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

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3-14 09:57:29 | 移动端: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

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 本文关键词:原则,策略,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 本文简介:第一篇: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实践策略【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重在培养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分析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现状,论述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的实践创新策略,以探求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创新的可行性道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探究;实践策略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装饰设计行

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 本文内容:

第一篇: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实践策略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学校重在培养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分析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现状,论述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的实践创新策略,以探求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创新的可行性道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探究;实践策略

在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装饰设计行业也“火起来”了。中职学校是培养室内装饰设计人才的主要场地,在室内装饰设计人才供不应求的当下,应积极探索提升室内装饰设计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推进教育的改革,为装饰行业发展输入更多的人才。以下就是对室内装饰设计教学难点问题及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室内装饰设计课程的改革提供有利参考。

一、中职教育与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教育主要包括了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截至2015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经达到1656.70万人。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室内装饰设计,是中职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从现阶段来看,中职教育中室内装饰设计教学仍然存在不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问题。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仅停留于单独纹样、连接纹样、装饰变形、装饰纹样设计的理论灌输,忽视了对学生室内装饰设计实践的指导,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室内装饰设计知识的应用要则和作用;从培养目标角度来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强调对学生装饰造型感觉、装饰表达技巧、装饰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训练,包括皱、擦、点、染的技法表现和装饰配色等。但如今,很多教师仍然倾向于对“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沿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见,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现状仍然不太理想,必须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努力创新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方法。

二、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的实践创新策略

(一)更新教学方法。首先,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应注重改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指导、辅助学生完成装饰设计作品,并带领学生欣赏一些国内外优秀的装饰图案作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装饰设计经验。例如,某教师在室内装饰设计课程教学时,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带领学生欣赏了梁志天的室内设计作品,他的作品蕴含了对生活的态度,有独特的简约设计风格,在空间应用、材料选择、颜色搭配、光线配合上,也堪称是完美的。通过对梁志天作品的赏析,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洁自然的表达技巧,深刻感悟梁志天所要传达的设计理念。其次,在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时,也应保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通过互动,向学生传递一些关于“装饰图案”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巧、设计原则等,让学生高效领悟这些内容。此外,在课堂上,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应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举一些实例,如欧式复古经典单身公寓、大快活连锁快餐厅、东来顺酒家、现代中式家居、现代泰式家居等,让学生举一反三,获得一些室内装饰设计的灵感。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在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教学内容的编排应遵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装饰画作为核心教育内容。装饰画,是从事装饰设计行业的基础,也是装饰表现手段、装饰形式、装饰语言、装饰构成方法之间的集合点,装饰画的内容教学更符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装饰画内容实践教学中,应将其拓展到图案式装饰画、综合材料装饰画等各个类型,让学生掌握到不同装饰画的不同装饰作用,更好地将装饰画运用于室内装饰设计中,增强室内装饰设计的艺术性。其次,室内装饰设计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必须围绕学生设计能力、动手绘画能力、技法表现能力、制作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合理化安排课程体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所谓室内装饰设计,是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从形状、色彩、搭配上入手,保证美感与功能的统一性,给人们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而室内装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地依靠对基础知识的灌输,应尝试组织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例如,某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更高效,组织了一次“新饰•家”室内设计活动,此次活动获得了装修业主、设计师、建材产品商的支持。活动的主题是“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参赛的具体要求是:提供电脑效果图、手绘效果图、平面图等设计成果,其中电脑效果图必须是宽为600像素、格式为RGB的作品,且大小不超过2M;并用不低于500字的文字阐明作品的设计用途和设计思路。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制作能力、绘图能力、创造力均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可见,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探究与实践创新策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梁译匀理论博览•中职教改的室内装饰设计经验,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装饰设计学习中。因而,应强调实践教学作用的发挥,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室内装饰设计知识。

(四)发展校企合作教学。所谓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室内装饰设计训练机会。首先,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单位的一些专业人员来校辅助教学。同时,安排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参与到室内装饰设计课程的开发工作中,且兼任教师职位,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切磋,让学生了解到装饰行业的岗位需求,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合作的企业单位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训机会,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工作的参与,了解到室内设计工作岗位人员必须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研发,根据客户装饰要求,制订总体设计方案,做好售楼处样板间、精装修交房标准、家具配饰等的协调工作,使学生逐渐拥有一定的任职能力。同时,掌握一些室内装饰装潢法律法规、透视图绘制、装修施工工艺、CAD、PHOTOSHOP办公软件等知识和技能,逐渐成为装饰行业发展中的所需人才。

