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10-30 15:52:28 | 移动端: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素养,体系建设,核心,思考,信息技术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本文简介:【摘要】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要实现项目化、校本化和特色化;课程实施途径应包括常规落实、整合重组、优化提升和内外联动;课程评价应分为课堂奖励、作业评价和作品展示等。【关键词】课程建设;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本文内容:

【摘 要】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要实现项目化、校本化和特色化;课程实施途径应包括常规落实、整合重组、优化提升和内外联动;课程评价应分为课堂奖励、作业评价和作品展示等。

【关键词】课程建设;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跃成为热门词。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2014年3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写进国家文件中,成为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

信息素养恰恰是全球信息化要求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信息技术学科也逐渐走向“综合”,信息技术学科也不只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初步完成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并进行了思考。

一、课程内容

有机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组织结构,使课程发挥较大的育人价值,实现课程创造性发展。为此,信息技术老师必须拥有大课程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考虑,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出发,对教材内容做统整,做到项目化、校本化和特色化。

(一)项目化

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单元进行整体把握,对单元重难点进行深度解读,对内容的前后关联性进行分析,明确目标和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数字名片》,本单元要求学生多彩的文字、动听的音乐、变幻的动画制作成一份数字名片,用演示文稿“秀”出自己的风采。里面一共有三课《认识PowerPoint》、《丰富幻灯片内容》和《让幻灯片动起来》。教师要有单元意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采如笔者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对PPT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微调,以情景式的项目推进,提出“假如,你要做‘自我介绍,如何制作‘数字名片,让你的介绍更加出彩?”这样既明确了目的,又使PPT“动画效果”的使用不局限于简单的操作层面,使“技术”找到了依托点。

在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毕业季”项目,基于 “难忘小学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拓展延伸信息课的原有的内容(制作完成毕业留念册),指导学生完成电子版的“毕业季”综合实践活动册。作为电子版的“综合实践活动册”,不只有静态的文本、图片,更可以添加适当的音乐,甚至可以加入视频。

(二)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课程内容校本化就要做到因地制宜,与当地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校开发的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紧密联系。

(三)特色化

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基于学校特色办学的课程群的开发和设置。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融入特色课程,如学校财商特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六年级为例(见下表)。

信息技术学科和学校特色教育的融合,此处列举了信息技术学科与“财商”特色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如《旅游计划书》,这项内容就跟财商教育的内容高度贴合,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就要落实指导学生查询列车时刻表、综合性质的旅游网站……为了更好地体现财商教育,在学生制定旅行计划书时,不仅要让学生选择交通工具,进行景点安排、食宿安排及行程计划和准备旅游所需物品,同时在课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交通、住宿、餐饮和景点门票等费用进行预算。最后还要提醒学生如果是出境游,则要根据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先进行计算;如果旅游计划达成了,游玩回来则要将经历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二、课程实施

要想实现课程改革的新愿景,真正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的实施既要突破思维(仰望星空),有所有创;又要扎实根基(脚踏实地),稳中求胜。

(一)常规落实

落实好常规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之“本”,教学常规没有得到落实,任何好的内容都将无法实施。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倾听能力,积极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有助于课程的有效落实。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习惯是一堂课的保证,首先课堂做到有仪式感,从门口排队到上课、下课的口令都要十分严肃,不可忽略;二是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虽然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十分强的课,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倾听习惯,只顾自己操作,很可能导致最终任务无法达成,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三是教师“广播”时间不宜过长,“广播”频率也不宜过多,平常的信息课,一次“广播”大约5分钟,教师要做到精讲,“广播”次数尽量不要超过2次,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巡视,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当课堂中途大多数学生出现操作上的困难时,可以考虑再次使用“广播”。

(二)整合重组

一是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对相关联的单元或单课进行顺序的调整。二是做好学科间的整合和融合,做好学科本位的同时,融入其他学科,让这门学科更具有可发展性,并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优化提升

信息技術课程是一门迅速发展的课程,它的教学内容也经常发生变化。教师要基于整体生情对课程进行优化提升。一是做减法,去繁从简,学生已经会的绝对不教或一笔带过,对部分简单内容进行删减;二是做加法,用省出来的时间让学生深化设计和深度探讨,让学生吃透教材,吃饱教材。“金山画王”、“acdsee”软件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显然这些图像图形处理“软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学生对“美图秀秀”等软件可能更感兴趣,而且这类软件又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荐和教学。又比如六年级下册,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一些影音处理软件,让学生制作“毕业季”综合实践活动册时更得心应手,而且更加生动、有意义。

(四)内外联动

打造线上线下学习共同体,推行“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建设,通过网上“微课”,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时时刻刻在成长。

三、课程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多元化。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

(一)课堂奖励

一是采取加分制(跟平时成绩相结合);二是与学校或班级的评价体系相结合,如校币评价、星卡评价;三是结合教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小红花、小星星。

(二)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合理有效评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业评价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作品展示

作业即作品,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就是对他的一种鼓励,也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其他学生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走的道路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也会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潘洪建,刘华,蔡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

[3]于洋.中小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与体系建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2).

[4]夏茂军.关于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 内蒙古教育,2013(04).

[5]曹慧东,杨颖.整合资源力量大力推进课程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4(01).endprint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07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