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

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1-10 00:24:58 | 移动端: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

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 本文关键词:美学,特征,细节,我不是,主题

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 本文简介: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现实世界所勾勒的鬼神也不过是基于人类形态的基础上,所虚构出的不同形体,从而借此表达强烈的现实意义。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共同监制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是如此。电影以影像的表达方式,去触及不同人生的欢乐与苦楚。影片以出色的题材,不啻探讨了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更是促使大众

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 本文内容: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现实世界所勾勒的鬼神也不过是基于人类形态的基础上,所虚构出的不同形体,从而借此表达强烈的现实意义。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共同监制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是如此。电影以影像的表达方式,去触及不同人生的欢乐与苦楚。影片以出色的题材,不啻探讨了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更是促使大众去思考困境。尤其是它将白血病人这个边缘群体与医疗体制改革的双重话题狠狠地推进了大众的视野。因此,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同时,所表达的主题内容、细节的现实主义笔触以及美学特征等方面都彰显着深沉的普世价值与浓浓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主题;细节;美学意义;《我不是药神》
  一、主题:佛在本心,众生自渡
  无论从乡村、城市视域而言,抑或家庭、个人等角度,病患问题依旧是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只要家庭成员患上难以治愈的重大疾病,昔日平静的生活就将转变成一场不可估量的灾难。因此,与医疗有关的事件总会牵动所有普罗大众的心,这等于在无形之中要求了与医疗有关的影片必须真实深刻。如,2016年上映的十集电视纪录片《人间世》。这部影片以医院为拍摄原点,以聚焦医患双方面临生死考验时为重大抉择,从而展现了数十个家庭的离合悲欢。而《我不是药神》是在真实事件基础上增添了独到的人文关怀。影片《我不是药神》所拍摄的不仅是“药”,还是当今中国不够完善的医疗制度下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群像,同时也展现了法理与人情的冲突。
  电影《我不是药神》用117分钟的篇幅,讲述了一个以“药”为媒介展开了一波三折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是徐峥饰演的程勇,经营着一家成人保健品专卖店,衣着破旧且油腻腻的中年人陆续遭遇着各种危机。首先主人公是经营不善以至于付不起房租,其次自己的妻子跟着别人跑了,孩子的抚养权也甚至要变更,与此同时自己的老父亲的病也等着筹钱做手术……程勇面对来自工作、生活、感情的重重压力,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一个陷入中年危机的男人在一次不经意的机遇面前铤而走险的走私了一批印度药-格列宁,一个治疗慢粒白血病的有效药。凭借和国内正规格列宁价格的巨大差异,程勇大赚特赚了一笔,短时间内成为了人生赢家。然而,同行的觊觎、警方的追查、病人的期盼、家庭的责任,让程勇夹杂其中,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况。主人公在度过了一段平稳的生活之后,随着张长林被通缉、吕受益的去世,程勇决定再次踏上印度,开始了一场自我的救赎之旅。电影聚焦在层层递进又紧密联系的三个层面:中年危机、理智与情感、情与法。电影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开场,围绕“药”折射出世间的百态人生。虽然影片片尾中提到:格列宁的原型格列卫现已纳入医保。可世上的疾病不止慢粒白血病这一种,天价药也不止格列卫这一样,我们国家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二、细节:真情的极致体现
  整部影片对细节的刻画令人叹服,并且每位人物都具有真实性,每个细节都值得推敲品鉴。影片对于细节的深入描写不仅为电影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而且它以极强的隐喻方式抨击了当前社会现状。
  在影片开始,由王传君扮演的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第一次找到由徐峥扮演的神油店老板程勇的时候,吕受益卑躬屈膝的掏出一个橘子递给程勇,这与传统意义上求人办事的态度是相悖的。橘子在电影中正式出现了三次,每一次都与吕受益密切相关,因此,这种廉价的水果便承担起电影的叙事功能。橘子之所以作为一种象征,是由于橘子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且价格便宜,它最大的作用维生素 C含量较多,而白血病人急需补充维生素 C。同时,作为众多水果中不起眼的橘子也是吕受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病人的真实写照,被药价压垮后的吕受益,橘子也是他唯一能拿得出的水果了。
  橘子首次出现的时候便是吕受益找到程勇,并希望程勇能够通过走私方式获得印度格列宁,因此,他谦卑的拿出橘子,对程勇说“吃个橘子吧”,程勇知道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便直接拒绝了。在影片的中部,也就是第二次出现橘子的时候,程勇金盆洗手后,吕受益病发住进医院,程勇到医院来看他。吕受益异常惨痛的脸上露出笑容对程勇说“吃个橘子吧”,程勇仍然没有接受。后来,吕受益去世,程勇走出吕受益家门前狭窄通道的时候,看见由章宇扮演的彭浩(黄毛)坐在铁艺台阶上吃橘子,这也是橘子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当最后一个橘子出现在了黄毛手中,也预示了黄毛会跟吕受益一样的结局,他们都是卑微的如同橘子一样的存在。前中后呼应的小小一个橘子足以证明影片对细节的考究,因为约70%-90%的白血病患者在不同程度上缺乏维生素,国外有医学研究证明,摄入维生素C可以增强白血病人的免疫力并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橘子酸涩而甜蜜,生活的滋味亦如是。吕受益掏出的橘子不仅仅是他最后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是白血病人补充维生素最低廉的方式,更是电影制作者们对白血病患者这一群体的极致了解。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是口罩。口罩是电影中随处可见的,戴上口罩只露出眼睛的慢粒白血病友们透露出浓浓的无助、失望、愤怒、抵触。