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11-02 10:30:53 | 移动端: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配律,乘法,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小学阶段的运算定律的学习中,乘法分配律无疑是重点,也是最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部分。文章从现状调查以及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入手,研究提高乘法分配律的有效策略,从系统把握教材、巧用生活情境、利用数形结合、进行练习的变式等几个方面,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掌握好数学模型,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本文内容:

【摘 要】小学阶段的运算定律的学习中,乘法分配律无疑是重点,也是最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部分。文章从现状调查以及分析学生的学习困难入手,研究提高乘法分配律的有效策略,从系统把握教材、巧用生活情境、利用数形结合、进行练习的变式等几个方面,使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掌握好数学模型,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中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依葫芦画瓢,方法选择的负迁移

在去年学校组织的团队赛课中,在执教《除法有分配律吗》时,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有针对性地在中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前测问卷调查。

每个班大约有40%的孩子出现“(a+b)÷c=a÷c+b÷c”这一类的错误,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乘法分配律运算的负迁移的影响。从四年级开始学习乘法分配律后,无论在整数、小数、分数,还是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中,这一运算定律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学生刚开始接触乘法分配律时,教材教学只出现“(a+b)×c=ac+bc”或“c×(a+b)=ac+bc”。在整数范围内的应用,此时学生已用得得心应手,不会出现错误,并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当乘法分配律“推广”到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结果不变”时,学生借助乘法分配律的惯性思维自然而然地迁移出“(a+b)÷c=a÷c+b÷c”。

调查结论:学生在运算定律的选择与应用方面随意性比较大,模仿痕迹比较明显,只停留在形式模仿层面,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不求甚解,意义理解的不充分

笔者在教乘法分配律新授课后,从当堂练习中,发现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定律,然而在第二天的练习课上,学生出现了这样一些错误:78×99+1=78×(99+1),25×32×125=25×4+125×8。学生对着模型能很好地理解,但遇到变式的题目,就不能较好地运用了。一方面,是由于学生长时间受简算意识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他们看到特殊的数字组合,如能凑整十、整百的,总想着把他们凑合在一起,造成了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相信很多老师都有体会,今天学什么新知识,今天所有的题目学生做题时都会采用这一方法照样画葫芦。

调查结论:学生不能灵活的选用合适的运算定律進行简便运算。说明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形式建构理解不充分。

二、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产生困难的原因分析

运算定律是对数的运算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是运算本身固有的性质,是进行运算的依据。运算定律是小学阶段唯一以定律方式呈现的内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运算定律的内涵,有必要去明确其意义与作用。但学生在学习小学阶段的运算定律时,为什么会在学习乘法分配率时会举步维艰呢?主要是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难以用准确的语言将定律描述出来

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时,经过大量的实例论证后,学生很快就可以用字母归纳“a×b×c=a×(b×c)”,并且很容易根据字母的顺序去叙述乘法结合律。学生在学完乘法分配律后,依旧可以很顺利的用字母归纳“(a+b)×c=ac+bc”。但是课堂上,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也不能很准确地把定律用语言描述出来。个别学生在其他同学复述了好几次的情况下,还是不能用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课后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对乘法分配律的描述中,出现了平时不大出现的数学语言,如两个数的和、分别乘一个数等,学生说起来比较拗口。

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当学生难以用语言去描述乘法分配率,是因为他们还没真正理解乘法分配率的本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观察学生书写的正确率,数学表达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能力。

(二)乘法分配率符号复杂多样

乘法分配律与其他定律相比,符号多样化。已经学习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a×b=b×a、a×b×c=a×(b×c),左右两边都只有一个乘法运算符号,但乘法分配律“(a+b)×c=ac+bc”出现两种运算符号,左边出现一次加法和乘法,而右边出现一次乘法,再出现一次加法,最后又出现一次乘法,学生单凭自己的记忆力很难记住。如“(25+9)×4”,学生很容易就写出“25×4+9”。

(三)乘法分配率模式不固定,难以运用

对于学生来讲,乘法分配律最难的还在于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只是单一固定的模式,如:25×4=4×25,234×125×8=234×(125×8),25×32×125=(25×4)×(125×8)。然而在学生眼中,乘法分配律就像一个百变金刚。如“657×99+657=657×(99+1)、69×102=69×(100+2)、42×98=42×(100-2)、51×20-51×12+(20-8)×51=51×(20-12+12)、9999×8+1111×28=1111×(72+28)”等看似跟乘法分配律无关的题目,但最终都能化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模型进行简便运算。

