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1-25 06:12:04 | 移动端: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一:2010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24日在宝鸡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戴征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保增长,改善民生促和谐,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06.6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财税总收入91.8亿元,增长19.2%;地方财政收入30.1亿元,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6元,增长23.6%;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增长19.6%。一年来,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宝鸡发展的瓶颈;顺应人民群众对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的迫切愿望,扎实开展创建活动,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称号,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跻身“新中国60个城市发展代表”行

列,宝鸡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保增长成效显著,工业发展全面提速。把抓工业作为保增长的重点,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96户,完成增加值342.4亿元,增长19.8%,增速持续位居全省第一。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势头迅猛,12户大企业大集团完成总产值4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东岭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宝石钢管跨入百亿企业行列。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宝鸡机床与秦川机床合资、长岭股份破产重整及6户政策性破产企业重组工作顺利完成。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40亿元,增长25.5%。技术创新取得新成绩,新建成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节能

减排成效明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0个,完成投资410亿元,项目投资额、大项目数、竣工投产项目数均比上年翻番。法士特消失模铸造、石油钢管连续油管生产线、大唐宝鸡热电等项目建成投用,宝二电扩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9.1亿元,增长41.7%。围绕落实关天规划和产业振兴规划,高起

点谋划储备了260个重大战略项目,总投资1485亿元。争取中省各类资金86.3亿元,增长34.7%。全年合同引资637.9亿元,到位资金247.6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

文化旅游取得突破,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西交会和“两节两会”,法门寺合十舍利塔、中华石鼓园建成对外开放,中华礼乐城等十大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规划通过国家级评审,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文化园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2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增长21%。金融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贷款106亿元,是上年增量的两倍多,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对外营业,凤翔县荣获全国金融生态县。商贸物流业加速发展,陈仓物流园区会展中心、开元商城、名汇购物广场建成投用,住房、汽车、家电等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1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持

续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230.3亿元,增长13.9%。

县域经济实力壮大,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6户。现代牧业公司两万头奶牛场、7个千头奶牛场、48个标准化奶牛小区、5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场建成投用,奶牛和生猪存栏分别达到17.7万头和 98.6万头,果品总产量77.4万吨,粮食总产达到165.6万吨,形成了畜为主导、果为特色、粮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县域工业化取得新进展,安排 5000万元支持重点园区建设,9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新开工项目53个,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分别达到45.2%、47.6%。凤翔、扶风县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最快百强县。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启动了关中百镇 21个项目和 12个省级重点镇建设,一批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陆续开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修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饮水工程243处、沼气池2.1万口,全市五

星村、四星村分别达到100个和300个。

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载体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编制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宝天高速建成通车,西宝高速改扩建、宝平高速、西宝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凤凰、蔡阳、龚刘渭河大桥和陈仓大道东段、宝鸡高速客运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城市交通体系日趋完善。5万吨中水回用、冯家山引水复线、老城区重点区域集中供热改造等工程顺利完工,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检,县县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城市环境质量连续3次位列全省第一。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取得新成效,陇县等11个县区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县验收,凤翔、麟游、千阳县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凤县荣获全国最美小城殊荣。数字化城管系统延伸至陈仓区,我

市被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启动实施了2309个民生项目,完成投资45.4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投资额为历年之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行,全市60岁以上老人喜领养老金。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廉租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中小学

布局调整步伐加快,高考质量进一步提升,渭滨区建成省级“教育强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麟游县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启动实施,8个项目入选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全国竞走大奖赛、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十万贫困户增收行动计划”顺利实施,突破西山成效明显,全市10.5万人实现温饱和脱贫,2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灾民住房重建全部完成,累计完成灾后重建投资48亿元。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儿童福利院项目基本完工,3个县级中心敬老院、3个县级社区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渭滨、金台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区。人口计生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金台区荣获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防震减灾能力日益增强,地震前兆信息和技术服务系统建成投用。实施了寄宿制中小学蛋奶工程、农村育龄妇女健康检查治疗、供热供气扩容、宝虢凤收费站撤站等十件

惠民实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人事、监察、审计、统计、广电、人防、气象、档案、地志、双拥、民族宗教、国家安

全、妇女儿童、侨务外事、扶残助残、慈善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以及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政府系统全面推行干部学习教育、重大事项科学决策、畅通民意接受监督、政府大督查四项工作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开通了市政府领导和28个部门领导信箱,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深入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平安宝鸡创建深入推进,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

