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针灸史上第一次总结

针灸史上第一次总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3-28 18:35:03 | 移动端:针灸史上第一次总结

篇一:针灸学重点知识

针灸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3、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4、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5、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支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3、主客原络配穴法:根据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的络穴。

4、骨度分寸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

6、奇经八脉: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

7、原穴:“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

8、循经取穴: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9、得气:亦称针感、气至。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的感应。

10、十四经: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11、前后配穴法: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前后穴配合使用。

12、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部、躯干部。

13、十二经别:从十二经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两经的支脉。有离入出合。

14、腧穴: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和“俞”“输”义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是如隙的含义。

15、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16、九针:形状各异,各有其不同用处的9种针具。如长针、大头针。

17、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以给施灸局部一个变量的刺激。

18、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19、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20、辨证归经:以临床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

21、五腧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腧、经、合穴的总称,简称五腧。

22、阿是穴:以病痛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随病而定,没有固定位置和具体穴名的一类腧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3、四海: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脑为髓之海在头部,胃为水谷之海在上腹部,冲为十二经之海在下腹部,膻中为气海在胸部。

24、押手:临床一般以右手持针操作,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

25、热则疾之: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针刺用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不留针。

26、针罐: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min,待皮肤红润,充血或淤血时,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作用。

28、正经:十二经脉,他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

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

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

四 经络的作用

⑴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⑵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⑶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这八个穴位虽然属于不同经脉,但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相关的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

*募穴 是指分布于胸腹部,脏腑经气聚结处的穴位,共有十二个穴位。募穴有治疗腑实证的作用。

*俞穴 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俞穴,共十二个,亦称背俞穴。多治疗脏虚证。 *俞募配穴法 临床上把病变脏腑的腧、募穴配运使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称为。 经脉交会穴

*三阴交 所属经足太阴经,交会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

*大椎 所属经督脉,交会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阳明经

*风池 所属经足少阳经,交会经阳维脉

*头维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足少阴经、阳维脉

*迎香 所属经足阳明经、交会经手少阳经

十二经脉的原穴,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经脉 原穴 络穴

手太阴太渊 列缺 手阳明大肠合谷 偏历

肺经 经

手厥阴大陵 内关 手少阳三焦阳池 外关

心包经 经

手少阴神门 通里 手太阳小肠腕骨 支正

心经 经

足太阴太白 公孙 足阳明胃经 冲阳 丰隆

脾经

足厥阴太冲 蠡沟 足少阳胆经 丘墟 光明

肝经

足少阴太溪 大钟 足太阳膀胱京骨 飞扬

肾经 经

穴主治 相配合主治

公冲脉病证 心胸胃疾病

内阴维脉病

关 证

后督脉病证 目内眦、颈项、耳、

溪 肩部疾病

申阳跷脉病

脉 证

足带脉病证 目锐眦、耳后、颊、

临颈、肩部疾病

外阳维脉病

关 证

列任脉病证 肺系、咽喉、胸膈疾

缺 病

照阴跷脉病

海 证

奇经八脉:

(1)任脉(24穴)

起于会阴,止于承浆

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内脏病,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神志病。

(2)督脉(28穴)

起于长强,至于龈交

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内脏病。

手三阴

(1)手太阴肺经(11穴)

起于中府,至于少商

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2)手少阴心经(9穴)

起于极泉,止于少冲

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手厥阴心包经(9穴)

起于天池,止于中冲

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手三阳

(1)手阳明大肠经(20)

起于商阳,止于迎香

主治头面无关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经脉循行所过病。

(2)手少阳小肠经(19)

起于关冲,止于听宫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3)手太阳三焦经(23)

起于少泽,止于丝竹空

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足三阴

(1)足太阴脾经(21穴)

起于隐白,止于大包

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的其他病证。

(2)足少阴肾经

起于涌泉,止于俞府

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分的其他病证。

(3)足厥阴肝经(14穴)

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筋脉循行所过病。

足三阳

(1)足阳明胃经(45穴)

起于承泣,止于厉兑

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2)足少阳胆经(44穴)

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

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及经脉循行所过病。

(3)足太阳膀胱经(65穴)

起于睛明,止于至阴

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五、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 印堂至前发际 3第7颈椎至后发际 3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前额两发角(头维)9 耳后两乳突(完骨)9

2、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 9 胸剑(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

两乳头之间 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3、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4、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5、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6、胸部:距正中线:旁开2寸→足少阴肾经; 旁开4寸→足阳明胃经;

旁开6寸→足太阴脾经。

7、腹部:距正中线:旁开0.5寸→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足太阴脾经。

8、背部:距正中线:1.5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3寸→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

9、侧面:足少阳胆经

10、相距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1、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12、八会穴: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

13、四海: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14、附近穴位:

⑴脐相平的腧穴:肓俞,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 ⑵膻中相平的腧穴:神封,天池,乳中。

⑶瞳孔之下的腧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

⑷肘横纹附近6穴:①小海②天井③曲池④尺泽⑤曲泽⑥少海。

⑸腕横纹附近6穴:①阳谷②阳池③阳溪④太渊⑤大陵⑥神门

⑹与脑连:督脉,膀胱

⑺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

15、肩三针:肩中,肩髃,肩髎

篇二: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C )

A.《灵枢》 B.《难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A)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C.大敦、太冲、行间、曲泉、中封 D.行间、大敦、太冲、曲泉、中封

E.大敦、太冲、曲泉冲封、行间

5.八会穴的骨会是(D )

A.绝骨 B.太渊 C.阳陵泉 D.大杼 E.膈俞

6.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 )

A.丰隆 B.光明 C.飞扬 D.大钟 E.商丘

7足三阳经的原穴是( C)

A.解溪、丘墟、昆仑 B.冲阳、足临泣、光明 C.丘墟、冲阳、京骨

D.解溪、足临泣、京骨 E.陷谷、阳辅、束骨

三、多项选择

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 B C E )

A.疗效明显 B.操作方便 C.经济安全 D.易于接受 E.适应证广

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 A B C D E)

A.骨针 B.石针 C.铁针 D.金银针 E.青铜针

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 A C D)

A.绘制“明堂三人图” 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

C.提出阿是穴 D.创用指寸法 E.提出十四经概念

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 A B E )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 A B C E )

A.《针灸大全》 B.《针灸问对》 C.《针灸聚英》

D.《针灸逢源》 E.《神应经》

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 A B D E )

A.针博士一人 B. 针助教一人 C.针讲师十人

D.针工二十人 E.针生二十人

四、简述

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

针灸治病是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

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

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将《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合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内容广泛,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我国早期经络学说的面貌,为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

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第一次总结的标志是《灵枢》的问世,较系统的针灸医学做出了首次总结,反映了战国时期以前的针灸学术成就;第二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其反映了晋代以前的学术成就,而且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第三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大成》的问世,其对明代以前的针灸学进行了完整、系统地总结。

五、论述

1、试述针灸的起源。

篇三:针灸Z第一次作业


针灸史上第一次总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76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