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总结 > 其他工作总结 > 局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局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8 07:29:24 | 移动端:局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篇一: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工作自查报告

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工作自查报告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全面小康办的指导和帮助下,紧紧围绕省、州确定的目标任务,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措施得当、落实得力,确保我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得到有序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根据贵州省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办公室下发的《贵州省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2014考评方案》(贵康办字〔2014〕26号)文件要求对我县2014年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情况进行自查,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建立工作机构。根据省、州对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安排部署,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县委常委成员和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进行了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委办和县政府办,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有综合组、监测指导组、宣传组和督查组等4个工作组,抽调5人坐班办公,并拨付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了县小康办工作的正常运转。各乡镇、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般干部全力抓”的工作格局,不断增强同步小康创建合力。同时,召开了2次全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推进会,2次同步小康活动调度会,4次小康办主任会议,对全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进行动员、研究、分析、部署,确保了全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得到有序推进。

(二)科学谋划,完善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省、州工作要求,结合《县“十二五”规划》和当前主要工作,我县出台了《关于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使《意见》更具操作性,县委、县政府正确研判当前形势,进一步出台《县2014年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实施细则》、《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工作考评办法》、《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县2014年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县2014年—2020年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年度任务分解表》、《县直有关部门同步小康创建活动职责分工》、《关于分解落实<关于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实施意见>主要目标任务的通知》等一序列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了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内容,明确了我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时间表、线路图和责任制,加强我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形成了运转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多方面协调并进,促小康进程。在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中,我县多方面协调并进。一是经济增长,2014年我县生产总值完成26.18亿元,增长20%,连续四年增速“超州超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48亿元,增长37.09%,以每年净增亿元速度实现了“三连增”;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6.94亿元,增长42.4%,是“十一五”期末翻1番。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二是我县社会和谐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实现程度为81.36%,比2013年提高6.11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收入比3.09%,实现程度85.13%;贫困乡镇发生率66.67%,实现程度33.33%;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88%,实现程度98%;民族团结和睦指数97.2%,实现程度97.2%。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加居民收入。三是全县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提高,预计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81.82 %,比2013年提高了11.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实现程度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6元,实现程度68%;恩格尔系数40%,实现程度100%;住房指数实现程度100%;居民出行便捷指数实现程度64%;医疗卫生发展指数实现程度94%。四是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人民群众有较高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为目标,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全力提高效能,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96.58%,比2013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83.5%,实现程度93%;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100%;县级政府行政服务群众满意度实现程度96%。五是文化教育建设取得新突破。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教师公租房等一些教育常规项目的基础上,新建10所乡镇幼儿园、第二高中、第二初中和迁建城关一小等一批教育重点工程,彻底扭转教育事业基础薄弱的不利局面。同时,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启动了新县城5A景区规

划,实施了5A景区、游客服务中心、xx村乡村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2014年,预计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91.01%,比2013年高12.0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发展指数实现程度93%;高中及以下阶段教育指数实现程度81.82%;每万人人才资源数1020人,实现程度100%。六是积极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创建,各相关单位制定了相应计划。新增解决了47个自然寨3.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xx、xx两个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建成了县城垃圾填埋场及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投入使用。同时,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加快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全县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预计2014年我县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94.34%,比2013年提高6.44个百分点。其中:耕地保有量指数104.3%,实现程度100%;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90.81%。

(四)树立样板,抓好典型示范。坚持把示范点作为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突破口,分乡镇、分类别开展试点示范,明确2个乡镇、20个村为同步小康创建示范点,力求实现点上突破、面上带动、整体提升。一是建立台账管理。下发了《建立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家庭台帐实施方案》文件,全面完成了2个示范乡镇的行政村、20个示范村共77个村16076户的摸底调查工作,并以户为单位建立了动态台账。二是认真谋划和部署。按照《同步小康创建示范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指导示范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示范创建的工作步骤、措施和保障机制。三是加大对示范点的投入力度。制定下发了《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安排全县90个县直单位、12个乡镇2284名干部职工,对全县70个行政村3160户未达小康水平的农户进行结对帮扶。积极动员县、乡、村三级力量,实行三级联动共建示范点,在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向示范点倾斜。截止目前,共累计投入示范点建设项目186个共12305万元(总投资16749.5万元),机关干部职工投入个人帮扶资金64.8万元。

