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4-16 09:14:55 | 移动端: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 本文关键词:文化与,道德修养,公务员,传统,优秀

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创造出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格、心理特质,并创造、形成了丰富而深厚的管理、道德、人际交往、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人类智慧。从道德修养到健全人格塑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可以借鉴、吸收、传承、创新的内容,作为公务员的个体有必要也应该汲取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作为

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创造出其自身独特的民族性格、心理特质,并创造、形成了丰富而深厚的管理、道德、人际交往、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人类智慧。从道德修养到健全人格塑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许多可以借鉴、吸收、传承、创新的内容,作为公务员的个体有必要也应该汲取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作为公民中的一员也有责任营造和谐的氛围,树立良好的榜样。相关研究发现,道德品质修养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克服心理问题的基础。为此本文从“义利”、“情欲”、“人际”、“道德人格”四个维度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论证公务员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公务员;道德修养

道德健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从道德观念出发,提出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着义务;要按照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约束、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WHO把道德修养纳入健康的范畴,认为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道德健康,是以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基础的,是躯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并高于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升华;道德健康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健康心理和行为模式。一个标准的健康人,除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以外,还必须在道德上健康。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发展中我们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的道德文化体系。借鉴、传承、创新、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对培养当代公务员的道德修养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公务员建立正确的义、利观

义、利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衍生出多种含义。第一,“义”可指多数人的利益;“利”指少数人或个人的私利。第二,“义”具有“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的意思;而“利”一般指利益。如《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淮南子•齐俗训》:“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也。”此处的“义”指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墨子•经上》:利,所得而喜。此时的“利”指“利益”。公务员面对多数人的义和少数人或是个人的私利时,如何构建正确的利、义观呢?

(一)义为利本的原则。义为利本的原则是指义与利相辅相成,但义是第一重要的,义是利的根本。《左传•昭公十年》记载:“晏子谓桓子:……义,利之本也。”墨家也提出“义为利之本”的观点,例如“有义则富,无义则贫”。

(二)重义的义利原则。孔子有重义轻利的思想,在义利不可兼得的情况,教人取义舍利;如果两者可以兼得,孔子则主张见利思义,利义并收。《论语•宪问》中记载,孔子曰:“见利思义。”《论语•里仁》记载,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持有见利思义、义利合一的观点。《孟子•告子上》中记载,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虽然不义之财可以让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小富,但大富一定是建立在合义之财的基础上。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务员要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问题,构建出适合社会需要、促进自我健康发展的正确义利观。

二、公务员树立合理的情、欲观

中国古人常常将情欲结合,认为情欲关系密切。有人主张情是人性自然而温和的流动,欲是人性剧烈的翻动,即情欲都是人性的流动。情有运动频率、强度之分;欲有好坏之分。如《朱子语类》记载“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中国古人对情的认知有“四情说”、“五情说”、“六情说”、“七情说”、“十情说”,其中“七情说”得到儒家、医家和佛家的普遍认可。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情”和“欲”存在一定关系,但情不等于欲,欲不包含情中。“情”主要指人的情绪、情感,属于心理现象;而“欲”既包括生理需要也包括心理需要。当然,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情可以生欲,欲可以生情,情的愉快需要欲的满足,同样欲的满足也需要情感的投入。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情可以影响人的认知、调节人际关系、激发人的潜能、影响人的语言,还具有教育及影响身心健康的作用。例如:很多古人认为:高尚情感是促进人们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黄帝内经》也充分认识到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明确提出“以情制情”的观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欲。中国古人从欲、慾及人欲来认识人的需要,三者具有很大的区别。欲的含义多种多样,但从心理学中“需要”理论分析,中国古人主要用于动词“想要、需要”、名词“需要”;但又将“欲”分为好坏,好的欲是“天理”,坏的欲称为“慾、人欲”。慾指欲望、嗜欲,主要指人的贪欲;人欲是指不好底欲(朱熹语),指人的不合乎“礼”的欲望或需要。朱熹按照“礼”划分“欲”和“天理”,符合“礼”的“欲”就是天理,不符合“礼”的“欲”就是人欲。

