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9-02-14 11:27:40 | 移动端: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 本文关键词:两篇,硕士,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 本文简介: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一  论文题目: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西方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悲观消极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成为一个新兴热门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与潜能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 本文内容: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一
  论文题目: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西方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悲观消极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成为一个新兴热门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与潜能,用积极心理学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一、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1.社会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日渐加大,我国也出现了更多的消极心理现象。穷苦的人,会感觉生活无望,而富有的人,也会感到生活失去了奋斗价值。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这个网络社会被放大,也同样被放在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在文化领域中,也存在这种消极现象,发生了一桩桩突破道德底线的社会事件。特别是网络上出現的毁人名誉、破坏社会和谐的事件,正是信仰迷失和缺乏追求的体现。即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消极现象有了明显的减缓增长速度的态势,也没办法否认这样的现象是突出的。这也成为了困扰全社会的大难题。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青少年成为了这样的消极环境的牺牲品,网络上有许多青少年发表自己的消极思想,有的是对学习,有的是对生活。这些也影响到了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以崇尚品德为主要任务的德育教育的工作。
  2.教学现状
  (1)中职院校、老师、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消极认知。由于中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间的竞争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最主要的竞争体现在升学率和就业率。因此,中职院校一直将教学和工作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学生对这些的学习应用,能够更快地给中职院校带来收益和成效。所以重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工作方法受到了中职院校的重视和青睐。
  相对来说,德育教育是不能立竿见影的教育过程,有时候更会出现收效甚微的状况。在这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中职学生的面前,德育教学会显得宽泛,不知所云。所以德育教育就逐渐被中职学校淡忘,同样,老师会选择性地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选择忙于提升学生的书面成绩,这样的成绩才是看得见。
  除了学校、老师对德育教育的消极认知,学生存在着消极的自我认知。大多数学生在还没到懂事的年龄,由于贪玩耽误学习,没有考上高中,而被迫选择了中职院校就读。在外界的消极认知的环境影响下,他们大多存在自我放弃的心态。在他们心中,他们是被老师、家长所放弃的。
  (2)德育老师感情的消极现状。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教出敏而好学、勤学多问的学生,但是在面对中职学生时,老师很容易产生无法教育成材的疲惫感,认为他们的职业目标没办法达成。在长期付出、但毫无回报的情况下,老师与学生时常会出现互相抱怨甚至对立的局面。德育老师总会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这些孩子。久而久之,除了工资,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没有了教学的热情和发挥自己职业价值的愿望。老师的麻木和渐渐定向的思维,更加拉开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3)德育老师及学生行为的自我放弃。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讲大道理,学生听的都是老掉牙的故事。大部分德育老师认为德育教育的内容本来就是抽象、不易讲述的,并且没有根本解决的办法,就算改变讲课的内容也无力改变德育现状。大部分德育老师的消极态度让德育教育的改革内容一直没办法推行下去。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理想,教学方式的更改也不会改变学生的根本态度。学生的叛逆思想并不是源于不愿意听德育课的内容,而是对学习的厌恶。基于这些原因,德育教育的改革变得寸步难行。
  二、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要想在中职的德育教学中运用到积极心理学,就需要分析各方面的原因,而如果在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就必须分析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的可行性。
  1.营造积极心理的环境
  相比于其他院校的德育教育来说,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更加重要。任何人都有提升自己道德感的权利,中职学生也不例外。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传言会对中职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比如有关中考的问题。中职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而选择到中职院校就读。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一项技能、掌握一门手艺而来到的中职院校。
  由于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经历过中考失利,因此德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谈到这一点,告诉学生不要因为中考的情绪影响了现在的学习,一时的失败并不能够否定人的一生。对于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现在才是人生的起点,以后的人生道路还长。