(五)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室内装饰设计教学中,为了加强对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注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层面入手:第一,在室内装饰设计教学课堂上,为了培养一批一线人才,应健全学校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机制,鼓舞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让教师由工作型转向事业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此外,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的教育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办法、惩罚办法等,让教师的教育热情有所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室内装饰设计教育工作。第二,俗话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在双师型队伍组建时,应搭建一个经验交流平台,让教师通过经验的分享,全方位了解装饰行业市场信息,总结出室内装饰设计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将这些导入课堂,让学生获取最前沿的市场资讯,掌握更多的室内装饰设计知识,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建是室内装饰设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必须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通过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室内装饰设计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室内装饰设计能力,必须从更新教学方法、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开发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五个方面入手,推进室内装饰设计教学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宫灵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室内装饰设计CAD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

[2]洪益.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践——“室内装饰设计”教学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

[3]高宝芹.3dsMax建模技术在室内装饰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J].软件,2014(2)

[4]陈妍.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以《室内装饰材料》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3(S4)

[5]张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装饰施工图设计课程教学组织方法之革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6]冼宁,刘爽.高校教学区室内装饰改造设计探讨——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作者:梁译匀 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室内装饰设计的功能性与装饰性

【摘要】为了营造更加舒适优美、合理大气,既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也兼顾精神需求的室内环境,现代的室内设计追求将建筑设计中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以求打造更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的环境。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型的室内装饰材料的出现,再加上装饰技术进一步的发展,这样一来,就促进了整体的室内装饰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功能性和装饰性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介绍二者各自的特点,再结合起来考虑两者在室内装饰中的关系以促进打造更绿色、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1]。

【关键词】室内装饰;功能性;装饰性;关系;居住环境

对于室内空间来说,其依附于建筑而存在,对人们而言是基本的生活物质空间。那么室内环境中的设计与规划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直接的联系。现代设计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在此基础上,人们再将一定的审美观、绿色观念、美学思想加之合理的物理手段,在已有的建筑空间内进行空间的再造。室内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考虑到人们所处的时代、生产生活的地域、再加上当地各异的的风俗人情,室内设计也体现出千变万化的特点。为打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人们就不仅仅要通过装修使住宅的外在进行美化,而且还要进行装饰使之锦上添花,目的就是,不仅仅要达到美化的效果,同时也要体现出居住者的审美价值观和人文情怀,是一种对思想意识进行美化的延伸性活动[2]。工作程序立足于周边环境和所要装饰区域的具体需要而定,同时综合运用建筑美学原理,最终打造一个同时能满足人们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的居住环境。

一、室内装饰中的功能性分析

最早的室内装饰设计与现在所说的有很大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而进行的美化,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空间有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不同的内部空间功能也发生了分化,这样一来,对于不同的空间就要将不同的设计理念融入进去,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不同功能室内环境的要求。第一,主观上功能性是为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而存在的。对建筑空间的规划布局与修饰是室内空间是实现其功能性的本质。室内空间的支撑与框架就是建筑,人则是空间服务的对象,所以空间的功能性和空间属性则是由人的需求所决定的,多年以前,罗格皮乌斯曾提出过功能主义思想,以上分析与其思想大体一致。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抽象几何和技术美学的造型美学就产生了。现代工业化实现的标志之一就是大批量和标准化的生产,就像在现代设计发源地所诞生的技术与艺术统一原则,将人设定为设计的目的,使设计艺术能够有现实生活更加接近,更好的融入生活,更好地为人们的服务。在室内设计中融入功能主义原则,将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最终的目的[3]。第二,客观上功能性是为满足实际的空间条件而存在的。现代的室内设计以人为目标,目的则是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筑进一步的延续,在主观上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客观上则会受到气候等地理条件和历史文脉等人文因素的制约和限定。于是,基于满足室内设计功能性的要求,室内设计的过程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整套既融合了物理环境又融合了人文环境的复杂过程。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亚洲与北欧的设计风格就有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像北欧的设计风格,那种简约的富有情味儿的设计风格,据考证,其发源地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覆盖是他们对白色情有独钟;现代室内设计又如日本,作为一个位于地震带上的岛国,室内装饰以及整个房屋把木材当做主要材料,可有效地把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日本的民居就在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具备了自己的特点。这些室内设计是将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相融合后形成的成功的、成熟的设计范例,这样其功能性就更能体现出来。

二、室内装饰中的装饰性分析

人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是满足其基本功能,进一步就是在精神境界上追求提升,装饰性就由此而生了,在古代,人们建筑房屋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到了封建时期,人们对房屋的装饰是为了体现其自身的地位,到了现代,人们则是追求兼顾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这是与人类发展的总进程相符合的。在此过程中,设计的装饰性也经历了由附属品过渡为为必需品的过程装修设计、装饰陈设和室内的环境设计是现代室内装饰的三个方面,装饰就是使文化融入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促进设计的妥帖和完善。

