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2 12:22:53 | 移动端: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本文关键词:卢梭,爱情观,借鉴,当代大学生,爱情

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本文简介:摘要:让·雅克·卢梭是享有世界盛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在其《忏悔录》中,他描绘了自己一生中的主要爱情经历,蕴含着他的爱情观。因此,通过对卢梭的爱情经历的剖析,挖掘其爱情观,借鉴其精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理性认识的自觉,树立爱情中的

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本文内容:

  摘要:让·雅克·卢梭是享有世界盛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在其《忏悔录》中, 他描绘了自己一生中的主要爱情经历, 蕴含着他的爱情观。因此, 通过对卢梭的爱情经历的剖析, 挖掘其爱情观, 借鉴其精华,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理性认识的自觉, 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责任和宽容意识、道德和选择意识。

  关键词:卢梭,爱情观,大学生,启示

  爱情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一个人的爱情观的形成与其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同时其人生经历和性格也会影响他的爱情观的形成和产生。到底怎样的爱情观才是健康的, 是适合个人的人生发展和健康积极的心态的形成的, 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卢梭的爱情观的剖析, 旨在借鉴其积极方面, 引导当代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建立自己的爱情观, 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一、卢梭一生爱情经历中折射的爱情观

  在《忏悔录》中, 卢梭详尽地描写了自己一生中的主要爱情经历。对他来说, 有的爱情尽管时间很短, 但带给他的幸福足以超越这世上天长地久的爱情;有的爱情对他一生的性格乃至人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这样的爱情并未带给他爱情最终会有的幸福的味道;有的爱情细水长流, 可以说是最适合他的, 但并不是他内心最期待的爱情;有的爱情, 虽然是他内心萌发的最真挚的爱意, 但却注定了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插曲。

  (一) 卢梭和华伦夫人的爱情经历

  华伦夫人是拉图尔·德·比勒家的小姐, 是当时的贵族, 她嫁给了洛桑市罗华家的威拉尔丹先生的长子华伦先生, 基于对自己的婚姻不满, 她抛弃了家庭, 来到了安纳西, 放弃了新教并皈依了天主教。在那里, 她享受着国王赐予她的年金。卢梭, 16岁时便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 这也是他一生中动荡不安的生活的开始。在安纳西, 经德·庞特瓦神父介绍, 他去寻找华伦夫人。他说:“我一生中的性格都是在这个时期决定的, 所以我绝不能轻描淡写一带而过。”[1]由此可见, 在卢梭的一生中华伦夫人对他的重要性。当时的华伦夫人28岁, 自他们相识以后, 他们之间就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 卢梭称她为“妈妈”。可是, 随着卢梭的不断成长,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我摆脱青年时代的危险, 妈妈认为应该把我当作成年人来看待了。”[2]于是, 他们之间的肉欲关系发生了。“于是, 我第一次投入了一个女人的怀抱, 而且这个女人是我所崇拜的。我幸福吗?不, 我只是得到了肉体的欢愉。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忧伤玷污了这种美好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犯下了一桩乱伦罪似的。有两三次, 我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的时候, 我的泪水打湿了她的胸脯。她却恰恰相反, 既不忧伤, 也不兴奋, 只是更加温柔宁静了。”[3]虽然在见到华伦夫人第一眼时, 卢梭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她, 但是基于后来他们之间确立的“母子”关系, 他反而并不想拥有她。“我不知道怎样描绘我当时的处境, 内心非常恐惧烦躁, 既渴望又害怕渴望的事情真的发生, 有时心里甚至想找个什么妥当的办法避开这种已经允诺的幸福。”[4]因为在他看来, “正当我在花样年华的时候, 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渴望青春的初次欢愉呢?为什么那一瞬间临近的时候, 我看到的是痛苦而不是快乐呢?”[5]在内心的挣扎中, 他告诉自己她只是为了保护他才不惜违背了自己的原则, 毕竟在他心里, 她是如此完美。虽然, 在他们的关系还很亲密的期间, 华伦夫人和她的仆人阿奈之间也发生了肉体的关系, 但是他们三人并不介意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 直到最后, 阿奈无奈的离去。如同卢梭自己所担心的一样, 这样的幸福并没有陪伴他多久, 在他去了蒙特利尔再次回到家之后, 他的位置被取代了。古尔提叶成了他不在家时“妈妈”找来的替身。自此之后, 他们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也消失了, 对于华伦夫人来说, 卢梭成了她生活中多余的人。“我所设想的幸福的未来, 刹那间全部烟消云散了。我如此情意绵绵地编织的美德完全毁灭了, 从幼年起我就把我的生命和她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第一次感到了孤独。”[6]就这样, 卢梭渴望拥有但是却并不会给他带来真正幸福的爱情结束了。

