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考试教案 > 依法治疆保稳定教案

依法治疆保稳定教案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16 | 移动端:依法治疆保稳定教案

篇一:依法治国依法治疆心得

篇一:依法治国_心得体会

坚持

依法治国

------2015开学

初集中教育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改革中一件划时

代的大事。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师生共同学习了相关的法律文件,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依法治国是社

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

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

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

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应该是执政党的依法执政、政府的依法行政和公民依法行使权力三者

的有机统一。全会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

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

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

和规范作用。

从“人治”到“法

治”的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全会强调,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

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

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

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加强重点领域立

法,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

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

线。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民主是法制的

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

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

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

强社会主义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

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不仅是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的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的过程,是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并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过程,法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依法

有序参与。因此,这一过程的本身也是一项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

实施,必将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

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三、社会稳定、秩

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

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

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

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具有“硬性”的社会

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

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基本含义是依

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立以

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观念。

四、树立和维护法

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

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

权威性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

志的高度统一。法律具有规范相和确定性,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或者废止。这种法律所独

有的确定性,使人们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具有普遍性。

它在其有效时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

权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任何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

五、整个社会和全

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

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宪法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全

部法律的母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

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

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

维护宪法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

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六、模范遵守法律,

是教师的应尽责任。教师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

教师能够自觉尊重法律,模范遵守法律,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就为全社会

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从而给社会和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带来积极影响。因此,

我作为教师要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法制观念,

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时时自觉遵守法律,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以模范守法

的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篇二: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依法

治国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我们迈进充满希望的21世纪最初几年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明确提

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庄严命题,并将其写入宪法。党的十八届四中

全会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阐明了守法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必将对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一、依法治国,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

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与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发达,

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就必须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

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设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

实信用等属性,必然从客观上要求法治。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消极的一面。要求法律的

规范、引导、制约、保障和服务,否则就会成为无政府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

完善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

完全可以说,没有

依法治国,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给人民带来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持续、协调、高速的增长。

二、依法治国,是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是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它和人民当家作主紧密相联,休戚相关。没有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早在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

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在中国落实,都必须把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国,是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缔造崇

高精神文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不能想象,社会主义不是文明的,是野蛮的;

不是进步的,是落后的;不是发达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社会能够

全面进步,就需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荡涤利己主义的浊

水;培植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无序状态;繁荣催人奋进的文学艺

术,扫除精神垃圾;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打击和取缔腐朽没落的吸毒贩毒,卖淫嫖

娼,拐卖妇女儿童活动,这一切都需要加强法治。

四、依法治国,是

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国家稳定,长治久

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特别是今天,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形势是:在国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20世纪90年代遭受了严重的挫折,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强权政治和

霸权主义仍然猖獗,他们在政治上对我们搞颠覆、渗透,经济上搞制裁封锁,意识形态上搞

西化、分化;在国内,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因此,社会稳定,政局稳定,国家稳定尤其重要。历史经验表明,法

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保持稳定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搞法治。因为它最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不会因领导人变动而变动,不会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变化而变化;它最具有权威性,

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改革开放以前,党和国家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这就使个人意志很容

易左右党和国家的决策。一旦掌握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个人认识发生错误,就很容易演变成

最高决策错误,整个国家也将走向误区。那时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听领导人的话

叫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文化大革命就是在这种治国方式下发生的社会

动乱和民族灾难。历史教训表明,没有法治,就难以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没有法治,就难

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容易出现社会动乱。所以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国家稳定,

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

总之,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涉

及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大计落实搞好。

篇三:学习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党的

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

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未来5年,是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

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

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

要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一)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

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

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

全面的制度创新。我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但观念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容易停顿、反复甚至逆转;因此,

我们更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

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

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越是从发展的早期进入

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越是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就越需要通过法治来克服在发

展过程中个体行为选择和政府决策行为选择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现象,纠正各种重速

度轻效益、重总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公平、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的做法,建立健全

一整套支持、推动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发展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

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

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须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

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有力

保证了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

发挥,保证了党与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平稳交接和党的领导集体坚强有力,保证了党和国家的

长治久安。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

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全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依靠法治治国、执政和行

政的水平,努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时代。

总之,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

下有力推动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

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就一定

能取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成效,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中国创造出与经济建设奇

迹相媲美的法治建设奇迹。

篇四:学习依法治国的心得体会

学习

从严治党主题活动的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我们迈进充满希望的21世纪最初几年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明确提

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庄严命题,并将其写入宪法。这不仅是邓小平

同志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的深化和发展,也是治国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的主要任

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与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发达,

社会进步,国家强盛,就必须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社会

篇二:全面推进依法治疆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张春贤

2015年01月07日05: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切实在学懂、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努力开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依法治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具体到新疆来说,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对于推进新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总体战略,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依法治疆是基础和前提,起引领和保障作用,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新疆情况复杂特殊,必须实施依法治疆基本方略。

新疆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高举宪法旗帜、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地区,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复杂敏感。只有坚持依法治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有统一的准绳和标尺,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

