指挥。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国防动员委员会是国防动员行动的指引者和领路人,高效、作为的国防动员指挥机构是确保国防动员精确、快速、高效的主观能动力。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要做到名正、言顺、令从,首先应该完善国防动员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确保国防动员行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美国的动员法律体制是比较完善,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美国国会在 1916 年《国防法》基础上,于 1935 年通过《克拉克法案》、1947 年《安全法》、1950 年《国防生产法》等具有母法性质的基本军事立法,发展到 20 世纪后期又通过了1973 年《战争授权法》、1981 年《海事法》、1991 年国家《紧急动员计划》、1995 年《美军联合动员法令》等子法律。形成了纵横交错、结构严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夺取动员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我们应立足当前国情,首先,优先健全国防动员法律法规,从顶层细化国防动员的职责任务;其次,随着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多样任务的特别要求,建立相关基础工作机制,制定、明细党政军民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取得立法支持。再次,因地制宜形成各部门、各地方的法律和政策辅助,使国防动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发挥各地优势,避免资源配置偏失。

构建武装力量动员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传统的粗放式动员方式已不能适

应战场的新要求,国防动员方式必须精确、快速、高效。按照“ 遂行什么任务就做好什么动员”的原则,采取“以行动为中心”的动员模式,实行对应性动员,战场需要多少兵员就动员多少兵员,需要哪种兵员就动员哪种兵员;需要多少物资就动员多少物资,需要哪种物资就动员哪种物资;需要多少技术就动员多少技术,需要哪种技术就动员哪种技术。

一要建好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要加强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和统计数据库建设,切实建好人才、技术、信息、交通、通信、医疗、科研、防空等档案资料,建好兵员动员、经济动员、兵要地志、战备方案“四库合一”的综合数据库,努力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档案资料系统化、潜力使用智能化。要适时掌握国防动员潜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尤其要掌握与未来信息化战争密切相关的潜力数据动态情况,搞好动员潜力信息实时、动态、在线更新,提高动员潜力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要做到精确模拟、量敌用兵。运用数字化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精确评估战争需求。以战争需求为指导思想,精确地进行武装人员和物资的配置,做到需要多少兵员就动员多少兵员,需要哪种兵员就动员哪种兵员;需要多少物资就动员多少物资,需要哪种物资就动员哪种物资。减少动员的随意性、盲目性,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地把国防动员潜力转换成战争实力。

三要加强动员指挥自动化建设。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建立动员指挥自动化网络平台,整合现有电话网、会议网、军队指挥自动化网络资源,发挥现有网络设施的潜力,构建以动员指挥自动化为核心,集办公、指挥、情报、控制为一体的动员信息网络,实现内部信息查询、辅助决策、信息传输的一体化。建立军地互通的动员指挥网络,依托地方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开通与军队指挥自动化网物理隔离,能链接军队与政府相关动员职能部门,集语音、数据、视频于一体并且加密防护程度较高的动员专用信息网,逐步运用计算机、通信工具等各种技术设备进行信息搜寻、分析、处理和传递命令、指示等,以提高军地双方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快速、高效。

二、强化宣传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理念的确立,在国防动员中,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组织人民群众承担国防义务时,一定要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国防动员资源管理的积极性。

国防动员教育应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全体公民进行国防理论、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 事业单位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宣传教育可以联合地方政府协调教育、广电、移动通讯等机构和单位,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络和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手段,打造全天候多功能信息化的国防动员教育平台,展开以征兵宣传、民兵政治教育及国防教育为主体,采取滚动视频和信息渗透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白天在办公室电脑旁登陆新闻网、晚上在家收看电视,还是在学校及街头视频宣传屏上都能及时获知和了解国防动员的相关信息。

三、细化实施预案

国防动员实施预案,是指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而预先制定的国防动员实施活动方案。实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制度,是提高国防动员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制度保证。国防动员实施预案制度,是为编制、启动和执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而制定的相关程序和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动员的相关内容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将国防动员实施预案纳人才战备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依法行政职能,负责制定本级国民经济和国防动员实施预案。