  一直以来, 这段爱情对他而言是难以“启齿”的, 因为年龄关系以及长久以来他用“妈妈”来称呼华伦夫人的缘故, 在他接受这段爱情时, 他总觉得自己“犯错”了。但在《忏悔录》中, 通过他对这份爱情的描述, 以及在失去这份爱情时他内心的悲恸, 我们可以得知, 在他的心里, 他是用生命用他对爱情的信任和忠诚守护着这份爱情。因此, 这体现了他在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

  (二) 卢梭和戴莱丝的爱情经历

  戴莱丝·勒·瓦瑟, 是奥尔良人, 她是卢梭当时住的旅馆里的女佣, 她父亲的造币厂停业以后无以谋生, 她母亲也破产了。这样, 他们一家所有人都靠戴莱丝打工来养活。初次见到戴莱丝时, 卢梭就被她那优雅端庄的举止所吸引, 尤其是她那灵动而又温柔的眼神, 对卢梭来说, 那是无与伦比的。同来的其他人有的时候会挑逗她, 出于同情, 卢梭一直袒护她, 时间久了, 戴莱丝被他的同情所打动。“她认为我是个正派人, 这一点她确实没有看走眼;我认为她是一个多情、简单、质朴的姑娘, 这一点我也没有看错。”[7]但是卢梭表明他不会娶她。在和戴莱丝相处了一段时间后, 他之前只想找乐子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因为实际行动提升了他的幸福。他之前的雄心壮志烟消云散了, 为了填补心灵的空缺, 他认为必须有种强烈的情感来完全占据它。事实上, 在他的生命中, 戴莱丝成了华伦夫人的替身。他们之间共育有5个孩子, 但是卢梭都将他们送到当时专门抚养弃婴的育婴堂。虽然戴莱丝一直不同意, 但是卢梭认为这是他能给他的孩子们的最好的人生, 如果把他们交给那些贵妇朋友或是认识的人, 日后因为他的原因, 孩子可能会成为他们威胁自己的工具, 基于此她最终也接受了卢梭的这一做法。

  尽管戴莱丝永远替代不了华伦夫人在卢梭心目中的位置, 但她是他一生中最真诚的一位伴侣, 也是最符合他的平民身份的一位伴侣。长久的相伴, 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更加稳固。所以, 二人彼此接受和容忍着对方的一些错误, 正是因为如此, 他们才一起相伴走到了最后。这体现了卢梭对待爱情时的责任和宽容态度。

  (三) 卢梭和索菲的爱情故事

  索菲即乌德托夫人, 她是卢梭的朋友圣朗拜尔的情人。她没有华伦夫人的美丽外表和戴莱丝的温柔贤惠, 但是她却让卢梭为之倾心。卢梭居住在退隐庐期间, 索菲曾登门拜访过他两次, 基于这两次的拜访, 他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当时卢梭正在写《新爱洛伊丝》, 他的女主人公朱丽在索菲的身上呈现了。月下的散步和谈话, 使他深深地迷恋上了她。虽然当时卢梭45岁, 而索菲只有27岁, 可是对卢梭来说, “这一次是爱情, 是全部力量和全部狂热爆发出来了的爱情。”[8]这3个月的爱情对卢梭来说, 是人生中唯一享受到真正的爱情的幸福时段。但是为了朋友, 为了索菲, 他只有放弃这段本不该属于他的而他却真正想要拥有的爱情。

  对于自己最想要拥有的, 但也是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一段爱情, 他最终也做出了不会让自己感到愧疚的一个选择。这体现了卢梭在对待爱情时所拥有的道德和选择意识。

  二、卢梭爱情观形成的原因

  在《忏悔录》中, 卢梭详尽地描写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境况, 特别是关于爱情, 可以说是他写作《忏悔录》的主线。因此, 关于他的爱情观形成的原因也成了人们探求的一个热点。而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卢梭的个人经历来探求他的爱情观形成的原因。

