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9-01 10:58:05 | 移动端: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篇一: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

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

班级:11历史班 姓名:刘金娟 学号:1103015136 考察时间:2014年4月20日 ——2014年4月25日

考察地点:四川省成都

考察对象: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春熙路、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博物馆、青羊宫、四川博物馆

考察方式:参观各个景点,通过导游的讲解和网上查阅资料而积累的,了解每个景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

考察报告:2014年4月20日下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11历史班全体学生在余林老师、王孟懿老师和董桂花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省外考察活动。先后参观了蜀汉英雄纪念地---武侯祠(汉昭烈庙)、锦里民俗区---锦里、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杜甫草堂、清朝古街道遗留---宽窄巷子、热闹繁华的春熙路、旅游胜地---都江堰、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的青城山、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功能于一体的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馆、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

这是一次收获很大、意义非凡而且值得珍惜的教学实习和实地考察活动。说收获很大,不仅体现在同学们参观考察了该地区几乎所有著名的历史文化,深化了自己几年来从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重要的是同学们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感,产生了浓厚的学术兴趣。说值得珍惜,主要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学的本科生教学实习都没有进行。但这次是我校历史学专业的第一次考察,所以校领导和院领导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这次考察的目的是让我们不再局限于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通过外出实际实践来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历史文化的气息,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现有的历史遗存(文物与古迹)的认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次考察虽然有劳顿奔波之苦,但我们都被这些充满文化气息、历史气息的地方深深吸引和震撼。

虽然这次的考察活动同学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这次的考察是专业考察,但体现的专业性不强。尽管考察目的地历史气息浓厚,但同学们大都是带着旅游、游玩的态度。这就使得实习的主要功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不管这次的教学实习有什么样的缺陷,但实习的主要收获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一、“三国圣地”-----武侯祠

4月21日上午,刚下火车,我们就乘着导游的车来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三国遗迹博物馆及武侯祠(汉昭烈庙),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武侯祠是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的。在这条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西侧及为刘备陵园。我们也是沿着这条中轴线来一一进行考察的。

一进武侯祠,导游就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武侯祠,但大门上挂的却是“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这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导游告诉我们说: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

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到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虽然这里挂着刘备的招牌,但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而将这里称为武侯祠了。

随后导游又着重向我们介绍了大门内东侧碑廊内的一通石碑,原来是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因为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做了重要的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还特别褒奖了诸葛亮的法治思想。 除了“三绝碑”,导游还介绍了明碑,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在明碑的下面有一个整石雕成的动物。他就是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六个儿子赑屃。它形似乌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关于他,还有一个传说: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后,大禹又担心霸下会到处干坏事,于是就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的治水功绩,叫霸下驮着,由于石碑太重,霸下一驮上它便再也不能随便行走了。

沿着中轴线便来到了二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面挂着的一块匾联:上联:是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下联:历齐楚幽燕吴越秦蜀艰难留祀庙;横批:上下一堂共千秋。上联指出了武侯祠里面祭祀的人。“祖孙”指的是刘备和他的孙子刘谌;“父子”指的是诸葛亮和他的儿子诸葛瞻以及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关兴等人;“兄弟”指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兄弟;而“君臣”指的当然就是刘备和他的满朝文臣武将了。下联说的是刘备在汉末黄巾起义后起兵,从山东、湖南、湖北、河北、北京、江苏、浙江、陕西、 打到了四川,最后在成都建立了政权。立国是非常艰难的,后人修了祠庙,让他们上下一堂千秋传颂。

在二门上还有一块让人印象深刻的,写着“明良千古”的牌匾。“明”指的是明君,“良”指的是良臣。刚让我疑惑的是“明良千古”中的“明”字的左边写成“目”字。原来它本是一个错别字,但这个错别字也有它深刻的含义。这里的“明”用“目”作偏旁,是作者清人吴英想要与“明朝”的明区分,以免文字狱;此外,这句“明良千古”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只有用德与贤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刘备就是以三顾茅庐显示出他的德和贤, 从而求得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天下大计的。刘备与诸葛亮情同鱼水,君臣均为典范,昭示后世,上下一堂享受人们的祭祀。

