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分公司党支部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立足岗位争优秀、降本增效做贡献、打造品牌创一流”的主题实践活动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三个三”活动内容,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活动目标,为进一步树立党员形象推动优质、高效的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对活动高度重视,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质,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分公司党支部对这次的主题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多次利用党员大会学习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使全体党员对活动的本质、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并结合分公司情况就如何开展进行了热烈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此次实践活动的管理目标及基本行为准则,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党小组,建立活动工作责任制,并将活动纳入党建目标考核,最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党支部经常性的对各个党小组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技巧、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使党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身作则,积极带动和影响全体职工,在公司内逐步形成爱集体、扬正气的良好氛围。
对困难职工,党支部施以援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分公司职工姚凯因病住院,支部几次派人上门慰问,让他安心养病,并在分公司内组织职工募捐,使他感受到党组织的人性化关怀和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二、以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的引领作用。分公司党支部利用“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奉献日”活动从细节处着手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党支部要求“党员示范岗”党员带头履行服务职责,开展文明服务,服务热情周到,待人处事讲究文明礼貌,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岗位形象。在“党员奉献日”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党员意识,展示党员形象,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示范岗”和“党员奉献日”活动的开展,使党员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带动周围职工共同进步,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营造了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企业内部环境。
共产党员黄荣同志是申崇6线(B)线的驾驶员。“乘客满意,就是我的追求”是黄荣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多年的公交车驾驶员生涯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他总是模范的遵守交通法规和社会公德,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服从管理,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日常的营运工作中,他总是主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乘客,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他耐心、细心的服务。他自费购买了“爱心伞”以备乘客的一时之需;车上常备的“呕吐袋”、“便民医药箱”等物品以解乘客的燃眉之急。
黄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乘客、同事的一致好评,真正起到了党员的引领作用。
三、通过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申崇线的社会整体形象得到提升。党支部将主题实践活动和线路上等级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实践活动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分公司的所有线路全部上等级,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分公司的目标激励、制度建设等保障举措得到不断加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充分发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整体合力基本形成,充分展示了公交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服务水平的提升,必须依靠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党员徐峰同志自担任业务部门负责人以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经受了几次“黄金周”高客流的考验。虽然他做了他应该做的工作,但毫无疑问他把该做的做到了最好,真正实践了“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每逢周末及节假日来临之际,他总是认真仔细地对进出崇明的客流进行测算分析,尽量更合理地安排好各个站点的车辆及人员配置,确保了营运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从事公交行业已多年的他,自担任这个职务后,更加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细心踏实地开展工作,完善和细化了各种考核细则和人员职责,尽量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用。他经常到各个站点巡视、和工作人员交流,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
建议,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他心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体员工的交口称赞,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示范作用。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分公司党员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和发扬党员的先进性,勤于学习、乐于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得到明显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进;业务能力、工作本领得到了明显提高。
篇二:总结得失扬长避短
总结得失扬长避短
——如何写课后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 陈连俊
摘要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些失误和遗憾,但更多的是教后会发现有很多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稍纵即逝的得失加以总结分析并及时记录下来,将会为自己的“下一次做得更好”提供宝贵的经验财富,从而真正起到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得 失 智 疑新
俗话说,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同样的错误。我常常在讲完课后,觉得还可以讲得更好。课后我及时将这节课的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回顾和小结,并在教案上记录下来,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的依据,使得课堂不断优化和成熟。因此,写课后记与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同样重要,怎样写课后记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以向广大同仁求教。