(三)情欲的关系。一些古人用情来指欲,有些人将情视作欲。例如:《吕氏春秋•情欲》:“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汉书•董仲舒传•贤良对策》记载,董仲舒曰:“情者,人之欲也。”董仲舒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实际就是人的欲望。《论衡•祭意》记载,王充认为:“凡人之有喜怒也,有求得与不得,得则喜,不得则怒。”从王充的论述中已经看到人的情绪情感与需要是否满足存在密切关系。《淮南子•本经训》:“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情与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欲望得到满足,人会感到快乐;人的欲望未满足,人的心情就不快乐。

(四)公务员如何树立合理的情欲观。第一,欲不能绝,欲促使人行动的动力。《吕氏春秋》对“欲”的看法,认为人有欲,才能有用;人的欲望多,才能使人的用多;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任何欲望,他也就无法管理了。这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有欲望才能有影响,才能有控制。第二,欲不能绝,但欲也不能纵,人有适当的欲望是人生存、奋斗的动机。但我们提倡“好底欲”即合乎礼的诸种需要。从内容看,合乎礼的需要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第三,节情导欲。就是对人的情欲加以适当的引导、调控,尽量发挥情欲的优点,消除情欲缺陷。公务员的情欲即不可以少也不能过甚过滥。《论语•为政》记载,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从儒家的论述可以看出,修德要节欲养生,排除掉可能危害、损害身心健康的灾害。

三、公务员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安全,人与人之间交往是正常人所无法摆脱的。但作为公务员群体,交往动机的不同可能为自己埋下隐患。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其一大特色就是注重人伦、人际关系,无论是儒家的《论语》、《孟子》,还是道家的《抱朴子外篇》等著作,都对中国古人的人际关系进行过论证与分析。这些内容即使身处今天的公务员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汉代杨雄在《法言•君子》提到:“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先求,然后人与之。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敬与爱,我们自身首先做到自敬与自爱。如果公务员都不能自己做到自敬、自爱,怎能要求、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敬与关爱呢!

(二)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楼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人与人交往时,如果具备爱敬之情感,待人接物时容易获得人心,就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费孝通认为:儒家重家庭伦理,重血脉亲情,讲究差序格局之爱,这种爱能否推延到陌生人,要根据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兼爱作为墨家的核心思想,提倡无等差平等的博爱。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兼爱可以使天下富而不贫,治而不乱。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万民大利。公务员的爱人、敬人理应是一视同仁、人人平等,没有偏见与歧视,内外一致、表里如一的爱人与敬人。

(三)上为下效,君行臣甚。在中国古代,上与下原指君主与臣民,泛指上级和下级、师傅和弟子、长辈和晚生、将帅与士兵等等,居上位人的言行对下位的人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下位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模仿、内化。如《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在中国古代的管理中心主要是一种“人治”的模式,居上位者的喜好、言行、品德修养、资源、权利等对居下位者具有很大的榜样和引导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居下位者愿意或被迫“投其所好”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行为与风气。

(四)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在《孟子•万章下》明确提出:“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人交朋友是源于人的品德高尚,而不是由于依仗的心理。如果一个人依仗自己的年纪大、地位高、拥有的财富权利而交友,或为了依仗年纪大、地位高、拥有财产权利的人而交友,这些都不是正确交友心态。《论语•季世》记载,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孔子看来,人能够做到“友直,友谅,友多闻”,就能结交到正道的朋友,从而不断促进自己道德品行的提升。假若人“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就会与走邪门歪道的人、谗媚奉迎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最后损害自己的品德,影响自身的修养。孔子很重视友其德也,孔子的论述对今天的公务员在处理人际关系、人情问题时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战国策楚策》、《文中子礼乐》也都提醒人们:“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四、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认同,提升公务员道德人格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杨伯峻统计《论语》一书中,“君子”共出现107次,其中意指“有才德的人”的君子有106次,由此可见孔子对君子即有道德的人推崇。公务员其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影响自身身心健康与和谐,同样也会影响、塑造不同的环境,按上行下效效应,同样影响单位的同事、家人、好友,也可以为公民树立榜样。为此公务员需要不断学习、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品性。公务员道德人格的培养可以从仁、义、礼、智、信(诚)、忠(恕)、中庸、文质彬彬等方面汲取。