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关系分析

现代的室内设计人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追求功能性或是装饰性其中的一面,而是兼顾两者,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功能性,装饰性应该是为功能性而服务的。在现代装饰中,为了人文气息的凸显,也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装饰,但这些都是在确保了室内涉及功能性的前提下的。现代室内设计中无论是功能性还是装饰性都应该考虑的是以人为本,力求实现个性化的设计的同时兼顾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将人文气息融入,使他们可以感受到现代室内设计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4]。本文从功能性和装饰性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介绍二者各自的特点,再结合起来考虑两者在室内装饰中的关系以促进打造更绿色、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综上所述,在室内的装饰设计中,无论是功能性还是装饰性,两者都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不能顾此失彼,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建筑延伸的室内设计,要做到既满足对空间的功能要求也要满足人们的视听觉感受,在设计中融入人文气息,这才是现代室内装饰设计要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艳.室内装饰设计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6(23):99-101.

[2]张升华.室内装饰设计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6,5(30):67-68.

[3]孔祥康.浅析室内装饰设计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J].江西建材,20174(17):38-38.

[4]周杨.浅析室内装饰设计中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关系[J].成功:中下,2017,8(7):34-35.

作者:罗嘉

第三篇:环保材料在室内装饰设计的作用

摘要:近几年,用软装满足室内环境的使用功能、烘托室内气氛、强调室内的设计风格,已成为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软装的图案、材料和选型等方面均要与绿色环保紧密结合,从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原材料设计的“环保节能”理念。本文重点对环保材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家具设计、灯具设计和室内纺织品设计,以为艺术性室内装饰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环保材料;室内装饰设计;作用

1引言

近些年,人们对于室内居住环境的追求不仅停留在基本的居住功能上,逐渐注重基础装修的环保性与耐用性,以及基础装修后室内整体装饰带给人的视觉感受,这就要求室内装饰设计合理运用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的图案、色彩不仅要与室内空间达成一种共鸣,还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同时也要求设计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从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角度,积极运用环保材料来确保人们生活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中。

2环保材料对室内空间的作用

2.1环保材料的作用

环保装饰材料对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些材料不仅能表现室内空间的主题,更对室内环境以及人的身体健康起着改善作用。比如可用于室内观景的植物中龟背竹、常青藤等,具有去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功能,特别是常青藤,其能够有效清除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龙舌兰,虎尾兰这类百合科植物可起到净化夜间空气的作用;碳化木能够抑制真菌的寄居生存,用作室内装饰不仅能够防腐防臭,还有不易变形和开裂的特点。由上述分析可见,环保装饰材料对于室内设计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设计人员应掌握不同材料的环保特性、功能,将环保装饰材料精巧的运用到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以此创造出生态化的室内环境氛围。

2.2环保材料的发展方向

不同的选材会营造出不同的室内氛围,因此室内装饰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材料的环保性。一方面要求材料本身不释放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原料自身能在自然界中大量获取并且生长速度要快;另一方面强调材料制作加工的环保性。要求对大自然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制作过程简洁就会减少人力以及能的消耗,也会节省水力、电力以及人工操作的步骤,减少工人在工厂里吸入过多废气而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环保材料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1)材料本身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2)环保材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的作用;(3)代表着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室内功能设计与材料的重新配合、生产方式的重新定位以及材料的技术含量等;(4)材料的循环再利用,着重研究材料重复再利用的方法、制作过程和价值等。

3环保材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3.1家具设计

绿色家具装饰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提倡在设计、使用和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应是绿色、可循环、安全,且对环境无污染、人体无危害的材料;(2)选择不会对人身、环境构成永久性伤害与破坏各种自然资源的材料,以及有利于回收或能够二次加工的材料,如各种材质的天然实木和人造板材;(3)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造型的美观及产品的实用性,尽量减少生产过程的繁琐,避免消耗大量人力和自然资源。天然木材是家具设计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该材料生产加工较简单,有对紫外线吸收和红外线反射的作用,同时天然木材也有美观的纹理和天然的色泽,经设计人员合理设计后能呈现出很好的效果;人造复合板材也是另外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材料,利用农业剩余麦秸制成,这种材料零甲醛释放,对室内居住者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3.2灯具设计

