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心得体会范文 > 法院读党报心得体会

法院读党报心得体会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5-12 07:40 | 移动端:法院读党报心得体会

篇一:读《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心得体会

好酒越陈味越香,好书越读味越浓。或许是毛主席那句“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更深刻的感觉它。”的经典名言在自己身上开始发挥作用,再读此书,我便有了一点浅薄的读后感,小简报蕴含大方法。为了让红军和地方政府普遍举办《时事简报》,毛主席动笔写了一篇文章叫《普遍的举办》,把举办《时事简报》的意义、内容和编写方法进行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编印工作简报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有效方法,编好工作简报可以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对推动工作落实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目前,编印工作简报的经验一直在各级党政机关得到保持和提升。但仍然有一些地方不注重举、不上心办好工作简报。我有一次下乡就了解到一个乡镇借口工作忙停办了工作简报。我当时就给他们乡镇的领导讲了毛主席亲自过问工作简报,亲自要求办好工作简报的事例。回来后一个星期,我又看到了这个乡镇编印的工作简报。小标题反映大道理。“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这是毛主席在审阅新华社一条新闻时的批语。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不仅经常关注党报,而且经常给党报提要求,指出不足。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如今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不读书,不看报,不上网,出现毛主席说的“井里虾蟆井里跳”,的现象,坐井观天,着实值得让人担心。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亲自给网络主流媒体提要求,带头走上互联网,与网民交流、对话,已经在用行动告诉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多接触新兴舆论媒体,要学会用网络媒体来助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了。小消息报道大事件。毛主席还是咱们新闻战线的一把好手。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新闻报道名篇。时下,一些报纸、网络上的新闻是越来越写得长,让人读得烦。知识爆炸的年代,受众的阅读时间有限,人们越来越喜欢看一些“火柴盒”消息、“豆腐块”新闻。要是有人来问我,短消息怎么写?我得请他来读读毛主席的新闻作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这些短小精干的新闻作品都是毛主席亲自写的,而且已经成为新闻之精品,甚至是经典,列入多种教材。毛主席亲自动手写新闻,而且带头写短新闻,并要求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实在值得我们新闻战线的同志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好好学习一下。曾经接触过一些喜欢新闻写作的朋友,新闻写作是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助推器,勤学勤写让他们成长,有的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但一旦当上了领导干部,他们就把自己的特长放弃了,私底下交流思想的时候说,原来写是没有办法,现在是特别怕写了,干脆不写了。我希望有这样经历的朋友能够读读毛主席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重新拿起手中的笔,继续写起来、坚持写下去。小词汇来自大“锤炼”。认真“锤炼”新闻语言,生动形象的驾驭语言文字同样是毛主席的特长。主席的文章向来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语言犀利精辟,直指要害,而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是典型的写给人民大众的文章。他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他还教给我们锤炼语言的“三大法宝”: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让我们共同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小批语隐藏大民生。1951年5月16日,毛主席对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关于三个月处理群众来信工作向毛主席的报告》的批语中要求:“必须重视人民的来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毛主席的批语让我想起来最近形成网络关注热点的庄河市海洋社区千名群众下跪唤出市长“下课”事件,如果我们那位市长工作做在先,在群众来信的时候就到一线去处理,不要等到千名群众下跪还换不醒他的党性的话,我们就不会看到这个让人痛心疾首的案例。希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此为戒,记住毛主席说的:“要把这件事(人民来信)看成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希望今后千名群众下跪唤出市长“下课”事件少些,少些,再少些。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宝藏。自己读得浅,感受亦浅,只能够先从一些小的地方来谈一些个人的小感受和小体会,《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是一个大宝藏,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来挖掘,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进去,吸

取营养,学习方法,领会精髓,指导实践。

篇二:我与党报

我与《洛阳日报》共同成长

姚凹小学 陈菁上学时,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毕业后,我考上了农村特岗教师。农村特岗教师工作在农村,远离繁华的城市,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信息也比较闭塞,时间久了,我常常觉得自己快要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图书馆遇到了《洛阳日报》,这是我与党报的一次神秘邂逅,我被上面的讯息所吸引。