(一)将“仁”作为道德修养的首要品质。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认为君子泛爱众人,故无忧。《论语•卫灵公》记载,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已害仁,有杀身已成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将仁看成君子首要的道德素质,关键时刻不惜牺牲性命去维护。公务员怎么理解、践行“仁”?孔子及其儒家认为“仁”主要有以下基层含义:第一,“爱人”。如《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第二,“孝悌”。《论语•学而》记载:“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第三,将恭、宽、信、敏、惠融入做人之中,也是在践行“仁”。《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二)将“礼”作为立身之本。《论语•泰伯》记载,孔子认为如果想成为君子一样的人,就要在平时的修行中做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君子一定要知礼,待人以礼,不可不懂礼节。《论语•泰伯》记载,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孟子也重视礼对人的作用,例如《孟子•离楼下》,孟子曰:“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公务员如果只注重自己的体貌,却不知道礼,就易产生疲劳;如果只知道谨慎,却不知道礼,就容易懦弱;如果仅有敢作敢为的勇气,而不知道礼,就易盲行闯祸;如果心直口快,而不知礼,就容易待人尖刻。因此,公务员也应把“礼”作为自己立身之本。

(三)诚实、不欺,信服从义。在孔子的言论中没有诚的概念,仅仅通过仁与信描述过诚。孟子开启儒家重诚的思想,荀子将诚视为君子品德。《荀子•不苟》记载:“天地为大矣,不诚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儒家认为“信”是要服从“义”,“义”才是更高的原则,当信与义不可兼得的时候,力昌牺牲信而取义。如果人不明缘由而只顾自己要信守承诺,那是在做“小人”,是末等的“士”。例如《孟子•离楼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为义所在。”为此,公务员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时要做到待人诚实而不欺瞒,在面对承诺时应做到“时中”,信与义不可兼得时要服从“义”。

(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在孔子及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视为君子人格的重要因子。孔子认为:“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忠”是对别人尤其上级要真心诚意、竭心尽力。人只有真心诚意为他人做事,与他人交往,也就做到“忠”了。孔子为“恕”下的定义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的注是“推己及人为恕。”孔子认为“恕”更容易做到,“恕”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虽然是更有积极意义的道德,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践行的。作为公务员,在与人相处时理应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态;公务员应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心理面对组织、上级。

(五)中庸为之德也。《论语•雍》记载,孔子曰:“中庸为之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非常重视中庸。程颢和程颐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之为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二先生语七》)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从二程及朱熹的解释可以得出“中”的本义为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公务员如果能以“时中”的方式去待人,就是在做君子;如果做事适可而止,做人模棱两可,做事不彻底,是非不分,庸碌无为就是在做小人。公务员要想做到中庸,既要坚持固守中正之道,又要敢于打破常规,将面临的不同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后天习得的素质;质,自然的先天素质)在孔子及其儒家看来,如果人的自然朴实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超过了朴实,又显得有些虚浮。儒家认为朴实与文采相互协调的人才成为君子。文质彬彬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修身境界之一。文质彬彬如何与公务员自身修养结合呢?公务员理应将自然美与素质美相互结合。《孟子•尽心上》记载:“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孟子认为,即使一个人具有天生丽质,而心灵不美,这种美没有什么可让人称赞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自身修身养性,用素养美来丰富自然美,做到心灵与外在美的统一,也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五、总结与展望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中西文化碰撞,多元文化冲突,道德体系有待完善,价值观混乱的状况下。上个世纪80年代,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西方学者曾宣布: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史和道德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思想体系,有很多已经深深的铭刻在民族性格之中。身处今天的公务员有必要挖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民风习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提升自我修养,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作者:张绍兴 李洪玉 单位:天津行政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务员道德修养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40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