  (一) 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卢梭 (1712-1788) , 出生于日内瓦, 父亲伊萨克·卢梭是钟表匠, 母亲苏萨娜·贝纳尔是家境优裕的牧师之女。卢梭生活的时代, 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最后时期, 也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即将爆发的前夕。“在当时, 法国贵族与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已达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加之沉重的封建压榨, 使得民不聊生, 农业生产低落, 整个国家矛盾重重, 危机四伏。”[9]但当时的封建贵族仍在做最后的挣扎, 想要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 他们对当时的启蒙思想家进行疯狂的迫害, 狄德罗、伏尔泰等人曾被捕入狱。1762年, 卢梭的《爱弥儿》出版以后, 引起了当时法国乃至日内瓦的动乱, 在孔迪亲王的帮助下, 他幸免了牢狱之灾, 离开巴黎, 开始了长达8年的逃亡生活。后来, 虽然他重新回到了巴黎, 想要替自己辩护, 但是孔迪亲王的猝然离世和民众们的愚昧, 使他的信心荡然无存, 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 他转而求诸己, 来寻求自己内心的宁静。“从今以后, 我必须把我迄今认为是人性的恶造成的结果看作是非人的理性所能识透的上天的秘密之一。”[10]对卢梭来说,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选择去适应它往往比去做无谓的挣扎要好得多。

  (二) 卢梭的人生经历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卢梭的童年是在茫无头绪的教育下成长的, 他认为童年决定了他的命运, 是他一生痛苦的开始。卢梭出生后5天左右, 他的母亲就因难产而去世。因此, 在《忏悔录》中, 卢梭曾回忆说, “我的出生是我的第一个不幸。”[11]卢梭的父亲喜欢阅读书籍, 卢梭小时候就跟着父亲阅读了各种书籍, 他们经常阅读到天明。“在很短的时间内, 我通过这种危险的方法, 不仅在阅读和理解方面获得了娴熟的技巧, 而且得到了其他像我这样年龄的孩子所没有的情欲方面的知识。”[12]这些书籍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们给了他奇特而又浪漫的观念, 生活经验和反思都没有使之改变。就这样, 成年以前, 他对两性结合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他虽然具有热情、好色和早熟的气质, 但还是安然地度过了童年时代。

  16岁的时候, 他认为自己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快乐, 心中充满着说不清的欲念。“我总是莫名地伤感, 无由地叹息, 看不到周围有什么东西值得我留恋。”[13]于是他决定远走高飞, 这也是他一生漂泊不定的生活的开始。在最好的年龄阶段, 他遇到了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华伦夫人。她给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爱情, 但对卢梭来说, 这样的爱情是他渴望得到而又害怕得到的。因为在这份爱情中, 他没有真正体会到原本属于爱情的幸福的味道。而这段青年时期的经历, 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人生乃至爱情观, “我的宁静的青年时代在一种还算平稳和愉悦的生活中流逝了, 既没有大的挫折也没有大的收获。”[14]

  “卢梭的野心勃勃的计划和努力, 一个个地落了空, 虽然为自己坎坷的命运而愤慨, 但他并不后悔。他决心不再依靠任何人, 而靠自己的才能, 自己独立生活, 重新闯出一条生活之路来, 于是他又开始进行曾中断的歌剧创作。”[15]成年期间的生活, 对卢梭来说, 是他一生中苦痛记忆的开始。在此期间, 虽然他的作品《艺术与科学的进步是更有利于败坏道德还是更有利于净化道德?》获奖, 歌剧《乡村占卜者》也两次在巴黎上演, 受到公众好评, 参加第戎学院的征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也相继问世, 可与此同时, 他被自己之前一直很重视的朋友一再出卖。在退隐庐的7年生活, 他很惬意, 但还是受到了干扰。直到后来, 他和埃皮奈夫人的关系最终恶化, 他才离开了退隐庐。在这段生活中, 戴莱丝替代了“妈妈”的位置, 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乌德托夫人的两次拜访, 使他的内心萌发了对爱情的再次追求。这3个月的爱情对他来说, 是人生中最真挚的一段感情。但基于各种原因, 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爱弥儿》的出版, 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颠覆性的动荡, 从此之后, 他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而戴莱丝却一直陪伴左右。

  卢梭的一生中, 爱情始终是他内心的一个缺憾。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 他痛恨所有的贵族, 但是在爱情对象的追求方面, 他却又有着悖于自己平民思想家身份的原则。对他来说, 裁缝、店员都无法诱惑他, 他向往的、爱慕的是年轻的贵族小姐, 他喜欢他们白皙的双手、优雅端庄的举止以及那种高雅的气质。可现实生活中, 他所经历的爱情并不完全和他自己向往的一样, 但基于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他还是选择接受并适应了这一切, 最终拥有了本该属于他拥有的爱情。

