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宗旨观念淡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对下级和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主观武断的作风有所表现。当下级和职工群众向其汇报工作、反应情况时,不是耐心细致听取对方的陈述,不让下级把话说完,就劈头盖脸地训斥。结果导致下级有话不敢对上级说,有不同意见不敢向上级反应,上下级、干部与工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干群之间的鸿沟加深。
工作中遇到问题调查研究不够,盲目拍板的问题比较严重。在工作遇到棘手问题时,不是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群众中作过细的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的原因,找准问题内在关系,从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而是盲目的拍脑袋定板。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拍板的方案既缺乏科学性,又不具有可操作性,让执行者左右为难,严重时给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对上负责的多,对职工群众负责的少。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不差分毫地贯彻领导的意图,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不少领导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甚至不顾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去满足对领导负责的虚荣。这样长此以往,会损坏党的在群众中的形象。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加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要性教育,提高干部深入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教育领导干部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引导领导正确认识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与促和谐促发展的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牢固树立起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的观念。1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造灵活、快捷、高效的群众工作环境。
一是要建立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
二是进一步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是要完善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是要创建职工群众施展才华的平台。
继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解决内部矛盾的有效性。要有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必须继承并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信念,及时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维护群众正当权益;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个性化的释疑解惑,防止和克服“一刀切”的现象发生;要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难点热点问题,提供“信得过”服务,以诚换心,以情换信任。
总之,只有解决好了干部的群众观念问题,深入群众促和谐的工作,才能够见到实效。
针对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
定期开展党员宗旨教育,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宗旨和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
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党的历史,感受党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二、强化实践锻炼
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宗旨。
三、完善制度机制
建立党员宗旨观念考核机制,将党员的宗旨观念作为评价党员的重要标准,对宗旨观念淡薄的党员进行及时提醒和帮助。
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对长期不履行党员义务、宗旨观念淡薄的党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加强监督与自我反思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鼓励党员之间相互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
引导党员进行自我反思,定期撰写思想汇报,剖析自己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方向。
五、创新宣传与教育方式
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线上党员宗旨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创作和传播以党的宗旨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如微电影、歌曲等,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增强党员的宗旨观念。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使命感,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