绿色环保型灯具具有以下特点:(1)制作灯具的材料使用绿色、耐用、安全材料;(2)造型简洁,便于拆卸和组装,以减少对天然材料的使用;(3)绿色灯具提倡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如图1,笔者用废旧的树枝制作的灯罩,合理利用了废旧的树枝,既美观又环保;由于照明会散发热量,故笔者在设计桌灯顶部时,用编制的图案拼接并留有空隙,有利于照明产生的热量散发,保障了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3室内纺织品设计

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提出,室内纺织品风格也从过去复杂的图案、传统华丽的装饰转向简约以及回归自然的现代风格。如今,绿色环保的室内软性纺织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室内纺织品主要是指室内地毯、窗帘、家具蒙面、床上用品、靠垫等具有软性特征的纺织品,比如Luma公司生产的一款床罩是以春丝绸为原材料,内填木棉纤维,在公平贸易的工艺生产环境下手工制成的,这款床罩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可回归土壤并被其他生物分解。这种简约的室内装饰可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简洁和环保的室内生活体验,促使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向质朴、自然的生活环境。

4实例分析

4.1项目设计构思

本建筑占地面积为1960m2,主要用于为该地居民提供休闲养生的场所,该建筑外部被山水景观所环绕,入口过道处两边对称种植植物景观。本项目将内部装饰采用仿生手法,选择对人体伤害最低且又环保的材料,并通过空间构造手法充分将光、风等天然资源引入,致力于将室内环境最大程度生态化。

4.2设计方案特色空间节点分析

4.2.1主体空间构造与材质会所大厅入口处的墙面采用素面青砖铺设,将整个空间赋予一种古朴自然的氛围,且青砖有着良好吸水性和耐腐蚀性,是室内空间装饰材料的首要选择。大厅的顶棚设计采用在黑胡桃木格栅中配置射灯的方式设计大厅照明,这样减少了电能的消耗,同时又使顶棚装饰与整个空间交相呼应;在大厅顶棚额装饰材料的选用方面,主要运用装配式胡桃木饰面搭配草木纹样的壁布贴面,胡桃木饰面无需在现场加工生产,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能体现视觉的美感。4.2.2办公区细节分析图2为会所办公室效果图。会所办公区域的地面铺装统一采用生态木地板,能起到隔音隔热的环保效果,办公区域的装饰材料主要以樱桃木饰面搭配天然鹅卵石和植物盆栽,加上生态木地板的铺设,整个大厅成为了富含自然元素和清新空气的绿色生态空间环境。4.2.3包厢设计包厢整个空间的色调柔和,给人平和亲近的感觉,墙面采用了装饰绿植点缀,加上长草石块的铺装,使得整个包厢装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是一种真正的有机环境设计,将形式和功能,建筑与环境完全融为一体,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包厢的墙面装饰采用吸音棉用以减少噪声污染,顶棚装饰采用胡桃木饰面吊顶,达到包厢内外材料的有机统一;包厢的地面铺装材料采用纳米银复合木地板,因为纳米银材料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强效抑制病毒的新型环保材料。图3为纳米银材料的杀菌原理。

5结语

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和对大量书籍的归纳总结,对室内装饰的材料、造型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将积极的环保材料应用到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和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及在室内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推动了室内装饰设计朝着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发展,这也是人们装饰室内空间的消费主流和选择。

参考文献

[1]胡剑忠.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6):293~296.

[2]王高超,沈隽,李爽.室内装饰材料甲醛释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1):188~191.

[3]沈隽,王雨,潘燕伟,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标签的发展[J].林产工业,2013,40(2):39~43.

作者:梁羽恒 单位: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室内装饰设计原则

摘要:加强室内的装饰装修绿色环保性,可以实现根本的建筑污染问题和环境资源节约问题。呼吁进行绿色环保型的装饰装修设计,已经成为新时期的建筑装饰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的污染有害因素,然后说明了生态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原则,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要点。

关键词:生态理念;室内装饰;建筑材料;保温隔热;植物

1室内装修装饰设计中的污染有害因素分析

1.1生物污染

真菌类和细菌类是组成生物污染的主要物质,人如果长期处在真菌和细菌的环境中,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很多恶劣的传染性疾病都是起源于此,真菌和细菌会在人体里大量的繁殖,并且不易被察觉。建筑室内的真菌和细菌污染源是很多的,例如室内装修时的装饰物、衣服产生的微生物、变质食品、长期存放的垃圾、宠物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花草等。

1.2化学污染

在建筑室内装修装饰中,化学污染是最为严重的,也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在室内装修时,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化学材料,这些材料大多都会有污染残留,长期接触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健康隐患。装修材料的污染性已经原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例如甲醛、氨气、一氧化碳,这些室内装修中常常会遇到的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十分严重的伤害。

