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04-12 09:26:11 | 移动端: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指标体系,乡村,评价,研究,旅游

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智慧乡村旅游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的高度融合,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智慧乡村旅游的评价要素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和价值核算四个维度建立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以及权重设置提出设想。[关键词

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智慧乡村旅游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的高度融合,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智慧乡村旅游的评价要素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和价值核算四个维度建立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以及权重设置提出设想。

[关键词]智慧乡村旅游;评价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1引言

乡村旅游从微观消费者层面来看,是现代社会城市居民周末或假期暂时摆脱城市钢筋混凝土,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选择;从宏观国家层面上来看,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攻坚工程中的有效路径,也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整合资源的重中之重,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伊始,我国的乡村旅游便开始快速发展。21世纪后,人民生活质量层次的不断提高,对旅游有了更多元化的要求,乡村旅游顺应时代发展,数量上增加景点数量、扩大旅游规模,质量上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功能,呈现全面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休闲农业和旅游这一块接待的游客接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0多万人。为了推进全域旅游,带动更多的农民受益,发改委联合其他14部门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对2017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做了总体规划。而且截至2017年4月,全国已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28个,推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70个,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2项。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5月国家旅游局力推旅游业融入互联网,8月国务院提出要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届时,“互联网+乡村旅游”开始被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其发展模式,乡村旅游进入智慧模式。为评价乡村旅游的智慧发展程度,本文将在分析智慧乡村旅游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探讨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的筛选、采集、处理以及赋权问题。

2智慧乡村旅游的评价要素

智慧乡村旅游是“智慧”即云计算、移动通讯、物联网、互联网、GPS、GIS、、VR、海量存储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的高度融合。因此,其评价要素应既能体现旅游的“智慧性”又能反映旅游的“乡村性”,并且可以揭示加入了智慧手段以后的现代乡村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其效果优势。基于此,本文对智慧乡村旅游的评价要素设定为以下四个方面。

2.1智慧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这一点是其他各种评价要素的基础,具备智慧的基础设施,才能更好的实现现代乡村旅游管理、服务以及核算等功能。而体现“智慧”,首先是必须拥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如电话、电视、电脑、通讯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地理位置定位设备、网络终端适配设备等硬件设施,还必须建设基础网络、各种网站平台、网络应用平台、互联网门户、手机APP等软件系统。硬件和软件结合,共同构成智慧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为智慧乡村旅游的云数据搜集、存储、交换以及服务和核算等提供支撑。

2.2智慧的乡村旅游管理系统

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生活等,是乡村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一旦这些特有的乡村生态被破坏,势必会影响乡村旅游的旅游效益;而乡村特有的地理风貌使得安保问题成为乡村旅游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另外,智慧管理系统还应能智能整合管理农家乐、乡村酒店、旅行社(含导游)、乡村景区(或景点)、交通等内部资源和游客信息、旅游协会信息、相关政策信息等外部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不造成浪费和虚耗;除了这些实体信息的管理,该系统还应该包括对旅游诚信的管理,主要通过游客投诉数据的采集分析来实现,一方面督促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为旅游者在旅游企业的选择中提供比较权威的参考。基于以上分析,智慧的乡村旅游管理系统包括资源保护和环境监测管理系统、智能安防管理系统、资源整合管理系统和乡村旅游诚信管理系统四个部分。

2.3智慧的乡村旅游服务平台

乡村旅游服务应面向旅游者(含旅游企业,很大程度上,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需要的服务信息是一致的,所以才有自助游和跟团游)、旅游乡村和旅游管理机构三个主体。从产业供给的角度来讲,旅游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而旅游的整个过程包含了旅游前的准备、旅游中的体验和旅游后的满足程度。对于旅游者来说,智慧服务平台旅游前应便捷,如智能信息查询咨询服务,自助订票退票服务等;旅游中则突出良好的体验感受,如自助导游导览服务、地理位置定位服务等;旅游后旅游者更注重旅游过程中评价或投诉事件的反馈和处理服务等。对于旅游乡村,智慧服务平台除了能实现前面第二个要素里提到的管理服务以外,还应能利用在线等方式实现旅游目的地的推介、促销、形象展示以及各种信息发布,即智能营销服务;以及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等的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等。对于旅游管理机构,最重要的是通过智慧乡村旅游服务平台的获得智能方便的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行业、乡村旅游诚信、乡村旅游者等各种数据库的采集服务,然后综合各种定性手段,运用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为乡村旅游的保护和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更科学透明的决策依据。

