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具体表现为学习不深、不细致,只注重学习形式,未从思想深处理解和思考,不能切实落实到工作中。自身站位低,导致不愿深入学习和思考,无法指导行动。
2、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立足岗位理职尽责,做得不全面、不细致。表现为自身站位低,工作标准不高,认为船闸未正式通航,工作不多,只要保证安全即可,不能解放思想、放宽眼界、提高工作标准。
3、工作方法不深不细致,学习研究不够。工作方法简单,遇到困难有畏难思想,不能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多换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凭经验简单操作。不注意学习他人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未总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未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4、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不愿联系群众。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往上面跑得多了,往下面跑得少了;对群众意愿关注不够,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疏远群众。
5、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不强,方式方法滞后,不善于联系群众。社会结构变化,利益诉求复杂,平衡难度增大,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尤其年轻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
6、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下基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做客”思想严重,不能持之以恒,很少访贫问苦,把下基层当应付检查,不解决实际困难。
7、制度机制不够健全,引导渠道、联系载体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有些制度存在不足和缺陷,缺乏落实的可行性,原则性规定多,具体操作性弱,软性要求多,硬性规定少,监督保障措施不得力,使好制度未真正落实。此外,密切联系群众“怎么联系”“联系什么”,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
二、整改措施
1、在组织的各项学习中,不走过场,真正学懂弄通,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并将理论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2、下一步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要干在前,有困难走在前,以党员的工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改进工作方法,多学习他人的好方法和经验,遇事深思熟虑,多换角度思考,多交流学习,形成自己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创新和传帮带上下功夫。
4、强化宗旨意识,对群众充满感情,关心群众生活疾苦,摒弃官本位思想和权力观扭曲,牢记自己是群众的公仆。
5、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决策、定工作前事先调查研究,注重汲取群众智慧,养成依靠群众的习惯,让群众参与决策。
6、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避免盲目追求政绩,注重长远发展,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7、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硬性规定,加强监督保障措施,确保制度落实。规范密切联系群众的程序,明确“怎么联系”“联系什么”。17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