  德育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给学生新的希望,让他们不要沉浸在中考成绩的悲愤中,而是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德育教师要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去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这一点来说,在中职院校中进行积极心理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前有效资源,并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德育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在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学生从入校门的那天起就需要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并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达到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而这需要中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在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开学就会讲到“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初衷是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明确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未来充满自信。在学生按照个人职业规划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会不断应用到积极心理学。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中职院校进行积极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可以达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比如,德育教师仔细分析学生的所学专业,研究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举办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趣味性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魅力,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化发展,让学生认清自己以后的工作道路。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二
  论文题目:从心理学角度探析《巴比伦》存在孤独
  摘要:《巴比伦》通过伊丽莎白(Elisabeth)和让·里诺·马诺斯基维(Jean-Lino Manoscrivi)两位主要人物着力展现老年存在孤独。这种孤独源自个体与自我、他者以及社会的疏离,使人产生无意义感。本文提出适度接受一部分孤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文化相妥协的化解之法。
  关键词:《巴比伦》;存在孤独;个体;他者;关系
  《巴比伦》是法国作家雅思米娜·雷扎(Yasmina Reza)的作品,2016年获法国勒诺多文学奖。小说人物是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描述了一个普通聚会引发里诺犯下谋杀妻子罪行,邻居伊丽莎白帮助他掩盖真相,最终他向警局自首的故事,展现了人到老年的一种存在孤独。伊丽莎白作为故事叙述者,其孤独心理可窥见老年群体晚年普遍孤独现状。
  一、存在孤独内涵及文本呈现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存在难以用语言描绘。个体的存在纯属个人之事,谁都无法了解他人是怎样存在[1]。个体拥有自我意识,是个体存在的抒写者,他人无法参与其中,同样个体也无法认识以及干预他人存在。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隔离,必然产生存在孤独。欧文·D.亚隆(Irvin D.Yalom)这样定义存在孤独,存在孤独是个体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也指一种更基本的隔绝,个体和世界的隔绝[2]373。
  个体与其他生命构成人际世界。人际关系是维系个体和他人存在的途径,也是化解存在孤独的可能手段。小说中老年人的代表里诺和伊丽莎白,都是焦虑的孤独个体,迫切地希望通过人际关系的构建寻求救赎。里诺在掐死妻子后惊慌失措向邻居伊丽莎白求救,她在帮助里诺的过程中自我救赎,从帮助关系中深刻感受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及个体存在的意义,从而缓和了存在孤独。但这种关系并未建立在坦诚之上,各自都有所保留,人为导致与他人之间的隔离。通过聚会等活动建立的人际关系也仍然局限于他们的小圈子内,实质上还未摆脱老年群体的边缘困境,被排除于主体社会之外,无法实现个体对社会的存在意义。
  个体与世界的隔绝比个体与他人的隔绝更令人绝望。自我意识拥有独立性,使个体区别于他者。物质层面上,个体以躯干为依托,自我意识存在于头颅之中,世界是包围着个体与他者的生存环境。个体与世界的隔绝意味着生存环境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虚无。个体从诞生到死亡都处于“屏障”之中。出生前婴儿与母亲一体,母亲的子宫是一层屏障,为婴儿建出一方世界。婴儿诞生后与母亲分离为独立个体,自我意识被物质化的身体包围起来,区别于他人思想,产生了个体与他者的二元概念。世界是更大的“屏障”,无数个体都受到它的“庇护”。个人与世界的隔绝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消失,包括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里诺和伊丽莎白都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者,通过给自己套上不同的身份来确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身份给予他们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里诺在家庭中首先是丈夫的身份,其次他还想要成为雷米(Rémi)的“爷爷”,尽管这一身份还在努力构建之中。在聚会上,他努力构建的身份是一个风趣的人,为此他极力取悦众人,不惜不合时宜地让妻子丢脸以达到目的。伊丽莎白的身份是妻子、举办聚会的女主人,作为里诺的朋友,是帮助他掩盖事实、转移尸体的帮手,在里诺自首后,又是将凶杀案挂在嘴边作为谈资的冷漠路人。他们极力用各类身份确定自己是被需要的,自身存在与他人存在、世界是紧密关联的。对身份的追寻实际是对社会关系的一种追寻。
  身份的消失使个体产生无意义感。伊丽莎白在回忆过往时多次体现:我们是谁,在想什么,将会变成怎样,有什么意义?到我们不再存在的那天,我们只是风景中的一部分(笔者译)[3]1。她的存在孤独实际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者说是生命的意义。亚隆曾提到生命的意义这一概念并将其分为两层含义,普遍意义(即生命总的来说是否有意义)及世俗意义(即“我”的生命是否有意义)[2]447-448。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探寻生命作为总体是否有意义,即老年群体的生命意义。因为老年人对死亡有独特的发言权,无论出身、成就如何,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死亡,生命有何意义?老年群体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无法再为社会创造生产价值,需要社会保障他们的生活,老年人有何社会意义?小说人物追寻的是世俗意義,相信个体在总体生命中总承担着特殊角色。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很多人无法实现这一意义。存在主义的观点是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世界是荒诞的,主张多以自我为中心。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完成死亡这一过程。既然都是殊途同归,生与死也就没有意义,但人的存在又需要意义的支撑,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