2.4智慧的乡村旅游价值核算体系

智慧乡村旅游最终需要从应用价值上宏观的体现其实施的效果。应用价值的评价需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政策支持效益几个方面来考量。反映社会效益的核算指标包括旅游者满意度、信息化水平、智慧公共服务应用普及率、服务效能以及旅游乡村从事旅游业的人员结构等;反映经济效益的核算指标有旅游者人数、旅游者结构、乡村旅游总收入、乡村旅游产品成交额、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交易额等;反应环境效益的核算指标可以选择旅游乡村环保投入额、旅游乡村居民环保意识、旅游乡村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效率、单位旅游收入能耗等;反映政策支持效益的核算指标考虑旅游乡村智慧建设资金投入额、高层次人才支持度、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编制水平等。这些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在具体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旅游乡村的实际情况筛选和整理。

3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自从“智慧+旅游”的理念提出以后,有不少的研究者对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邓贤锋建立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对智慧城市和智慧景区进行评价研究,刘利宁在对智慧旅游的内涵和特征等内容的分析基础上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姚国章在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大应用体系基础上建立的评价体系以及基于服务能力、服务内容、管理水平和服务效果四个方面构成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体系,高维全构建的包括社会支撑体系、旅游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智慧旅游产业体系和智慧旅游应用创新体系四个体系的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韩玲华在其硕士论文里从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江苏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汤文菲在其硕士论文里,构建智慧旅游景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等等。综上资料可看出,对于智慧旅游评价指标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而针对智慧乡村旅游的研究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等,而涉及到评价指标研究的也仅仅是对传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角度,对互联网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起来的现代乡村旅游评价指标研究较少。本文将从智慧乡村旅游评价的四个要素着手,探讨建立其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选取的原则

3.1.1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实用可行。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的选取首先应建立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必须真实的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内涵,在筛选和确定各个指标的过程中都需遵循严格的理论规定和科学准则,指标之间的关系应该合理明确。同时,应考虑指标在采集和应用的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充分结合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选择便于理解和识别的指标,加强实用性。3.1.2既要全面系统又要代表典型。智慧乡村旅游是一个融合的、复杂的系统,其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应涵盖智慧乡村旅游的各个方面,依据前面对其评价要素的分析,评价内容应包括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管理系统、智慧的服务平台以及智慧的应用评价等;另一方面由于系统内部具备层次性与条理性,所以需对指标分级,进行分解和细化,保证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同时,为避免指标之间重叠交叉,指标选取应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3.1.3既要可比可靠又要特色动态。为了便于评价结果的横向和纵向比较,选取的指标应在内涵、口径、范围和时间上保持一致,还要保证选取的指标规范可靠,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乡村旅游地在资源、产品、区位、规模、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各具差异性,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还应能分类反映研究乡村的实际,突出其特色性,以便旅游管理部制定精准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和合理决策。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还在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地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所以,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也不能一成不变,应是与时俱进的、动态的。

3.2指标体系

3.2.1指标体系内容框架。本文仔细查阅和研究了有关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评价类文献,借鉴了其中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同时,遵循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从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和价值核算四个评价要素着手,初步形成了智慧乡村旅游评价体系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3.2.2指标预选补充说明。正如表1所展示的指标体系内容,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包含了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客观且处理方便,也便于数学模型的应用,但是智慧乡村旅游本身是一个高度融合的概念,其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面较广,描述的现象也较为复杂,所以有很多指标无法直接量化,比如表1中出现的稳定性、完善程度、建设程度、顾客满意度、服务成熟度、方便程度、居民环保意识、规划编制水平等指标,可采用主观评价的方式,或者细化其内容,选择若干个定性或定量指标来说明,然后在评价过程中如有需要再利用统计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处理。这样既可使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又可弥补单纯的定性或定量评价的不足,做到优势互补。另外,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以及旅游乡村的实际情况,上述指标体系的内容可通过统计相关性、独立性检验进行删减和补充,对于已经采集的指标数据,如果指标之间相关性太高,有重叠嫌疑,做删减处理;对于反映特色智慧乡村旅游的数据指标在评价分析的时候可适当补充。

