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11-04 10:34:22 | 移动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 本文关键词:政治理论,综述,课教学,思想,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 本文简介: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012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l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 本文内容: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宣部、教育部2005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012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为落实这些要求,各高校在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教学的稳定度、持续度、有效度等方面存在欠缺.笔者所在的浙江树人大学经过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探索,形成了“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育人新模式,希望对各高校火热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学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研究方面,包括其作用、地位、意义等的研究已经具有高度的共识,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外延有不同的见解.有学者在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不同观点时,归纳了“教学场所标准说”、“教学方法标准说”、“教学内容标准说”,认为三种标准相应限制、夸大、模糊了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学者认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要在实践教学的内涵认识上,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系”、“思政课教学内容与相关实践的内在统一关系”等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前提.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是学校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样开放性的互动方式进行的,通过对实际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以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良好政治意识,进而实现国家政治信念和价值观认同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可以遵循系统协调性、开放多样性、评价多元性的原则.

(一)系统协调性

要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准确把握系统协调性.这里所说的系统协调性,可以从课程本身、教学管理、组织领导三个方面理解.首先从课程本身来讲,按照“05方案”的总体要求,各门思政课之间是统一的系统,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却各自为战,缺少统一协调和安排,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被忽视.表现在学生在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时,无法从整体性上、规律性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的方法,往往片面的、就事论事的做出判断.因此,要充分考虑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精准对接和有机结合,系统地规划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等.其次,作为教学管理的主管部门,应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明确学时、学分、教学内容等,建立相对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够有章可循,提升教师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协调性.应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利用各自的优势,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

(二)多样开放性

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应始终围绕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进行,但各门课程承担着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多样化,在统一性的基础上体现不同的课程特色.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平台也是多样开放的,它可以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不能简单的将实践教学只定位在课堂外或只是社会实践,否则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这个平台,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开展专题演讲、辩论等方式予以学生表达观点,展示自己的空间.每个校园都有不同的文化品牌,不同的社团活动,甚至一室一景、一草一木都蕴藏着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校内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上,学生选择的灵活上、参与的普遍性上都有优势.围绕思政课主题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是经常被采用的,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甚至是专业实习等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认知.

(三)评价多元性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体系应包含可操作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应重在过程性评价,多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自身的体验与感悟.在评价过程中,强调把评价和指导密切结合,注重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激发实践的积极性,也可以实现对学生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等的综合评价.

三、浙江树人大学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关键在于开展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把实践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并将该课程纳入教育改革的轨道持续建设,构建一个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相互关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浙江树人大学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经过不懈努力,于2011年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编著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教程»(2014年修订后再版).学校紧密围绕该课程为中心,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教学的系统观,调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工作教师的作用,通过多样化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和评价多元的考核方式,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贯彻“全员育人”、“实践育人”的方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程特点

一是“大思政”的视角.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基础上,整合校内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和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教学的框架体系,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通;二是“三融合”理念.突破高校学生思政实践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对应的传统模式,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才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三者融为一体;三是“三板块”设计.即“课堂教学”、“实训”和“实践”三个特色鲜明的板块,它一方面对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要求,另一方面又和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既有理念,又有便于操作的统一规范.

(二)以课程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做法

1.完善工作机制.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学生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院系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务处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任务下达等;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实践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如制定教学大纲、实践实训内容、讲解培训、考核评价等;各院系负责实践教学动员,参与实践实训与部分考核评价.2.严格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教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含理论教学讨论、阅读思考、探索尝试、实训实践,共计20个学时,1个必修课学分.教师要认真对照思政实践课教学目标,认真制定实践教学、活动方案.学生成绩评定按照百分制,理论教学占30%,实训实践30%,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占40%;考核方式注重过程参与,包含教师考核,学生自评与互评等.3.整合教学资源.一是授课教师多样性.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体,同时结合课程各章节的内容,将各学院部分优秀专业教师、学校我心目中好老师、思政辅导员骨干纳入进来,发挥各自特长,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将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拓宽学生参与面,并实行了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的德育导师制度.三是开展“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课题制队伍为重点,教师指导,学生主笔撰写调查报告;全员参与为基本面,以视频素材、调查总结、PPT汇报等形式评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作者:张卫东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及成因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取得的成绩

从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至今,各个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各个高校都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课堂内容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所在地周边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比如湖南省的很多高校都选择了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等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河北省的高校也都选择了红色革命的纪念场所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唐山市的几所高校围绕唐山抗震精神、抗日精神等将唐山抗震纪念馆、迁西喜峰口大刀园、乐亭李大钊故居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实践教学基地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全国高校都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在课堂上通过辩论赛、主题演讲、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学习,在课外通过参观实践教学基地、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协调和组织。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都要开展的,而很多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这就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很难组织协调,在时间和场地安排方面都会存在困难,教师也很难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并制定考核标准。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教学基地,这就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予以配合,如果只是任课教师自己组织,在学生安全、时间安排等方面都很难进行。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不统一。由于各个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都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因此,缺乏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材以及考核评价标准,很多高校都将教学自主权交给任课教师,这样就容易造成教学的随意性。有些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不重视,在课堂上播放视频然后布置观后感作业就算完成了实践教学,这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走访考察交流、高校官网浏览、学术会议交流等方式对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查,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层面的,具体包括:

(一)学校层面。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高校仍然存在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比如在课时安排上,专业课课时挤占思政课课时,把思政课安排在下午;在课堂安排上主要采取合班授课,有的课堂可以达到二三百人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些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还会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课时间去完成各种学生工作或者参加各种学生活动。

(二)教师层面。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课,教学人数多,而一般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都较少。在笔者走访考察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专任教师都不足,师生比严重偏离,这就造成思政课都是大班授课,教师上课效果不好,课下批改作业等任务繁重,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来专心备课和讲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个高校的做法一般是聘请学校行政部门的人员或者外校教师来兼任思政课教师,但是这些兼任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很多都是为了完成实践教学学时而随意进行。

(三)学生层面。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认为这种课程对自己的升学和就业并没有直接的帮助,只关注于专业课程和英语等公共课程的学习,在上思政课时不听课玩手机或者做其它课程作业的情况很多。不认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各项活动,认为参加这些活动是浪费时间,这既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热情和效果,也导致这些实践教学效果不好。正是因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这些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迫在眉睫。这既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作者:赵婉华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层教学问题

一、分层教学的演变及基本内涵

从古代教学思想中的“因材施教”,到20世纪初为了应对移民儿童问题最早尝试分层教学的美国,分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英国在中小学广泛实施分层教学引发种族隔离和歧视的讨论,分层教学的实践一度陷入低谷。随后,基于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反思,特别是实现培养“尖端人才”的目标,苏联在国内形成一个针对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高潮。70年代的法国政府在初中阶段提出分层教学的目标,并与职业教育进行衔接,做好学生的早期分流工作。七八十年代,教育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针对分层教学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是持肯定态度,提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更为有利,对学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分层教学的实施对于差生极其不利,将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发教育不平衡和不公正。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较早改变了关于分层教学的政策,通过相关举措推动大部分学校重回分层教学的实践中,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大规模精英人才的需求。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界逐步引入分层教学的概念,各地学校陆续开展了相关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学校大多数是大班超负荷教学,简单地引进和照搬西方分层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至此,如何在充分考虑本国教育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分层教学模式有待深入研究。一般而言,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主客观差异,将学生分层、分班、分课堂授课,从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案。其理论依据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目的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施以针对性教育,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内涵可以界定为,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进行分类分班教学,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组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实施差异性的考核办法,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开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为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为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提供精神支撑,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有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等一系列尝试。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分层教学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内容重复,多门课程存在着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教学方法更新不及时,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师生比在不少学校并未达标,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甚至带着抵触情绪参与课堂教学;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对这一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其中,吸引力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差异性合理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进行配套的差异性考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不失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今后改革的方向。第二,是针对学生差异性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4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公共必修基础课,是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系统学习的课程。授课对象的广泛性与普遍性使得课程在因材施教方面显得尤为迫切,处于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发展虽有其共性,但是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又是不平衡的。专业方面,有文理工科之分,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相同专业、相同班级的同学也存在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平衡的现状。主观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不同,个体发展也呈现出差异性的特征,有着各自独特的兴趣特长。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文科生在高中阶段系统学习过近现代史的全部知识,其知识点的掌握明显优于理科生。二者在《纲要》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背景及学习动机显然存在巨大差异。文科生希望能更加融会贯通,在理论层面多加提高。而理科生则将知识点的系统掌握并较好完成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专业班级、兴趣爱好、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安排相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上课,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知识氛围。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的模式构建