在刘备殿里,殿中供奉的是刘备,两侧的偏殿供奉的便是关羽、张飞等人。这里同样有一块牌匾值得我们研究。这块牌匾上写着“业绍高光”四个大字。“业”指汉室的统一大业;要特别注意的是“绍”,它指的是继承;“高”当然指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光”指的便是东汉第一个皇帝光武帝。这两个皇帝都是汉朝最有代表性的帝王。“业绍高光”便用来称赞刘备继承了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帝业,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蜀汉是汉朝的延续和一个新的阶段。这里强调了刘备为汉室后裔,蜀汉为三国正统的观点。

同样,在诸葛亮殿的门楣的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简称为“攻心联”。这幅对联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上联说的是,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七擒孟获,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

联说的是要对当时形势作一个正确的考察判断,否则不论制定的政策是宽是严都会有偏差,收不到好的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要从中吸取教训。整副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做出了客观评价,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赏罚分明。

二、传说中“离浪漫最近的地方——锦里”

离开了武侯祠,我们便跟着导游的脚步来到了与武侯祠相连的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民俗一条街。

导游并没有给我们讲解有关锦里的一系列历史文化,而是让我们自由观赏。因此我只能用我自己原先对锦里的了解来审视锦里。

据我对锦里的了解,“锦里”二字应该是某位英雄的称号。那为什么他要叫“锦里”?有人说:所谓“锦里”,就是“锦上添花,里有乾坤”之意。但我在锦里的一块石碑上得到了正确的答案。锦里及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在锦里街上走过,我发现了它的独特的建筑风格: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这条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 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 美食 有张飞牛肉、 三大炮 、肥肠粉等,人们都是冲着它的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橡皮泥人,转个糖画,玩个皮影,买张剪纸,都是锦里充满乐趣的事情。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

以上就是我参观完锦里后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了。

三、杜甫草堂

吃完午饭,顾不得一夜火车上的劳累,就直接奔赴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草堂 了。它是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在朋友的帮助下而修建的一个草堂。现在的杜甫草堂还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一靠近草堂正门,就可以看到正门匾额上的“草堂”二字,据导游介绍,这两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再往里面靠近,就看见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原来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导游还向我们介绍了浣花溪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遇到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跌进沟渠里,这个游方僧人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替他洗净。姑娘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的时候,却随手漂浮起朵朵莲花来。霎时遍溪莲花泛于水面。浣花溪因此闻名。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

史诗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正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不难看出他那饱经沧桑的脸、浓郁的眉毛和忧伤的眼,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置放有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和李白泥

像,表达了他们的友谊。在铜像的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柴门是杜甫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它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应该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这次所看到的样子。尽管如此,但可以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在草堂正中的堂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还放着杜甫当年看书的蜡烛,堂屋的左边就是杜甫的房间,房间里摆放着一张矮小的梳妆桌,一张宽大的床和衣柜使房间显得更加的窄小和昏暗,只有那张临窗而放的古旧木桌,透过木栅栏式的窗子,满眼的翠竹芭蕉,逗引诗情。

现在的草堂并不能让我亲眼目睹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那座茅屋。据说现在的杜甫草堂在修建过程中还曾、受到成都文物局的批评,就是因为它没有呈现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那种破烂之感,相反的是屋顶修的很厚实。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四川的人民对杜甫的崇拜和热爱而舍不得让他遭罪。

四、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成都人对于休闲生活的理解和表达的地方,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有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它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的巷子组成。此外,宽窄巷子也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宽巷子是三条巷子里面最繁华,商铺最多,也是唯一一个还保留了一点昔日宽窄巷子风情的巷子。它体现的是老成都的“闲生活”。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井巷子定位的是成都人的新生活,是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

五、都江堰

睡眼朦胧中就被同伴叫醒,说今天的目的地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收拾完一切琐碎后就跟着导游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都江堰了。

在从成都前往都江堰的路上,我们看到沿途许多纵横交错的河渠,河水奔腾着流淌进附近的田地,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

都江堰的主要枢纽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的。鱼嘴用于分水,让灌溉的水进内江,多余的水走外江;飞沙堰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用于引流入渠。就是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看都江堰的鸟瞰可能会觉得它看起来是那样的简单,甚至觉得平凡。其实正印证了—句“伟大出于平凡”的格言。它的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和它的设计与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最高水平的成就。