信息实施预案是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后备力量动员的依据。应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着眼应急作战需要和实际,以可能担负的作战和保障任务为牵引,以信息技术人才和装备动员为重点,以通信等行业、电子、邮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为主要动员对象,制定和完善各种信息实施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分类合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主要是:制定信息人才储备动员方案,对地方邮电、通信、电子和电脑公司,以及从部队退役的信息技术人才,登记造册,根据流动情况适时调整补充;制定信息物资动员方案,广泛调查在研、在产信息产品和信息材料、信息资料,根据信息技术科研动态和信息市场变化,不断修改完善;制定信息网络资源动员方案,在原来分散配置的基础上,对通信、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统一控制、统一调用和统一协调。

四、加强训练演练

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防武装力量动员非常复杂,仅靠动员方案和临时协调难以达到快速反应和有条不紊,必须经常进行训练演练。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国防动员的组织和资源

几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未能得到实战检验,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国防动员的能力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优势,应从难从严科学设置训练演练科目,采取先专业演练、后综合演练,先单级演练、后多级演练,先室内演练、后室外演练,先网上演练、后实兵演练的步骤进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系统,经常组织国防后备人员定期进行战时快速完成平战体制转换、快速收拢动员对像、快速集结移交起运物资装备和深入进行思想动员等内容的演练,使各级、各类人员明确职责任务,熟悉战时动员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提高组织指挥、参战支前和快速动员保障能力。此外,应结合训练演练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国防武装力量动员的特点规律,认真进行信息战战法研究,力求形成具有较强理论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信息化条件下国防武装力量动员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朝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述评[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0, 23 (2).

[2] 袁建华. 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浅析. 战士报, 2007- 2-14.

[3] 虞宝龙. 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的三个新走向[J]. 国防, 2006(5).

[4] 安亮, 赵双华. 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的创新发展. 中国国防报, 2005-03-14.

[5] 郭学权. 加强国防动员联合指挥建设需把握的两个重点[J]. 国防, 2007(12).

[6] 林云. 国防动员体系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11.

[7] 符宏明. 沿海大中城市国防动员信息化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9.

篇三: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了确保战争的快速胜利,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共征召预备役人员224528人,征用了国内22家航空公司的47架民航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50艘大型商船和19艘预备役海运船,租用了70多颗商业卫星,和国防部签订物资供应商有3.5万家,与之相关的企业高达15万家。

人类从古至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可以说动员与战争相伴相随的,战争离不开动员的支持。那么,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的内容有哪些?

一、国防动员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一)国防动员的含义

国防,就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动员一词,就其字面含义而言,可以解释为:“动”即发动、控制、支配与运用,“员”即人力、物力及一切能量代表的单元,所以,动员的含义就是为达成某种目的,将一切能量单元,有计划地组织运用,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由此可见,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紧急措施。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国防动员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必须由国家统一发号施令。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的统一号令,组织实施本级的国防动员活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擅自组织实施国防动员活动。

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国防潜力资源。国防动员的对象是一切能够为应付战争或应对危机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服务的国防潜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国防动员的实质是国防潜力的调度和转化。国防潜力平时通常是“静态”和“散在”的,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各行各业之中。动员就是把这些“静态”和“散在”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成服务于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的动态和集中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不断调控的动态过程。

(二)现代国防动员的主要特征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规模大,范围广,突然性强,破坏性大,特别是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高技术武器的出现和使用,使战争更加残酷,人员伤亡、物资消耗巨大。这一切对动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是:

1.国防动员的主渠道是社会化

信息化战争所具有的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特征,是战争对抗中的任何一方都必须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否则战争将难以进行。为此,除军队特有的装备物资外,大量装备、技术、人员将依托社会进行动员,社会化动员将成为国防动员的主渠道。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保障在海外的50多万军队作战,政府有80多

和经济技术部门为军队筹集作战物资,38家航空公司、几十家海运公司和7个州的铁路部门为军队提供运输工具,73家公司提供食品、服装和药品,三分之一的企业为军队生产了高达284.6亿美元的作战物资;日本现在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基本上是全部委托民间企业进行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立足社会化动员,在战争准备阶段就按计划大量征用民用后备航空队的运输机向海湾地区空运兵力,租用了包括美洲航空公司、环美航空公司等22家民航企业的飞机,将第3机步师、第4机步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82空降师、海军陆战队等地面作战任务和特种作战的部队送达海湾地区。及时有力的社会化动员,有效的保障了作战需求。

