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武术教学注意事项分析 本文关键词:武术,少儿,注意事项,教学,分析
少儿武术教学注意事项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提倡武术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少儿是未来的希望,早期训练是运动员成功的基础,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应该结合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并通过近年来俱乐部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教学注意事项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提倡武术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少儿是未来的希望,早期训练是运动员成功的基础,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应该结合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训练。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并通过近年来俱乐部少儿武术、跆拳道教学实践,浅析少儿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少儿掌握武术基础后,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少儿武术;”“武术教育;”“训练;”“问题”
前言
基础训练是运动员保持长久运动寿命的必要条件,是夺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必要准备。少儿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总会遇到种种问题。比如,错误的动作会导致少儿无法掌握正确的动力定型,加之少儿最初接触武术,其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动作。在教学中,这些问题层出不穷,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减少问题的发生。
1注意柔韧训练和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正处在生长和发育阶段,因此,在武术训练中培养良好的体态很重要。少儿的关节与成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柔韧性和灵活性较强,而且关节窝浅,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活动范围大,缺点是牢固性较差,容易导致关节脱位[7]。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少儿关节的特点,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其关节周围的伸展能力和活动幅度,增强其柔韧性。另外,提高柔韧性可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损伤。如果柔韧程度不够,那么在训练中完成动作通常会很吃力,引起协调能力下降,这样就会导致肌肉拉伤等问题。武术训练中首先要进行拉伸,动静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使各关节、肌肉充分得到舒展,保持血液循环。少儿的骨骼较为柔软、柔韧性好,是塑造良好体态的最佳阶段,少儿肌肉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等含量相对较少,肌肉的收缩性与耐力较差[7]。因此,为了减少运动损伤,在训练的时候需要加强准备活动,充分拉伸关节与韧带,保证良好的体态,防止骨骼变形,通过伸展练习锻炼力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力量练习可逐步增加。采用拉伸的方法增大柔韧性,包括静力牵拉与动力牵拉,根据运动员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训练者在进行拉伸软组织的时候,会使被拉伸的软组织达到酸疼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停留大约十秒,每天重复十次,就是柔韧性的超负荷训练原理。另外,训练可由浅入深,由轻到重,这样就不会损伤软组织。
2注意控制耐力训练
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柔软,容易变形,不适合做有耐力的训练,而且呼吸频率快,容易疲劳。由此可见,少儿的运动时间最好不要太长,否则会影响少儿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幼儿的新陈代谢较快,心率也会比成人要快,呼吸频率较快,肺活量相对较小[7]。在训练中,要适当增加少儿的呼吸深度,故采用专项耐力训练并不一定适合少儿。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需要注重基础教学,这是因为少儿的血红蛋白与成人相比,其含量较低,但血液含量相对较多,心脏重量与容积和成人不相上下,另外,基础教学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着直接的关系,波动小、简明扼要的武术训练是开展基础教学的主要渠道。强调动作、速度,不要过多进行耐力训练,不宜有太大运动量,要合理进行运动负荷训练,注意节奏,可通过间歇训练与重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练习。为了避免心脏负担过重,尽量减少憋气练习,要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有效配合。
3注意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年纪小,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这是由于其神经系统抑制造成的。许多少儿学习武术全凭兴趣,但如果仅凭兴趣学习武术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因此,需要在武术教学中将训练内容变得丰富多彩,避免重复性活动,让少儿从内心真正喜欢上武术运动,可结合趣味游戏开展训练,运动消耗量不宜过大,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为了促进少儿迅速掌握动作,教师要勤于示范,使少儿可以更加直观了解动作,进行模仿,从而提高形象思维。教师不要拔苗助长,而是要锻炼好基本功,这样才能使少儿掌握正确的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耐心、生动进行讲解使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要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或者趣味教学法,将动作编成通俗易懂的口诀,使动作更容易被少儿理解。另外,教师要勤于表扬、鼓励少儿,尤其是对表现突出或者有进步的少儿给予适当的夸奖,这样少儿就会充满信心,提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在训练中进行比赛,或者选出训练好的作为模范,激发其他少儿的好胜心理,有助于训练的顺利进行。不要过分苛责少儿,这样只能打击其自信心,对武术训练丧失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而应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少儿改善动作,掌握正确的技能。
4注意加强思想教育
“习武以强身、习武以保家、习武以报国”这才是习武者的最终目的。少儿的思想还不够完善,是加强思想教育的最好时机。习武之人,要有武德,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古至今,许多武林豪杰都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不断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习武者。岳母刻字“精忠报国”,岳飞文武全才,在金兵进犯中原的时候他率领部下积极应战,气吞山河,将中原收复。明代爱国将士戚继光写下“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不求功名利禄,只为国家兴旺。这些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习武之人,尤其是其存在的武德更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黯然失色,这对于少儿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也可以大大鼓舞他们不断奋发向上。通过武德教育少儿,实际上就是使其具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
5注意寓教于乐
少儿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武术教学中需要寓教于乐的环节。少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很有兴趣,因此,在教学训练中,需要将教和玩相结合,掌握少儿的心理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使其直接化兴趣为动力。教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将学与玩相结合,做到张弛有度,使少儿既能够感受到快乐,还能够掌握武术技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由于少儿年纪较小,还没有完善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要有太多讲解,而是要注重示范。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讲解,以为学生已经听懂,但实际上却没有理解和消化,在这种情况,也需要结合趣味教学,通过做游戏等方式启发学生迅速消化内容,掌握动作。对于武术教学而言,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武术,增强学生体质,还肩负着开发少儿智力,使少儿形成完善的人格,培养其具备高尚的品质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使学生了解武术教学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然而,少儿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无法及时理解内容,只有通过有目的的玩才能激发学生潜能,完善人格,发展个性,增强创新能力。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少儿会接触更加广阔的天地,进而促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此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判断能力。
6突出武术攻防含义
武术教学除遵循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外还要注意武术的自身特点。武术运动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一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武术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动作具有攻防含义。强化套路、突出技击是武术本真教育的内在需求,离开技击谈武术、教武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例如“马步架打”在教学时应根据动作的技击特点进行分解教学:在敌方直拳攻击时,我方以一手上架隔开,另一手出拳反击敌方,两个动作必须紧凑、连贯进行。通过这样的讲解,学员就会了解动作的技击特点,领会动作要领,检查自身动作是否符合实战要求,从而提高动作质量。在突出武术攻防特点的同时要多注意加强少儿的思想教育,培养少儿高尚的武德品质。结束语综上所述,少儿武术教学和训练要充分结合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武术的自身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训练,才能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教学质量。少儿不同于成年人,训练时不可有太多运动量,避免疲劳。少儿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在教授其武术技能的时候,要加强武德教育,突出武术的风格特点,使少儿文武具备进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锦华,李铭.浅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世界,2006,(7):57-59.
[2]干志刚.浅谈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9):101.
[3]张强.浅谈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少年,2016,(14):207-208.
[4]张梅.论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少年,2016,(33):224.
[5]李凤梅.解析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637-639.
[6]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66-394
作者:官云申 刘永 陈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