面向全体的基本特征,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正确处理整体性教育和局部性教育、普遍性教育和特殊性教育的关系。其分层教学的模式构建相应的包括教学管理部门的配合与支持、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以及考核环节的配套改革。1.教学管理环节分层教学在最初引入中国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授课对象的人数明显大于西方学校的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现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大班授课,五六个班甚至七八个班的超大课堂。大课堂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单个教师长时间面对多位学生组织教学活动。一对多甚至超多的授课对象必然导致教师无法细致关注不同学生存在的主客观差异,也很难保证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模式的可能性,因而也谈不上“因材施教”。教育部提出授课班级规模的要求后,各大高校普遍缩减了课堂规模,目前3~4个班上课是较为普遍规模,也有高校实施小班(1~2个班)教学的尝试,较好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的实施。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就是尽量采取小班授课,这一点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只有实行小班授课,教师才有可能充分了解掌握各个学生的特点;只有实行小班授课,教师才能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调整;只有实行小班授课,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持久有效的。2.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这一环节的质量。首先,进行必要的课前调查。教师在上课前或开始上课时就应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通过提问、问卷调查以及班级QQ、微信等自媒体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不同系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可尝试设计简单的考试问卷),希望掌握的知识点,学习本课程想要达到的目的,对于教学方式的要求与建议,以便有的放矢,做出相应及时的调整。课前调查的关键是问卷设计的合理及准确分析所收集到的数据。其次,教师必须充分感受每个学生独特的差异性与创造性,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充分地沟通,推动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建构课堂的统一目标和个体的行为目标,致力于寻求解决课堂分歧和问题的途径,尊重差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学生自身潜力的充分挖掘。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心理和情感层面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状态,时刻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及时交流沟通。第三,构建相应的差异性实践教学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分层教学的实施理应包含实践教学环节,以《纲要》课程为例,学生可分为理工科生、文科生及艺术生。理工科生可以侧重参观考察环节的设计,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为主要内容,在“现场感受”中理解书本的理论知识。针对文科生,则设计评价相关历史人物,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而对艺术生而言,不妨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如设计“图说近代历史人物”“作品说近代历史人物”环节,在搜集相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艺术的创作中,在完成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充分理解相关人物的评价问题。3.考核环节分层教学旨在培养不同类型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得其所。但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加以保障。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课堂,不少学生反映,尽管教师授课方式新颖、内容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听课积极性很高,但仍担心考核无法应对。

作者:俞丽君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

一、前言

习近平曾经在相关会议中明确表示:“作为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大学生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对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互联网+”当中,信息技术为主,它对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对其的运用过程中,也是让技术进步的过程,对现代人的思想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互联网+”的诞生,给现代的教学理念、技术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更是给优化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一)网络化时代的教学资源

互联网在各个行业领域被广泛的运用,这使得知识传播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让超远时空限制的教育得以实现,由于地区的经济不同,教育发展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教学资源分布上不平衡,需要对教学资源的差距进行弥合,更要对其进行优化,如果一味地沿袭传统教育,将无法适应当代教育行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教育资源进行了新的配置及整合,随着在线教育的出现,让教育向多元化形态发展,这给传统的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性。因此,作为高校,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响应“互联网+”时代,对教育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从而对教育进行最大优化。

(二)全媒体时代的课堂教学

过去,传统的媒体主要以报纸、杂志、电视等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和网络等媒体真正地实现了互通的局面,在这样融合的背景下,全媒体时代诞生了。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图片、视频、声音等新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的生动化、形象化,更让其得到了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课程的延展,需要借助互联网,让教学空间无限放大,让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化,课程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可以说,全媒体时代,能够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差异性需求,有效地开展课程。

(三)微传播时代的自主学习

微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它以微信、微博等作为传播的媒介。微传播将互联网的平等化、个性体验等进行了沿袭。这种传播方式能够进行信息的发送,也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微传播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讲,是一种交往需求、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微时代的到来,其传播模式应该是点对点,传播者和受众是主体,它所传播的文化是多元的,有着极大的话语空间,更是一种社交形态,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说,它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主要载体,微传播方式让知识的传播方式得到了改变,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上,学生想听到教师的精彩课程的讲授,在网络当中,也需要通过预习和复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他们渴望能够自我表达,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希望可以进行自由辩论、肆意的交流,可以说,“互联网+”时代让人们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可以进行资源、学习服务的享受。所以,作为高校,应该对“微传播”形式及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

三、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联网+”范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因为“互联网+”的思维,给其的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很大程度地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方法、平台等,这是时代潮流的一种新模式。

(一)树立“互联网+”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应该对“互联网+”时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真正地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将“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首先,以引导为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学生是教学客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学习需要借助教师的正确引导,“互联网+”技术它能够对各种教学主体论的要求进行满足。其次,以内容为主。对于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都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不可以将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作用进行夸大,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线上学习是无法代替的。第三,知行合一。网络上的空间理论,以及学习的方式,对于思想认知而言只是一个前提条件,想要学生的情感和实践实现认同,生活中的涵育才是关键。

(二)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教育机构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教育资源也更加的开放,为了优化互补,需要对“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深化,对整合丰富资源的教学平台进行合理的搭建,使得思想政治理论在空间方面得到新的扩展;让教学内容及模式突出个性化,从而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

作者:朱启龙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效能感

关于教师效能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Rand机构的教育研究报告。报告基于Rotter的控制源理论提出了教师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的观点。但是随着控制源理论在教师效能感研究中的局限性日益显现,20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者开始把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教师效能感研究的理论基础。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的信念、判断或主观感受。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会表现出一定水平的效能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教师自我效能信念成为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Ashton和Webb基于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发展了教师效能感多维模型。当前国内学术界对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大多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而对大学教师效能感研究较少,而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中,又主要集中于体育、英语等专业教师,很少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学效能感研究的对象。因此,把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对象非常有研究价值。

