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1-13 00:30:32 | 移动端: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本文关键词:南海,维权,不利因素,因素,我国

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本文简介:摘要: 南海维权形势复杂,既面临困难,又掌握有利条件,必须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虽然在地缘战略安全形势、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能源通道安全形势、资源控制与争夺、“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等方面,南海维权面临不利因素,但是中国在经济实力、特色大国外交、风险管控下的国际合作、军事

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本文内容:

  摘 要: 南海维权形势复杂, 既面临困难, 又掌握有利条件, 必须从最坏处准备, 向最好处努力。虽然在地缘战略安全形势、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能源通道安全形势、资源控制与争夺、“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等方面, 南海维权面临不利因素, 但是中国在经济实力、特色大国外交、风险管控下的国际合作、军事斗争准备、国内政治局面等方面, 南海维权面临有利因素。未来的南海问题仍然有可能出现波折, 其背后隐含的中美关系也将在曲折中前行。

  关键词: 南海; 亚太再平衡战略; 南海行为准则; 中美关系;


  Abstract: China confronts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 situations when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South China Sea. China should prepare from the worst and strive for the best. Although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South China Sea is confronted with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 strategic security, radical nationalist sentiments, energy channel security, resource control and fight, and Taiwan separatist activities, China's economic power, characteristic big power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under risk control, military preparedness and domestic political situations are positive factors to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of South China Sea will experience twists and turns along with circuitous development of Sino-US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Keyword: South China Sea;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Code of Conduct of South China Sea; Sino-US relationship;

  中国对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没有任何一个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在南海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亚洲经济以及海洋技术向前发展, 南海的国际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于是, 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陆续抛出关于南海部分岛礁的主权争议以及部分海域的划界争议等问题, 甚至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海的一部分岛礁。目前, 南海问题主要涉及“六国七方”, 即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2017年8月5日, 第五十届东盟外长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 (Code of Conduct, 简称COC) 框架。2018年6月25日至27日, 中国与东盟国家举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十五次高官会和第二十四次联合工作组会。与2013—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间相比较, 南海争端已经趋于缓和, 南海问题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 缓和并不意味着最终解决, 并且美国、日本等域外大国在未来仍有可能继续介入南海问题, 从而使得中国在维护南海权益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因此, 适时梳理文献资料并分析目前的南海维权形势非常必要, 这也是人们预测未来南海维权形势的基础。