《洛阳日报》是一种综合性质的报纸,分为十二版,上有政策、理论、世情、洛阳成大事,各县城事,旅游业发展,足不出户,我就能了解到洛阳全城的发展变化。

农村教师的生活比较单调,我喜欢读书,喜欢读党报。《洛阳日报》是一个窗口,透过它,我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内容,里面不乏文笔不错非常有才情的人写的文章。读者党报,感受着洛阳城市的不断繁华,感受着家乡的变化,观赏着家乡的优美景点,感受着家乡旅游业正在腾飞。

党报更直观地记载着我家乡的变化和进步。在党的政策引领下,农村的村庄建设成了农村社区,从低矮的棚户区到高楼大厦,从狭窄的街道到宽阔的柏油马路。我工作的地方,也有原来的村庄变成了现在的社区,远近闻名。村民搬入小区,居住环境更美了,生活质量更好了。家乡在工业上也在快速地发展。党报宣传了家乡的繁荣昌盛,赞扬了家乡的好人好事,记录着家乡前进的步伐。

党报上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我喜欢看《洛阳日报》上的百姓生活,那都是洛阳老百姓自己的真实故事,一些多思多感的人记录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洛阳老百姓真的是有情有义。我还喜欢看党报上的河洛文化。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曾经有很多的文化名人在洛阳做官,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洛阳文化底蕴丰富,作为一个洛阳人,对自己的家乡有无限的感情。我很想去了解这个王城的兴替和奇人轶事。

我每天都在读党报,一日不读就感觉到生活的乏味。在单位上班,休息之余,我就会拿起一份党报来读,浏览一下时政,了解城市发生的新鲜事,让自己也紧跟时代的潮流。

回想起与《洛阳日报》的几年情缘,深刻地感受到。它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它不断地帮助自己了解外面的世界,它又可让我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它不断充斥着我的生活。

《洛阳日报》,我愿与你一路同行。

篇三:党报如何蹭《人民的名义》热度?不止挂在标题上

党报如何蹭《人民的名义》热度?不止挂在标题上

《人民的名义》热播,让“达康书记”着实火了一把。网上有关“达康书记”的段子和表情包满天飞,打开微博,上一条是“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下一条就是美颜后的“达康书记”照片,而各媒体也纷纷发文蹭《人民的名义》热度,有的采访导演、编剧、演员,也有的总结剧中经典语录。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浏览各省党报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在蹭《人民的名义》的热度,将剧中的情节联系各省实际,发表相关的文章。党报是如何蹭热度的呢?政知君来帮你盘点一下。

以人民的名义办事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过梳理发现,有几个省份的党报文章直接将“人民的名义”挂在标题上。

浙江省在4月10日的党报中刊登了一篇名为《以人民的名义,将剿劣进行到底》的文章。文中借用《人民的名义》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表明人民对于“五水共治”的认同。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2013年底做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7年总规划投资4680亿元人民币,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四年后,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态报告中称十大流域中,浙闽片河流水质第二年达到“优”,但是浙江省对于水环境的治理并没有放松。两会结束后一周,适逢“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剿灭劣V类水誓师大会。而此次借用《人民的名义》中的台词,也再次强调了剿灭劣V类水的决心。

与浙江毗邻的江苏,则关注的是“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信息,即今年年底之前,要将全国所有市县“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房源信息,全部接入国家级平台。一篇题为《请以人民的名义推动“以人查房”》的文章挂在中国江苏网上,文中提到虽然在最初提出“房产联网”的概念时,规划的功能是有“反腐功能”,但是却由于地方政府官员认为涉及到个人隐私,致使“房产联网”并不能推进“以人查房”,并呼吁“请以人民的名义‘以人查房’”。