口罩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隔绝或者是人们的一种保护色。电影中的白血病友们都戴着口罩,如其说是隔绝细菌的侵袭,倒不如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隔阂。电影中的吕受益戴了三个口罩,这些口罩是吕受益的保护色。吕受益第一次找上程勇的时候,里里外外摘掉了三层口罩,分别是白色和蓝色,最外一层口罩是棉布的,其余两层口罩是医用无纺布的。身为白血病人的吕受益戴口罩无可厚非,三层口罩倒是有些令人窒息了。在思慧把各个群的群主带到包子店的时候,程勇认为他们带着口罩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发了脾气,大家都摘了口罩,可是都只有一层。白血病人佩戴口罩是为了阻隔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身体,可吕受益带三层口罩未免过于荒唐。可以说他的第一层口罩是在抵挡细菌,第二层口罩是在提防程勇,第三层口罩是在法律面前保护印度格列宁。程勇给了吕受益希望,印度格列宁悄悄的进入了国内,那时候的吕受益永远是把口罩耷拉在嘴边,没有遮起来。一个雨夜程勇又亲手毁了这份希望,把格列宁转给了药贩子,吕受益又一层一层戴上了口罩,离开了程勇的店。至此,程勇与他们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在程勇丧失格列宁代理权后,为病入膏肓的吕受益进入印度买药的过程中,碰上了印度人们在游神。镜头特意给了两尊神像特写,一尊迦梨女神像,一尊湿婆神像。印度是一個崇尚神明的国家,全民皆以神明为信仰。迦梨是印度教中的一个女神,她有着漫长且复杂的历史,尽管有时表现为黑暗和暴力,她最初作为灭绝化身出现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迦梨女神在现在意为最高存在和生命起源。湿婆,印度教三大神之一,呈现各种诡谲怪诞的相貌,电影中出现的是湿婆林伽像,其本身的意义是再生。所以这两尊神像的意义在于生命的重要性,影片中出现这两尊神像也预示着程勇心境的变化,也是程勇命运的转折。“神”意象的出现和使用,突出了程勇在道德与法律边缘的挣扎、温暖人情与自私冷漠之间挣扎。在程勇内心多重矛盾中,英雄主义闪现、人性闪光点爆发,温暖与希望的涌现,都很好地与神意象呼应。直到电影的最后程勇坐在警车被送往看守所的路上,路边都是送行的白血病人,他们纷纷摘下口罩,这个场景充满了仪式感,让程勇颇具侠义风范。
  三、美学意义:“超越现实”的建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掀起一股新现实主义创作的热潮,艺术创作者们热衷于对小人物喜怒哀乐的研究。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在他的镜像理论中说道:“观众会像婴儿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找认同,把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中的人物身上,然后反过来再与人物所体现的动机和价值认同”。[1]这是由于电影荧幕对观众来说相当于一块镜子,观众会努力地在荧幕中寻找电影对自己的映射,这种行为就如同婴儿企图在镜子面前认识真我。因此,由真实社会事件改编的电影不仅是对真实事件的复述,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当观众对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认可的时,那么影片也就完成了拉康意义上的二次认同,同时也是实现了观众的“目光”与导演的“镜头”的高度统一。而《我不是药神》正是用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建构,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寻觅到一個完美的契合点,并且在金钱与生命的天平上摆正态度,在人情与法理的关系思考中奉献一切。此外,由于《我不是药神》的影片色调浓郁深厚、人声与背景音相交融,从而促使观众产生一种置身其破落环境之中的错觉。尤其是程勇卖神油的小店与拉着曹警官手的大娘,都仿佛近在观众咫尺又离观众极度遥远,这种亦远亦近、亦真亦幻的设置,最终造成影片完成了对现实构建的超越。
  《我不是药神》在叙事方式上没有拘泥于对故事原型全面模仿,而是将视角聚焦于主角自身的心理救赎。吕受益的离世,促使程勇决定倒贴钱去帮助其他白血病患者。黄毛的离世,促使程勇情绪崩溃。因此,最后坐上警车被病友们夹道相送的程勇,与起初为了暴利选择贩售印度药的程勇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这是由于故事情节的设定促使程勇的人物形象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逐渐升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最高度的刺激,以致无法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扰乱,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2]这部影片既没有批判我国尚不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也没有抨击法律的不近人情。而是从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状态入手,着重刻画了疾病对他们身体、经济和精神的重创,引导受众在平淡的生活中对影片中汹涌的情绪感同身受。它采取独特的选题和丰沛的内涵巧妙地将“个人心理创伤”转化为“集体心理创伤”。这是由于观看电影本身就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仪式感,观众的集体属性会促使他们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产生强烈共鸣,这便意味着受众将共同承受《我不是药神》所带来的超越现实的集体创伤,以及共同守护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我不是药神》不同于其他类型电影情节人物的公式化,在《我不是药神》当中,多次恳求领导放过仿制药案的曹警官与传统意义上警察专制强硬的人物设定截然不同,这种人物形象的设计更具时代性和社会性意义。此外,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人物情感的表达也张弛有度。既有蜂拥而上的动作戏,又具有血流不止的场面,还有沉默不止的泪流和放肆开怀的大笑。影片力求开展对人物情感的挖掘,从而揭露当前社会窘况。通过程勇贩售仿制药这一事件,直击医疗体制上的漏洞。这样一种以饱满沉稳的方式,从一件事上升到历史层面和国家层面上的思考,不仅对电影而言弥足珍贵,而且对于国家来说更是难得,这便是基于现实的影像,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目的的结果。总而言之,《我不是药神》的过审和上映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着我国在敢于正视自己不完美的过去,以及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16 (7)。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2009.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从主题、细节和美学特征评电影《我不是药神》》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58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