  二、成因:疏离的催化作用
  孤独是个体与他人分离时产生的精神体验。在哲学上,孤独并非消极地无所依傍,而是指人的彻底自由--没有什么决定论[4]。个体与他人之间终究是无法认识、互相干预的,每个人都是完全自由的个体,他人最终只是陌生人。彻底的自由和他人的陌生化使个体与他人产生隔离,导致产生存在孤独。伊丽莎白与里诺本交情不深,只是里诺的求助让她瞬间感受到了意义感,才想办法帮助他。但求助实际是为了寻求一种“庇护感”,最终还是自己做出选择。自由意味着需要做出选择并对选择负责,他人无法决定,这就加深了孤独。
  心理学上,作为主体与对象相疏离而导致的一种深度心理体验,孤独意识正体现为人类需要关系的淡化或脱落[5]。需要关系的淡薄使情感逐渐褪色。伊丽莎白对亲情都十分冷漠,面对母亲的去世,她无动于衷,仿佛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大事,“这并没有使我的生活发生改变,只是地下的某处有我的母亲长眠罢了(笔者译)”[3]10。现代社会最为亲密的亲情也变得疏离。个体独立能力越强,对他人的依赖就越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真诚的关系难以建立。老年群体是社会的边缘群体,保留着过去的生活交际方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无法适应这种需要关系的断裂,老年人的存在孤独更为普遍。
  孤独的成因还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伊丽莎白早已认清孤独将伴其一生的现实,“当孤独伴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很难再折返。即使有人拉住你的手、关心你也无法挽回(笔者译)[3]66。”里诺儿时没有玩伴,但仍在努力摆脱孤独,只有他人的关爱才能带来一种可靠的存在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Maslow)提出人的基本动机有两种指向,一种指向“匮乏”,一种指向“成长”。他认为神經症是一种匮乏的疾病,源自始于生命早期的缺乏对某种心理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包括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爱、尊重、重视[6]。以成长为动机的人依赖性较低,更加偏好独处,享受孤独;以匮乏为动机的人从有用性的角度与他人建立关系,不是完全放下自我,毫无目的地进行人际交往,对人际需求比较强烈,比较迫切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同[2]389。伊丽莎白幼年对母亲的误解深刻,因此对她的去世持冷漠态度。里诺童年缺少家庭关也没有玩伴,成家后希望被家人接受,积极融入朋友的圈子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重视。相似的童年经历使他们被孤独包围,尽管一直努力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但以有用性为目的的人际关系也掩盖真实的自我,拉开自我与他人的距离。
  三、化解:关系的缓和作用
  孤独不总是消极的,适度的孤独是培育思想的温床。伊丽莎白和丈夫从让案发现场回到家后已夜深,丈夫沉沉睡去,伊丽莎白毫无睡意便坐了起来,屋里窗外静寂无声,享受着孤独带来的宁静平和,没有外界干扰思维活动更加频繁。孤独是可以被接纳,用内心世界去感受;可以通过进入与他人的关系中去化解,他人可能是和自己相似的人[2]382。
  存在孤独无法彻底摆脱,但孤独感可以共享,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以舒缓存在孤独;同时积极融入社会,一定程度与社会文化妥协,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并进行一些改变[7]。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主张确立“我-你”关系,实现自我超越[8],证明建立在纯粹、真心的基础上的关系能够冲破孤独的禁锢。伊丽莎白和里诺不算真正的朋友,他们的交际是各取所需。里诺是为了获得帮助,伊丽莎白通过提供帮助获得一种存在感。不纯粹的关系注定失败,因为双方都有所保留。里诺入狱后关系中止,伊丽莎白重新陷入存在孤独深渊,牵强地证明自己和里诺的“朋友”关系,例如她“自作主张”去养老院看望里诺的阿姨,在邻居家安装水管,从邻居家的方向给里诺家的植物浇水。
  存在孤独的产物是无意义感,为了消除这种无意义感,应该意识到必须创造并实现自我的意义,而不是执着于寻找存在的意义。个体与他者、个体与社会本就是对立的存在,通过对立面能更好地证明自我。伊丽莎白提供帮助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本质上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就是实现个人意义的最高境界,是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建立亲密关系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巴比伦》中体现的存在孤独是孤独与老年的结合,使老年人产生无意义感,丧失了对未来的展望,被忧郁、黑暗所包围,甚至影响了他们的生死观。其成因源自个体与他人、社会关系的疏离,通过与他人、社会建立亲密联系能缓解这种孤独。同时也要认清自我,与自我和解,化解自我孤独。孤独也有积极作用,能创造自我沉思的安静环境,可以尝试接受一部分孤独,享受孤独。老年存在孤独已成为一类社会问题,本文提出缓和存在孤独的可能性方法,以引导老年群体消除无意义感,自我创造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浩生。存在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特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 (1):62-67.
  [2](美)欧文·D.亚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M].黄峥,张怡玲,沈东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Yasmina Reza.Babylone[M].Paris:Flammarion,2016.
  [4] 安希孟 . 孤独的哲学 [J]. 江苏社会科学,2004 (4):36-39.
  [5]田晓明。孤独:人类自我意识的暗点--孤独意识的哲学理解及其成因、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2005 (4):223-229.
  [6]A.Maslow.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M].New York:D.Van Nostrand,1968:21-22.
  [7]端丹。克服存在孤独的可能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ii-iii.
  [8](德)马丁·布伯。我和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13.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育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共两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21877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