一、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意义

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提升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重大意义。第一,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有利于增强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能感。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的地位决定了良好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密切相关。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教师的学生观和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形成和确立具有重要影响。有研究发现,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学习状况等因素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望,这种期望形成后又通过分组、强化、提问等方式影响被期望的学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期望和效能感,这会对学生学习效能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能力大致相当的学生却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人还有可能比能力强的人做得更好。这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激励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如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并且把这种信念有效传达给学生,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艺术激励学生,往往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第二,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顺利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许多因素保障。其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Bandura认为,生活经验决定了个体对自身处理问题能力的信心。即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对行为结果期望的影响,也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相信个体所具备的技能可以达到预期结果的影响。他认为,个人如果对行为结果期望低,而自我效能感很高,会强化自身的行为;如果两个方面都比较低,则会轻易放弃。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对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和期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主导作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较高,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学生,对学生的发展会更加充满信心。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好学生有坚定的信念,教师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心情开展教学活动,为了实现目标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教学能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当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的问题

当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绝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是比较认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成才成长的作用评价比较高。但是,不可否认,也有部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偏低,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份认同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估计不足,不确信自己能够教好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太相信学生的能力,不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不给或很少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虽然,教学效能感较低的问题是存在于少数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但是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首先,教学效能感低的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做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低水平评价,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设置的必要性产生质疑,他们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下降,影响到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精神的稳步提升。其次,教学效能感低的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低估了自身的教学能力,认为自己不可能教好学生,教师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工作热情降低,并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减少投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致使工作效率降低。再次,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多地是在教学中通过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反思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由于其职业精神的下降,职业认同感降低,工作投入不足,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难通过教学实践得到有效提升,限制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学效能低的教师,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作用做出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低评价,这种低评价会使教师降低对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期待,这种期望又会使大学生降低自身对学习效果的期待,从而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能感降低,影响了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

三、当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是非常多样和复杂的,既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教师自身以外的客观因素。

(一)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受到教师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年限、职称、专业、学历等都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其中,从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1年一3年的新入职教师由于刚刚从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龄与西藏高校在校大学生相差无几,能够很好地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木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处于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教学效能感较高。从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年一10年的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不断地拓展和加深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加之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有大幅度地提升,这些都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得到提升。从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1年一25年的教师,教师在生活、自身身体状I"},"和职称晋升等方而的压力在不断加大,不断增加的职业倦怠和教学实践产生的挫败感,使得教学效能感有所下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助教和讲师的教学效能感要低于比副教授,而教授的教学效能感要低于副教授。这主要是由于助教和讲师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上与副教授和教授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欠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经验,能力上还有所不足。教授由于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逐渐拉大,出现与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加之身体机能下降等,工作重点更多地集中于科研工作,所以教学效能感要低于副教授。就学历和专业而高,绝大多数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相关学科背景的硕士及其以上学历,博士学历的教师在专业研究能力上相比硕士学历的教师拥有更多的理论自信,因此前者的教学效能感要比后者的教学效能感要高。教师的民族构成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也有一定影响。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构成多以藏族大学生为主。在同等条件下,藏族教师及其区内其他少数民族的教师由于与藏族大学生有养相同的文化背景,语高上更容易与藏族大学生沟通,对藏族大学生在学习指导更为有利,更容易受到藏族大学生的喜爱,教学效果更好,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更高。相比而高,汉族及区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教师,由于不具备语高和文化方而的优势,教学效能感会低一止匕

