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3-27 09:38:21 | 移动端: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 本文关键词:公务员,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议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 本文简介:【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改革与发展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确谋划“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 本文内容: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改革与发展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明确谋划“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事业改革的重点,2015年虽然出台了养老保险改革细则,但仍出现很多问题。听了报告让我们更加有信心让养老保障问题在改革中得到更好解决,本文分析了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的原因以及并轨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等。

【关键词】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困难;建议

一、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系统不健全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是一个社会维持良好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法律的保障才能得以发挥其作用。对于公务员养老保险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法律和条例,从1955年颁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到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国家各个方面都有每个阶段的办法和条例,但是仍有不足,首先公务员养老保险法缺乏权威性,没有硬性规定,只有表面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全国统一。其次虽然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存在时间比较长,但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建立时间十分短暂。法律的制定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才能制定合理的法律体系,而我国法律人才少之又少,所以我国要重视法律建设。

(二)缺乏全国统筹,政府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公务员在上个世纪实行了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模式,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也有所不同,所以实行起来千差万别。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改革开展步伐大,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由于财力等原因,改革比较慢。东西地区之所以改革进程差距大,是因为各地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各异,筹资渠道不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筹资由个人和政府完成。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条件落后,地方政府仍有自行管理公务员的养老保险金的。不过这样使政府财力大大削减,管理力度下降,甚至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加剧,权利与义务混淆,导致个人空账问题,已经使该制度逐渐变形,这样使公务员养老保险的改革只存留在了制度上的转变,限制了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三)唯一依赖财政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导致财政不堪重负

首先据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所以大量的大学生涌入公务员这个队伍中来,致使其冗多。这就大大的加重了国家财政的压力。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生产者变为消费者,它将导致劳动适龄人口相对减少,退休人员迅速增加。据估计,到2030年退休人员数量将占在职人员的40%,退休费用占人员经费支出总额的一半,这意味着国家就会承担更多的养老费用。有些发展落后的地方公务员养老资金的总额已经让当地政府捉襟见肘,国家财政的包袱越来越重,这种国家一体化的方式也不助于公务员培养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四)公务员与其他群体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存在不公平

事业单位一直与城镇职工在养老金待遇上差距很大,公务员在职时,工资就很丰厚,在公务员退休后基本上享有在职时工资的90%左右的养老金,而企业退休人员只享受在职工资的50%,甚至不足,两者差距已经很大了。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7年,我国企业单位职工总人数将近4000万人,是公务员总数的4倍,但是公务员退休金每月平均为2000元,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退休金是1000元,机关公务员比企业高出2倍。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与公务员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极大地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后果,使企业单位人员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引起广大知识分子和公务员进行攀比和对抗行为,破坏了社会结构,影响了社会稳定。

二、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遇到的困难

(一)克服养老保险制度的刚性是难题

近年来,公务员养老金替代率逐渐上升,也就导致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时养老金领取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克服养老保险的刚性限制是在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养老保险制度的刚性一般是指公务员退休后所领到的养老金待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不能灵敏的对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据调查,辽宁省2014年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为2033元,2015年平均养老金为2236元,2016年平均养老金达到了2375元。近几年,养老保险的收入额和支出额不断增加,2014年全国基本养老金总支出为23332亿元;2015年全国基本养老金总支出为27929亿元;2016年全国基本养老金总支出为31900亿元。从上面的数据看出养老保险待遇不断上升的趋向,侧面反映出就算是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公务员也不能接受比之前更低水平的工资。所以就不能单纯的通过降低公务员养老金待遇的方式来保护其他群体的利益。

(二)公务员养老保险的筹资机制亟待完善

虽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出台,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经济差距大,养老资金筹资的来源却不一致,发达地区是按照国家颁布的那样实行,由单位和个人共同完成,而发展落后地区还是由政府全部缴纳,个人不负担任何费用,导致政府财政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发展。公务员退休金的多少与缴费比例多少不接洽,缺乏激励机制。近年来,负担比较重的省份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占财政收入超过8%,西藏,辽宁,海南等省负担率超过10%,北上广城市还存在资金盈余,各个地方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养老金的支付标准的统筹层次也比较低,待遇差别大。比如,二次改革后海南省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深圳的公务员的养老金与缴费年限挂钩。

