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选配及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本文关键词:选配,效果,传播,电视,音乐
音乐选配及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本文简介:【内容摘要】音乐是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形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使用音乐能够改善电视新闻的播出氛围、情感氛围,促进电视新闻画面及内容的有效衔接。但是由于音乐的情感性、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之间有着较大冲突,所以,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从新闻主题、新闻画面、新闻内容等出发选择合适的音乐,切忌喧宾夺主,
音乐选配及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本文内容:
【内容摘要】音乐是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形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使用音乐能够改善电视新闻的播出氛围、情感氛围,促进电视新闻画面及内容的有效衔接。但是由于音乐的情感性、主观性与新闻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之间有着较大冲突,所以,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从新闻主题、新闻画面、新闻内容等出发选择合适的音乐,切忌喧宾夺主,随意使用音乐。
【关键词】音乐选配;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以受众为中心”成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改善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电视新闻报道不仅要说清新闻内容、评论新闻事件,还应创新新闻传播方式,改善新闻传播效果,让受众轻松、愉悦地接受电视新闻信息。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它能够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创造出人意料的传播效果。为此,应将音乐融入电视新闻报道之中,以改善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一、音乐选配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电视新闻所报道的政治、经济、科教、社会等新闻事件都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与电视受众的思想认识、情感生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常能够引起电视新闻观众的情感变化。音乐是以声音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具情感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如起伏的旋律、多彩的音色、醇厚的和声、美妙的旋律等能够表现丰富多彩的音乐情感,并与听者产生情感共鸣。可见,音乐和电视新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将音乐融入电视新闻报道能够诱发受众与新闻信息的情感共鸣,改善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一)音乐能够改善电视新闻的播出氛围。在电视新闻中,虽然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吸引受众,但是长篇累牍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解说却容易使受众产生感觉疲劳和厌烦心理。然而,音乐却能够促进人的大脑皮层放松,使人产生新的情绪兴奋点。所以,可以将音乐融入电视新闻报道中,以轻松活泼的音乐化解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中产生的感觉疲劳和厌烦心理,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信息的接受度。(二)音乐能够强化电视新闻的情感氛围。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许多新闻内容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如“香港回归”、“建党95周年”、“神舟五号上天”等新闻报道都带有喜庆气氛,而汶川地震、长江客船翻沉事件等新闻报道则带有悲伤、伤感的情绪。显然,将精选的音乐用于这些电视新闻中能够强化新闻信息所蕴含的情感色彩,增强新闻信息的情绪感染力,强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在电视新闻中,音乐能够渲染电视画面所营造的场景氛围,强化电视画面和情感表现力,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和情感性。比如,大庆电视台的系列新闻报道《二次创业成就》中,编导就将《超越梦想》《从头再来》等励志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当创业者面临不幸遭遇和事业失败时,舒缓低沉的音乐悄然响起;当创业者鼓起勇气、勇敢挑战困难时,浑厚雄壮的音乐就渐渐响起,这些实现了音乐和画面、内容的完美结合,收到了良好的电视新闻传播效果。(三)音乐能够促进电视新闻的有效衔接。电视新闻所涵盖的信息量较大,在新闻节目中往往有上百次转场,而且许多新闻画面、新闻内容之间缺乏连接关系,常使电视新闻过渡显得非常突兀。显然,将音乐融入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促进新闻信息的前后呼应、有效衔接,畅通电视新闻信息的整体情绪。
二、音乐语言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表现形式
