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总结
新化县商务局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
总 结
为认真抓好全面小康建设推进工作,促进区域发展,一年来,我局多措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第三产业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力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提升、群众收入增加、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省定指标完成情况
2014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责任单位为:经信局、住建局、商务局、发改局)完成数为72.9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4亿元,在全市排名前列。关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指标,省定任务与市定2014年任务差距较大,尽管我局多方努力,但按目前情况看,省定任务恐难以完成,我局就此项工作在今年4月份根据县小康办征求意见的通知,已提过书面建议。
二、项目资金争取情况
根据我局今年上报县小康办的项目争取方案,2014年计划争取国家财政项目专项资金356万元,实际争取到位资金393万元,具体为:
1、产业园区。湘菜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0万元。
2、物流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国际开拓资金4.5万(2个
企业);市场体系建设引导资金50万元。
3、农村市场建设。水车、新天、吉庆、奉家镇横江农贸市场改造资金共175万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资金98万元;农产品直销店建设扶持资金13万元。
4、县乡流通再造。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经费6.5万元;开放型经济发展资金6万元;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资金22万元;重点展会项目资金8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科学指导全年工作。
制定了新化县商务局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方案,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安排和解决全面小康建设工作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二)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日常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面小康建设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杨利勤为组长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分工,并确定分管领导和联络员,由联络员负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日常工作,加强与县小康办、相关企业的联系,动态、准确的掌握全县商务经济发展动向。
(三)全面开展宣传,积极营造工作氛围。
一是积极报送小康信息。每月定期向县小康办报送信息,上报本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指标完成情况。二是开展
新闻媒体宣传。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小康宣传活动,及时报道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有关情况,在省市县媒体共发表小康报道6篇,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四)积极攻克难题,加强协调对接工作。
1、与项目建设涉及到的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统计、财政、发改、经信、住建等单位进行工作调度。
2、主动与省市对口部门联系沟通,一把手亲自带队多次对上进行协调对接,畅通资金拨付渠道。
3、积极对接省和市的重点服务项目,创新发展我县现代服务业项目和具有带动力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4、密切同入统企业的联系,为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标的质量,针对还有诸多应入统企业没有入统的情况,我局努力加强上限企业入统工作,并由分管领导多次开展企业调查,大力培育限上企业,确保指标的真实性。
四、2015年工作安排
(一)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
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县乡流通再造等民生工程建设,让群众感受小康建设成果。保持工作热情,继续营造小康宣传氛围,认真做好具体工作的落实,查找不足,加快制定措施,加以解决,对暂时不能完成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继续加强指标数据报送工作。
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与省、市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数据的有效对接和具体工作的落实。根据省、市、县相关部门要求,完善指标基础台帐,确保指标按期完成。
(三)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抓好第三产业项目建设。
一是发挥项目建设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家居汽贸建材广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动工)、电子商务产业园、农资大市场的建设。二是进一步推动物流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以物流体系项目的推进实施促进我县商贸物流向更高层次发展。
新化县商务局
2015年1月
篇二:永和镇2013年全面小康创建工作总结
永和镇2013年全面小康创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镇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充分联系镇实际,对照要求、全面动员、大投入、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现将我镇2014年创建全面小康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总体要求
2013年是开展全面小康创建工作的起步之年,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和县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围绕“提速发展、抢位争先”总基调,“转型跨越、能快则快、全面小康”总要求,“一二三四”总战略,突出“三个不能代替”和“三个核心指标”,着力实施“十大工程”(思想解放、“三化联动”、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扶贫攻坚、生态文明、人才建设、依法治镇、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奋力扩大经济总量,加快提升人均GDP水平,为建成一个不含水分、实实在在、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开好头、起好步。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为确保同步小康镇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经过镇党政班子充分酝酿、磋商,并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制定了《永和镇创建全面小康社会工作推进方案》、《永和镇创建全面小康工作要点》及相关工作制度、职责,细化分解全面小康创建任务,落实具体责任,指导各村社开展全面小康创建工作。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工作组、考评工作组、宣传工作组、监测工作组、工作推进组,具体负责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的统筹推进、督查考评、宣传普及、统计监测等工作。同时制定了《永和镇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永和镇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规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会议制度、文件制度、运行管理等。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推进。
2、制定措施、分类推进。按照县文件要求,我镇为二类乡镇,
在2018年实现程度达90%以上,群众认可度达80%以上。人均税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在农家”覆盖率、乡村公路硬化率、通组公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必须达标,其余指标达到或超过考核标准。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针对创建工作的难易程度和现阶段水平,我镇拟定了创建工作时序和相关要求。2014年,鱼塘村创建为全面小康示范村;2015年,双山村创建为全面小康示范村;2016年,永华社区创建为全面小康示范村;2017年,党湾村创建为全面小康示范村。
3、加大投入、强化宣传。根据镇党委、政府统一要求,结合