美军认为,许多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那些非战斗性的保障工作,完全可以由市场承担,如社会服务、卫生勤务、基地维修等。伊拉克战争准备过程中,美大量征召了从事各种专业勤务工作的后备役人员扩充兵力。这些人从事通信、测地、架桥、医疗、运输、建筑、维修、翻译等工作。美军后勤保障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承包的项目。美军在科威特的营房维修、军人商店、伙食供应、娱乐设施、邮件、环境清扫等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服务公司承包,军队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同时,作战部队的淡水、生活品和油料等物资,也相当大一部分向当地购买。

2.动员实施的快捷性

由于军队整体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如海湾战争只持续了42天,科索沃战争持续了78天,阿富汗战争持续了61天,伊拉克战争只持续了40天左右。同样,由于现代社会电视、广播、电话、手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进程,以及各种应对手段和措施的运用情况,都会几乎接近实时地迅速扩散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只有实施快速高效的敏捷动员,才能跟上军队作战后勤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的工作节奏,从而确保国家应战或者应急需要。同时,国防动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可能是国防动员工作部门可以同步感知国防动员需求的变化状况,并根据迅速变化的情况接近实时地做出快速反应,及时灵活地调整国防动员的行动和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快速敏捷的国防动员。

3.动员技术兵员多

现代战争由于大量使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兵种增多,要求兵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军事素养,以便能迅速掌握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的专业技术只有20多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加到160多种。二战后,军队的专业技术发展更快,如美军现今已达4000多种。美国军队中普通兵与技术兵的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的技术兵大约占20%,2005年底,美军现役士兵中具有一定军事专业技术的人员比例就已经超过了80%。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技术动员的比重在历次局部战争中一直呈上升趋势,兵员动员所涉及的技术种类由17种上升到400多种,其中相当部分为高技术领域;首批动员

的后备兵员大多或全部为技术兵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员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总量有10多万人,不到海湾战争的1/2,但装备维修、卫勤保障、信息技术人员的比例却是海湾战争的几倍,还征用和租用了30多颗商业卫星、民用信息网络,大大提高信息传输能力。

4.动员控制“精确”化

所谓“精确化”动员,是指在对战争需求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动员活动实施精确控制的一种动员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合理确定动员规模,优化整合战争资源,尽可能的使动员与战争需求之间达成一致,从而提高动员效能。

国防动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战争需求。过去,动员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处在有什么动员什么,有多少动员多少的状态,动员准备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海湾战争中,仅作战准备阶段,美军就向战区投送兵力55万多人、各种装备物资700万吨,征用了200余艘船只、400多架飞机。这些物资并未完全派上用场。战后,美军又不得不展开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1年的、被称为“移山”的“沙漠告别行动”,用4.1万个集装箱将余下的价值27亿美元的补给品运回国内,造成了战争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动员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伊拉克战争前,美军先后在“千年挑战-2002”军事演习和“内窥-2003”指挥机关模拟演练中,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战争过程,对伊拉克战争可能的规模、兵器兵力配置、各种物资需求、战斗毁伤评估等各方面进行了精确推演,预先取得了与战争实际极为相近的各种动员需求数据,使战前动员工作颇具针对性。战前准备阶段,向战区运送兵力30万、装备物资约300万吨,仅相当于海湾战争的50%,贯彻了使成本最小化的“即时动员补给”战略:一切物资只是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极大地提高了战争动员的时效性和效费比。再以预备役人员征召为例,2003年3月19日,美国防部宣布征召24025名预备役人员,使被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总数达到212617名。同时发表的声明称在总共212617名预备役人员中有148612名陆军,30783名空军,19711名海军陆战队员,9875名海军和3636名海岸警卫队员。对征召人员数量上的描述精确到了个位,这在战争动员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实际上,美国防部在每周例行的军情公布中通报的数字大都精确到了个位,这充分表明在超强的制信息能力的支持下,美军已经能够准确、实时地掌握作战系统的损耗及战争需求的信息,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量化分析得出需要的动员供给量,并严格按需求进行动员。真正做到了“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哪里缺哪里补”,实现了战争需求量与动员供给量之间的一致。

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功能

国防动员既适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适用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可以释放“战时应战”功能,又可以释放“急时应急”功能,甚至还可以在平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一)应战功能