  三、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

  通过对卢梭的爱情经历、爱情观形成的原因分析, 我们从中可得出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这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构建极为重要。因为构筑一个健康积极的、合理的以及适合我们身心健康发展、学业发展的爱情观, 不仅有利于我们构筑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也有利于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爱情观时, 应该以卢梭的爱情观为借鉴, 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 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

  对卢梭来说, 他和华伦夫人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畸形的、不平等的、不完整的爱情。但即使知道华伦夫人给予他的爱情不是唯一的、忠诚的、平等的, 他还是选择了把他全部的爱给予她, 以至于最后他在华伦夫人心中的位置被别人所取代, 他还是选择了祝福华伦夫人, 并时常接济她, 直到她离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卢梭在这样的爱情中受到了伤害, 但是他对待这份爱情的信任和忠诚, 在一定程度上也捍卫了爱情在他心中的地位, 至少他对华伦夫人的爱情没有伤害到华伦夫人。较之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 在爱情中, 双方可以给予对方的信任很少, 而且对待爱情的忠诚度也不是很高, 所以, 如何更好地经营爱情, 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大困惑。而卢梭对待爱情的态度给他们的借鉴就是树立爱情中的信任和忠诚意识。在爱情中, 相互尊重对方的自由、给予对方应有的信任、忠诚地对待彼此的感情, 这样才不会给对方带来莫须有的伤害, 也不会使本来完美的爱情受到伤害;同时, 我们也会在这样的爱情中收获成长和喜悦。

  (二) 树立爱情中的责任和宽容意识

  戴莱丝是唯一一个真正爱卢梭并陪伴他一生的人。在长久的相处中, 他们发现了对方无法克服的一些缺点, 但他们还是相互宽容地对待彼此。戴莱丝的母亲和家人经常去破坏他们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 这使卢梭很恼火, 但是出于对戴莱丝的尊重, 他还是很宽容地去对待她的家人。戴莱丝不懂得阅读, 但是她很懂得一些交际, 这给卢梭带来了很多的赞赏。她和卢梭育有的5个孩子都被卢梭送到了育婴堂, 这使戴莱丝一直以来都很难过, 但是在得知卢梭的想法之后, 她还是默默地支持他。在和卢梭相爱的过程中, 她发现了卢梭对索菲的感情, 但她没有放弃他, 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他。卢梭晚年的逃亡生活, 她完全可以不参与, 但出于爱情, 她还是选择了陪伴他, 直到他离世。而当代大学生, 在爱情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爱情中的宽容和责任意识, 他们的爱情很冲动, 所以也不会想到责任, 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原因, 他们也缺少爱情中的宽容态度。在相处的过程中, 因为接受不了对方的一些缺点和过失, 就轻易放弃经营已久的爱情。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和人生态度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同时也会影响最终的人生方向的选择。因此, 我们要形成具有责任和宽容的爱情观。这样才能更好地经营我们的爱情, 使之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成长, 进而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爱情观。

  (三) 树立爱情中的道德和选择意识

  卢梭和索菲的爱情只有3个月, 对卢梭来说,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感受到爱情的时候, 但是现实告诉他, 这样的爱情并不适合他。索菲是他的朋友圣朗拜尔的情人, 出于对朋友的尊重, 他自己选择放弃了这段不适合他的爱情。同时, 在放弃了这段爱情后, 他并没有萎靡不振, 而是积极地面对人生, 选择了更适合他的戴莱丝去过那种属于他的平民式的幸福生活, 而他也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了幸福。而当代部分大学生在爱情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感受, 不惜去破坏朋友的幸福, 对于一个共同的倾慕对象, 他们不惜以各种错误的手段去争取, 这不仅造成朋友之间的反目成仇, 也给他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阴影。在面对失恋的时候, 他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疗伤心理, 有的学生甚至选择了为爱而死或是去报复等现象。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触目惊心的事例, 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在对待爱情方面的不成熟和不理智。这样的选择损坏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人生, 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或是几个家庭的和谐, 这也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更不利于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我们要学会树立爱情中的道德意识和选择意识, 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的幸福。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忏悔录 (缩译彩图本) [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12.
  [2][3][4][5][6][7][8][11][12][13][14]让·雅克·卢梭.忏悔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136, 138, 156, 137, 187, 236, 323, 3, 4, 18, 196.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卢梭爱情观对当代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借鉴》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4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