  一、南海维权面临的困难

  首先, 地缘战略安全形势不利于南海权益维护。除了南海周边的一部分域内东盟国家之外,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域外国家也都涉足南海。大国博弈从幕后走到前台, 尤其是美国非常担心亚洲经济迅速崛起有可能威胁其全球霸主地位, 或者降低其在盟友当中的影响力, 于是通过在中东、西亚、中亚和东亚等地区制造新的麻烦, 抑制亚洲的和平发展进程。随着“重返亚太”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提出, 美国又改变以往非敌非友的相对模糊的战略立场, 将中国视为现实的战略对手。2012年6月3日, 美国前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提出, 2020年之前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2017年6月3日,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进一步宣称, 美国是南海“航行自由”的“扞卫者”。为了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已将60%的海军舰艇、约三分之二的海军陆战队以及55%的陆军兵力部署至太平洋地区, 甚至还计划将美军60%的海外战术航空力量也都调整部署到太平洋地区1。澳大利亚着名记者约翰·皮尔格 (John Pilger) 在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The Coming War on China) 中指出, 美国是亚太安全的最大威胁。2014—2016年, 美国针对中国的宣传战总共花费了40多亿美元, 妄图将中国描绘成南海“自由航行”的现实威胁2。何亚非指出, 美国不仅渲染“中国威胁论”, 在军事上威慑中国, 在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方面排挤中国, 而且利用所谓的南海“航行自由”问题、南海划界历史遗留问题等, 不断地挑拨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周边各国的关系, 并借此消耗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影响力[1]。2017年12月18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国家安全战略》宣称, 美国在军事、经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地缘战略的“主要竞争对手”。2018年1月19日,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明确提出, 国防战略重点由反对恐怖主义重新调整到“大国竞争”的军事准备上[2]。鲁鹏认为, 尽管澳大利亚的安全战略是以本土为核心, 澳、中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安全战略矛盾, 但澳大利亚在南海政策方面扮演着美国追随者的角色[3]。杨海光强调, 日本也紧跟美国脚步, 从20世纪90年代“有限介入”转变为2009年以后的“全面插足”, 不仅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而且向这些与中国存在争端的国家输送先进武器装备, 进一步激化了南海问题[4]。朱清秀认为, 日本利用东海与南海争端, 企图通过“两海联动”策略牵制中国发展[5]。与中国存在陆地领土争端的印度, 也成为美国和日本拉拢的对象。与2007年《自由使用海洋:印度海上军事战略》主要聚焦印度洋的情况不同, 印度莫迪政府在2015年发布《确保安全海洋:印度海上安全战略》则将“新加坡、巽他和龙目海峡及其周边地区”列为印度的“首要利益”, 将“东海、西太平洋及其邻近地区”列为印度的“次要利益”。此外, 印度计划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卫星追踪与数据接收中心, 与越南共享高分辨率的南海图像信息[6]。每当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趋于缓和的时候, 美国等域外大国又会不遗余力地挑起新的矛盾。即使2002年10月中国与东盟各国已经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Declaration o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简称DOC) , 而且也搭建了许多有助于妥善解决争端的平台, 但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仍然坚持在2013年1月22日启动中菲南海争端仲裁。越南在2014年12月5日向国际常设仲裁庭提交了《越南外交部提请菲律宾诉中国仲裁案仲裁庭注意的声明》, 以此呼应菲律宾的行动。王振、徐亮撰文指出, 为了制衡中国在南海的力量, 越南甚至还提出建设军民两用的金兰湾国际港项目, 通过金兰湾军事基地这个窗口, 加强与国际海军力量的关系, 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和“军事化”[7]。吴士存、蒋围撰文批评美国,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域外国家, 美国在2014年12月5日发布《海洋界限:中国南海海洋主张》, 公开支持菲律宾的仲裁立场, 违背其在南海问题上不持立场、不选边站队的承诺[8]。美国兰德公司在2016年发布的智库报告《和中国进行的战争》声称, 中美两国既是对手, 也存在着许多动态的共同利益, 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的不确定性是存在的。在朱锋看来, 未来中美两国在安全和战略上的“若即若离”状态仍将延续[9]。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仍旧保持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和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谢茜、张军平认为, 南海声索国与域外大国在南海权益诉求方面不尽相同。例如, 与菲律宾谋求南海权益不同, 日本则倾向于东海与南海之间的“两海联动”, 试图借用南海争端谋求东海权益[10]。刘建华、朱光胜指出, 即使是在美国内部, 智库的态度及其向美国政府的建议也存在不小的差异。其中, 现实派主张对中国“扶压并举”, 强硬派表示应该“加大压制”, 温和派则建议“共同努力, 缓解冲突”[11]。中国可以利用域内或者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以及政策差异, 分别采取应对措施, 缓和南海问题。

  其次, 激进的民族主义情绪不利于南海权益维护。李春霞认为, 越南和菲律宾的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激化, 不利于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展开平等互利的民间交往[12]。肖昶芊、张宇权以及潘亚玲发现, 受民族主义情绪影响的越南裔美国人也在不断地游说美国国会和政府, 煽动美国国内的反华势力, 甚至启发或者动员其他声索国在美国的移民加入游说活动[13,14]。查雯指出, 2010年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上台执政之后, 借助激进的民族主义旗号标榜“爱国形象”, 同时利用阿罗约政府的贪腐问题, 将菲律宾往届政府与中国政府之间关于南海方面的正常合作“污名化”[15]。叶淑兰[16]认为, 在南海问题上, 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导致社会舆论呈现“群体极化”、自相矛盾和非理性等特征, 并有可能对政府决策产生“堤坝效应”。因此, 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并积极疏导民族主义情绪, 将促进社会舆论与政府决策之间形成良性的动态平衡。