(五)坚持扩大宣传造势,狠抓同步小康舆论引导。召开县委中心学习组会议,就如何开展好我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县乡两级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培训20次近2170人次。通过在县电视台开辟栏目,利用电子宣传牌、宣传标语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氛围。截止目前,在州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我县小康信息51条,在县电视台等县级媒体刊发小康信息44条次,户外宣传牌20块,永久性宣传标语35余条;印发《县小康知识手册》2000余册,编发《 小康信息》112期116条,其中被州级采用19条,被省采用3条。积极组织编写示范典型材料xx村小康典型材料入选《同步小康“排头兵”》文集;总结提炼“温馨调解模式奏响和谐**章”和“民主法治管理助推同步小康建设”两个示范典型经验材料参加省同步小康示范推选展示活动,投票结果分别位居所参与类别的第2名和第3名。以“结对帮扶、同步小康驻村”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好宣教工作,提高群众对活动的知晓率、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以及群众的满意度。

(六)坚持主动当好参谋,认真搞好统计监测工作。根据省、州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我县及时成立了统计监测指导组,制定下发《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统计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小康指标统计监测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并分别于4月份和10月份召开两次业务培训会,对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及乡镇小康办人员进行培训,受训人员达240人次。按照“依法统计、分级负责、部门把关、统计综合”和“谁出数据、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小康指标统计监测工作,为全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对全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及总体实现程度进行了预测,做好2013年度、2014年前3季度小康指标统计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上报等工作。据省小康办反馈数据显示,2013年度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6%。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全县经济总量小,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工业经济起步较晚,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发展步伐亟待加快,支柱型重点财源尚未培育形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统计监测指标,特别是人均GDP、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环境质量等核心指标差距较大,同步小康创建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同步小康创建工作是一项新工作,工作无章可循,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造成工作有时安排不到位,下

发文件衔接性和指导性不强。三是由于有些乡镇及部门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够重视,在工作开展中,出现敷衍了事、材料造假的现象,影响到创建活动的顺利推进。四是宣传教育乏力,在发挥人民群众同步小康创建的主体作用方面不够,存在“政府热、群众冷,上面热、基层冷”的情况,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没能得到体现。

三、2015年度工作打算

2015年,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富县”三大战略,以项目为抓手,不断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到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集中力量,继续狠抓示范建设。根据同步小康创建示范的标准,着力做好小康示范点的项目规划与策划工作。按照“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同步小康示范建设帮扶工作与党建扶贫、干部帮联驻村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小康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进一步整合同步小康创建资源,统筹协调各部门在扶贫、教育、住房、医疗等项目及资金上优先考虑示范点。同时,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千企帮千村”等主题活动,集中力量打造示范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小康建设。

(二)加大投入,以项目建设促进小康进程。从统计监测情况来看,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等实现程度较低的指标,特别是人均GDP、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环境质量指数等三项核心指标,都与基础设施落后和投入不足有直接的关系,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深入推进全面小康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落实到项目争取、建设上来,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实施好在建项目,争取上报项目,编制和策划好新项目,特别是道路交通、农村饮水安全、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以项目的推进和落实来促进全面小康创建指标的完成。

(三)科学调度,做好指标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切实重视小康指标统计监测工作,熟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关指标统计监测“规则”。加强统计监测基础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统计工作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根据全国和全省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监测办法,坚持“月研判季调度”工作制度,按照“分级负责、部门把关、统计综合”和“谁出数、谁负责”的要求,从严把关数据采集、审核、上报等工作,并根据各时期监测指标进度情况时时进行总结、分析和研判,力求做到数据采集、审核、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我县小康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县委、县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狠抓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按照省、州、县的统一部署,积极协调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局、县编辑部、县电视台等宣传部门落实好《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宣传工作方案》,负责任地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加大发动群众参与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小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发挥群众在活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认真做好典型经验总结,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提炼,在全县范围推广实施,努力营造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信息简报工作,千方百计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及时、密集地向上级反映我县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五)加强督查力度,确保同步小康创建有序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小康建设工作专项督查指导,准确掌握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对小康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乡镇和主管部门领导反馈,帮助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做到各项工作任务事事有着落,交办事情件件有成效,确保小康建设各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