(二)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除了自身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来自大学生、学校和社会等方而的影响。第一,西藏高校大学生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孟子曾经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列为君子三乐之一,可见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是很大的。而对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生发出由衷的工作热情提升专业能力,期待更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求知欲,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有更大的帮助,从而获得更大的教学效能感。相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时间不够,上课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或者虽然有学习热情,但是由于基础较差,很难读懂教材,很难听懂教师的课堂讲授,久而久之,教师在教学中得到的更多是挫败感,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及自身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降低教师教学效能感。第_,西藏高校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影响。西藏高校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教师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部分西藏高校领导及管理部门似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西藏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很到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摆在很高的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时有出现观念和行动不一致的现象,这会使得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无法达成课程设置的目的,或是虽然达到了,但是效果打折扣,教师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无意义或效率低的,教师效能感降低。西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由高校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人或是仅仅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个群体在努力,无法得到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合,甚至还出现了这些人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背道而驰的高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效能感不可避免地会降低。第三,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它的教学效果更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对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表现为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当前,党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清除不良社会思潮对西藏高校大学生的负而影响,提出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在不遗余力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主阵地打响意识形态阵地保卫战,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阐述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错误及其危害。错误思想观念对大学生产生的负而影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消除的。有时学生还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己经开始接受了一些错误的思想,使得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产生怀疑,教学效能感降低。除此之外,由于西藏基层民众,特别是西藏农牧民家庭普遍信仰宗教,这些宗教思想与西藏藏族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出现矛盾,从一定意义上也消解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使教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了怀疑,降低了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四、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具体建议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是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自身能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主观判断和信念。这种主观判断和信念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会对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第一,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能力。能力是收获自信,收获效能感的基础。必须加深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西藏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养向西藏高校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之道的重要使命。教师要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这些重责大任,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的光荣使命,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止确深刻的领会,必须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将会使教师保持理论上的强大定力,有利于教师向西藏大学生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道,解大学生在学生和工作中遇到的思想理论之惑。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之道的专门人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具备行之有效的传道之法。传道之法,无一定之规,但是教师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让大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之道,必须先使大学生亲其道,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的指导作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的亲和力,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大学生成才成长中不可或缺。效能是效能感的基础。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应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为评价标准。由于效能感是个体的主观判断,所以,并不是效能必然产生效能感。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除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效果有关,还与教师的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有关。自信开朗的教师,更容易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和}教学的成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因此,教师应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感受到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能,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第_,西藏高校应积极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增强教学效能感的工作平台。西藏高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平台,也是影响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西藏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的全而健康成长,创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的有利环境,如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多种培训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内地援藏院校的培训资源,重点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通掌握程度,加强教师对区情、国情、世情的横向比较和纵深的深入理解,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思维品质,培养教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良好职业习惯。职业能力的提升是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得较高教学效能感的核心,而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和对国家、对学生、人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热爱则是教师获得较高教学效能感的基础。而这些不是教师先天就具备的,需要各高校管理部门在长期的职业培训才能获得的,而且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职业精神也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因此西藏高校各级主管部门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予以充分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除了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外,西藏各高校还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团队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方而形成团队合力,提高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师的心理状态对教师的效能感十分重要。西藏高校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

作者:齐霜 单位:西藏农牧学院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研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和主渠道,必须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刻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及其特征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为适应课堂教学语境的需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目标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来的言语符号系统和言说方式。与权威性、规范性、抽象性的教材话语体系不同,它是一种再生性话语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再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现形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决定和支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主导着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与方向。现行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是根据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案编写而成并经多次修订,明确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意识形态指向性,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基础和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旨在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为大学生认识、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讨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旨在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回顾“什么是中国革命,如何进行中国革命”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的问题,明确了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是要回答“什么是合格公民,如何做合格公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的主题和问题导向体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质和灵魂,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说什么”的问题,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话语。而思政课教师以教材话语体系为基础,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按照自己的主观认知、逻辑思维和教学经验形成的再生性话语体系,则是解决“怎么说”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实现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换,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完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导和教育功能,“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2.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动态性正如恩格斯所言:“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3]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得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所反映和展现的同样“不是一个既成事实的抽象世界,而是一个时刻变化着的生命世界”[4]。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二、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形式,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场景的转换与时俱进地创新其话语体系。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体系必须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景的转换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国是基于利益共同体原则建构起来的群体本位的社会结构,是一个具有浓郁的政治和行政色彩的同质性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利益追求与国家或集体生活保持高度一致,“个体通过他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中的成员资格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并被他人所确认”[10]。这就决定了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教化必然采取基于集体目标的单一化、灌输型的政治话语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以及阶层的分化,传统群体本位的社会结构正被逐步拆解,人们摆脱了公共生活空间的压抑与束缚,极力寻求独立的思想空间和价值追求。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以及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使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迅速增强,不同的利益群体、多元化的价值主体以及异质化的行为主体得以滋生和分化,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目标追求与价值判断,不再被动地成为话语权威的接受者和话语实践的塑造者。这必然使传统的由教育者发动和主导,以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接受“教化”为特征的“垂直输入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及其生态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时空的变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渗透所引发的多元文化的激荡、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多渠道海量信息的冲击,已使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和信息优势被撼动,话语权格局面临解构,权威性受到质疑。“独角戏”式的思政课教学话语场景正在走向终结,而主体互动的课堂话语空间得以不断拓展。适应教学场景变化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必须走出强制性“灌输”的低效度模式,努力搭建起教学双方“敞开心扉”与“相互接纳”的桥梁,通过师生间双向度的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唤醒大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提高其对外部影响进行准确判断与正确处理的能力,从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精神塑造和价值观传导功能。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必须实现由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它是以高度理论化、抽象化、凝练化的文本语言和学术逻辑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蕴涵在庞大的教材体系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必须通过思政课教师个人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准确把握大学生生存境遇和问题关切的基础上,按照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理论逻辑的梳理与整合、问题情景的设计与构造,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实现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换,形成具有缜密的叙事逻辑,深刻的现实阐释力,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强大穿透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激发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关切其思想困惑与生存焦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消除歧义,达成共识,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传导给学生,为其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为其社会化指明正确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成功建构与创新,不仅能够保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亦能凸显思政课教师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价值及其学科魅力。3.必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教育体系向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的转换任何国家所进行的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公民教育、道德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政治性。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并不断地进行“思想的生产和分配”[1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即“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的矛盾”[12]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一定社会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外在的主导意识形态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并最终外化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自觉行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体系必须为其所承载的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离开了意识形态传导功能的课堂教学必然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