  第三, 能源通道安全形势不利于南海权益维护。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中国货物贸易量的85%经由海路运输。中国对石油等战略物资的依赖也日益明显。郑永年强调, 与美国相比, 中国实际上更加关心南海“航行自由”问题[17]。忻怿、朱卫斌发现, 2010年5月中国首次在中美高层闭门会议当中将南海界定为国家核心利益之一[18]。开辟更多海洋通道, 将有助于分散风险。例如, 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海洋局在2017年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 重点建设三条蓝色经济通道: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 连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 衔接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共同建设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 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19]。泰国克拉运河能够使得印度洋至太平洋之间的航线至少缩短1 200公里, 既可以缓解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能源进口的制约, 又能够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两洋战略”的实施。曹文振、黄微滋发现, 除了泰国局势动荡和美泰同盟关系之外, 日本、印度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也将有可能干扰运河修建。例如, 印度将印度洋视为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 因为仅就全球石油海上贸易而言, 超过80%的份额经过印度洋咽喉地区, 其中40%的份额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35%的份额经过马六甲海峡, 8%的份额经过曼德海峡[20]。另外, 全世界还有40%的近海采油量源自印度洋沿岸[20]。拉迪普·帕卡拉提认为, 2008年中国计划投资建设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港口、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引发印度不安[21]。任远喆断言, 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的传统利益受到冲击, 缅甸土瓦港、越南薯岛深水港口的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也会下降[22]。

  第四, 资源控制与争夺不利于南海权益维护。海民指出, 南海资源主要集中在渔业、油气和旅游三大领域[23]。其中, 渔业相对重要, 因为这是中国历史性权利的重要体现, 必须加强中国渔民在南海的存在[23]。王林、朱锋、覃丽芳发现, 除了渔业资源之外, 南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 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这对于南海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都非常可观。越南石油总产量的90%来自南海, 南海油气资源对财政收入和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7%和35%。[24,25,26]普拉善斯·帕拉米斯瓦兰指出, 丰富的南海油气资源不仅使得马来西亚能够成为东盟第二大油气生产国、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而且这还是马来西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7]。在美国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 各国争夺南海资源的冲突更加激烈。

  第五, “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不利于南海权益维护。1988年3月中越两国在赤瓜礁爆发南海武装冲突之后, 中国大陆与台湾方面曾经就共同保卫南沙群岛问题进行过互动。马英九担任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期多次重申了台湾关于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 即“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 而且通过官员登陆太平岛、兴建灯塔、扩建机场跑道等多种形式宣示南海“主权”。但是, 有台湾学者认为, 如果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展开合作, 那么就可能会使得台湾疏远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同时意味着台湾默认“一个中国”原则。因此, 在洪农看来, 随着民进党在台湾地区取得领导权, 其“台独”主张与南海政策相结合, 使得海峡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前景变得不容乐观[28]。张华、黄日涵指出, 从表面上看, 台湾民进党维护太平岛及南海“主权”, 但是其主张并没有包含U型线内的全部水域, 因而具有消极性和欺骗性[29]。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之后, 民进党屈从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程度明显降低[29]。王志鹏指出, 近年来台湾民进党内部甚至出现了放弃南海U型线及太平岛的言论, 要么将太平岛视为经济上不划算的“鸡肋”, 要么声称国民党当局以前提出的南海划线立场不适用于民进党当局, 而且表示在南海问题上坚决不跟大陆合作[30]。这种非常危险的、分裂国家的“台独”倾向, 必然会损害中华民族在南海地区的“祖产”。

  二、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

  首先,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南海权益维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是兴国之要。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1]习近平主席还指出,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中国“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不断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32]。张占斌在文中指出, 一切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想法, 都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 发展经济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33]。

  其次,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利于南海权益维护。随着冷战结束、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一超多强”的局面已然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再上新台阶。特别是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已经具备了推进新型大国外交的综合国力。在童伟华看来, 中国需要适时地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调整为“直面争议、积极开发”[34]。黄凤志、刘瑞提出, 中国应该适时适度推进南海岛礁建设[35]。中国不仅需要发展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甚至印度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 而且需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尤其是巩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目前, 中国已同80多个国家、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朋友圈”越来越大[36]。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中国政府反对域外国家介入、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立场, 得到柬埔寨、老挝等东盟成员国的理解, 拉那烈、布拉索昆强调, “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不倾向于任何国家”[37,38]。2016年第四十九届东盟外长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发表联合公报, 对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表示满意, 强调全面、有效地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性, 希望能够有效管控南海突发事件[39]。