2生态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原则

2.1功能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

功能性和经济性相统一是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首要原则。对建筑室内进行装饰设计也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室内装饰设计能够很好的对建筑设计和装饰进行延续,完善前者的不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重点是对室内空间的优化,从而使得建筑室内的使用功能不断完善,这样功能性和经济性才能达到统一。

2.2创新性和环保性的统一的原则

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必须要具备创新性,这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灵魂所在,但是室内装设设计的创新性却不同于艺术上的创新,室内装饰设计的创新要两方面结合的创新,即设计者艺术追求的创新和委托方设计意图的结合,之后要对建筑空间进行优化设计,凸显出创新性。除此之外,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建筑室内装饰中人们更注重绿色环保,对身体伤害小,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要点

3.1对绿色材料进行选择

建筑装饰材料要满足“绿色”特征,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实用性和美观性,建筑装饰材料要满足对室内环境改造的目的,这也是建筑装饰材料的首要要求。二是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属于对人体和环境友好的材料。建筑室内装修材料的质量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建筑装饰材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成为了人们的首选。在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达到质量标准的材料,例如对墙漆的选择,必须要杜绝那些有刺鼻气味的劣质墙漆,而要选择甲醛含量达标、绿色环保的墙漆。室内地板也是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的甲醛含量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在选择室内地板的时候,业主要仔细检测地板的质量,甲醛含量超标的地板最好不要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当前天然材料成为了很多家庭装修中的首选,常见的如天然的石材和木材,这些材料一般都不会含有有害的物质,同时具备了装饰性和功能性,属于对环境和人体都友好的材料。在选择装修材料的时候,要选择那些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或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材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3.2合理规划搭配装饰材料的使用

合理的规划和搭配装饰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否使得室内空间环境的承载效果得到优化,并且优化通风量,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时,最好聘请专业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环保性评估,结合房屋的建筑总面积及设计中各种材料的空气影响来分析室内空气有毒物质释放量,从而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的计算分析。这就能够为室内的污染超标问题进行一定的修正,同时为装饰装修搭配合理性提供有力的参考。

3.3灯光设计

灯光设计是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的重点,尤其是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家装设计中更注重对节能灯具的使用,不仅能够起到节约电量的作用,而且环保性性,释放的有害物质极少。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绿色环保设计的重要性,要善于运用灯光的设计,在实际设计中要注意结合室内环境特征,多多利用自然光来进行照明,这样才能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渗透的更加深入。

3.4建筑室内保温隔热设计

要达到好的建筑室内保温隔热效果,可以采取优化房屋朝向、利用太阳能等措施来提高保温隔热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保温和隔热同等重要,在室内装饰设计中要同等对待。一是保温设计,建筑物散失的热量与建筑的体系系数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建筑室内设计中要注意增加或者降低采光面积,从而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作用。要开发单位厚度内热阻值较高的材料,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二是隔热设计,要充分利用太阳照射,并合理设计自然通风,植物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隔热的效果,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遮阳;太阳能遮光板的保温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室内装饰设计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和环保材料进行隔热设计,在达到保温隔热的同时也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5对室内的植物进行科学的选择

室内植物的选择也是绿色环保设计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倘若选择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健康。适合室内摆放的植物主要有:①月季,主要就是能够吸收室内的CO2;②常青藤,吸收甲醛;③绿萝,能够使空气的质量得到提升,对室内的有害物质也会起到一定的消除作用;④君子兰,释放氧气,吸收烟雾。不可以摆放在室内的植物有:①兰花,其香气会让人兴奋,从而引发失眠;②含羞草,它的体内含有一种十分强的毒素,人体触摸之后就会损伤皮肤。因此,对于室内植物的选择一定要加以重视。

3.6合理的规划布局与环境质量检测

在进行装修时,需要对室内空间进行考量,不能造成空间的浪费,也不能设计不美观。综合考虑居住的各种因素,比如说采光通风等等,注意环保结合搭配,有效利用材料和空间,促进室内环境环保性、美化性与实用性的协调统一。同时,在装修之后需要对室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检测,直到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范围,没有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存在之后才能入住,当然还要不定期检测,防止滋生的或者大气污染物的进入。

4结语

综上,在当前的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由于材料及施工的环保型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使得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成为困扰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问题。为此,国家必须在注重建筑及装饰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能够对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确保了人民的生活健康程度,才能更好地谈及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伟亮.建筑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江西建材,2016(05).

[2]庄淑娟.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10).

[3]聂程.浅谈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5(48)

作者:张瑞娟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室内装饰设计策略与原则(4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252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