电视新闻有着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时效性等特征,这决定了音乐只是电视新闻报道的辅助手段,仅适用于特定的新闻场景、新闻内容、新闻主题等。为此,应深入分析电视新闻中的音乐表现形式,以更好地推进音乐在电视新闻中的有效应用。[1](一)电视新闻中的标配音乐。所谓标配音乐是指为电视新闻栏目量身定制的音乐,如栏目开头、过渡、结尾等处所用的音乐。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标配音乐具有彰显新闻节目特色、展现新闻节目品牌、促进新闻内容衔接等作用,能够促进新闻主题与语言、画面等相互衔接。比如,CCTV-2的新闻节目《第一时间》就以简单明快、轻松活泼的《新鲜阳光》为主题曲,强化了《第一时间》“以轻松的方式传播严肃的资讯”的节目宗旨,同时口语化、形象化的歌词也突出了新闻内容的时效性、趣味性。在综合性电视新闻节目中,为了增强新闻节目的层次感和连贯性,突出新闻节目的新闻主题、栏目特色等,编导往往会在新闻片头、衔接处、片尾等使用音乐片段。比如《新闻联播》节目中,节目开始时采用了气势恢宏的管弦乐,创造出庄重、严肃的情感氛围,带给受众一种权威感和信服感;节目结尾使用了轻松活泼的小调音乐,使受众在观看了严肃的新闻资讯后产生轻松舒缓的心理感受。(二)电视新闻中的内容音乐。所谓内容音乐是指出现于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且与新闻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音乐,内容音乐有着衔接新闻信息、烘托场景氛围、强化新闻信息等功能。比如在电视新闻“两兄弟自制‘感恩号’三轮车带领母亲游遍大江南北”中,编导就将水木年华所演唱的歌曲《启程》作为这则新闻的背景音乐,以优美动听的音乐渲染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此外,系列新闻报道中,编导也会根据新闻主题、新闻内容等“量身定制”电视新闻配乐,以突出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闻主题。
三、以音乐选配优化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策略
从情感表达上看,新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严肃性等特征,而音乐具有情感性、主观性、模糊性、活泼性等特征,显然音乐和新闻是截然的两种表现形式,在电视新闻中如果不能恰当地将音乐融入电视新闻报道,就会产生“画蛇添足”的新闻传播效果。所以,应从电视新闻的主题、内容、画面等要素出发,恰当选择和使用电视新闻音乐。[2](一)音乐与新闻内容的思想情感相融合。在电视新闻的音乐选配中,音乐必须与新闻主题、新闻内容、栏目风格等相融合,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新闻事件所传递的思想情感。比如在播出“著名演员陈晓旭因病去世”的新闻事件时,编导选择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葬花吟》为背景音乐,低婉、缓慢、忧伤的音乐与伊人逝去的事件遥相呼应,使观众不由自主地想起陈晓旭所演绎的林黛玉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再如在报道灾后重建、下岗人员创业等新闻事件时,可以将《海阔天空》《蜗牛》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用积极向上的音乐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二)音乐要与新闻画面的场景氛围相吻合。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音乐不仅要与新闻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一致,还应当与新闻画面所营造的场景氛围相吻合。比如在报道西藏相关的新闻事件时可以以《青藏高原》《天路》等歌曲为背景音乐,在报道内蒙古的新闻事件时,可以将《蒙古人》《天堂》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可以实现音乐与电影画面的有机融合,优化新闻传播效果。(三)恰当选用新闻音乐,切忌喧宾夺主。在电视新闻中,音乐不过是新闻报道的“调味剂”,是强化新闻情感表达、营造画面场景氛围、促进新闻内容衔接的手段,而不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这是由电视新闻的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等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所以,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将报道新闻事件、突出新闻主题等作为主要内容,根据新闻内容、新闻画面的需要选择背景音乐、片头乐、间奏乐等,如果新闻报道不需要配乐,就不能随意添加新闻音乐。[3]此外,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并非所有新闻节目都适合使用音乐,比如负面新闻事件、采访新闻当事人、突发性灾难事件等中新闻报道中一般不使用音乐。所以,在曝光地沟油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毒牛奶事件等负面消息时,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报道新闻信息,而不能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音乐。在采访国家领导人、新闻当事人等新闻报道中,应以客观、权威、理性的视角审视新闻事件,而不能随意使用背景音乐。在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记者只要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即可,不能随意扩大新闻事实,也不能用音乐渲染场景气氛。[4]音乐是电视新闻报道中重要的艺术语言,对于改善电视新闻报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深入研究音乐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改善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德海.浅谈音乐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12,10
[2]刘建君.论电视新闻中音乐的功能[J].新闻战线,2016,12
[3]陈希.浅议电视新闻专题片的配乐[J]新闻传播,2011,11
[4]单既隆.试论电视新闻作品中的音乐运用[J].新闻传播,2012,2
作者: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