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

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3-30 09:01:54 | 移动端: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

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风景名胜,建筑设计,研究

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现场的地形特征,满足景观要求,符合生态特色。文章对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升级改造工程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手法进行分析,从总体布局、功能设置和建筑形态等方面论述,进而对风景名胜区的建筑如何做到与环境共融共生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同类型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山地建筑

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现场的地形特征,满足景观要求,符合生态特色。文章对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升级改造工程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手法进行分析,从总体布局、功能设置和建筑形态等方面论述,进而对风景名胜区的建筑如何做到与环境共融共生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同类型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地建筑;自然景观;和谐环境;升级改造;绿色生态

1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各地的旅游景点纷纷争创4A或者5A级景区的品牌,同时一些原有的4A或者5A级景区因为年久失修,配套不足,或者存在若干安全隐患等种种原因被相继摘牌,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设计因其限制条件较多,如何开展,一直被各相关的设计行业广泛关注。笔者以参与的贵州铜仁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升级改造工程为研究案例,通过总结其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设计思考。

2工程概况

九龙洞景区位于贵州铜仁城东的漾头镇、六龙山脉北端、锦江南岸大峡谷之中,区内山峰林立,重峦叠嶂,溪谷幽深,竹木苍翠,植被完好,是一个集观赏和科研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九龙洞景区主要包括九龙洞、九龙洞峡谷、锦江库区等景点,是贵州省首批确定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2016年年底,九龙洞景区因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整体布局不合理,业态落后,卫生间数量不足,内部环境较差,安全隐患严重等原因,被贵州省旅游委取消4A级景区资质。为了早日恢复该景区4A级称号,同时实现未来争创国家5A级景区的目标,九龙洞风景名胜区升级改造工程采用EPC的模式实施。整个工程一方面为了复牌,对应各项整改工程进行改造和升级;另一方面为了景区业态的调整和升级,对洞口附近进行原有破旧建筑的拆除和新建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因总体内容包含较多,本文仅选择洞口及附近工程进行详细说明。

3洞口及附近工程

3.1整体概况

九龙洞洞口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位于一级保护区内,原洞口附近存在配套设施不足,业态落后,疏散广场场地狭小,进出人流通道拥挤等问题,故对原场地内建筑进行拆除(图1),新建主要建筑和景点如下:1)见龙阁,其位于九龙洞洞口北侧,总面积约410m2,其中见龙阁面积约140m2,供游客祭拜,配套附属用房面积约170m2,为游客服务,包含卫生间,商店,休息室等,设备用房100m2.2)螭龙湾,其位于九龙洞洞口南侧,是腾龙道进入洞口的必经之路,其广场连接探龙桥的一端,总面积约360m2,包含门票,卫生间,商店,休息室等。3)探龙桥,其为解决原景区流线拥挤的安全问题,新建一座探龙桥,连接洞前广场潜龙潭和螭龙湾,专为进洞人流使用,桥总长度为67m,高差约5m,坡度为8%,宽度为3m。游客在进洞的同时,可以俯瞰锦江风光。4)聚龙台,其占地面积为114m2,为俯视大峡谷和锦江风光的观景平台,也是拍照留念的最佳场所。5)云龙澳,其位于摆渡车停靠区,是游客登山前或者下山后的休息驿站,总面积约990m2,包含卫生间,商店,休息室等,其独特的建筑景观也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和标志性的建筑形象。以上各个建筑场地均位于山上,因现场施工操作场地狭小,大型设备无法使用,并且工期紧张,故各个建筑的结构和选型均考虑场地的特殊性,施工实际可操作性进行合理化设计(图2)。

3.2项目总平面设计

见龙阁、探龙桥和螭龙湾三者位于九龙洞洞口附近,腾龙道游线终点,见龙阁和螭龙湾分别利用原有建筑拆除后的场地,重新加固,同时结合周边山势进行设计,与环境巧妙融合于一体。探龙桥位于山坡上,S弯的形态,在山林大树中穿越,为欣赏美景提供休息平台。聚龙台位于腾龙道中间位置,云龙澳位于腾龙道游线起点。是唯一一块平整的场地,设计借助山崖峭壁,成为独特的景观建筑(图3)。

3.3主体建筑设计

洞口建筑重点有三个组成,包括见龙阁、探龙桥和螭龙湾。(图4)见龙阁为方形建筑平面,建筑形式为歇山屋顶的单层古代建筑。场地设三层平台,便于游客从老游线进出洞(图5)。螭龙湾位于一个半圆形的山坳,利用原有地形,为半弧形的建筑,屋顶为两层,防止山石的坠落。场地设两层平台,便于游客从新游线进出洞。探龙桥在山林之间通过,增加了游客观景的场所,成为独特的一道景观桥(图6)。云龙澳形态为弧形,背靠悬崖,弧面缓缓朝向山谷展开,分为地上和地下各一层,屋顶为上人活动平台(图7)。