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小康创建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召开全镇干部及村民代表大会、印发传单的方式,开展全面宣传,提高知晓率,充分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面小康创建工作中来。自工作开展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4、开展培训,强化督查。镇召开了全面小康创建党员大会和
业务培训会,会上对全面创建小康的目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讲述,对全面小康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培训。由镇纪委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社、各部门全面小康创建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还通过授课、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小康创建业务人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提高全面小康创建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全面小康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5、调查摸底,全面检测。农业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和通
村通组公路硬化、通户便道硬化、“四在农家”村庄整治和房屋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文化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镇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社区)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三项核心指标是我镇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我镇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县项目编制规划,并根据规划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年度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镇工作推进组就全面小康创建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全面摸清底数,按照“小康水、小康路、小康寨、小康电、小康房”进行详细摸底,分别建立了台账,根据台账拟定项目单子,并分别与县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
6、狠抓落实,攻坚克难。积极开展各项具体创建工作,按照
计划和实施方案,件件抓好落实。
一是抓好经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加强集体资源资产管理,切实提高经济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抓好环境改善,建设环境优美乡镇。针对环境“脏乱差”的现状,组建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发动群众,围绕
“拆、建、管”抓落实。在镇容村貌治理方面,镇党委、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清理垃圾处理和厕所改造这等方面。三是抓好和谐稳定,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以开展“党群直议制”为契机,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和素质,进一步推进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确保全乡和谐稳定。
2013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91万元,完成税收674.8万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39元;完成茶叶移栽1000亩,育苗400亩,补植补造800余亩,茶叶套桂花238亩;粮食总产13700吨,烟叶收购159.7万斤,产值2084万元;全镇共存栏牲畜9970头,禽47624羽,网箱养殖面积达到7.5亩,养殖户7户,共计139口网箱,年产量约43万斤;全年修建沼气池84口;解决3500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减少贫困人口900人,新建县级四在农家示范点1个。今年我镇投入了300万元建设龙漩沟防洪渠,加固防洪堤。同时也争取到项目资金71万用于建设双山陶坝饮水工程,解决了2000余人口的饮水问题。同时争取上级投入,加大对我镇电力设施的升级改造,2013年投入200万元改造双山、党湾两个村通组公路沙石化12公里,争取项目资金920万元,启动后坝公
路硬化工程,投入4000万元对集镇外环路进行升级改造。 为了改善我镇的老人、学生、教师居住的环境和医疗环境,今年对敬老院总投资300万元,现已到位246万元完成主体工程的80%,中心幼儿园总投资300万元,完小宿舍总投资260万元,教师周转房总投资120万元,卫生院总投资308万元,目前已投资150万元
进入第二层施工。建造篮球场和村民健身场所,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2户,村民建房170户。特色产业方面。2013年完成茶叶套果树种植300余亩;红椿2000余亩;辣椒种植约5000余亩;已启动280余亩金银花基地建设;正在规划花卉苗木育苗300亩,总投资500万元;中药种植200亩;新扩建城镇专业菜地200亩,提高蔬菜供给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在我镇全面小康创建工作建设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发展发展健康,进展顺利,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农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二是农村建房散乱,土地资源占用量大,没有科学合理布局;三是群众卫生习惯较差,乱堆乱放,影响村容村貌;四是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人均收入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集镇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商引资力度还很薄弱,创造性招商和与金融机构还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二是土地合法化问题。土地合法化进程滞后,直接影响了资金的回笼,直接影响相关项目的建设进度,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帮助解决这一关键性的问题。三是专一技术人员短缺,需要上级职能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四是产业发展滞后。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镇将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抓好落实各项工作。一是做好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做好“两个硬化”工作;
篇三:2013年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2013年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海开社区社区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了社区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一、调查摸底、确保驻村工作有序进行
驻村第一天起我就带领工作组的同志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和群众面对面交谈,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
二、全力以赴、全心全意为民办好事实事
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驻村工作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各级和驻村有关联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取得的成绩
1、海开社区得到帮扶企业的支持,投资2万元在安家竹林修建串户路。全村四个组的道路硬化已全面完成,改变了村民原来的道路面貌。
2、成立了以金秋梨种植协会,红花岭黑山羊养殖场,丰茂养猪场等企业参与的海开社区种养殖发展协会,协会成员向村民传授剪枝、拉枝、蔬果、施肥、黑山羊养殖、育肥猪养猪等技术。
3、组织车辆帮助村民拉水浇灌核桃树,保证了树苗成活率在90%以上,带领村民铲除核桃树地里的杂草,增加了村支两委、驻村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4、海开社区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种植了精品水果葡萄300亩,李子树200亩。
5、在区扶贫局的支持下,海开社区得到了300亩金银花种植项目。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海开社区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下一步将带领村民共同实施好金银花300亩的种植,小广场建设、庭院整治、美化村容村貌。
2、主动与上级单位联系,争取上级单位给予技术、项目的支持,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增收项目。
3、海开社区村支两委及驻村干部将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为民办事的效益,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早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