92.4%,位居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们取得这样令人鼓舞的成绩,这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宝单

位、解放军和武警驻宝部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大企业数量不多,大产业没有真正形成;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县域经济实力依然不强,非公经济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统筹城乡发展压力较大;城镇化水平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还不能支撑

特大城市建设的需要;一些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发展环境需

要进一步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0年政府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已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显不足,经济发展的外部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扩大消费等一系列重大措施;颁布的关天规划将宝鸡的发展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一批涉及宝鸡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了国家盘子;国家还将出台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规划,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为我

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纵观宝鸡发展,连续多年的较快增长,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谋划和实施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增强了加快发展的承载能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过抗震救灾、应对金融危机等工作的锻炼,全市干部群众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共识,焕发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宝鸡率先发展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因素,都为我市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积极作为,以攀高争先、敢闯一流的雄心壮志,努力开创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第一”、“五大突破”的思路目标,强力推进“率先发展八大工程”,以关天规划实施为契机,在更高层次上谋划未来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三农”发展水平;以建设生态园林特大城市为目标,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奋

力实现宝鸡发展的新跨越。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4%,力争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3%和2.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大势超前谋划,全面提高宝鸡科学发展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的重大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我们将抢抓关天规划实施机遇,把加快推进“率先发展八大工程”,作为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推动宝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加快推进关天规划实施。按照关天规划对宝鸡的战略定位,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一个枢纽、三大基地、两个示范区”为支撑,全力建设生态园林特大城市和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一个枢纽”,就是超前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宝鸡成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西部交通枢纽;“三大基地”,就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姜炎周秦文化基地,重点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配套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工业强市,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中心;“两个示范区”,就是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使科技创新能力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位居经济区前列。到2020年,全市的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力争3800亿元,市区人口达到13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要按照这一目标,加快落实我市关天规划实施意见,抓紧编制县域发展规划和部门专项规划,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我市的经济增长由单纯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外贸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尽快改变“市强县弱”的现状,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非公经济比重,促进所有制结构改善,使非公经济成为我市吸纳就业、财税增收的重要力量。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宝鸡各类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同发展。以城镇化为突破口,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引导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为扩大内需、拉动

消费奠定基础。

加快推进“率先发展八大工程”。以“五大突破落实年”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园区突进、农业农村“三增一创”、文化旅游精品、交通枢纽提升、城镇化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保等“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建设。进一步聚集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八大工程”,并在规划、用地、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倾斜,优先保障,确保“八大工程”顺利实施,促进宝鸡在关天经济区中率先发

展。

篇二:2011年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去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圆满收官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关天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机遇,坚持“四个第一”,推进“五大突破”,强力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976.1亿元,增长14.4%;财政总收入达到106.3亿元,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8亿元,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978元、5040元,增长16.1%和20.4%。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率先发展八大工程”确定的19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0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2亿元,增长30.7%;实现合同引资645.7亿元,到位资金266.6亿元;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13.8亿元,居全省前列。产业项目建设取得 重大突破,陕汽30万辆微型车、法士特二期铝压制品、中铁宝桥道岔扩能、千阳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凤翔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宝石机械异地扩建、国核锆材、150万吨甲醇、汉德车桥扩建技改、通力专用汽车等项目进展顺利。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强力推进,宝平高速千阳至陇县段建成通车,西宝高速改扩建和西宝客运专线建设进展顺利,麟北运煤铁路专线开工建设,渭河南岸铁路枢纽专线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大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大企业大集团快速成长,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加速培育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1.5亿元,增长19.9%。12户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662.3亿元,宝钛集团成为第三个百亿企业,东岭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前移28位,秦川、宝桥、西凤酒等企业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宝石钢管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进入国家级行列,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6个,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高新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25%,跻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蔡家坡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县区工业园承载能力不断增强,34户企业成功入园,园区已成为引领县域工业发展的引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突破,宝鸡机床集团、西凤酒股份公司增资扩股、宝鸡制药机械厂整体改制顺利完成,红旗民爆上市进入辅导期,陕西九棉公司政策性破产进入法律程序。