一、记“得”
即将每节课的成功之处(如形象的比喻、有韵味的口诀、易记的简语、巧妙的插入)记录下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发展。 例如在“有丝分裂”的教学中,在讲解了有关染色体和DNA数目的方法后,学生觉得染色单体的结构太抽象了,难以判断。此时我利用“手势模拟法”:将两个上肢的肘关节相接触,并摆成“X”形状,表示连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个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的一条染色体。若把肘关节靠在一起的两个上肢分开,相当于并列在一起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于着丝点分裂而 分开,故此时每个上肢就各成为具有一个着丝点的一条染色体了。
二、记“失”
即将教学实施中的疏漏之处(如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当的教学内容、没有成功的演示实验、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分析和探究,便于在适当的时机弥补,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记得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彩色小球可不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学生想到了不同颜色的纸片、纽扣、乒乓球、玻璃珠等。后来我用玻璃珠为实验材料请三位同学上台来 演示。一位同学负责从分别盛有20个玻璃珠的两个一次性碗中,每次个摸取一个珠子;另一同学负责辨认每次摸取珠子的颜色,并报给第三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次从两碗中各摸取的珠子的组合。由于我怕耽误时间,要求他们只重复进行50次,结果出现DD:Dd:dd=14:25:11。在重复进行到第40 次左右是,台下有的学生叫报数的同学要“快点凑数”,还有的叫摸珠子的同学“看着抓”。我发现了这一现象,便顺势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做法的正确性。有同学提出实验应该改进:两个小碗内的珠子数目不应一样多,因为自然界中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并不相等!我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折服了。
三、记“智”
即将自己在教学中突然产生的灵感或智慧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以启发自己的教学悟性。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言每一行,也不可能预见教学程序中师生互动、交流的全部情况。随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发展,随
时可能发生偶发事件,也会带给教师突如其来的灵感、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如不及时利用课后记去捕捉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
在文科班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孟德尔的简历,并要求读完相互讨论,最后很多学生谈了自己的读后的感受和体会。有学生说,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的孟德尔在修道院仍然对动植物的杂交试验具有极大的兴趣,是其成功的动力。我突然想到“孟德尔对多种动植物杂交试验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亲自种植多种植物,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杂交试验,才取得伟大的研究成果。何不利用这一现成材料对文科生进行思想观念转变的教育呢?即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并且孟德尔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之一是运用数学中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试想孟德尔若没有数学知识作为基础,他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只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数据。可见文科生有必要学一些理科知识。课后我将上课时获得的“灵感”记在后记中。
四、记“疑”
即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讲课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措施,同时也为再教时确定学习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这些问题有些是学生没听懂的,从而提醒教师讲课中可能存在漏洞;有些是学生思维中的一些误区,需要教师在以后的讲课中重点加以强调;有些则是学生对讲课内容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教师就可以在以后的讲课中适当拓宽加深。
五、记“新”
即记下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新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拓展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学习个体发育的概念以后,有学生问克隆羊“多莉”的一生并不是从受精卵开始,但是,这也应算是个体发育。我肯定了学生的思考,并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知识观点在进一步认识,并得到更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科技知识的发展新动态。同时在平时举行的交流课、公开课、比武课等教学活动中,听课的同行提出的新见解、新方法,作为开课老师,更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此将这些好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可以为以后再教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总之,写课后记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优劣得失,不可千篇一律。但一般须记下每节课的成功点,它是课堂教学的优势,是在今后教学中继续应用的可取部分;另外须记下每节课的疏漏点,无论是课后自己察觉的还是经学生、同行提及后认识到的,都是课堂教学的劣势,课后及时发现及时记下,有助于完善今后的教学。只有扬长避短,才能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三:特色活动总结
小学特色活动工作总结
回顾上一年度,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活动工作。 根据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校积极探索硬笔书法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文化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科学安排硬笔书法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特色活动领导小组,由张校长负责。全校开展书法学习,组建书法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书写基本功。全力构建和谐校园。
2、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硬笔书法效果
为确保硬笔书法练习效果,我们保证学生每天练习半小时,保证练习时间,提高练习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硬笔书法展演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3、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硬笔书法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班的硬笔书法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
全校性的硬笔书法比赛,对写的好的学生张榜公布并予以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热情。
4、特色鼓人心,书法结硕果
硬笔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硬笔书法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硬笔书法的组织和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三、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