来到二王庙,自然就会疑惑二王是谁?原来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历史专业

的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李冰是没有儿子的,那二王中的其中一王来自哪里?原来李冰的儿子李二郎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在封建时代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们都希望他有一个英雄的儿子,能替他传宗接代,所以李二郎这个人物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由二王庙就可以看出当地的人们对李冰是多么的尊重和热爱了,也可以看出李冰当时为四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都江堰的别的地方我们还可以看出成都人民对李冰是充满感激和热爱的。如:用来唱戏给李冰看的戏楼、用来烧纸钱的“字库”等等。

宝瓶口是都江堰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它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像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不管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会把它阻挡在“口”外,从而稳定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都江堰的分水工程“鱼嘴”,因它的形状像鱼嘴而得名。它把汹涌的岷江分成了内外两江,西边的是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这次我看到的鱼嘴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但根据导游的介绍,古代的鱼嘴是用竹笼装卵石垒砌而成。

移开视线,看向另一个方向就看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飞沙堰了,它看上去十分平凡,但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是李冰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而修建的。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曾经为捍卫祖国的疆土做出了贡献,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则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老妈妈,只知贡献??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参观完都江堰后,我便深深地被她的默默无闻震撼了,一种豁然开朗和自豪、振奋之感油然而生,不禁地佩服李冰的聪明才智。更难怪成都人民如此敬爱他了。

六、天下第五名山——青城山

带着对李冰的崇拜之情和对都江堰的震撼之感离开,转而来到青城山脚下。青城山对于我们班的人来说应该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借助任何上山工具,仅仅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和双脚爬上山顶的。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边拍照边感受青城山沿途的道家文化。登山途中,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如果有哪位同学累了或走不动想放弃了,大家就一起鼓励劝说,最终大家都登上了山顶,在山顶欢呼。在回程的车上大家虽然身体上累,但都为自己今天的勇气感到自豪。

登山途中虽然没有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与讲解,但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还是使我们还是感受到了青城山那浓厚的道家文化。

首先,山上保存的一块唐碑诏书全文向我们道出了青城山的得名。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

篇二:历史专业考察报告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

姓名:宋芬芬 学号:20081127班级:08历史学

一、考察时间:2011年8月23日——2011年8月27日

二、考察地点: 北京

三、考察对象: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王府井大街、八达岭长城、国家奥体中心——鸟巢、水立方、颐和园、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四、考察方法:游历参观各个景点,了解各个景点重要文化,拍摄资料图片

五、考察内容:

(一)、2011年8月24日

1、天安门广场

2011年8月23日我们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24号早上到达了北京西站,之后跟着导游去酒店吃了早餐,就出发去了天安门广场,拉开了专业考察的序幕。

到了广场,我们将包集中放在一起,然后进入了漫长的队伍当中,排队参观毛主席纪念堂,进到里面,正中间的水晶棺中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我们依次排队慢慢从毛主席身边走过,里面很安静,气氛也有点紧张。很快我们出来了,随后我们去了一个必看的景点:故宫。

走入天安门,眼前的高大城楼叫做“端门”, 故宫博物馆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我们漫步其中,宏伟的建筑,红墙、黄瓦、汉白玉、青砖、浮雕让我们应接不睱,雕刻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惟妙惟肖,象征吉祥和威严,可谓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杰作。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同时其中体现出的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观念处处可以感受得到,让我们对于宫廷之内的制度以及斗争感道触目惊心。

2、首都博物馆

24号下午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首都博物馆,它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是“北京孔庙”;于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它的定位决定了首博展览的构成: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它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中国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它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是当代简述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其设计源自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无疑在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

青铜、木材、砖石等传统的材料代表北京悠久的历史。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表现新北京的现代。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3、王府井 参观完了首都博物馆,我们去逛了北京市区商业最繁荣之地——王府井。王府井大街果然是一条很繁华的商业街,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时尚、很前卫。它既包容古老的商业文明,有许多闻名天下的中华老字号,如同升和鞋店、承古斋等。王府井大街不仅怀旧,更与时俱进,它也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聚集着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许多知名品牌:如nike ,这里的nike专卖店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自己设计鞋子然后订做,非常的人性化。街两边的平面广告做的也是比较好的,至少吸引到了我的目光。街上的电视新闻也是很人性化,因为逛街都会累,街的两旁都设有座椅,累了可以坐下休息,正好还可以看看电视新闻。不过我还是对王府井的小吃街比较感兴趣,倒不是吃的东西吸引我,是里面的手工艺品真的很好,很有北京民俗特色。