三、基于话语创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提升的路径

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话语影响力、理论阐释力和意识形态管控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和保证。1.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交融属于常态。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有时是非分明、简单易判,有时阵线交织、复杂难断。”[15]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和较量的主战场。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实现与效果达成,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话语权是通过话语的表达、传播和运用而产生的思想影响力和行为控制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的获得已失去了话语权垄断的合理性基础,亦不存在强迫受教育者绝对服从的政治场域。其话语权的获得依赖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认同、接受和自觉践行。为此,必须建构理论内涵深刻、解析功能强大、富有穿透力的话语体系传递正能量,有效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防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新技术新媒体无限度地拓展着思想交流的时空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受到来自现实与虚拟、境内与境外、课堂内与课堂外、线上与线下的诸多思想、思潮和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各种碎片化、去中心化与多中心化的海量信息良莠难辨,干扰和模糊了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正确视线,使其在主流与次流、真理与谬误、有益与有害、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思潮面前犹豫徘徊、无所适从。面对这种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提高媒介素养,形成新媒体思维,并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到各种新媒体场域之中,发挥意识形态守护员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6]面对一切场域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认识和错误导向,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敢于发声亮剑,以自身强大的话语优势,力排众议,占领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坚决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底线。2.必须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阐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教化活动,而核心价值观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因此,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既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也包含着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如“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谐”“法治”“诚信”等,在欧洲启蒙思想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中已广泛出现,古今中外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对此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但是,核心价值观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7]。对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必须联系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特殊的时代条件以及特定的阶级立场。西方国家推行的所谓超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事实上并不存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立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优秀文化。尽管其诸多的价值理念与资本主义的某些价值观存在着字面上的雷同和涵义上的交集,但终究与其有着不同的价值旨归与蕴意。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及其要求的理解,不能迷信或执著于西方理论、西方学者的论证和注解,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及其理论特质,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话语体系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要求进行中国式的解读和诠释。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并不排斥古今中外思想家对相关价值观的合理阐释,但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必须有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领会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实践价值,从而自觉认同并躬行践履。3.回归生活世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具有理论阐释的严谨性、话语表达的逻辑性以及意识形态塑造的超越性,极易给受教育者造成“高大上”的现实“超越感”。传统教学模式,拘泥于概念的解析、原理的讲授以及方法论导引的“学科逻辑”,未经话语转换的政治话语、宣传式口号、书面语言的重复和滥用,造成了与大学生思想交流的“疏离感”和“空泛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但“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仅仅理解为政治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18]。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9]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教育的本真意义,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又导人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20],实现大学生“物质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协同共建。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关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关切大学生的生存境遇和自我价值追求,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了解其心理变化和精神渴望,化解其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尊重其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在情感上拉近距离,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认识上达成共识,切实帮助其建构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并使其话语体系在不断解答现实问题和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张力和活力。

作者:张晨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能力   

“双语教学”将专业课学习和外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近几十年进入国内并开始尝试的一种教学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效开展双语教学,就有必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能力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一、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对能力的解读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能力构成,就要先知道什么是能力。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主观能力”作为能力研究的核心概念,认为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认为主体能力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开展活动时的内在表现。管理学把能力与任务联系起来,认为能力是个体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驱动力。管理学关于能力的观点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能力观、一般素质导向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行为主义能力观认为,能力与工作任务相关,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系列行为。能力等于任务的累积和叠加,能力就是任务。一般素质导向能力观认为能力就是基础素质。个人的总体素质对于绩效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整合能力观结合行为主义能力观和一般素质导向能力观的观点,认为能力是个体在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行为主义能力观、一般素质导向能力观和整合能力观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能力,但都认为能力与知识、技能、态度和具体任务有关。心理学界将能力看做影响活动目标达成和活动有效性的个体心理特征,认为能力形成离不开知识和技能,能力是能够影响活动目标达成和活动有效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必备要素。能力离不开活动,能力是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的统一。

二、从能力理论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能力,基于此人们也对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不同观点。

(一)国外对教学能力的研究

国外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比较早。上述四种能力应围绕课程的开展而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国外对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多把教学能力各构成要素进行整合,倾向于认为各要素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没有独立的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综合各种能力来完成。同时,由于国外更重视教学活动的学生的重要性,在教学能力的上也有多个要素是围绕学生发展、学生的积极性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的。

(二)国内对教学能力的研究

国内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滞后于国外。1996年,潘懋元提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知识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研究教学规律、寻求最优教学方法的能力。2011年,周媛媛、詹旺提出,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运用技术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国内对教学能力的研究多把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看作是独立的存在,要素间是并列或独立的关系。同时,国内研究更重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强调教师的活动,因此有些教学能力更偏向于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能力构成

