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3-30 09:01:47 | 移动端: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 本文关键词:互动,统计分析,城市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具有双向互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结构逐步趋于高级化与合理化,城市化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上海相比,广东产业结构与城市化较上海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翼要明显优于西翼与山区。关键词:产业结构;城市化;统计分析广东省地处岭南,以岭南东道、广南东路得名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具有双向互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结构逐步趋于高级化与合理化,城市化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上海相比,广东产业结构与城市化较上海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翼要明显优于西翼与山区。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市化;统计分析

广东省地处岭南,以岭南东道、广南东路得名,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下辖21个省辖市(副省级城市2个,地级市19个),119个县级行政区(5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划分为东翼、西翼、山区、珠三角四个区域。2012年,广东产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阶段,城市化水平(按非农人口指标计算)也仅为52.17%,与发达国家、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东城市化进程,影响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广东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实现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对于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研究,H.钱纳里和M.塞尔昆(1975)通过100多个国家的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的世界发展型式,他们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推动力,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推进,城市化将以越来越快于工业化的速度不断发展着[1]。Hermelin(2007)通过研究证明了城市以及城市化区域是后工业时期和后现代时期的服务业活动发展和分布的焦点地区[2]。景普秋(2003)从专业化经济与聚集经济入手,提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能量聚合体模型[3]。刘秉镰和王家庭(2004)认为城市化通过聚集经济效益降低了空间交易费用,增加了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产品的需求量,从而带动了工业化[4]。本文基于广东省数据,对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一、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状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广东迎来了发展的绝好机遇,社会、经济等方面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经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建立,进一步改变了广东经济发展的格局,工业化、城市化都开始走上轨道。1982年,广东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34.76%、39.82%、25.41%,虽然第二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城市化水平(按非农人口统计指标)仅为17.94%。乘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特区建设的东风,广东工业化过程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至1985年,广东产业结构在全国率先完成了由原来的“二一三”向“三二一”的大转变。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结构分别为4.99%、48.54%,46.47%,工业化也促使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2012年,按非农人口统计,广东城市化水平为52.17%,远远超出国家平均水平。1982-2012年31年间,广东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1982-1990年间均处于平稳发展状态,1990年,广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期间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生力军,第二产业产值开始迅速提升,1990-1993年短短3年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接近4个百分点,1994-2012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基本处于平稳变化过程;第三产业在整个1982-2002年间产值比重均稳步上升,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广东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006年后又开始稳步上升。城市化在1982-2001年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2002-2005年受广东颁发的《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文件关于实施“中心镇”战略的影响,城市得到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快速提升,从2001年的31.61%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50.45%,年均增长4.73%,2006-2012年,广东城市化发展缓慢。

二、广东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差异分析—与上海比较分析

通过对1982-2012年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数据进行考察,1982年上海人均GDP为2864元,大致相当于广东1990年水平,1982年上海三次产业比重为3.9:74:22.1,城市化水平为61.9,而广东1990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4.67:39.50:35.83,城市化水平为23.65,广东一产比重远远高于上海,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上海;1995年广东人均GDP为8740元,大概相当于上海1992年水平,与1992年上海相比,广东三产产值比重和上海相当,但是一产产值比重过高,二产比重过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上海;2012年广东人均GDP为66082元,大致相当于上海2008年水平,但是广东城市化水平仅为52.17,低于上海35.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4.99:48.54:46.47,而上海2008年为0.8:43.20:56.00,广东仍存在一产产值比重过高,二产比重居高不下,三产发展严重不足等问题,这导致相同经济水平下,广东城市化水平落后上海30多个百分点。

三、广东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水平差异分析—基于广东各区域比较分析

按照广东区域划分,广东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其中珠三角区域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地级市;东翼包括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东翼号称广东"东大门";西翼指湛江、茂名、阳江三市;山区包括5市,为韶关、梅州、清远、河源和云浮。珠三角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良好的政策优势,集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明显优于其他区域。2000-2012年,珠三角第一产业比重由原来的5.77%下降到2012年的2.06%,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二产产值比重从2000年的49.78%下降到2012年的46.22%,二产产值比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三产产值比重稳步上升,由2000年的44.44%上升到2012年的51.72%,三产产值比重的稳步上升使珠三角在2009年产业结构率先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但是三产产值比重仍然偏低。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也在四大区域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按非农人口统计,200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为45.01%,2012年已经突破了70%,达到了72.3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东翼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商贸传统,是广东著名的侨乡。虽然近几年东翼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是与珠三角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从产业产值比重和城市化角度看,2000年东翼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7.2%,46%,36.8%,2012年演变为8.93%、54.90%、36.17%,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大幅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这与东翼地区各级政府致力于大力发展电力工业、电子信息、服装毛纺生产加工、珠宝首饰加工、食品加工等工业有关。城市化水平在此期间虽然也得到了一定发展,由2000年的24.99%上升到2012年的53.96%,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是由于东翼聚集经济能力明显低于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较长三角还有较大差距。西翼和山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大致相当,西翼发展程度稍微高于山区,在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水平上,西翼和山区也表现出大致相同现象。2000年,西翼和山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9.38:37.07:33.55,32.69:35.89:31.42,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均表现出一产产值比重过高,三产产值比重过低现象,城市化水平分别为22.15%,24.79%,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到2012年,西翼与山区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为:19.32:41.03:39.65,16.74:42.40:40.86,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7.52与31.41,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状况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善,整个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一直呈现出梯度差异状况。

作者:许邦华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互动统计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33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