(二)、2011年8月25日

1、八达岭长城

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长城,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下了车,眼前的长城真是让我吃了一惊。远远抬头望去,长城雄伟壮观,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来到长城脚下,向上望去,石阶高而险,人们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这一级级石阶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我们拾级而上,谁知脚下却不听使唤。只见那石阶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疏,时而密,向上攀登还有些困难呢!“无限风光在险峰!”,经过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不过过程真的是很艰辛啊!这次长城之旅令人难忘,我会永远记住这次经历。

2、鸟巢、水立方

爬完长城的下一个考察地点是鸟巢和水立方,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鸟巢了,我们越往前走,鸟巢露出的面积就越大。外形还是很独特的,采用了最先进的各项技术,远看真的很像一个“鸟巢”,看上去非常的坚固,非常宏伟,很有设计感。里面的绿化设施也做的很好,很有现代感。站在鸟巢脚下,我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喜悦感,我们一群人纷纷拿出相机要在鸟巢面前留影纪念。走过鸟巢后面,没想到水立方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没想到两个场馆之间隔的这么近。水立方也果然是名副其实,四四方方,浅浅的水滴颜色,很梦幻的感觉,国人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觑。3、颐和园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颐和园,它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跨进园门,顿觉神清气爽,拾阶而上,心中犹然生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惬意。我们先是由导游讲解四十分钟,然后再是自由参观。一路上听着导游讲解关于颐和园内德历史故事,也别有一番滋味。之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山顶还有智慧海。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被雨水的冲刷后,显得格外耀眼。整个园子没有太多让我感到震撼得地方,但是里面的建筑之大和多却也足以让我惊叹。离园之即,回首再望,绿树丛丛,红花灿灿,牵着我游园的心情,意犹未尽。

(三)、2011年8月26日

1、卢沟桥

转眼间就到了考察的最后一天,今天首先考察了卢沟桥,它位于北京市西南约 15公里处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我们驾车从北京城西四环上京石高速,行约数公里,由出口出来上辅路,就能看到一座有着灰色城墙的老城,这就是宛平城,沿着宛平城城墙向南再向西,就到了著名的卢沟桥。卢沟桥最有名的是它的狮子,民间有句

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为什么卢沟桥狮子数不清呢?因为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或一张嘴。我想下次我和同学一起来,分头数,一定能数出结果。1979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502个,这应该是准确的数字了。这些石狮子雕刻精美、神态活现: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活灵活现。 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它是社会科学类专题历史纪念馆,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内,距市中心15公里,坐落在著名的卢沟桥东面的宛平城内,是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8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五十周年)对外开放。它展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达5000余件,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馆藏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文献、书刊、档案、资料数千件。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不愧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最后,我们考察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它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军事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汉白玉石雕。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基本陈列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

50年来,军事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观众5000多万人次。近几年,观众逐年增加,2001年观众达到近200万人次。它被教育部、总政治部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北京市评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军事博物馆在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专家、学者,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全军“八五”、“九五”、“十五”重要科研课题,撰写和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获得了国家和军队优秀科研成果奖;创作和发表了一些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艺术

作品。军事博物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并跻身于世界十大军事博物馆的行列。

此外,在这几天的专业考察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北京的一些特产和手工艺等,我们不由为之惊叹。随着军事博物馆的参观,我们的专业考察也拉近了尾声,26号晚上坐上了回南昌的火车,为期一周的专业考察结束。

六、考察心得

从上可以看出,我们这次的专业考察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天安门广场、故宫、首都博物馆、长城、鸟巢、水立方等,好看好玩又有意思! 北京名胜的游览参观确实也让我增长了见识。天安门、故宫的参观让我真正弄清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重