三、解决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率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系统把握教材,初步感知模型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把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礼记·中庸》中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有准备,才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其实,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就已经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如记住“5×7”,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4个7加1个7,还有“7×4-7”、“8×6-8”等练习都为今后学习乘法分配率做了铺垫。又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3×12”时,呈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有部分学生把12拆分成10和2,口算“3×10=30、2×3=6、30+6=36”,乘法分配率的思想就蕴含在里面了。再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两种计算周长的思想和方法也蕴含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小学的数学知识就像一张网一样,前后连接,左右连接。在四年级正式学习乘法分配率之前,教材中以上知识点就已经渗透了乘法分配率的思想,教师要研读教材,把握知识与乘法分配率之间的联系,引導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模型。这样,学生在正式学习乘法分配率时,才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点,将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刻。

(二)巧用生活情境,深入理解模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以植树的题材引入,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但笔者认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对于植树这项活动会比较陌生,因此不妨让学生回归到真正的生活中去。例如:

师:老师去商店买水笔3元一支,钢笔25元一件,各买44支共多少元?请你试试。

生:3×44+25×44。

生:(3+25)×44。

师:两个算式怎么样?用什么符号连接?

……

师:谁能写出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生:(6+12)×5=6×5+12×5。

生:(25+8)×4=25×4+8×4。

……

(生探究、验证发现结论)

这样为了引入而引入,并不能充分发挥引入的引领功能。为了更加接近生活,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积累和储备表象,教师可提供主题图,使学生以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思考时,头脑中仍可出现主题图中的“分”与“配”。在第二个环节,谁能写出这样规律的算式时,学生如果单纯写算式的话,只能单从形式上了解这个基本模型,更重要的是探究“内理”引导孩子将水笔变为6元,钢笔变为12元,算出各买5支的总价,从而得出水笔a元,钢笔b元,各买c支时的价钱。从主题图当中得出,不论怎么算,都是求a个c的和加b个c的和。还可以引申为3个数的分配,水笔、钢笔、铅笔等加以拓展。再要求学生说说每步各表示什么意思。具体可以这样引入:

师:谁能写出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生:(6+12)×5=6×5+12×5,水笔变为6元,钢笔变为12元,买5支的总价。

生:(25+8)×4=25×4+8×4,水笔变为8元,钢笔变为25元,买4支的总价。

……

师:那如果水笔变为a元,钢笔变为b元,求买c支的总价?

生:(a+b)×c=a×c+b×c。

(回归到主题图)

师:那如果再买4支一元的铅笔呢,又该怎么求总价?

(三)利用数形结合,建构完善模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以形助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乘法分配律中,如果只让学生单纯地去计算,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记忆与模仿的层面,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出现遗忘,以及知识间的混淆,如混淆“(a+b)×c”和“a×b×c”,所以学生到了六年级乘法分配律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在教学中,能把直观的形和抽象的数结合起来,从形中提炼出直观的数学模型,使学生真正理解运算定律的内涵。

【教学片断】

师:我们还可以借助长方形来解释。这是一块长方形花园(如图),你能列算式计算花园的周长吗?

生1:7×2+4×2=22厘米。

生2:(7+4)×2=22厘米。

师:你能指指算式中每一步是表示图上的哪一部分?(学生在说的时候动画演示)

……

师:现在你还能说说这块花园的周长吗?

生3:长×2+宽。

生4:老师不对不对,长×2+宽的话,就变成两条长和一条宽了,就不能组成一个长方形了。

师:这里的长和宽还可以用什么代替呢?

生5:用a和b代替。

师:a和b可以是几?

(生举例)

师:(a+b)×2,如果两个数的和变成乘3,两个式子还相等吗?

师:如果变乘4、5……,两个式子还相等吗?

通过作图,学生能直观的理解每一步所代表的意义。直观模型的具体化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我们慢慢地向符号模型转变,使学生真正把握了模型的内涵。

(四)进行练习的变式,内化提升模型

变式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变式练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对比练习

如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8×4×25”与“(8+4)×25”。学生对知识点产生了负迁移。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加强对比练习,提供对比组,如:8×4×25与(8+4)×25,7×8×125与8×(125+7),125×64与125×(8+8)。引导学生分析每组算式的区别,以及每步的算理,有效击破各个难点,帮助同学理清思路。通过对比练习,学生明白只有几个几加几个几,才能用乘法分配率计算。

2. 逆向练习

25×4+25×36

128×8+125×72=(8+ )×( )

3. 拓展练习

15×8+35×8+50×8

(259-59)×9

31×99

79×25+22×25-25

35×28+70

通过以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层次性,让后进生“吃得饱”,又让优生“吃得好”的变式训练,促进了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发散,更好地沟通了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解题思路中方法与规律的练习,教会了学生联想、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总之,能掌握好数学模型,需要教师研读教材,把握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建构完善的模型,丰富和深化对乘法分配率的认知。经历从一般到特殊、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在充分感悟的过程中,实现对分配率本质的理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善娜.爱上我的课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

[2]杨帆.“分配”虽难,按“律”不难——“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及策略分析[J].小学数学教师,2016(03).

[3]陈金飞.乘法分配率的数学模型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5(05).


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09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