大城市建设加力提速,人居环境更加优越。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准,南客站片区和秦岭北麓生态新城区开发加快推进。冯家山引水复线、5万吨中水回用、老城区集中供热改造、高速客运站等工程顺利完工。东仁堡旧城改造、代家湾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石头河引水、蟠龙塬供水、引红济石等水利工程启动实施。持续推进“绿色宝鸡”建设,全面启动陕西西大门绿化。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活动,国家生态示范市通过考核验收,在西北地区率先形成生态示范城镇群。凤翔、麟游、千阳、凤县跻身国家园林县城,岐山、眉县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率先实现了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各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用,节能减排“两项任务”圆满完成。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县域经济活力显现。畜、粮、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牧业两万头奶牛场和10个千头奶牛场顺利建成,奶牛标准化养殖“千阳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年粮食总产171.5万吨,连续七年获得丰收,扶风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建果园21万亩、核桃标准园16.9万亩,眉县被评为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太白—凤县秦岭蔬菜带成为全省最大的高山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户。投资25亿元,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信息入户、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突破西山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集中连片特殊区域扶贫开发持续推进,全市8.6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积极开展“晋星创建”活动,全市四星村、五星村分别达到376个和131个。凤县跨入“陕西十强县”,凤翔、岐山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太白、麟游、千阳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全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提前一年完成,太白县跻身全国林改百县典型。制定出台了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补偿等政策,5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两节一会”和“翰墨石鼓”书法名家邀请展、“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等重大活动,代表陕西参加了第六届深圳文博会,取得良好成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成开放,金台观文化景区、西府古镇、石鼓山区域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中华礼乐城、岐山周公庙、凤县凤凰湖等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初验。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8.6%。编制了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陈仓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嘉隆国际商城、新冠森家具建材城等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引进了红星美凯龙、大润发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6亿元,增长18.4%。全市实现新增贷款104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发展。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7类,完成投资36.6亿元。全面推行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了城乡低保、廉租房租金补贴等8项标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5岁以上人员参保率达到91.7%,年

内新建廉租住房5737套28.7万平方米。凤县实现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成了“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就业保障服务网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凤翔县获全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成功应对“7.18”、“7.23”洪涝灾害,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1万人,重建倒塌房屋2522户,维修房屋11826户。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强县占到全省总数1/4,高考二本上线万人比为全省第一,教育资助受惠学生51.2万人次,创历史之最。金台区建成省级教育强区,太白县建成省级“双高普九”县,凤县、太白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入围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推进“健康宝鸡”行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和药品“三统一”顺利实施。岐山、扶风、陇县、太白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市文化广电中心开工建设,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实现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全覆盖,被授予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承办了全国散打冠军赛等六项大赛,参加省十四届运动会取得赛会第一名好成绩,女子游泳、链球选手分别获得广州亚残会金牌和亚运会银牌。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省级验收。关心下一代工作受到全国表彰。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广泛开展“五五”普法,积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扎实推进最安全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平安宝鸡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0%以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陇县创建为国家平安畅通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法制政府建设扎实开展,行政行为不断规范。市县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任务基本完成,机关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监察、审计、统计、物价、气象、档案、地震、地志、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妇女儿童、侨务外事、扶残助残、慈善老龄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冰雪、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面对十分繁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坚持科学决策,紧盯大事不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进、苦干实干,共同谱写了宝鸡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五年来,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70.7亿元,年均增长37%,实施10亿元以上大项目43个,总投资1480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6倍和3.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翻了一番多;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新中国60年60个城市发展代表”行列。五年来,我们围绕特色优势产

业,狠抓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工业经济取得新的突破。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引领工业经济的龙头,22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3户企业过百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2005年的3.2倍。五年来,我们坚持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并举,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狠抓城市管理,大城市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四横十纵一环一道”的大城市交通骨架初步形成,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3平方公里,是2005年的1.6倍;建成区人口85万,城镇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通讯、绿化环卫、水电气暖、商业网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五年来,我们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畜牧为主导、果菜为特色、粮油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2.5%,陈仓区、凤翔县、凤县、渭滨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县、五强区行列;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比重由43.3%提升到48.3%。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得到新的改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全国创出了宝鸡模式,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制度上的无缝隙全覆盖;“民生八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8.9亿元;实施了645个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城乡社区等项目,有力保障了30多万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省首家实施了中小学生“蛋奶工程”,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母亲健康工程使57万农村育龄妇女得到免费体检和医治;完成移民扶贫搬迁7.8万人,35万人摆脱贫困,解决了9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创新实干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宝鸡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质量最好、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的五年,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宝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大企业大集团数量不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非公经济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经济实力依然不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仍然很大;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在城乡就业、居民增收、社会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作风,与加快宝鸡对外开放、满足群众新期望还有一定差