要建筑物在天安门广场的地理方位。故宫的参观使我对故宫建筑的整体布局有了直观的了解,短短几天的参观、考察、学习,我思考很多,感慨也很多。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城,我们一个一个台阶爬上去,然后又原路返回,而且是冒着风雨登上了顶端,有艰辛,但更多的是自豪。当然还有其他旅游景点,或多或少都能在不同方面给我们带来感触,总之,我们这次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这次专业考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回忆,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此次北京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加了我的民族自豪感,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气息!虽然时间较短但确实有了一些收获,这次考察使我对首都北京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我对北京的艺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感触。通过这次考察,对我们的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开阔了视野,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6

篇三: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

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

班级:11历史班 姓名:刘金娟 学号:1103015136 考察时间:2014年4月20日 ——2014年4月25日

考察地点:四川省成都

考察对象: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春熙路、都江堰、青城山、三星堆博物馆、青羊宫、四川博物馆

考察方式:参观各个景点,通过导游的讲解和网上查阅资料而积累的,了解每个景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

考察报告:2014年4月20日下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11历史班全体学生在余林老师、王孟懿老师和董桂花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省外考察活动。先后参观了蜀汉英雄纪念地---武侯祠(汉昭烈庙)、锦里民俗区---锦里、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杜甫草堂、清朝古街道遗留---宽窄巷子、热闹繁华的春熙路、旅游胜地---都江堰、被誉为“天下第五名山”的青城山、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功能于一体的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博物馆、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

这是一次收获很大、意义非凡而且值得珍惜的教学实习和实地考察活动。说收获很大,不仅体现在同学们参观考察了该地区几乎所有著名的历史文化,深化了自己几年来从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重要的是同学们身临其境,极大地增强了历史感,产生了浓厚的学术兴趣。说值得珍惜,主要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学的本科生教学实习都没有进行。但这次是我校历史学专业的第一次考察,所以校领导和院领导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这次考察的目的是让我们不再局限于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通过外出实际实践来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历史文化的气息,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现有的历史遗存(文物与古迹)的认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这次考察虽然有劳顿奔波之苦,但我们都被这些充满文化气息、历史气息的地方深深吸引和震撼。

虽然这次的考察活动同学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这次的考察是专业考察,但体现的专业性不强。尽管考察目的地历史气息浓厚,但同学们大都是带着旅游、游玩的态度。这就使得实习的主要功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不管这次的教学实习有什么样的缺陷,但实习的主要收获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一、“三国圣地”-----武侯祠

4月21日上午,刚下火车,我们就乘着导游的车来到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三国遗迹博物馆及武侯祠(汉昭烈庙),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

武侯祠是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的。在这条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西侧及为刘备陵园。我们也是沿着这条中轴线来一一进行考察的。 一进武侯祠,导游就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武侯祠,但大门上挂的却是“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这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导游告诉我们说: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到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虽然这里挂着刘备的招牌,但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而将这里称为武侯祠了。

随后导游又着重向我们介绍了大门内东侧碑廊内的一通石碑,原来是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因为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的一生做了重要的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还特别褒奖了诸葛亮的法治思想。 除了“三绝碑”,导游还介绍了明碑,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

沿革。在明碑的下面有一个整石雕成的动物。他就是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六个儿子赑屃。它形似乌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关于他,还有一个传说: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后,大禹又担心霸下会到处干坏事,于是就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的治水功绩,叫霸下驮着,由于石碑太重,霸下一驮上它便再也不能随便行走了。

沿着中轴线便来到了二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面挂着的一块匾联:上联:是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下联:历齐楚幽燕吴越秦蜀艰难留祀庙;横批:上下一堂共千秋。上联指出了武侯祠里面祭祀的人。“祖孙”指的是刘备和他的孙子刘谌;“父子”指的是诸葛亮和他的儿子诸葛瞻以及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关兴等人;“兄弟”指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这三兄弟;而“君臣”指的当然就是刘备和他的满朝文臣武将了。下联说的是刘备在汉末黄巾起义后起兵,从山东、湖南、湖北、河北、北京、江苏、浙江、陕西、 打到了四川,最后在成都建立了政权。立国是非常艰难的,后人修了祠庙,让他们上下一堂千秋传颂。