4设计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问题

4.1设计建筑与山体的呼应

在设计原则中,一直坚持建筑融入环境,塑造崭新自然的设计原则,这种理念也在国内外许多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中都有所体现。螭龙湾、云龙澳的建筑都采用弧形的流线感,融入自然环境中体现的风韵、和谐之美,仿佛大自然吹来了清凉、柔和的风,融合了六龙山的挺拔天然的气质。建筑在建造后并未与周边环境,山体构造产生违和、破裂感。

4.2建筑立面的设计

螭龙湾、云龙澳的建筑立面多采用石材和玻璃的组合运用,利用虚实对比,既能使得建筑以石材的材质与与山体融为一体,落地玻璃窗也能使得游客有最好的景观视线,居高临下欣赏山谷和锦江的美景(图8)。

4.3建筑材料的设计

在屋面材料选择上,上人屋面采用防腐防滑木地板,不上人屋顶采用与山体颜色接近的青灰色瓦屋面,以便建筑整体融入自然之中。建筑立面选用灰色石材为主,搭配通透的玻璃窗,虚实对比强烈。所有建筑和景观的安全栏杆统一为生态仿生样式,树枝状的造型与自然统一。探龙桥的立面材料选用银灰色钢材和暗红色的耐侯铁进行搭配,显得轻盈而与环境结合为一体。在桥下的树枝状结构支撑构件周边进行绿植的包围,使得景观桥更加有机的融入山林之间。

5针对风景名胜区建筑的设计特色总结

由于国内旅游业的大发展,大量设计与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新项目匆忙上马,使得景区风貌和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如何使得景区新建建筑去“人工化”,去“城市化”,使得建筑能与景区融为一体是设计界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设计师需要避免割裂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个体模式,需要更多的从分析和尊重环境的前提入手,找到建筑与环境协调设计的方法。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5.1建筑形态与环境的融合

景区建筑的场地一般不会很规整,需要尊重地形,因地制宜,可以适度进行场地改造,考虑土方平衡,可以为建筑打造更合适的场地条件。同时建筑优先采用柔和的空间形态与周边环境相呼应,避免过于生硬和死板,以粗暴的方式插入自然环境之中。

5.2建筑体量与尺度的考量

建筑单体体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关系,如自然环境较小,则建筑尽可能采用低矮,分散的手法;如自然环境较大,有足够的包容度,出于吸引游客或者打造景观地标的需求,则可能需要对建筑体量有所突破,但在尺度方面仍需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避免过于夸张和突兀。

5.3建筑屋顶的设计和利用

屋顶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面的形式决定了建筑的轮廓线,屋顶绿化也会增加建筑的整体感,游客在屋顶上可以活动,可以直观的感受自然的氛围,屋顶已不仅是建筑简单的组成部分,其本质已经进化成建筑肌理和空间的有机衍生,成为建筑与景观有机交融的平台。

5.4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建筑材料代表了不同的建筑语言,石材的凝重,木材的温馨,钢材的轻盈,玻璃的通透,竹材的韧性都给景区建筑提供了不同选择,这些材料的灵活运用,使得建筑语言的表达形式更加变化多样。

5.5建筑结构的选型与构造

受到景区建设条件的限制,建筑结构选型需要考虑实际可操作性,同时考虑景区气候,温度、湿度对结构材料的影响等,既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又能体现景区建筑的轻盈和美感,避免过于保守的结构形式对景区建筑的形态影响。构造方面注意建筑的保温隔热和防水防潮等。尤其在选择种植屋面时候,需确保植物和土壤的稳定性。

6结语

风景名胜区建筑需要设计结合自然,建筑既能满足游客的功能需要,建筑形态又需要慎重考虑,结合场地地形的特点,利用竖向的高差,与自然融为一体。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考虑与当地环境相接近的色彩,尽量简洁的材料进行搭配。只有将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谐性以及艺术性应用到其中,有机结合,才会维系好一个景区的整体风貌,从而建设成为风景名胜区内的一道亮丽风景。

参考文献:

[1]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杜钊.基于地景建筑理念的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研究——以玉龙湾景区度假酒店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5(5).

[3]白雪.乡土语境中的建筑创作——九华山风景区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2(5).

[4]孟勇.历史文化景区风景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J].风景园林,2012(2):155-155.

[5]芮田生.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77-79.

作者:余戍晨 顾学成 刘岭光


风景名胜区建筑设计研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33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