邮递员最主要的工作是收发信件,但是安徽的一名快递员却私拆举报信件,并将信息提供给被举报人换取财物,《请以人民的名义查办“邮递员销售举报信”》中呼吁要像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那样,深挖腐败线索,把“邮递员出卖举报信”的背后问题查清楚,以人民的名义查办“邮递员出卖举报信”。

除了传统的写信的方式沟通外,网络作为一种效率高、速度快的沟通渠道,成为了干部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也是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以“人

民的名义”上网,呼吁广大党员干部要善用网络“发声”,打好党的网络“宣传牌”,做好党政“传声筒”,维护好群众的精神家园。

做“陈岩石”式的共产党员

除了像上述的三个省份一样强调以“人民的名义”办事的,还有的省份将剧中的人或事联系到了现实生活中,推动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解决。

《辽宁日报》发文称剧中的陈岩石检察长是全剧精神领袖式人物,虽已耄耋之年,但他仍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战斗在第一线,始终保有对党与人民的高度忠诚。通过陈岩石老检察长,来教育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学习“陈岩石”精神,做《人民的名义》里“陈岩石”式的共产党员。

除此之外,剧中的某一情节也引起人们的讨论: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讲述家里二十万存款来历,剧设是孩子他妈摆地摊躲城管被车撞了,并强调现在的城管一逮着就收车。这一情节让城管颇感委屈,认为自己背了黑锅。《不当背锅侠,也不要对号入座》的文章中却认为目前形势下城管的负面报道并不少,人们对于城管的印象还停留在“暴力执法”中。并强调,不当背锅侠,也不轻易对号入座,应该是对城市管理的一种自信。

随着《人民的名义》热播,电视剧中被达康书记批评的光明区信访局低矮的窗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蹲式窗口”火了一把。近日,继郑州社保局被曝出有“蹲式窗口”后,又有网友反映,在株洲火车站派出所、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也有此类窗口,现实版的“蹲式窗口”频频被曝光。随之引发了大家对“蹲式窗口”的讨论,也有不少报纸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评论。

《河北日报》在4月20日的报纸中评论说,“蹲式窗口”表面看是“物”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人”的问题。这种窗口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增添了新的注脚。透过一个个“蹲式窗口”,人们看到的是一些单位或部门宗旨观念不强,为民、便民意识不够。

“农民的儿子”

除了将剧中的情节联系现实生活外,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还发现,“农民的儿子”这一次也频繁地出现在一些文章中。

以前一提起“农民的儿子”,想到的大多是朴实忠厚的形象,但是有媒体在梳理近几年被查出的贪腐官员的忏悔书时发现,有不少人将“农民的儿子”作为“口头禅”。例如中南大学原副校长胡铁辉由专家型领导沦为阶下囚,回忆时他说:“我生长在乡下,五岁就帮家里看牛,中学时,一年只有一条裤子过冬,一天最多吃一个红薯。”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在悔过书中说:“我16岁高中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深切体会到做农民的辛苦,起早摸黑,日晒雨淋,蚂蟥蚊子叮咬,劳动一天也只有几角钱。”

《人民的名义》剧中,当赵德汉蹲在地上痛哭忏悔,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以致走上贪腐之路时,侯亮平则斥责他说:“你大把大把捞黑钱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堕落了,别拿“农民的儿子”说事》中对出事后才想起自己身世的官员评价时

说,这是在给祖辈丢丑,给农民抹黑。并强调,没守住初心、堕落了的贪腐之徒,不必拿“农民的儿子”说事。

有媒体曾梳理过53名官员的忏悔录,其中有14人以“我是农民的儿子”开头展开叙述。“农民的儿子”为何总是败给贪腐?有文章认为“农民出身”与贪腐不贪腐是没有关系的,“农民的儿子”也从来不是败给贪腐的原因。决定一个官员清正廉洁的,除了监督制度、官场风气环境等一些客观的外在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官员自己的心性。


法院读党报心得体会》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377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