在二门上还有一块让人印象深刻的,写着“明良千古”的牌匾。“明”指的是明君,“良”指的是良臣。刚让我疑惑的是“明良千古”中的“明”字的左边写成“目”字。原来它本是一个错别字,但这个错别字也有它深刻的含义。这里的“明”用“目”作偏旁,是作者清人吴英想要与“明朝”的明区分,以免文字狱;此外,这句“明良千古”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只有用德与贤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刘备就是以三顾茅庐显示出他的德和贤, 从而求得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天下大计的。刘备与诸葛亮情同鱼水,君臣均为典范,昭示后世,上下一堂享受人们的祭祀。

在刘备殿里,殿中供奉的是刘备,两侧的偏殿供奉的便是关羽、张飞等人。这里同样有一块牌匾值得我们研究。这块牌匾上写着“业绍高光”四个大字。“业”指汉室的统一大业;要特别注意的是“绍”,它指的是继承;“高”当然指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光”指的便是东汉第一个皇帝光武帝。这两个皇帝都是汉朝最有代表性的帝王。“业绍高光”便用来称赞刘备继承了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的帝业,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蜀汉是汉朝的延续和一个新的阶段。这里强调了刘备为汉室后裔,蜀汉为三国正统的观点。

同样,在诸葛亮殿的门楣的楹柱上挂满了前人留下的匾联。其中最有名的是悬挂在诸葛亮殿正中的一联,即“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简称为“攻心联”。这幅对联是清末云南剑川人赵藩撰书。上联说的是,诸葛亮在打仗中能用“攻心”战术,如南征时七擒孟获,使其心悦诚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不是好战的军事家;下联说的是要对当时形势作一个正确的考察判断,否则不论制定的政策是宽是严都会有偏差,收不到好的效果,提醒后来治理四川的人要从中吸取教训。整副对联对诸葛亮的用兵和施政做出了客观评价,称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赏罚分明。

二、传说中“离浪漫最近的地方——锦里”

离开了武侯祠,我们便跟着导游的脚步来到了与武侯祠相连的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民俗一条街。

导游并没有给我们讲解有关锦里的一系列历史文化,而是让我们自由观赏。因此我只能用我自己原先对锦里的了解来审视锦里。

据我对锦里的了解,“锦里”二字应该是某位英雄的称号。那为什么他要叫“锦里”?有人说:所谓“锦里”,就是“锦上添花,里有乾坤”之意。但我在锦里的一块石碑上得到了正确的答案。锦里及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

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在锦里街上走过,我发现了它的独特的建筑风格: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这条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

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 商店里卖的些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 美食 有张飞牛肉、 三大炮 、肥肠粉等,人们都是冲着它的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橡皮泥人,转个糖画,玩个皮影,买张剪纸,都是锦里充满乐趣的事情。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抓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

以上就是我参观完锦里后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了。

三、杜甫草堂

吃完午饭,顾不得一夜火车上的劳累,就直接奔赴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草堂 了。它是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在朋友的帮助下而修建的一个草堂。现在的杜甫草堂还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

一靠近草堂正门,就可以看到正门匾额上的“草堂”二字,据导游介绍,这两个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再往里面靠近,就看见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原来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导游还向我们介绍了浣花溪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她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遇到一个遍体生疮的过路僧人,跌进沟渠里,这个游方僧人脱下沾满了污泥的袈裟,请求替他洗净。姑娘欣然应允。当她在溪中洗涤僧袍的时候,却随手漂浮起朵朵莲花来。霎时遍溪莲花泛于水面。浣花溪因此闻名。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

史诗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正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不难看出他那饱经沧桑的脸、浓郁的眉毛和忧伤的眼,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置放有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和李白泥像,表达了他们的友谊。在铜像的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柴门是杜甫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它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应该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这次所看到的样子。尽管如此,但可以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在草堂正中的堂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还放着杜甫当年看书的蜡烛,堂屋的左边就是杜甫的房间,房间里摆放着一张矮小的梳妆桌,一张宽大的床和衣柜使房间显得更加的窄小和昏暗,只有那张临窗而放的古旧木桌,透过木栅栏式的窗子,满眼的翠竹芭蕉,逗引诗情。 现在的草堂并不能让我亲眼目睹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那座茅屋。据说现在的杜甫草堂在修建过程中还曾、受到成都文物局的批评,就是因为它没有呈现出“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那种破烂之感,相反的是屋顶修的很厚实。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四川的人民对杜甫的崇拜和热爱而舍不得让他遭罪。

