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

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10-24 09:55:51 | 移动端: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

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耐药,艾滋病,原因,治疗,分析

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基因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突变,进而使艾滋病病毒获得了耐药性,导致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本文选取了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大于一年的病人耐药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对艾滋病病毒耐药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基因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突变,进而使艾滋病病毒获得了耐药性,导致治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本文选取了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大于一年的病人耐药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对艾滋病病毒耐药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治疗;耐药

在对艾滋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艾滋病病毒在治疗药物的作用下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药物作用的靶位点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进而提高了病毒对药物的抵抗能力,从而导致艾滋病病毒产生了耐药性突变,药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研究艾滋病治疗过程中,艾滋病病毒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我国的艾滋病疫情恶化。通过对艾滋病志愿者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艾滋病病毒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从而提高该我国艾滋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选取的艾滋病患者中,选择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大于12个月以上,年龄不小于18岁的艾滋病志愿者。同时,还要患者愿意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从而确保艾滋病治疗效果的统计数据具有参考性。

1.2研究方法

1.2.1艾滋病患者的血液采集、处理及保存艾滋病患者的血样采集主要是外周静脉血,采集量以8mL为宜,在采集血样后,立即向血液样品中注入一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三钾盐抗凝血剂,充分进行摇匀混合,进而防止血液样品出现凝固和溶血现象,影响后续的检验工作。血样要在采集后的6小时内,在3000r/min的速度下离心10分钟,从样品中分离出血浆,放置于-80℃的无菌冷冻管中保存.1.2.2HIV病毒的载量检测对于处理好的血浆样品,要对血浆中的HIV-1病毒载量进行检测,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精度较高的EasyQ方法。检测所用到的仪器是NucliSenAnalyzer病毒载量检测仪,是由法国的梅里埃公司生产制造的。为了确保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检测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1.2.3HIV核酸提取检测出的病毒载量大于1000拷贝/mL的样本,要使用QIAampViralRNAMinikit试剂盒对其中含有的HIV核酸进行提取操作,整个提取过程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从而确保顺利的提取出HIV核酸。1.2.4RNA反转录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采用Takara的一步法试剂盒进行反转录以及第一轮的PCR扩增,通过采用巢式PCR对pol区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处理,主要扩增区域包括HIV-1pol区蛋白酶基因全序列和反转录酶1-219位密码子序列,总的扩增长度为115bp。

2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分析

2.1参与研究的艾滋病患者情况分析

参与本次分析研究的病人一共有470例,其中病毒载量大于1000拷贝/mL的患者一共有124例,进行HIV核算提取的患者一共有124例,进行PCR成功扩增的患者一共有105例,获得了有效序列的一共有100例。在获得有效序列的100位患者中,男性患者为6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分布位于1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患者的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间为12-97个月。初始的治疗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司坦夫定、去羟肌苷、替诺福韦、奈韦拉平、依非韦伦、克立芝。具体的治疗时间、治疗方案和耐药性情况如下表所示。

2.2HIV-1耐药性情况分析

在参与分析研究的470例艾滋病患者中,耐药位点产生变化的一共有59例,其中,耐药突变位点高达276个。在100例病毒治疗抑制失败的患者中,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突变的一共有46例,发生突变的种类高达125例,分布于12个不同的位点上。其中,发生耐药性突变的位点主要有:M184V/I发生37例、D67N发生14例、K70R发生8例。在艾滋病病毒抑制失败的患者中,病毒耐药性的突变率为46.0%,占到参与研究的总患者人数的2.8%。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突变的一共有53例,发生突变的种类高达151例,分布于12个不同的位点上。其中,各个位点的耐药性突变数主要包括:K103N/S位点出现30例、Y181C/I/V位点出现21例、G190A/E位点出现19例、Y188H/L/C位点出现15例。在所有的病毒抑制失败的患者中,病毒的耐药性突变率为53.0%,占到参与研究的总患者人数的3.2%。其中,发现有两名患者对蛋白酶类抑制剂有耐药性突变,一共存在两种突变在一种位点上。

2.3HIV-1对治疗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对124例病毒抑制失败的患者血浆进行分析研究,经过PCR扩增处理后,获得的有效序列一共有100例。在这100例有效序列当中,一共出现了54例药物敏感性变化,HIV-1病毒总的耐药性突变比例为3.3%。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在艾滋病病毒抑制失败的患者中所占比例以及占参与研究的总患者的比例如下表所示。此外,还存在1%的病毒对三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突变。对病毒抑制失败的患者,对试验中所使用的12种药物的耐药情况如表3所示。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中,拉米夫定、恩曲他滨的耐药率高达40.0%,高度耐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9%和40%;在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中,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伦的耐药率分别为46.0%和44.0%,高度耐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45.0%和36.0%。

3结语

总而言之,HIV-1病毒的耐药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尽可能降低病毒耐药性出现的概率,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艾滋病志愿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对HIV-1病毒耐药性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于艾滋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我国艾滋病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邹雯,刘颖,王健,等.HIV耐药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药杂志,2013(15):2542-2544.

[2]李剑军,刘伟,梁富雄,等.2011年广西部分地区HIV耐药株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02):117-119.

作者:陈红梅 单位:肥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治疗产生耐药结果的原因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05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