  第三, 风险管控下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南海权益维护。任远喆、刘汉青认为, 虽然传统安全争端、域外大国干涉等因素也会影响非传统安全合作, 但是非传统安全合作已然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海洋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并且在这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发展势头[40]。张湘兰、张芷凡指出, 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下, 各国需要相互配合, 积极应对海盗劫掠、恐怖袭击、跨国犯罪、海洋灾害、海洋环境污染等各种类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共同维护南海通道安全。各国依照国际法准则建立的双边或者多边海上安全合作机制需要体现公平性、透明性, 防止沦为少数霸权国家或者小利益集团侵犯他国主权的工具, 反对将海上通道军事化[41]。鞠海龙发现, 即使是对华强硬的菲律宾上届阿基诺三世政府, 在最后期限前也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虽然菲律宾现任总统杜特尔特并没有放弃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 但是中菲关系已经出现缓和的趋势, 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逐渐恢复。值得注意的是, 杜特尔特曾经就任达沃市市长, 该市与安徽合肥、广西南宁结为友好城市。曾经的基层执政经验使得他比菲律宾上届总统阿基诺三世更加了解普通菲律宾民众对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42]。基于美菲同盟关系以及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菲律宾不能与其他国家结成军事同盟, 但是在经济和恐怖主义问题上, “可以随时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甚至不排除与中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可能性[43]。成汉平认为, 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打乱了越南的“经济算盘”, 南海其他声索国跟中国的关系趋于缓和, 东盟提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RCEP) 获得中国支持, 这些因素使得奉行平衡外交的越南意识到, 在南海问题上, 自己一国单独对抗中国是不明智的。于是, 2016年11月越南一方面声称“支持美国及其他伙伴介入亚太地区”, 另一方面也开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44]。

  第四, 军事斗争准备有利于南海权益维护。人民军队是国家利益的战略支撑。当前, 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在海上, 军事斗争准备的焦点也在海上[45]。2012年12月, 习近平主席视察南海舰队时指出:“必须充分认清我国海上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 有针对性地做好维护海洋权益军事斗争准备。”[46]中国决不主动挑起海上争端和冲突, 决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安全威胁, 决不影响国际法允许的海上“航行自由”, 但同时任何国家都不能低估人民军队扞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强力量, 对此既要靠决心和意志, 也要靠实力和准备[47]。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指出, 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 要将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 保持常备不懈的战备状态[48]。中国不仅要建设强大海军, 而且还要建设海警、海监、渔政等其他海上执法力量, 他们是中国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只有海上军事力量和海上非军事力量相互配合, 才能充分展示海权的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外交功能和警察功能[49]。

  第五, 国内政治局面有利于南海权益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和人民自信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从严治党, 清除腐败, 凝聚了党心民心[5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 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组织力、协调力、创造力、执行力, 而这些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可能是无法想象的[51]。