(三)公务员养老金管理的困境

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利发展,从1998年开始,各地大多数地方经办机构已转移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但是仍然有很多业务是脱离的,造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不健全,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产生。另外,我国投资渠道非常狭小,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过于集中,安全性差。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还没有一条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养老基金不能实现保值增值,这使国家抵御人口老龄化问题很不利,特别是个人账户积累基金的增值直接影响到保障公务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收益率太低养老金替代率就难以保持合理水平,这也会影响养老保险的参保积极性。

(四)退休年龄过于硬性导致老年人口基数大

退休年龄和养老金支付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我们国家的公务员年龄过于硬性化。没有很好的反应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法定为男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2015年公务员养老保险细则颁布后,没有对退休年龄做出明确的规定,一直沿用以前的。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2010年已经达到了75岁,传统规定的退休年龄已经不能与时代发展符合了。而且正因为退休年龄过于硬性化,导致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大,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增加了财政支出。此外,经济快速发展,医疗(下转第17页)才来到“欢乐之家”工作。同时,“欢乐之家”的护理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大多数在60岁以上,他们大部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技能和素养。可见,医养专业人才短缺是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所面临的另一制约因素。

(三)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具体的实施政策。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的主要依据是政府的规章制度,但目前国家只发布了一些发展医养结合的宏观文件,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与规划,对于如何具体实施、监督管理等还缺乏相应的指导文件,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二是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财政补贴的不足。目前,政府对于医养结合型民办养老机构的补贴只关注于养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机构就会运转困难,如:诸暨市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补贴是当入住率达到50%以上时,政府对入住床位每年补贴6000元,这样的补贴标准无法保障“欢乐之家”的正常运转。可见,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会阻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三、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对策

(一)将民办养老机构附属医疗机构的医护费用纳入医保范围

将民办养老院附属医疗机构的医护费用纳入医保范围是有效推行医养结合服务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可以建立健全民办养老机构的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予以纳入医保范围;同时国家也可以适当放宽条件,简化医养结合型民办养老机构引进医保的审批手续,并设定相关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使民办养老机构可以更便捷地引进医保,但同时又不忘提高自身标准。至于有些民办养老机构,在不能引进医保的情况下,可以从自身出发,考虑转变自己的类型,向医保定点医院寻求合作;条件良好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附属医院,让医院来引进医保,从而使其附属医疗机构作为医院的派出机构共同享有医保政策待遇。

(二)加大医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大医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社会和机构都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政府应积极鼓励医学院校设置和完善与老年人医疗、护理相关的专业,如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康复治疗学等,来培养医养结合服务行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民办养老机构可以和相关医学院校签订协议,让学校安排优秀的学生进入机构工作。其次,对于已经进入民办养老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一方面,机构应定期开展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医护人员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各级资格认证体系、考评和激励机制,确保其职业的发展和稳定。最后,要提高医养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适当宣传医养服务行业的美好发展前景,鼓励称赞医护人员的工作事迹,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人进入该行业。

(三)完善政策细则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良好的政策导向,是保证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基础。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有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法律和政策支持系统。根据民办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的目标定位,尽快出台实施细则与监督管理的意见规划,明确其服务性质、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发展目标等。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规划,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正式纳入区域养老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同时,政府也要在财政政策上给予扶持。对于医养结合型民办养老机构,不仅在养老方面要给予补贴,在医疗方面也要进行补贴。在此基础上,政府要提高对每个入住床位的补贴。

参考文献:

[1]周国明.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11).

[2]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

[3]陈淑君,王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6).

[4]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5]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3).

作者:李三梅 高蕾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建议》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31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