四、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成都人对于休闲生活的理解和表达的地方,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有规模的清朝古街道。它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的巷子组成。此外,宽窄巷子也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宽巷子是三条巷子里面最繁华,商铺最多,也是唯一一个还保留了一点昔日宽窄巷子风情的巷子。它体现的是老成都的“闲生活”。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井巷子定位的是成都人的新生活,是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

五、都江堰

睡眼朦胧中就被同伴叫醒,说今天的目的地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收拾完一切琐碎后就跟着导游来到了我一直向往的都江堰了。

在从成都前往都江堰的路上,我们看到沿途许多纵横交错的河渠,河水奔腾着流淌进附近的田地,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

都江堰的主要枢纽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的。鱼嘴用于分水,让灌溉的水进内江,多余的水走外江;飞沙堰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用于引流入渠。就是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看都江堰的鸟瞰可能会觉得它看起来是那样的简单,甚至觉得平凡。其实正印证了—句“伟大出于平凡”的格言。它的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和它的设计与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最高水平的成就。

来到二王庙,自然就会疑惑二王是谁?原来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历史专业的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李冰是没有儿子的,那二王中的其中一王来自哪里?原来李冰的儿子李二郎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在封建时代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冰倍受蜀人尊敬和崇拜,自然人们都希望他有一个英雄的儿子,能替他传宗接代,所以李二郎这个人物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由二王庙就可以看出当地的人们对李冰是多么的尊重和热爱了,也可以看出李冰当时为四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都江堰的别的地方我们还可以看出成都人民对李冰是充满感激和热爱的。如:用来唱戏给李冰看的戏楼、用来烧纸钱的“字库”等等。

宝瓶口是都江堰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它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像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不管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会把它阻挡在“口”外,从而稳定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都江堰的分水工程“鱼嘴”,因它的形状像鱼嘴而得名。它把汹涌的岷江分成了内外两江,西边的是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这次我看到的鱼嘴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但根据导游的介绍,古代的鱼嘴是用竹笼装卵石垒砌而成。

移开视线,看向另一个方向就看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飞沙堰了,它看上去十分平凡,但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它是李冰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而修建的。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曾经为捍卫祖国的疆土做出了贡献,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则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老妈妈,只知贡献??有了它,旱涝无

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参观完都江堰后,我便深深地被她的默默无闻震撼了,一种豁然开朗和自豪、振奋之感油然而生,不禁地佩服李冰的聪明才智。更难怪成都人民如此敬爱他了。

六、天下第五名山——青城山

带着对李冰的崇拜之情和对都江堰的震撼之感离开,转而来到青城山脚下。青城山对于我们班的人来说应该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借助任何上山工具,仅仅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和双脚爬上山顶的。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边拍照边感受青城山沿途的道家文化。登山途中,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如果有哪位同学累了或走不动想放弃了,大家就一起鼓励劝说,最终大家都登上了山顶,在山顶欢呼。在回程的车上大家虽然身体上累,但都为自己今天的勇气感到自豪。

登山途中虽然没有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与讲解,但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还是使我们还是感受到了青城山那浓厚的道家文化。

首先,山上保存的一块唐碑诏书全文向我们道出了青城山的得名。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其次,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三清殿了,它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檐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 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

上清宫是我们登上山顶的唯一见证了。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它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封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千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七、青羊宫

这次我们参观的另一处道教宫观就是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了。它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混元殿、唐王殿等。

三清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它的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还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百合蓬壶岁月千秋”。殿前的左侧还放着一个钟,叫“幽冥钟”,是明朝是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右侧还配有一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就击鼓鸣钟,晨钟暮鼓,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在三清殿中的两只铜质青羊是青羊宫的象征,其中左侧的独角铜羊十分奇特,引人注目。他拥有十二属相的特征,有羊胡、牛身、鸡眼、鼠耳、龙角、猴头、兔背、蛇尾、 猪臀、狗


历史专业考察报告范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34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