  三、未来形势展望

  综上所述, 南海维权面临的形势复杂, 利弊兼有, 必须从最坏处准备, 向最好处努力。一方面, 《南海行为准则》比《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更加具备约束性, 但是它们都没有解决主权问题, 而只是说明各方进入南海之后, 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虽然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搁置南海仲裁案结果, 但是菲律宾实际上并没有放弃仲裁结果, 而且我们也无法确定菲律宾国内反对杜特尔特的政治势力一旦掌权之后, 未来的菲律宾政府是否还会旧事重提, 或者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仿效。2017年3月菲律宾议员阿勒哈诺向众议院提出弹劾案, 其中一项理由是指责杜特尔特在南海问题上软弱3。2018年5月新当选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经在2018年4月以反对党候选人的身份对媒体公开表示, 如果他能够当选, 那么除了严厉监管在马来西亚的中资企业之外, 还打算重启南海问题谈判4。企图在南海问题上渔利的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域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小算盘”。特别是美国这个最大的域外国家仍然有可能使用其他新的借口干涉南海问题。未来形势发展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南海维权仍有可能出现波折。另一方面, 南海和平稳定既是中国的重大利益所在, 也是南海其他周边国家以及南海航道使用国的共同利益, 发生极端事件对各方都没有好处。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不仅需要南海沿岸国有效管控和妥善处理争议, 而且需要南海航道使用国, 尤其是美国等域外大国不要挑拨离间, 不要破坏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正如2014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世界邮报》创刊号指出的, 中美双方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冲突对抗, 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 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再次指出, “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是实现合作的前提, 相互依存度持续加深是大国合作的不竭动力[52]。从总体上看, 未来的南海问题仍然有可能出现波折, 其背后隐含的中美关系也将在曲折中前行。但是, 只要中美双方都具备管控风险、不使南海问题演变为全面对抗的基本战略底线与共识, 双方就不会因为南海问题滑入冲突对抗。李肇星指出, 中国始终“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 并且“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53]。

  参考文献:

  [1]何亚非.南海与中国的战略安全[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1) :1-8.
  [2]吴敏文.国防战略改变美国全力推进大国竞争军事准备[N].中国青年报, 2018-04-19 (12) .
  [3]鲁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从澳大利亚外交战略看澳大利亚南海政策[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2) :11-26.
  [4]杨海光.日本南海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4) :17-36.
  [5]朱清秀.深度介入南海争端:日本准备走多远[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2) :27-39.
  [6]楼春豪.印度莫迪政府南海政策评估[J].现代国际关系, 2017 (6) :41-48.
  [7]王振, 徐亮.越南金兰湾建设与南海“平衡”战略[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 (3) :90-101.
  [8]吴士存, 蒋围.中菲南海仲裁案新近发展评述[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1) :15-27.
  [9]朱锋.特朗普政府上台与亚太安全局势的新挑战[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 (1) :1-15.
  [10]谢茜, 张军平.日菲在南海问题上的互动与中国的应对[J].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 (3) :96-106.
  [11]刘建华, 朱光胜.试析美国智库对美南海政策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 2017 (4) :32-44.
  [12]李春霞.南海问题中的越南民族主义[J].太平洋学报, 2014 (7) :39-47.
  [13]肖昶芊, 张宇权.越裔美国人的民族主义与南海局势[J].东南亚研究, 2014 (6) :61-66.
  [14]潘亚玲.越裔美国人的政治游说及其对南海争端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 2011 (6) :15-22.
  [15]查雯.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变背后的国内政治因素[J].当代亚太, 2014 (5) :120-139.
  [16]叶淑兰.南海问题的公众舆论及其对决策影响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 2014 (12) :31-44.
  [17]郑永年.“两条腿一个圈”:习近平的新型大国战略[J].全球化, 2017 (7) :39-54.
  [18]忻怿, 朱卫斌.马英九执政时期美台就南海问题的互动——兼论民进党当局南海战略[J].台海研究, 2017 (2) :56-68.
  [19]国家发改委, 国家海洋局.“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N].中国海洋报, 2017-06-21 (3)
  [20]曹文振, 黄微滋.中国海洋强国战略视野下的泰国克拉运河修建探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5) :67-83.
  [21]拉迪普·帕卡拉提.印度国内对中国在印度洋开展活动的争论及分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 (1) :15-27.
  [22]任远喆.克拉运河与中国的海洋安全[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3) :84-96.
  [23]海民.建设“海洋强国”与经略周边海洋[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 (1) :914.
  [24]王林.从越南的海洋经济发展分析其南海主权争议战略[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 (5) :48-58.
  [25]朱锋.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J].东北亚论坛, 2015 (2) :3-17.
  [26]覃丽芳.越南海洋经济发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5:129.
  [27]普拉善斯·帕拉米斯瓦兰.安全地玩:马来西亚的南海路线和对美国的预示[J].南洋资料译丛, 2016 (1) :12-19.
  [28]洪农.试析南海争议的务实解决机制——推进南海争议逐步解决合作性方案分析[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 (1) :16-32.
  [29]张华, 黄日涵.台湾民进党的南海政策及其影响[J].太平洋学报, 2016 (4) :43-51.
  [30]王志鹏. 2016年台湾民进党的南海政策评估与展望[J].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 (1) :1-14.
  [31] 习近平.中国将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EB/OL]. (2013-04-07) [2018-06-28]. http://business. sohu. com/20130407/n371831759. shtml.
  [32]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核心利益做交易[N].人民日报 (海外版) , 2013-01-30 (1) .
  [33]张占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内涵[J].人民论坛, 2011 (21) :36-37.
  [34]童伟华.南海对策中“搁置争议”与“共同开发”之冲突及其调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1-6.
  [35]黄凤志, 刘瑞.应对中美关系南海困局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17 (2) :35-46.
  [36]外交部党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J/OL].求是, (2016-03-15) [2018-06-26]. http://www. qstheory. cn/dukan/qs/2016-03/15/c_1118334395. htm.
  [37] 张志文.支持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立场[N].人民日报, 2016-06-24 (6) .
  [38] 蒋天.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不倾向于任何国家[N].中国青年报, 2017-05-17 (4) .
  [39] 新华社.第49届东盟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公报[EB/OL]. (2016-07-25) [2018-06-26]. http://news.xinhuanet. com/world/2016-07/25/c_1119278225. htm.
  [40]任远喆, 刘汉青.南海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与中国的角色[J].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7 (5) :80-94.
  [41]张湘兰, 张芷凡.现状与展望:全球治理维度下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机制[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9) :5-12.
  [42]鞠海龙.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能消除前任的政治遗产吗?——兼谈杜特尔特的南海政策取向[J].当代世界, 2016 (6) :16-19.
  [43] 王天僚.中国将再向菲运送武器装备杜特尔特提议两国联合军演[EB/OL]. (2017-08-09) [2018-06-26]. http://www. cankaoxiaoxi. com/mil/20170713/2188915. shtml.
  [44]成汉平.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及影响[J].唯实, 2017 (2) :90-93.
  [45]王岳忠.扎实做好海上维权军事斗争准备[J].政工学刊, 2014 (7) :10-11.
  [46]陈新根, 吕达.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拓展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J].学理论, 2015 (9) :28-30.
  [47] 戚建国.国家核心利益不能损主权不能丢领土不能少[EB/OL]. (2017-08-09) [2018-06-26]. http://www. chinanews. com/mil/2013/02-04/4546697. shtml.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EB/OL]. (2017-08-09) [2018-06-26]. http://news. xinhuanet. com/2015-05/26/c_1115408217. htm.
  [49]刘一健, 吕贤臣.试论海权的历史发展规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6.
  [50]人民日报评论员.铁腕反腐凝聚党心民心[N].人民日报, 2015-07-31 (1) .
  [51] 温建伦, 张广照, 言实.党的核心领导和人民自信是事业发展的根本[EB/OL].宣讲家网. (2016-12-23) [2018-06-26]. http://www. 71. cn/2016/1223/926970. shtml.
  [52] 刘少华.习近平对世界如是说[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11-23 (8) .
  [53]李肇星.如何看待当前的南海形势[J].公共外交季刊, 2016 (4) :1-6.

  注释:

  1 转引自中青在线网刘平的报道《美国国防部长阐述亚太三大焦点、三大战略》, http://news. cyol. com/content/2017-06/04/content_16148993. htm。
  2 转引自《“中国威胁论”真相:美军方花40亿美元造谣》, 载于《经济导刊》2017年第1期。
  3 廖志鸿:《被指“亲中国”菲律宾总统回呛:那就请带兵去南海打仗吧》, http://www. guancha. cn/Neighbors/2017_03_21_399733.shtml.
  4 尹哲:《马来西亚92岁总理候选人:若当选, 将严加监管中国在马投资》, http://www. guancha. cn/Neighbors/2018_04_09_453126.shtml.

    黄荣哲.中国南海维权形势文献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06):25-31.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我国南海维权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62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