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网站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网站设计,研究,Asp,net
Asp.net网站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分析《Asp.net网站设计》课程现状,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阐述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如何应用于《Asp.net网站设计》课程,举例说明了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的影响。为了配合新的教学方法,对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改革,使之可以更好地反应教学效果与学生水平。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Asp.net网站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分析《Asp.net网站设计》课程现状,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阐述了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如何应用于《Asp.net网站设计》课程,举例说明了教学改革对实践教学的影响。为了配合新的教学方法,对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改革,使之可以更好地反应教学效果与学生水平。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asp.net
1课程现状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目前网络应用中两大体系结构为C/S和B/S结构。Asp.net作为C/S结构代表性编程语言在网络开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Asp.net网站设计》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网络开发编程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由于《Asp.net网站设计》课程知识点难度较高,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问题。通过对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调查发现学生学习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Asp.net网站设计》课程内容安排存在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先选择一本合适教材,根据教材编排内容顺序依次讲授知识点,实验课只是处于辅助地位。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然后通过实验课验证结果。这样将难度大、较抽象的理论知识集中讲解,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方法中实验课也存在这个问题。实验课内容相互之间联系较少,与实际网站开发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吸引力。这种情况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学生课程学习只是停留在知识点和实验练习上,没有实际网站开发经验,无法将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也无法了解自己编程能力到底如何。
2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Asp.net网站设计》课程特点提出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进一步改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1微课教学法
这几年来微课概念正逐步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微课是根据课程教学标准来制定的一种以微视频的形式讲授知识的新的教学手段。每个微视频的容量很小(一般只有5~10min),但是讲授的知识点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精心设计的微课资源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制作微课前首先要考虑学生和教学内容情况,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水平进行微课教学设计,还要对准备制作成微课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筛选知识点,选出适合制作成微课的部分。受容量所限,在《Asp.net网站设计》课程中应选择知识点相对独立、重要的内容作为微课内容,要根据知识点的具体内容选择微课类型。微课类型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身教学情况调整。例如,对于抽象理论性内容可选择讲授型微课或是问答型微课。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难理解,制作微课时可设计连环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于实验操作性内容可选择演示型微课或练习型微课。通过实验内容演示操作,布置类似练习题目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编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传统《Asp.net网站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负责单一理论知识讲授,学生被动接受。面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学生很快就丧失了学习积极性。引入微课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实验课上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任意调取微课内容进行复习。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照顾每位学生学习水平,无法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问题。
2.2项目教学法
《Asp.net网站设计》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VS.net平台来开发动态网站能力。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理论课堂讲授知识和实验课联系不够紧密,实验设计相互独立忽略知识之间连贯性,导致学生实际网站开发能力很差。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加入适合教学的项目,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现项目教学法,首先是选择合适的项目。项目选题重要依据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题目难度应该适中,注意与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项目功能要包括教学目标涉及的知识点。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可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自主选题。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时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选好项目题目,要根据教学目标重新确认项目功能模块。项目最好包括大部分教学知识点。因为《Asp.net网站设计》课程教材编排知识点顺序与项目开发顺序不一致,教师还要根据项目开发内容调整课程安排。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一边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可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完成项目。根据项目规模,将学生分组,组成开发团队合作完成项目。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每组学生承担不同模块开发。这种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加强了学生交流沟通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最开始的项目选题不易过难,应选择一些技术难度不大,实际中经常应用的小项目。这样的项目容易成功,可以在学习初期给学生带来信心。例如,简单的登陆系统、即时通讯系统、投票程序等。其次,进行团队开发时,学生分组应该考虑每个学生意愿,根据学生能力和特点分组。这样的团队合作才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团队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弊端,每个学生只负责自己的模块部分,练习内容是零碎的,不利于对系统的整体掌握。教师可以将个人完成和团队合作两种联系模式相结合,来避免这种问题。
2.3“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法
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先进行理论讲解,再进行实践操作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不能及时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中,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实践操作时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革。采用“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法,先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看到操作结果,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会对实践结果有了新的认识,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印象更深刻,理论学习效果会更好。最后对再次进行实践操作,巩固已学到的知识。“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3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传统的《Asp.net网站设计》课程评价方法采用理论课闭卷考试方法,平时成绩占30%,期末闭卷考试占70%。教师通过期末考试判断学生学习水平。本课程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的课程,试卷考试方式并不能准确反应学生真实学习水平。因此,应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改革评价体系,真正考评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Asp.net程序设计》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考察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可采用分阶段考评与项目考察相结合方法进行考评,按照教学进度,在授课不同阶段安排相应项目考核。第一阶段,通过制作简单网站考察学生基本网站开发能力;第二阶段,通过在上一阶段的网站中添加脚本语言,考察学生对于脚本语言的掌握;第三阶段,在网站中添加内置对象和文件处理功能,考察学生对内置对象、文件处理的掌握;第四阶段,通过添加登陆功能等模块考察学生数据库访问的功能。这种考核模式,很好反应了学生在课程各个阶段学习情况。
4结语
本文首先指出了《Asp.net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课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微课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法应用于《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改革提高了学生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蒋宁.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计算机“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职教通讯,2016(3):17-21.
[2]刘学超,杨宏伟.职业院校《ASP.NETWEB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167.
[3]王英彦.以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33):34-35.
[4]孟稚松,周真.VF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9):44-45.
作者:潘天恒 周方 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