基于上述关于能力的理论和国内外对教学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学能力不是某一个单一的能力或范畴,而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素质、技能等能力的整合,是教师个体拥有的主体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本领。“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旨在传授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必须具备实施双语教学的能力。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和知识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必备能力。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双语教学的语言能力也就是双语表达能力,是双语老师借助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字教授教学内容,传达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并通过两种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能力,是双语教师的必备能力。双语表达能力作为双语教师必备的能力,要求双语教师能用两种语言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听力和阅读,也能够准备表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双语教师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也应该了解学科知识所涉及的外国文化,利用外语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理解外语文献并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教授知识、传达思想、教导学生。对于双语教师的语言能力评价应从听、说、读、写、译和能够流畅进行交流的程度等来衡量。

(二)教学能力

看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所以教学能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师以及其他学科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中都占首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估主要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考虑。1.双语教学设计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不是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实现英语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单结合,而是将外文文献与教学知识有机融合,使双语的使用与教学活动有机整合。因此要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就必须精心的进行双语教学设计,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具备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恰当选择外文文献、确定教学内容并选择最优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2.双语教学实施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是双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使用双语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同时,通过建立双语学习情境,通过研读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文献和资料,提高学生的外语文献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实现教学任务而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师实施双语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应能够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设计通过丰富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策略创造双语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用双语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完美达成。3.双语教学评价能力每一个教学任务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活动完成后,是否完成了教学设计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才能知道。这种评价既包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包含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双语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估双语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通过改进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室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校效果进行判断,同时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改进不足,提升教学效果。

(三)知识能力

知识能力是教师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备能力。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1.学科知识更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学科知识的更新能力,以跟上挖掘理论深度,把握当今社会的思潮争论点,并将其穿插进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更新和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形成终身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从而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外语文献研读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行双语教学,必须经常学习外语文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是相关理论的集合,由于篇幅限制,只是摘录了核心观点和重要内容,无法完全呈现相关内容,要深入了解相关理论的背景就必须查找源头,查看原文或原著。与教材相比,原著完整地记录了作者撰写时的思考过程以及所处的年代背景,这些信息在教材中是没法体现的,因此要有针对性的研读原著。了解新知识、新理论产生的过程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掌握新知识、新理论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通过对文献的研读,教师可以了解知识、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承。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育乃立国之本,面对国际化趋势,如何培养国际性人才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是一种尝试,要想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离不开双语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主体,双语教师的能力形成受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环境因素

环境是能力形成的外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同样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对国际人才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施教者,不断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个体发展的外因出发,通过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国际性人才的需求。社会环境作为能力形成的外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政策环境因素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高度重视双语教学的开展。教育部2001年和2007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的政策指引,同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提供了政策指引,从政策层面加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形成的促进。

(二)学校因素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意见》表明,国家对高校教教学改革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学校作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载体,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可以从学校的环境和制度两方面考虑。学校的环境指学校的校园文化,这其中,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如校风、学风、学校的文化底蕴、人际氛围等。学校的校风、学风良好,文化氛围浓郁,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师的认同度,继而影响学校教师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主动性和自发性,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语教学”能力的形成。制度主要是指学校是否从制度层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中包括学校职称评审制度、教学科研制度、评价制度、师资培训制度、激励机制。学校重视双语教学,并从考核评价方式、内部培养、能力助长机制等层面鼓励双语教学的开展,这必然促进教师双语教学的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三)个人因素

教师的个人因素包括个体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和态度因素等。个体因素包括教龄、开展双语教学的动机以及对双语教学的可接受程度等。知识因素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教师的外语水平等。能力因素包括课程设置能力、授课能力、知识结构与转化能力、教师的沟通能力、教师对自身以及学生的评价能力等。态度因素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教学的热情和自我发展的动机。这些因子都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此外,身份角色意识、专业文化素养、教学实践经验、教学反思等个人因素是制约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

作者:何月 单位:广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八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考核模式

1.1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

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一种重理论、重记忆、重结果的考核方式。这种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基本都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以固定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显而易见,应试教育的考核方式是有悖于教学改革目标的。学生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学习目的极为功利,学习方法趋于单一。以固定知识点为考点的方式,使学生不再主动思考,也不用尝试创新思维的运用,只需要按照老师的重点知识范围,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甚至取得很好的成绩。显然,这种考核模式无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教学实效性。

1.2终结式考核方式

终结式考核方式是指单一的以期末考试成绩核定学生最终成绩的一种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我国高校中。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校虽然在考核中加入了平时成绩的部分,但所占总成绩比重较低,不能体现考核的过程性。而平时成绩的获得基本由学生的出勤因素决定,学生为通过考试被动听课,使平时成绩的引入不免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改革方式。因此,终结式考核模式依然是一种静态的考核模式,它的设置缺乏过程性和发展性,用静止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考核效果。

