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韶山红色之旅-心灵洗礼--心得体会
韶山--红色之旅 心灵洗礼
7月9日到10日,单位组织我们全体党员踏上七一红色学习参观考察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积淀深厚的革命精神。9日一大早,我们踏上红色旅程。经过3个多小时,到达湖南长沙,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当天下午参观了铜像广场、故居和纪念堂,感受革命伟人故乡风韵,聆听伟人儿时的记忆...下午抵达省会长沙,9号品味岳麓书院底蕴,一睹爱晚亭风采,下午三点开始返程,至此结束整个学习考察过程。
两天的行程短暂而紧凑,在几天的旅程里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既感受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祖国的山川秀美,更重要的是重温了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诗国长城”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绵延的历史脉络令人赞叹折服,岳麓书院深幽的景致意境和悠久的文化沉淀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些都不及韶山的烙印韶山的精神那般令人敬仰乃至朝圣。韶山之行对我们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洗礼。
一、瞻仰伟人神姿,感受缅怀情思。
韶山之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了毛主席铜像,向毛主席的铜像献花、敬礼,向毛主席三鞠躬,像全国各地奔向韶山冲的人们一样,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站在巨大的塑像脚下,一种自豪而激动地情怀油然而生,不禁让我想起毛主席那豪迈飘逸的诗篇《沁园春?
雪》,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脍炙人口的词句。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前方,时时刻刻注视着祖国和人民,庇佑着中华儿女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他是在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吧,是在为国家的安定繁荣保驾护航吧。
韶山人民已经把毛主席当成神来供奉和朝拜。据导游讲解, 1993年12月6日毛泽东铜像揭幕时,天上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金色的阳光穿透弥天尘雾变成红通通火球,银色月亮被远天沙尘虚掩着变得洁白晶莹,所有人都惊叹于日月同辉的壮丽奇观;韶山往常在三四月份开放的杜鹃花,傲雪胜放,鲜艳喜人。这些美丽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主席无限的崇敬和深深地怀念之情。在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冲,乃至在湖南,随处可以领略到伟人的风采,可以感受到人们的缅怀情思,他是无可争议的一代伟人。
二、解读历史沧桑,领略革命情怀。
在毛泽东纪念馆,毛主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的故事中,我们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通过参观我们知道,毛泽东出身于富农的家庭,杨开慧烈士出身于教授的家庭,他们的条件在当时应该说是很优越的。但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危亡,他们都舍弃了这些。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环境真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
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祖国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
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斗争精神,就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最好体现,也就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体现出来的“韶山精神”。“韶山精神”是我此次参观学习体会最深之处,他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民族之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字字珠玑的豪迈诗句,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众多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共产党人以他们的壮怀激烈,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三、品味故居风韵,追忆似水流年。
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空气鲜美的小村庄,有宁静淡泊的悠远味道,与喧嚣隔绝,与尘世无争。这里有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扁担型的土木结构建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泥砖墙、小青瓦,背山面水,掩映在绿树翠竹中。这里就是毛主席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点燃革命的圣火,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起点。随涌动的人流前行,天井、杂屋、厨房、毛主席父母的卧室以及毛主席的卧室,历历在目。那些旧物,书桌、衣柜、石磨、水车,都曾留下过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
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走上革命道路后,他毅然回到家乡,亲手创建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哀鸿遍野的乡村,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这革命的火种,历经了80年风雨沧桑,依然经久不息,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也照亮了后辈前行的路程。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居、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昔日韶山养育了主席,今日却因为主席韶山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故居前人潮涌动,来参观学习的人很多,给本来幽静的乡村增添了许多生机,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让这一刻的激情定格成永远的回忆。
四、珍惜现在,努力工作
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抚今追昔,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建立来之不易,安定祥和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由衷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当前瞻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他们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深切的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2天,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韶山之行,是精神和灵魂的洗礼。作为革命的后继者,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以最高的热情,最高的效率,切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篇二:韶山心得体会
滴水穿石,贵在持之以恒
——xxx,韶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韶山,十分平常而又简单的名字,却充满了神圣的光芒,令数不尽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魂牵梦绕、真切向往。它因一代伟人毛泽东而名噪世界,誉满全球。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红色学习基地。在这金秋十月,在公司的安排下,我有幸踏上了这红色之旅,寻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来到湖南韶山,重温感受那段伟大的历史片段,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洗礼,体会很深。 来到韶山,已经天黑,在大巴车上,虽然看不清外面的景色,但自然而然地有点心跳加快,由心底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导游小姐在向大家说着当地的一些民俗及生活习惯,不经意间,听到导游说到了这里的韶山精神,感到十分新奇,也埋下了探索的种子。第二天的开班讲课,老师给我们讲了韶山精神。 我了解到:“韶山精神”,是一种宏观的革命精神,代表了老一辈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精神。“韶山精神”是韶山,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对革命前辈的肯定,也是对后世之人的教育。毛泽东的豪迈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战争年代以韶山党支部为核心凝成的韶山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精神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坚定信念,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而韶山精神的点精之笔就是我们伟大领秀毛主席。老师煽情地讲述了毛主席的曲折成长过程,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一代伟人复杂而又精彩的 1
