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9-07 15:38:09 | 移动端:《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 本文关键词:服饰文化,说文,古代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 本文简介:《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一部根据字型解说字义的文献,它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也为我们研究汉字与古代服饰文化提供了方法。《说文解字》中的与服饰相关的汉字形成了一个独立语义场,每一个语义场都体现出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本文将从《说文》中服饰类汉字进行研究,窥斑见豹,探究汉字中蕴含的服饰文化。  一、头衣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 本文内容: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一部根据字型解说字义的文献,它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也为我们研究汉字与古代服饰文化提供了方法。《说文解字》中的与服饰相关的汉字形成了一个独立语义场,每一个语义场都体现出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本文将从《说文》中服饰类汉字进行研究,窥斑见豹,探究汉字中蕴含的服饰文化。 

  一、头衣 

  头衣指古人头上戴的帽子和头巾之类的服饰,汉代以前称作“头衣”。《说文解字》中表示头衣的字主要有冠、冕、弁、胄、巾。 

  冠,会意字,从“冖”(帽子),从元(人头),从寸(手)。三部分合起来表示用手将帽子戴在头上,隶变后楷书写作“冠”。《说文·冖部》:“冠,絭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絭,束缚,可见冠最初是用来约束头发的。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冠礼是男子成人的标准。在儒家看来,衣冠代表尊严和人格身份,也是“君子”的标识,难怪子路“被发缨冠”,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正冠了。 

  冕,《说文·冃部》:“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紞纩。从冃免声。古者黄帝初作冕。絻,冕或从糸。从同,免声。”冕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帝王的冠冕豪华气派,因此人们形容它是“冠冕堂皇”。 

  “弁”古文作“覓”。《说文·兒部》:“覓,冕也。周曰覓,殷曰吁,夏曰收。从兒,象形。弁,或覓字。”弁像是一个人双手捧着帽子的情形,是与礼服搭配的一种尊贵的冠。 

  胄,《说文·巾部》:“胄,胤也,从肉,由声。”它是古人作战时佩戴的头盔。 

  巾,象形字,甲骨文像布巾下垂形状。《说文·巾部》:“巾,佩巾也。从门,象糸也。”“巾”的本义是用来擦拭物品的手巾,后来演变为头巾。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秦国人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苏轼的的词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说把把佩戴纶巾的谋士形象深入人心了。 

  《说文解字·巾部》:“帼,妇人首饰。”古代妇女的发饰。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到了汉代,帼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 

  簪,是古代妇女用来绾住头发的首饰。“荆钗布裙”本指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检朴,以荆枝作簪,粗布为裙。后来人们常用“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二、体衣 

  (一)上衣 

  《说文解字》中收录的表示上装的字主要有襦、亵、袍、褐等短衣。 

  襦,《说文·衣部》解释为“短衣也”,类似于今天的短衣小棉妖。襦有长短之分。“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更是将襦裙的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亵,贴身穿的上衣。《说文·衣部》:“亵,私服。”是古人穿在里面的贴身服饰。 

  袍,长袄,是一种御寒的衣服,穷人所穿的衣服。汉代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逐渐成为礼服。 

  褐,兽毛和粗麻制成的短衣,这也是穷苦的劳[ 论文:http://wWw.lwlWlw.coM/ 》动人民主要穿着的服装。 

  (二)下裳 

  《说文·巾部》:“常,下裙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这是古代男女都穿的衣裙。 

  绔,《说文·糸部》:“绔,腔衣也。”就是只套在腿上的没有裆的裤子。纨为白色的绢绸,绔为裤,穿着这种高档的丝织品的人显然是不劳动的,因此“纨绔”也成为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的代称。 

  (三)服饰构件 

  《说文解字》中还有些汉字用来表示服饰的构件。 

  衽,衣服的交领,也称为“襟”。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指眼泪打湿了胸前的衣裳。 

  裾,指裙子的下摆。古代女性为了行不露足,裙子下摆很长,走路时裙摆随风摇曳,显示出婀娜多姿的形态。 

  袖,又称为“袂”。古代的服饰中,礼服一般都制成宽袍大袖,展示古人雍容大度的风范,而日常生活中常穿着窄袖的衣服。 

  三、足衣 

  古代称鞋、袜为“足衣”。《说文解字》这一类字有履、屦和屐。 

  履,鞋子的总称。《说文·履部》:“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会意字。《说文·示部》:“礼,履也。”可见“履”和“礼”密不可分。 

  《说文解字》中还收录了其他几个表示鞋子的词语。 

  屦,古代泛指鞋。《说文·履部》:“屦,履也。从履省,娄声。”可见“屦”本从“履”,表示鞋类,因为求简而省去了形旁履的一部分。 

  屐,是木底有齿的鞋。《说文·履部》:“屦,履也。从履省,支声。”屐因底高可以踩在泥地上防污防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可见屐后来成为了旅游时穿的鞋子。 

  以上我们通过对《说文解字》中冖部、冃部、衣部、巾部、履部汉字的考察分析,这些汉字穿越千年尘封的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北京:辽海出版社,2015.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3]冯盈之.汉字与服饰文化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4]白平,陈志明主编.古代汉语[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 

  [5]馮丽娟.《说文》中服饰类汉字的文化透视[D].山西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彩云(1988-),女,汉,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服饰文化》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093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