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宝鸡发展极其重要的五年,宝鸡将进入以经济转型为前提的科学发展提速期、以社会转型为基础的全面小康攻坚期、以体制转型为核心的统筹发展关键期。统筹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深刻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仍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比拼争先、积极作为,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第一”、推进“五大突破”,抢抓关天规划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能力;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着力加快大城市建设、构建关中西部城镇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 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是“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作的主题。要按照“实力宝鸡、创新宝鸡、开放宝鸡、人文宝鸡、生态宝鸡、幸福宝鸡”的目标要求,在经济发展上,使宝鸡在关天经济区中除西安之外,经济总量最大、工业实力最强、城乡居民收入最多,成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综合实力进入西部中等城市前10位;在大城市建设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成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社会建设上,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水平、平安社会建设走在西部前列,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六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经济总量进入西部中等以上城市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累计投资超过85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城市建成区人口达到115万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3%;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5.5%和55%以上,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社会事业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社会繁荣稳定、公平正义、文明和谐。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提高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大

篇三:2006年~2011年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

宝鸡市市长 戴征社

2011年3月1日 宝鸡市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 关闭本页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去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十一五”圆满收官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关天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机遇,坚持“四个第一”,推进“五大突破”,强力实施“率先发展八大工程”,全面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976.1亿元,增长14.4%;财政总收入达到106.3亿元,增长2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8亿元,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到18978元、5040元,增长16.1%和20.4%。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率先发展八大工程”确定的19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0亿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2亿元,增长30.7%;实现合同引资645.7亿元,到位资金266.6亿元;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13.8亿元,居全省前列。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陕汽30万辆微型车、法士特二期铝压制品、中铁宝桥道岔扩能、千阳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凤翔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宝石机械异地扩建、国核锆材、150万吨甲醇、汉德车桥扩建技改、通力专用汽车等项目进展顺利。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强力推进,宝平高速千阳至陇县段建成通车,西宝高速改扩建和西宝客运专线建设进展顺利,麟北运煤铁路专线开工建设,渭河南岸铁路枢纽专线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

大城市综合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大企业大集团快速成长,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加速培育大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1.5亿元,增长19.9%。12户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662.3亿元,宝钛集团成为第三个百亿企业,东岭集团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前移28位,秦川、宝桥、西凤酒等企业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宝石钢管石油天然气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进入国家级行列,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36个,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高新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

25%,跻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蔡家坡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县区工业园承载能力不断增强,34户企业成功入园,园区已成为引领县域工业发展的引擎。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突破,宝鸡机床集团、西凤酒股份公司增资扩股、宝鸡制药机械厂整体改制顺利完成,红旗民爆上市进入辅导期,陕西九棉公司政策性破产进入法律程序。

大城市建设加力提速,人居环境更加优越。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得到省政府批准,南客站片区和秦岭北麓生态新城区开发加快推进。冯家山引水复线、5万吨中水回用、老城区集中供热改造、高速客运站等工程顺利完工。东仁堡旧城改造、代家湾城中村改造进展顺利。石头河引水、蟠龙塬供水、引红济石等水利工程启动实施。持续推进“绿色宝鸡”建设,全面启动陕西西大门绿化。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活动,国家生态示范市通过考核验收,在西北地区率先形成生态示范城镇群。凤翔、麟游、千阳、凤县跻身国家园林县城,岐山、眉县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率先实现了省级园林县城全覆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各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用,节能减排

“两项任务”圆满完成。

“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县域经济活力显现。畜、粮、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牧业两万头奶牛场和10个千头奶牛场顺利建成,奶牛标准化养殖“千阳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年粮食总产171.5万吨,连续七年获得丰收,扶风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新建果园21万亩、核桃标准园16.9万亩,眉县被评为全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发展设施蔬菜2万亩,太白—凤县秦岭蔬菜带成为全省最大的高山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户。投资25亿元,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信息入户、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突破西山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集中连片特殊区域扶贫开发持续推进,全市8.6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积极开展“晋星创建”活动,全市四星村、五星村分别达到376个和131个。凤县跨入“陕西十强县”,凤翔、岐山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太白、麟游、千阳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全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提前一年完成,太白县跻身全国林改百县典型。制定出台了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退出补偿等政策,5万农村