一生,从一个农村娃娃成长为亿万人民的领秀,不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篇史诗,其背后的动力就是那种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 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到“问苍茫在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壮举,最后到解放全中国,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了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幸福,花费了他一生的坚持。这是一种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典范。
在战争年代,毛主席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新中国,一家就牺牲了6位至亲——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但是毛主席没有被这些打倒,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始终没放弃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在成为一国之首的和平年代,仍以身作则,艰苦朴素,一件睡衣,73个补丁,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为了人民早是过上好子,无时无刻不在燃烧自己的生命。从毛主席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的故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次红色之旅的教育培训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仿佛穿越了很段壮烈而又辉煌的历史。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故地、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那我们铭记那里曾经出现的人和事,还有那永不磨灭的韶山精神。这里的一山 2
一景,一座座历史遗址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这次韶山之行,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和平年代的新的革命环境,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员的义务,以史为镜,在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继承毛主席那种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传统,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结全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我要努力做好下面的工作: 坚定思想,明确目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工作上要有紧迫感,要学以致用,保持旺盛的斗志,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履行党员义务,自觉用党员的标准约束规范自己,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以公司制定的发展目标为工做方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在北斗领域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枪杆子里出政权,核心技术促发展。在白色恐怖下,在反革命大屠杀后,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从此直接扭转了当时的形势,拯救了全党,拯救了中国红色革命。对照我们从事技术岗位的人,什么是枪杆子,那就是自己的核心技术。坚持对核心技术的探索与撑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全面撑控、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 3
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这上,结合市场情况,我们做好产品的配套与应用,就一定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有了枪杆了还不行,还要有为了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技术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在良好的技术沉淀下,还要有不断地创新性,而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求技术人员不断的学习、探索和积累。技术发展无边界,学习永不止,特别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正像毛泽东说的:“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技术人员三天不学习,也就跟不上外面技术发展的潮流。所以,在专业技术与综合技术的学习、涉取上要持之以恒,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积少成多,聚小成为大成,滴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精神力量。只要我们技术人员具有这种滴水穿石的学习精神,结合公司的产品领域,不断进行专研与拓展,在技术的提升上会有质的飞越,就一定能提升xx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根基。
4
篇三:党员韶山行心得
心得感悟正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一首耳熟能详的诗,一首激人奋进的诗。每每读到,都让人热血沸腾。诗作出自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很早就对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敬佩不已,对其诗作更是崇拜有加。而毛主席的故乡—韶山,更是令人向往不已。
6月份,营销中心党员赴韶山学习活动通知一经发出,我就立即报了名,去韶山的种子开始在心中破土而出。夏季集训后,所有的期待都变成了现实。车在去往韶山的路上,缓缓地开着,每一寸土地的靠近,都在无限的放大心中的期望。
到达的第一站便是“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每个人对于不同的景,便能生出不一样的情。在滴水洞最让我动容的不是一号楼的主题建筑,亦不是传说的虎歇坪,只是主席浴室马桶前的一张桌子。桌子是用来看书或批阅紧急文件的,它让我们看到了主席的好学和对国家和人民一片赤诚之心。
第二站便是观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全剧演出时长70分钟,分为七大部分,将毛泽东走出韶山救亡启蒙、领导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众多事件有机整合串连,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伟人风采。
第三站—毛泽东铜像广场。在毛泽东铜像广场上,我们集体向毛主席敬献了花环,并重新宣读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是入党3年多来,再次宣读誓词。在毛主席铜像前的庄严宣誓,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下着雨,但我们还是激情昂扬,热血沸腾。
第四站—毛泽东故居。毛泽东诞生于此,在故居居住了17年。毛泽东故居的参观,是
本次学习活动的各站中,人气最旺的。虽下着雨,排队足足排了一个多小时,但也正体现出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
第五站—毛主席纪念馆。纪念馆从毛主席出生、成长、离开家乡、领导秋收起义等一直到毛泽东逝世,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毛主席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深深感染了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
随后,根据支部安排,我们又追随毛主席的足迹,前往他求学成长的地方,感悟了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学术气息。
一路的党员学习活动,通过同事们的互相交流、导游的介绍,使我了解到毛主席一家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良好的环境,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毛主席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一切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是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的。
这次党员学习活动,实地感悟毛主席的成长与求学,使我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我对毛主席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使我对于当今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现在,回到了工作岗位,我想,我应该把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带到自己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克服困难,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使命,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做一名新时期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