1.应战功能——动员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环节

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现代战争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但综合国力的优势并不能直接与作战实力划等号。如何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转化为战争的实力呢?也就是说把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呢,这里面就是要通过动员的作用,在其中起到力量凝聚器和力量转换器的作用。例如: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战争爆发10分钟后就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紧急征召预备役人员;20小时后,被指定在西奈半岛展开的两个预备役师先头部队到达西奈前线;48小时后,即有30万预备役官兵开赴前线,使总兵力由11.5万人迅速增加到40余万人;7天后,15个预备役旅全部成建制投入作战,很快扭转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当时,世界各国都对以色列的快速动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位著名的军事评论家这样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大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就是第二大胜利。可见,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

2.威慑功能——动员是遏制危机的有效手段

1962年,我们新中国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一方面我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遭受很大损失,国内面临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另外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界屯兵百万,重兵压境,对我构成巨大威胁,此时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认为反攻大陆的时候终于到来,于是召集高层,制定多套反攻大陆的作战计划,信心满满。为了应对这种危机,紧急实施战备动员,在全国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向东南沿海紧急调兵遣将,军工部门紧急动员扩产,东南沿海加强军民联防,蒋介石集团一看大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反攻大陆的计划。军事实践表明,动员不仅是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转化的枢纽,而且是使用武力的一种特殊方式,以其本身强大的战略威慑力,可以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看了中国民兵建设的情况后,深有感触地说:“战争光靠原子弹解决不了胜负问题,谁要想入侵中国,碰到了中国的民兵,是进得去、出不来的??要把进攻中国作为战争的禁律之一。”

(二)应急功能

任何一个国家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两种,战争只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今,非战争性质的各种突发事件对国家安全利益的影响日益突出,而且某一突发事件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甚至升级为国家内乱、国家间的武装冲突乃至局部战争,这些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例如,在1998年全国抗洪斗争中,当地的民兵和预备役人员都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他们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成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为抢险救灾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年初,50年难得一遇的冰雪灾害使我国19个省份受灾,电力、交通、能源、国防、气象等几乎所有关乎国计民生以及社会发展的层面都有所波及,而且正处在春节、春运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段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我国政府紧急启动了应急动员机制动员了各个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1月10日冰雪灾害发生,到2月13

日全面转入灾后重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赢得了抗击冰雪灾害的伟大胜利。

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突然爆发后,中国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和救援活动迅速展开。以解放军、武警官兵为主的十余万救灾大军,成为国外媒体最为关注的对象之一。奥地利的《新闻报》在5月15日刊登文章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

“中国政府对大地震的迅速反应是空前的,三天内调运13万军警及

物资设备到灾区。世界上,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三个国家,美国、

中国和俄罗斯。而能在三天内调派几百个医疗队到灾区的国家恐怕只有

一个,那就是中国。我的美国大兵战友们都对解放军官兵一天80公里

负重强行军以及4000米高度伞降印象深刻。”

这段文字来自于美国陆军第二装甲骑兵团(美国陆军驻欧洲的一个重火力快速反应部队)华裔士兵陈果的博客,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美军精锐部队的一员,陈果对解放军官兵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及空地联合突进的表现尤为赞叹。

中国军人之所以具备这样的救援能力和奋斗精神,和中国军队在和平时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是分不开的。

(三)服务功能

国防动员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可节约国防开支,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平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提髙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国防建设不可能有过多的投入,必须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益。有限的国防经费,要想获得最大的国防效益,必须健全完善动员体制,建设一支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不仅可以经常保持较强的国防整体威力,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防动员建设可以节约国防开支,从而间接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国防动员要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军民融合发展,就是把国防动员建设的层次提得更高,范围扩得更大,程度变得更深,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让会发展。例如,在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要考虑到军队和国防建设。修建高速公路时,可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修建一些简易的飞机应急跑道,就像沈大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一样。铺设光缆的时候预留一部分接口为军队服务等,都比军队单独建设要节约很大一笔经费。军费节省了就是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2008年月8月4日,《解放军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千里海防线呈现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景观。说的是山东烟台市近3年来,修建了5条能满足战时需求的海防公路,20多项码头改扩建工程全部预留军用接口,在民用机场开设军用应急起飞跑道,确保大型武器装备无论在陆上、还是在港口和空中都能方便地运输和装卸。河南省在4条主干高速公路上为部队机动开设了29个特殊“出口”,将30多条高速公路上的310个服务区


国防动员信息化》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44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