篇二:同步小康工作总结

小里村同步小康驻村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到民政局帮助村委会争取被子及其他生活日常用品。

二、在春耕期间争取下到县农业局为群众获得价值为7000多元的生产化肥及相关农用物质资料。

三、为了解决群众最关注九、十、十一组的通组公路问题,我驻村工作组经过多方面努力,争取到3公里、4米宽的路面硬化项目(交通局)资金用于通组道路硬化工程,解决了部分群众生活出行难问题。

四、为了改善小里村的脏、乱、差卫生状况,村上开展“清洁乡村运动”。我驻村工作组争取了20吨和25000多元的资金用于新建10个垃圾焚烧池,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垃圾处理。

五、我驻村工作组积极关注我村的种植大户与养殖大户及个体企业的发展,先后为养牛大户杨再福争取到5000元和价值1900元农业生产资料,吴声武养猪大户、种植大户欧安喜积极协调有关妇女创业贷款问题。

六、协调、处理和协助小里村十组用“一事一议”项目修建进寨道路2公里。

七、积极关注本村重点困难户:

十一组 吴朝明(两个儿子因病去世,一个女儿远嫁湖南,小儿子出现精神问题)

五组 欧邦恒(残疾人,不能正常行走,家里还有一个老人) 八组 潘清燕(老公前几年去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家里还有一个老人)

现阶段遇到问题:

1、 垃圾焚烧池目前有部分资金缺口。

2、 部分困难群众需要物资与资金救助。

下半年工作计划:

1、 继续落实好垃圾焚烧池的选址及建设问题

2、 确保3公里、4米宽的同组公路顺利施工,并且要实时对工作

进度进行跟踪,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3、 拟建本村的亮化工程要进行实地勘察,测绘图纸,进行详细的

规划分析,确保路灯选址的恰当性与合理性,落实好资金到位。

篇三:同步小康工作半年述职报告

××乡××村同步小康工作半年述职

我是乡计生办工作人员,现于××村驻村工作人员及同步小康工作组成员。 作为基层干部,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自身忠诚品质,正确处理与基层干部的关系,正确处理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半年多来,在单位、乡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我认真按照省、市、区的相关工作要求,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开展“四访四问五落实”,努力当好“五员”,实践服务承诺,践行工作职责得到村支两委及村民们的认同与支持。

现就2014年上半年驻村工作汇报如下:

一、村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当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农民抢建抢占影响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多年无人居住的老房没有撤除,整个村寨建设整体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

二是村庄建设是以农民住房建设为主,环境建设滞后,“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村内无路灯、公用厕所,牛粪大便等随处可见,村庄的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路面泥泞、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现象。

三是农民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滞后,文明素质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民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淡薄,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四是基础设施落后,村与镇连接的通村公路为泥夹石路面,无相应的机耕道及灌溉沟渠,村民只能饮用河中的水生活。传统的手工农业和种植模式难以增收,村民只能依靠外出务工和手工农业增加收入,加上近年由于干旱和外出人员过多造成大多数农田荒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驻村工作:

一、是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新局面还待打开

二、是经济活动能力较弱,发展当地经济不堪理想。由于驻村时间短,发展经济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加上××村经济条件所限,在发展当地经济工作上还有待提高。

回顾驻村工作,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

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是打开××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支持村级班子的各项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2014年下半年,我将继续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各家各户调查研究开展工作,积极摸索经验,积思广议使××乡××村同步小康工作取得了更大的小康建设实效。

述职人:×××

2014年7月28日


局同步小康工作总结》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575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