1.3单一主体考核方式

单一主体考核方式是指学科考核成绩由任课教师独立决定的一种考核方式。而这种单一主体考核模式几乎在所有高校推行和使用。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作为公共基础课,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但要完成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指导,还要记录过程考核成绩,评阅学生试卷,批改学生作业,量化统计最终成绩,拟定学生的课程考核结果。精力的有限性决定思政课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知悉其课堂以外的表现情况,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最终仍然会因考核的不准确性和不客观性而陷入尴尬的境地。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改革的目标

2.1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引领

实现高校思政课考核方法改革,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把思政课的考核视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检验。通过多种形式考核学生实践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位,考核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力。其次,应转变旧有的重成绩考核观,重视思政课考核的激励功能。“一般性的考试是对现有的知识和水平进行规范化的评价,如等级考试、课程结束考试等,按某一分数段,判断是否过关和合格。”[1]如将思政课的考核也以是否达到“60分”作为标准,就等同于放弃了这门课应有的教学目标和原则,对学生的能力、品质也无从评价或者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第三,转变任课教师终极评价观,实现多维评价、系统考核。思想政治课既有一般学科所共有的原理、概念和定义内容,又有自身独特的激励、转化和塑造功能。从根本上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在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表现来传递的。[2]因此,思政课对学生的考核应该多元化,认真研究和制定反映学生本阶段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评价方法,对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向和道德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

2.2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理念

以往的思政课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考试结束,成绩通过即学习结束,更不要提日常思考、知行转化。因此,思政课的考核改革应当由传统考试的考核学生记忆背诵能力向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理念。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注意学生的卷面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转变,哪怕是在日常行为中体现出的一些意志品质方面的进步,也是需要重点鼓励和赞扬的,是应当在综合评价中有所体现的。学生能通过这样的考核结果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受到鼓舞和启发,触发学生积极思考、知行统一。

2.3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成为祖国的建设者。[3]因此,思政课的考核也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当前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都不再简单以期末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几乎所有高校在考核设置中,都有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的权重。但这些考核项目没有跳出传统考试的模式,基本是以学生的考勤和几次社会实践报告来决定。这使学生对平时成绩或实践成绩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出现知识与能力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是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课程考核的导向,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改革的具体路径

3.1考核内容分类化

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在于,既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指导性学科。从这个特点出发,我们对于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也应当实现内容分类化。首先,要实现理论考核实用化。理论考核应改变以往的固定题型的命题方式,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思考题,这部分试题要充分触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思索、勇于质疑。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的勇气和语言组织能力,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其次,要实现实践考核丰富化。实践考核不能设置成一种“空谈式”模式,要有新意,可操作。具体可设置:第一课堂实践考核:以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小组探讨、分组竞争等方式,将这些表现纳入考核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发言的论点、论据、论证逻辑分别给分,特别突出创新思维的得分。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发言的乐趣,在畅所欲言中获得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回馈。第二课堂实践考核:走出课堂、步入校园、步入社会的第二课堂。这一部分考核需要学校、系部、政治辅导员的大力配合。每学期学生的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思政课教师应当组织、参与其中,观察学生是否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是否能够执行统一,是否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作为实践成绩的组成部分。

3.2考核结构时空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结构时空化是指扩大考核空间,延长考核时间,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考核。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空间是指,学生的成绩应由多方面综合表现组成。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参与度、社会实践报告、作业、小测等。[4]我们还应当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实践的承办方、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负责老师等,追踪学生每一阶段,在每一不同场合的具体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延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时间是指,让课程考核时间贯穿学生的全部大学生活。实行一学期一记录,一学年一核准,至学生毕业时,每人都有一份完整的思想政治全程考核资料。从这份资料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进步,最终做出中肯的评价,为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乃至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考核结果。

3.3考核主体复合化

以往陈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一大缺陷,即任课教师一人一卷一评决定制。[5]在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基础课,一般为大班授课模式。一位教师要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面对几百位学生,凸显了考核主体单一化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矛盾。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主体应包括思政课教师、政治辅导员、系部教学负责人、学生家长、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在内的六个主体共同组成。六个主体仍然以思政课教师为主线,由其主导课程考核,协同其他主体,做好收集、整理、比对、评估、核算、统计工作。学生的政治辅导员和系部教学负责人主要担任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员;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担任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成绩的考核员;学生家长可配合学校对学生的在家表现做出一定评价,纳入考核评价;学生本人可通过一定形式的自评和互评实现自我评价和生间评价。这种复合评价的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结果全面、系统、科学、严谨。

参考文献

[1]梅宗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12-14.

[2]梅宗奇.海德格尔思想的“决定性改变”及其在西方的巨大影响闭兰州学刊[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23-25.

[3]刘兴仁,李霞.高职院校“两课”考核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3):30-32.

[4]景国际.关于“两课”考核模式改革的创新型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2):16-18.

[5]胡元清.“两课”考试成绩管理中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37-38

作者:王晓婷 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述(8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11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