3.3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是智慧乡村旅游评价分析的基础,而科学具体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处理程序是评价分析的前提。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复杂而综合,指标数据的形成过程与标准不同形成了上述指标预选补充说明里提到的两类指标数据,即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也有研究者称之为客观数据和主观数据。两类数据采集途径有不同也有交叉。对于定量数据,一般宏观的、中观的或通识问题的数据,可通过文案调查的方式,查阅相关统计资料(二手数据或者叫次级数据)获得;而对于微观的或特色的数据,可通过统计调查采集(一手数据或原始数据)。对于定性数据,一般需要通过运用统计调查(常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或者集中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征询采集。由于智慧乡村旅游数据采集范围广泛,采集方法、采集途径和数据属性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评价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使数据量纲一致、标准统一。有时甚至要消除量纲,标准化处理数据。数据标准化方法有直线型方法(如极值法、标准差法)、折线型方法(如三折线法)、曲线型方法(如半正态性分布)等。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对评价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运用的时候需要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选择。

3.4权重设置方式设想

权重的赋值方式有定性赋权(主观)和定量赋权(客观)两种。定性赋权是根据决策者主观信息进行判断赋权,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二项系数法、环比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古林法)、直接打分法、对比排序法等;定量赋权法则主要依赖实测数据来确定权重系数,常用的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离差法)、变异系数法、多目标规划法、CRITIC法等。虽然定性赋权直观、简单,能够反映决策者意向,但是决策和评价结果通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定量赋权虽然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但其容易忽略指标本身重要程度的不同,有时确定的指标权数与实际相差较大。由此看来,两种赋权方法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查阅大量的有关智慧旅游、乡村旅游评价指标赋权问题的文献中,大部分研究者使用了定性(主观)赋权的方式(多数选择层次分析法),选择定量(客观)赋权的很少。而在前面分析中可看出,智慧乡村旅游的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问题,而且预选的评价指标既包含主观信息,也包含客观信息,因此有必要探讨一种能将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综合起来的新的权重赋值方式,使融合后的权重既可以反映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和指标本身的重要程度,又可以反映客观的实测数据,这已然是一个新的课题和赋权趋势。宋冬梅等运用主客观融合赋权研究探讨了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这种融合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借鉴。

4结语

在“互联网+”和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的智慧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形态。虽然近几年在新技术、新媒体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是基础设施落后、营销宣传方式传统、信息化水平不高、旅游活动项目单一以及农民经营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阻碍着智慧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适时评价智慧乡村旅游的发展程度无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由此,构建准确完善的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必须看到,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评价指标体系也应在这个时代发展、技术变革长期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并修改完善。本文设置的智慧乡村旅游评价各指标还不尽完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而针对智慧乡村旅游这种复杂的多属性指标权重赋值问题以及其实际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则是另外两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1]毛峰.“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03).

[2]吕利云.基于智慧旅游平台的婺源乡村旅游提升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3]邓贤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发展研究,2010(12).

[4]邓贤锋,李霞.“智慧景区”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2(09).

[5]刘利宁.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06).

[6]姚国章.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3(07).

[7]韩玲华,姚国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8]高维全.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J].对外经贸,2016(08).

[9]韩玲华.江苏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10]汤文菲.智慧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标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11]郑耀星,曾祥辉.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

[12]黄洁.沂南县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13]闫金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硏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14]宋冬梅,刘春晓,沈晨,等.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08).

作者:杨晓娟 韩昌豪 周波 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38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