居民进城落户,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两节一会”和“翰墨石鼓”书法名家邀请展、“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等重大活动,代表陕西参加了第六届深圳文博会,取得良好成效。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成开放,金台观文化景区、西府古镇、石鼓山区域开发等项目进展顺利,周秦文化产业示范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中华礼乐城、岐山周公庙、凤县凤凰湖等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初验。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8.6%。编制了全市物流业发展规划,陈仓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嘉隆国际商城、新冠森家具建材城等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引进了红星美凯龙、大润发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6亿元,增长18.4%。全市实现新增贷款104亿元,有力

支持了经济发展。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7类,完成投资36.6亿元。全面推行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提高了城乡低保、廉租房租金补贴等8项标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5岁以上人员参保率达到91.7%,年内新建廉租住房5737套28.7万平方米。凤县实现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成了“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就业保障服务网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凤翔县获全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成功应对“7.18”、“7.23”洪涝灾害,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1万人,重建倒塌房屋2522户,维修房屋11826户。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强县占到全省总数1/4,高考二本上线万人比为全省第一,教育资助受惠学生51.2万人次,创历史之最。金台区建成省级教育强区,太白县建成省级“双高普九”县,凤县、太白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入围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推进“健康宝鸡”行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和药品“三统一”顺利实施。岐山、扶风、陇县、太白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市文化广电中心开工建设,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实现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全覆盖,被授予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承办了全国散打冠军赛等六项大赛,参加省十四届运动会取得赛会第一名好成绩,女子游泳、链球选手分别获得广州亚残会金牌和亚运会银牌。荣获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

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省级验收。关心下一代工作受到全国表彰。

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广泛开展“五五”普法,积极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扎实推进最安全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平安宝鸡建设取得新进展,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0%以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陇县创建为国家平安畅通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法制政府建设扎实开展,行政行为不断规范。市县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任务基本完成,机关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监察、审计、统计、物价、气象、档案、地震、地志、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妇女儿童、侨务外

事、扶残助残、慈善老龄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冰雪、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面对十分繁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坚持科学决策,紧盯大事不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进、苦干实干,共同谱写了宝鸡

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五年来,我们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70.7亿元,年均增长37%,实施10亿元以上大项目43个,总投资1480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2.6倍和3.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翻了一番多;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新中国60年60个城市发展代表”行列。五年来,我们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狠抓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持续推动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工业经济取得新的突破。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引领工业经济的龙头,22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3户企业过百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2005年的3.2倍。五年来,我们坚持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并举,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狠抓城市管理,大城市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四横十纵一环一道”的大城市交通骨架初步形成,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3平方公里,是2005年的1.6倍;建成区人口85万,城镇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通讯、绿化环卫、水电气暖、商业网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五年来,我们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县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活力。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畜牧为主导、果菜为特色、粮油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42.5%,陈仓区、凤翔县、凤县、渭滨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县、五强区行列;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比重由43.3%提升到48.3%。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得到新的改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全国创出了宝鸡模式,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制度上的无缝隙全覆盖;“民生八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8.9亿元;实施了645个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城乡社区等项目,有力保障了30多万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省首家实施了中小学生“蛋奶工程”,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母亲健康工程使57万农村育龄妇女得到免费体检和医治;完成移民扶贫搬迁7.8万人,35

万人摆脱贫困,解决了9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五年,是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创新实干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宝鸡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质量最好、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的五年,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这是市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宝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

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大企业大集团数量不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非公经济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经济实力依然不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仍然很大;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在城乡就业、居民增收、社会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作风,与加快宝鸡对外开放、满足群众新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

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宝鸡发展极其重要的五年,宝鸡将进入以经济转型为前提的科学发展提速期、以社会转型为基础的全面小康攻坚期、以体制转型为核心的统筹发展关键期。统筹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深刻分析“十二五”时期全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仍处在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必须坚定

信心、抢抓机遇,比拼争先、积极作为,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宝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第一”、推进“五大突破”,抢抓关天规划实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能力;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着力加快大城市建设、构建关中西部城镇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努力

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

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是“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作的主题。要按照“实力宝鸡、创新宝鸡、开放宝鸡、人文宝鸡、生态宝鸡、幸福宝鸡”的目标要求,在经济发展上,使宝鸡在关天经济区中除西安之外,经济总量最大、工业实力最强、城乡居民收入最多,成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综合实力进入西部中等城市前10位;在大城市建设上,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成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现代化生态园林大城市、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社会建设上,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水平、平

安社会建设走在西部前列,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六个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经济总量进入西部中等以上城市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宝鸡市政府工作报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5680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