新疆信教群众比例高,宗教对社会生活影响大,特别是一些地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严重。只有切实强化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才能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新疆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地域辽阔,区域发展差距大,教育、就业等问题突出。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做到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统一、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与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相统一;才能维护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新疆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有的干部工作方法需要改进。必须依靠法治强化秩序观念、现代观念,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问题,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新疆正处于暴力恐怖活动的活跃期、反分裂斗争的激烈期、干预治疗的阵痛期。只有坚持依法治疆,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争取绝大多数各族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极少数敌人。

把握好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但法治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我国法治不同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的法治不是“三权分立”的法治,不能走西方“司法独立”“司法中立”的路子。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含糊,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切实把握好以下重大问题。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保证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使各族群众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央明确提出,当前新疆各族人民同“三股势力”的矛盾上升为突出问题,要切实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统筹谋划部署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依法治疆也不例外,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进行。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也需要通过科学立法来引领、严格执法来落实、公正司法来保障、全民守法作基础,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2010年,自治区党委针对“7·5”事件后新疆维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着眼科学治疆,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明确提出“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着力推进维稳常态化,维护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新

形势下,要深刻认识“三股势力”是破坏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根源,暴力恐怖活动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最直接、最现实的威胁,是国际公认的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严重犯罪;反暴力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治尊严、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各族群众的共同利益。深刻认识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基石,讲法治就要坚决维护法律权威,违法必究,犯罪必惩。深刻认识秩序是社会和谐、文明的体现,是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引导各族群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正当诉求,保持社会在有序轨道上运行,不断提高新疆治理水平。

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平等保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观念、公民意识和法治自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和义务,不管哪个民族、不管信仰何种宗教,都必须严格遵循宪法法律,任何诉求和意愿都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和解决。

坚持依法治疆和以德治疆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坚持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多措并举宣传教育群众、团结争取群众,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贯彻体现到法治建设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规范各族群众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模式,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坚持思想问题用思想方法解决,文化问题用文化方式解决,习俗问题用尊重态度对待,宗教问题按宗教规律做好工作,暴恐问题用法治和严打方式解决,最大限度地将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把依法治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必须着眼于新疆发展的重大问题,把依法治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开创法治新疆建设新局面。

依法打击“三股势力”,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同“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复杂、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是维护新疆稳定的主要任务,也是新疆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要适应当前斗争的新特点新形势,完善有关立法,针对“去极端化”、互联网管理、打击暴恐音视频等问题,制定完善相应法规规章,加快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依法打击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犯罪活动,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依法加强互联网管理,严厉打击利用网络传播暴恐、宗教极端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

管理,保护合法宗教活动,保障信教群众合法宗教需求,依法开展“三非”整治,严禁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严禁宗教妨碍正常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严禁利用宗教干预世俗化的生活方式,既尊重信仰宗教自由,也尊重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严厉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

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良好法治环境是宝贵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地方的重要竞争力。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地区间竞争越来越由过去的税收、土地等优惠转向软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要围绕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制定和健全促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法规规章,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严格执法,依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反对垄断,打击不正当竞争,坚决取缔非法经营,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法治社会,努力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法治既有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显功能”,也有引领社会预期、凝聚社会共识的“潜功能”。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的作用,积极引导和推动制定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去极端化”、打击暴力恐怖等方面的乡规民约、规章制度。重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建设功能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确保宪法法律全面正确实施。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行政机关的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行政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守公正司法底线,增强司法公信力,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完善有关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增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知道什么行为合法、什么行为违法,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教群众首先是国家公民,一切宗教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新疆绝不允许有法外之人。把法治教育培训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每一项具体的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中学习法律、感受法治,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国家意

识和公民意识。各族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不越法律红线、不碰法律底线,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实际行动释放以上带下的正能量。

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疆的领导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统一的。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疆的领导。

按照“三统一”“四善于”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疆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既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好法治建设各领域工作,又切实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领导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法治新疆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党中央依法治国的重大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自治区党委要依据宪法法律治疆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支持自治区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贯彻党委决策部署,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要注重党内法规同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作者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07日 07 版)

篇三:新时期依法治疆方略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龙源期刊网 .cn

新时期依法治疆方略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作者:张超 骆新华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9期

摘 要 新疆地理位置对于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战略屏障,党和国家历来对新疆工作极为关注。当前,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5月末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预警能力,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这对于新疆的维稳反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依法治疆 社会稳定 长治久安

作者简介:张超,新疆工程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骆新华,新疆工程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硕士,从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209-02

一、实现依法治疆的奋斗目标

(一)依法治疆目标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坚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治疆方略和治疆经验的基础上,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新疆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党中央提出依法治疆,对于打击新疆“三股势力”猖獗的现状可谓是科学有效的方略,也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首要措施。依法治疆的方略和近些年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反暴力 讲法治 讲秩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新疆极少数人不顾新疆发展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自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随之进行的19个省市、中央企业对口支援新疆活动以来,新疆GDP总量每年都有上千亿元的增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新疆各民族群众切实得到了经济发展的实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加之中国发展的惊人成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分化中国的阴谋仍在继续,且手段不断更新。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境内外“三股势力”不希望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千方百计实施破坏活动,他们披着宗教外衣,通过非法宗教活动渗透宗教极端思想,制造民族分裂,煽动民族仇恨,挑拨民族关系,通过暴力恐怖活动制造社会动乱,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稳定。我们理应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打好维稳反恐这一仗。


依法治疆保稳定教案》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47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