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

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10-19 15:16:48 | 移动端: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

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 本文关键词:扶贫,素养,媒介,提升,农民

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 本文简介:摘要:在通讯技术与农村社会之间的交互结构中,二者总是错位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充分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对于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农村地区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情况,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所营造的新的媒介环境对他们生活方式的

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 本文内容:

摘要:在通讯技术与农村社会之间的交互结构中,二者总是错位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充分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对于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农村地区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情况,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所营造的新的媒介环境对他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然后,探究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以及开发利用媒介技术的各种可能性。

关键词:农民;媒介素养;精准扶贫

一、移动互联网新媒介环境的形成

当赛博空间(Cyberspace)第一次出现在吉布森的小说中时,人们将其作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在30多年过后的今天,赛博空间已经不是一个虚幻的梦境,而实实在在成为人们生存的环境。随着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在一个电子媒介所包围的环境中,确切地说,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类终端包围的环境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终端、电视等构成了一个扁平的、全球化的空间。中国乃至全球的媒介环境发生了颠覆式的变迁,我国正快步迈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2014年被称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展示,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已经生活在被媒介包围的世界中,准确地说是生活在一个被移动数字媒介所包围的环境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种包围的状况更趋于复杂、严密。先进的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居住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人们日益沉浸于移动智能终端所形成的网络社会中——人际交互、消费模式乃至思维模式都为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迁。那么对于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他们的生活、消费、交往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而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农村扶贫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是面对扶贫攻坚战时应正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该文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来展开: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农村地区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情况,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所营造的新的媒介环境对他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其次,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扶贫中的作用;最后,要开发利用媒介技术的各种可能性。

二、正确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

提及先进的通讯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总会默认都市社会的发展与新的通讯技术之间的关联,而在通讯技术与农村社会之间的交互结构中,二者总是错位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充分认识当前的媒介环境,对于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作用,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元因素影响的社会问题,单纯指出一个问题并不能够解决根本。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让农民能够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充分的认知,提升农民的媒介素养问题,对于他们能够畅通地获取信息,更好地运用媒介来解读农村政策、解读媒介信息,更加积极地投身脱贫的工作,并将将传播技术的变革带入到农业生产中,是一个提升农民积极性的现实问题。由于移动通讯终端的飞速发展,宽带接入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对于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接入以获取资讯、与人交流等的需求,移动互联网随之而得到迅猛发展。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7.51亿,其中手机网民的占比高达了96.3%。就全球来说,截至2016年底,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总数超过了71亿,移动智能终端的丰富多样的应用APP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因为其智能化、传感化,已经成为人体感官的一部分。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终于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于眼前。移动互联网既继承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互动的特征,同时又把互联网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里,泛在网络就是这样形成的,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保持“随时在线、随时互动”的状态。因此,移动互联网不仅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相加关系,而且是一种乘法的关系,是移动与互联网融合的结果,但得到的是一个超越移动和互联网的形态。基于当前的媒介环境的变迁,不仅引发了都市结构的巨大变革,而且引发了农村社会的变化。截至2017年6月,农村地区网民人数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规模为5.50亿,这个数字背后是城乡之间的互联网使用上存在的巨大差距。虽然在利用即时通信(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上的差异非常小,但在商务交易、支付与新闻资讯等层面上的差异非常大,这说明了互联网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间的交互性有待加强。。农民的媒介素养是指农民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认知、了解及运用媒介的能力,以及对于媒介所传播信息的认知与解读的能力。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农民的媒介素养是农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媒介素养是他们运用媒介来进行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大,媒介特别是手机媒介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这也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原因。

三、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对于农村扶贫的作用

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影响至今的发展传播学范式——创新与扩散理论,这一理论最初应用在农业社会学领域中,主要考察的是农民在使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创新信息的扩散与说服的过程。这一理论的运用主要针对的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在使用者人群中的扩散轨迹,这一理论的运用有助于了解农业科技的投放及应用状况。在创新扩散理论运用的过程中,通常会与两级传播理论并列使用,也就是在信息扩散过程中不同人群的影响力研究。那么,在新的媒介环境中,这种传播理论如何与扶贫工作相勾连。这就需要对媒介环境的充分认知以及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分挖掘舆论领袖的作用。在创新扩散理论中,舆论领袖一般是指创新者,也就是具有冒险精神且具有人群号召力的人,他们在群体中充当的是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以便减少信息扩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智能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那么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智能手机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互动是其典型的特征,以弱连带的方式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连接成为一个网状结构,以电子文本的形式进行交流,多种传播媒介整合一体,所有信息以一种二元化模式(0和1)存在:缺席或者在场,多重节点的水平交互,卡斯特将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命名为“网络社会”,在这里,时空模式被改变。网络将地域的概念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框架下解放出来,整合进入了一个由技术、意象拼贴的虚拟世界中,流动空间由此产生,并取代了地方空间,时间成为被空间组织的对象,成为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Time),时间空间的新形式构成了网络社会的两个全新维度。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解了地域的存在,那么扶贫工作就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来展开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当手机变得越来越智能,其与生活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生活中的时间、空间的缝隙被智能手机所填补,疏通成为一条时间流和空间流,让人们周围的世界变得流动起来。网络的触角从虚拟世界延伸向了真实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农业社会的科技传播系统相互勾连,建构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科技传播生态环境。

四、开发利用媒介技术的各种可能性

在当代社会,农民群体所面对的一个被动局面就是话语权的缺失。在社交媒体时代,在人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的今天,农民的声音依旧缺乏一个发声渠道,这也是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升扶贫工作的效率,助力扶贫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传播学者能够做到的就是“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满足农村社会建设,帮助农民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的力量,实现脱贫致富新路径,促进农业科技传播。加强农民的媒介素养培育,提升其话语权,拓展话语权实现的通道,优化贫困地区的科技传播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大众媒介信息的批判性解读能力,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媒介的传播活动,除了学习相关知识之外,要学会批判性地利用新媒介的渠道去完善自我、完善农村社会的发展。同时,加强政府的农业部门、科技部门、宣传部门、地方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相互合作,建立一支生气勃勃的科技素养、媒介素养的培训力量,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为农业科技的宣传与服务,培养农民的科技素养、媒介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CNNIC.2017年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EB/OL].(2017-08-04)[2017-08-21].

[2]中国信通院.移动智能终端暨智能硬件白皮书[R].2016:1.

[3]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5版.唐兴通,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4]孙桂杰.被遮蔽的农民的声音——以《人民日报》对农民的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4(3):75-76.

作者:孙桂杰 单位:新乡学院


扶贫工作如何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00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