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4-08 14:27:09 | 移动端: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 本文关键词:城乡,资源整合,机制,数字,分析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在“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建设方向之下,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前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逐渐形成,但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仍然存在差异化、不均衡等问题。首先分析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内涵,结合对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的探究,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在“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建设方向之下,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前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逐渐形成,但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仍然存在差异化、不均衡等问题。首先分析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内涵,结合对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的探究,提出了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重要路径。推动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更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基层亿万民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以及运行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而当前河北省仍存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低、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不均衡、文化服务与基层需求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探究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内涵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陆续构建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平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促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这就给新时期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正是当前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就现状来看,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及地方政府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无论是硬件基础建设,或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亟待整合发展。[1]就其意义来看,社会转型关键期,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加速传统乡土文化“空心化”,推动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去除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失衡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推动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加强数字化信息建设,也可有效减少城乡之间的数字文化资源差异,利用文化建设提升乡村基层向心力。其次,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确保城乡公民平等享有文化权益的必由之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导致公民平等享有公共文化的权益受到较大影响。而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为乡村基层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数字化手段也可成为推动乡村文化大繁荣的重要媒介,进而赋予乡村群众充分的文化权益。此外,推动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可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水平差距,解决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分散等问题。同时,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打开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新思路,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与文化传播路径被不断开发,从而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唯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对接好基层群众,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打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障群众共享数字文化最新发展成果。

2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现状

随着“文化大国”建设与“文化惠民”工程的不断深入,各项覆盖城乡的文化事业发展措施相继落实,公共文化建设获得极大发展。当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高效便捷、城乡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来河北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形式变化,将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与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相继构建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广电“村村通”工程等文化项目,积极探索建设城乡覆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数字化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与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仍显滞后,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在平台资源建设、推广服务等环节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时,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其城乡公共文化布局建设不均衡的现象长期存在,乡村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产生了较大影响。[2]与资源集中、配套健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相对缺乏,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究其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的影响,以及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长期以来受重视程度不足。如今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基层群众对文化需求有了新的需求与渴望,而在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中,“重城轻乡、重经轻文”等现象更显严重。整体来看,当前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乡村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网络不健全,基层公共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就现状来看,河北省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达到国家评估定级标准的县级文化馆比例仅有30%,县级图书馆比例不超过75%,并且标准高、规模大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多设于城区。同时,不同区域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如石家庄、秦皇岛、唐山等地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而沧州、承德等地则相对较差,并且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乡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服务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并且乡村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效率较低,闲置与短缺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偏远地区乡村已有公共文化资源管理不完善,开放不到位,服务效能不足,诸多乡镇基层“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机构利用率较低,文化阵地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其次,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上要远远滞后于城市,虽然近年来河北省公共文化事业资源与经费投入不断增大,但由于比例小、基数低等因素影响,基层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数字化环境下,不同公共文化机构都在实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整合,但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各自为政、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分散所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各自为政、多头分散的现象不仅导致资源浪费,也对公共文化资源使用与共享产生阻碍,并且在人员配备以及文化资金投入等多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急需城乡联动。同时,就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来看,无论在数量或是质量上,都难以有效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存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失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活力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公共文化数字化产品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服务模式单一,群众参与度有限;[4]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进展相对较为缓慢,开发利用效率不足,难以满足基层群众实际需求;公共数字文化管理手段较为落后,管理运行效率较低,难以适应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河北省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构建

