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论文范文 > 论文格式 >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9-10 11:38:48 | 移动端: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本文关键词:清代,廉政文化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本文简介: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清代廉政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第一章】清代廉政思想的发展研究绪论【第二章】廉政思想文化的导向【3.13.2】俸禄制度的约束【3.33.4】官吏选用制度的约束【3.53.6】考核奖惩制度的约束【第四章】社会文化对廉政文化的浸染【第五章】清代廉政文化特点【结语/参考文献】清廉政文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本文内容: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清代廉政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第一章】清代廉政思想的发展研究绪论
【第二章】廉政思想文化的导向
【3.1 3.2】俸禄制度的约束
【3.3 3.4】官吏选用制度的约束
【3.5 3.6】考核奖惩制度的约束
【第四章】社会文化对廉政文化的浸染
【第五章】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结语/参考文献】清廉政文化的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五、清代廉政文化特点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清代之所以能延续 268 年的统治,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廉政文化的建设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既然要研究清代廉政文化,就是要发挥它“经世致用”的功效,在总结古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和廉政文化建设。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不妨试着总结一下清代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

  1.缺乏一贯的刚性

  清代的廉政文化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一贯的刚性。清代建国之初,历任皇帝都会大规模整顿吏治,打击腐败力度非常之大,官员的清廉程度也非常之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击腐败的力度逐渐减弱,官员贪污之风盛行,许多反腐措施也形同虚设,官僚体制腐败异常。官吏对百姓刻薄严峻,阶级矛盾的激化与放纵官吏虐民关系极大,绵延至清代乾隆、嘉庆两朝的白莲教起义就是集中体现。连仁宗自己也承认:“此等教匪滋事,皆由地方官激成。”大臣尹壮图的奏章也说到:“吏治日见澄清,贼匪自然消灭。”可惜,政府并没能真正把百姓的利益置于首位,最终没能逃脱历史的怪圈,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之下,走向亡国。

  2.以高级官吏为主要关注点

  清代统治者结合前代的经验,对各级官员考察廉洁的重点放在中央大臣和地方督抚等高层官员身上,认为他们是使各级官员保持廉洁的关键。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对吏部的谕旨中指出了当时吏治问题上的六大弊端,并指出纠正这些弊端,首先要依靠大臣的廉洁和督抚的清正。康熙帝对于高级官吏在廉政方面的重要性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大臣廉则总督巡抚有所畏惮,不敢枉法以行私,总督巡抚正则下属官吏操守自洁。”“兵民依赖,全在将吏,而将吏表率,惟督抚提镇是视。诚使督抚提镇实能正己澄源,则所属守职奉公,禄足自赡,必无消兵民之事。”

  这项措施,被康熙以后的统治者们一直沿用,以致许多高级官员纷纷落马。这种政策,有力地打击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但是,高级官吏往往掌握重权,彼此包庇。长期的“人情”文化使得“人治”往往取代“法治”,法律措施显得苍白无力,常常大打折扣,徇私枉法的情况也就难免。

  3.对传统儒学的僵化吸收影响到了廉政文化的建设

  清代廉政文化尽管内容丰富,但在传统封建主义思想的统治下很难有大的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传统儒学观念的僵化吸收。清初虽倡导儒学,但又多次大兴文字狱,使得文化与政治之间被活生生地割裂开,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清朝皇帝突出强调官员的“忠”,清官廉吏的标准更多的是以忠君为上,清廉爱民只是忠君的一种外在表现罢了。因此,贪赃枉法的官吏被治罪主要是因为不忠于皇帝,即“奸佞之臣”.比如嘉庆年间的王伸汉一案中,李毓昌前往调查,山阳知县王伸汉行贿不成,便在饯行的酒中下毒杀了李毓昌。结案后,嘉庆帝表扬了李毓昌,但不是因为清廉自律,而是因为他“忠”于皇帝。再比如嘉庆帝惩办和珅,主要的罪名是他擅权跋扈,借太上皇的名义干预朝政。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廉政标准和措施的施行,贪污官吏只要表现出忠心,皇帝就可以网开一面,不再深入追究,以至于影响到了人们对于贪污廉洁的鉴别标准和认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清代廉政文化特点》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259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