3.1构建协同保障机制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建设,涉及政策支撑、资金支撑、技术应用与基础保障等多层次内容,其结构复杂、任务繁重、形式多元,既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与引导作用,更需要社会团体以及群众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也唯有政府、社会各方努力响应,形成合力,才能构建起全社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首先,应推动地方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以及后续服务需要不同文化机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而当前普遍存在不同公共文化机构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上参与意愿不强、行动不积极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需加强统一管控与协调,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地方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间的横向关联,构建利益平衡制度,明确权利义务,强化合作共赢,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进而形成更具活力与效率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建设运行机制。[5]其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中心推动总分馆制建设,强化对职工书屋、农家书屋等统筹管理使用,促进城市、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城乡“结对子”,加强城市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构建县、乡、村三级数字联动管理、监督、服务与考核体系,有效联结图书管理、电子阅览、资源共享、绩效考核等业务模块,实现对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整合,推动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同时也有利于对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收集、反馈,进而丰富供给,及时调配。此外,健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多渠道投资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主体与管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具体可利用制度创新,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例如以定向资助、减免税收、贷款贴息等优惠形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站、农家书屋等,促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管理格局。

3.2健全资源开发系统

文化数字资源内容开发上,地方政府需有效借助文化协会、文化企业以及科技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的专业水平与商业嗅觉,充分发掘基层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基层需求量大、针对性强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并通过数字化渠道向基层群众推送;内容上需注重突出河北特色,强调公益惠民,结合传统文化资源与现有基础,打造基于基层群众需求的文化亮点,既要进一步扩大燕赵群星奖、“彩色周末”等文化惠民活动规模与影响力,推动各类文化资源与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层,同时也需基于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等平台,结合卫星数字发行系统将电子图书、音像等内容以数字形式传播到农家书屋,引导基层群众通过手机、电视等设备观看以及阅读,推动公共文化传播服务模式的更新。其次,推动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网格化整合,以地市文化机构作为总馆,各区镇以及办事处文化机构作为分馆,文化网格作为服务点,构建起三级节点、系统运行的文化网格资源,形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应基于政策调控,高效安排与规划,强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管理。具体来讲,应统筹实施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农村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以及城乡电子阅报屏、数字农家书屋等文化项目设施建设,搭建起互联互通、标准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络体系,推动乡村基层共建共享;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对地方文化信息资源、文化遗产等的数字化与数据采集工作,健全河北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6]此外,为进一步与移动互联网普及相适应,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还需在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基础上,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互联网操作使用技能,尤其是针对低收入群体与欠发达地区,加强对基层群体的数字化基础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整合的真正获益者;推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一站式服务,组建面向基层的全省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吸引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服务体系。

3.3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可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捐助、村民共建等多种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格局,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逐步推进、分类布局,优先在整体文化建设服务能力薄弱的偏远地区推开,尤其需加强对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支持力度。针对全省无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地区,实施系统摸底调查与全面规划,并制定出年度计划,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工程。[7]其次,结合国家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化电影院推广工程以及文化精品工程建设需求,针对河北省实际情况,推动河北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基础库群构建,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以及现有网络硬件设施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开放互动、共建共享的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此外,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服务示范县创建工程,基于廊坊市、秦皇岛市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鼓励引导其他地市申报示范区,在每个地市重点扶持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资源整合。

3.4提升数字服务体验

首先,应立足河北省实际,结合全省城乡、区域以及人群间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服务差异,分类指导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具体可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数据采集与数字化,构建河北省文化数字资源库,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建设,搭建起互联互通、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系统;推动城乡帮扶建设,结合河北省欠发达地区战略发展计划,推进精准“文化扶贫”,着力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使特殊群体也享有公共文化服务。其次,延伸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促进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实现一站式、定制化与个性化服务。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现代传播技术融合,高效整合网络文化资源,以全视域虚拟体验、智能联动管理等为基础展开跨终端数字文化服务;加强新媒体等互联网技术应用,为广大群众提供健康、新鲜、符合实际需求的数字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技术,实现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及时化、个性化推送;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构建具有河北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传播燕赵地方文化,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化战略,提升广大群众对河北省文化认知度。[8]此外,对于乡村基层地区而言,利用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是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现实途径。这也需要地方文化机构积极应用新媒体以及新技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以及APP等,为开展城乡一体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构建通道,同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电子资源远程访问系统等,实施区域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数据分析以及共建共享等内容,进而为城乡居民构建开放性、多终端、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作者:田静 单位:河北省图书馆


城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35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