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报告写作指导 > 北京市党代会报告

北京市党代会报告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08 07:46:17 | 移动端:北京市党代会报告

篇一:北京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全文

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

刘淇

2012年6月29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首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首善之区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立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任务,总结提炼了“北京精神”,编制了“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谱写了首都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圆满完成筹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庆祝活动等历史性重大任务。大力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残奥会,圆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向世界展示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庆祝活动筹办过程中,依靠举国体制优势,明确了首善工作标准,实现了“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完成这些重大任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了城市文明素质,培育了伟大的城市精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推动首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抓住筹办奥运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机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首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确定“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方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首钢等一批大型企业实施搬迁改造,主动调控汽车、房地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的水平极大提高,巩固了服务业主导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7%。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总量连续四年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在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6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运用科技奥运经验,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建立“部市会商”机制和包括中央在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内的首都资源统筹机制,落实“1 + 6”先行先试政策,实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千人计划”、“海聚工程”,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了一批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成果,打造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万人发明专利达到26.78件,居全国领先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3亿元,占全国的40% ,其中70%以上输出京外。中关村吸引了全国近四成创业投资,企业总收入达1.9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总和的1/7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抓住奥运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与区县财政体制改革,引导各区县按照功能定位科学发展。完成原东城区、崇文区,原西城区、宣武区的区划调整,为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科学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加强大兴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海淀和昌平两区资源统筹,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增强了市属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任务。积极打造科博会、文博会、京交会等高端会展品牌,组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着力推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在京落户,完善口岸服务体系,服务贸易保持全国领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70亿美元。发挥京港会、京台会作用,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圆满完成支援四川什邡市等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开展以援藏、援疆、援青为重点的对口支援工作,服务了国家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制定《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 ,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和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意见,加快重点新城、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新路,使更多农民成为有资产、有社保、有岗位、有组织的新市民。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实施新农村建设“5 + 3 ”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设施投入使用,一大批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特别是下大力气抓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2 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72公里,扭转了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城市运行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积极治理交通拥堵,加强城市环境整治,着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加大文物建筑腾退力度,创新旧城区整体保护利用机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法创造性履行职责,创新地方立法工作格局,建立立法立项论证、效果评估

和预案研究机制,提高了地方立法质量;聚焦财政预算监督、司法监督,增强了监督工作实效;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发挥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支持政协组织创新履职方式,以组织大规模联合调研为切入点,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发挥了政协组织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创新统战工作平台,加强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联系,融合台港澳侨海外资源,引智引资引项目,助推首都建设发展。组织开展光彩惠农行动。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稳妥开展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完成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

首都文化繁荣发展呈现新态势。制定了《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认真总结人文奥运经验,总结提炼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代表首都风范的靓丽名片。开展百姓宣讲活动,创新宣传工作的形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六大联盟,加强首都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的重要引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和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身份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社会建设和服务管理开创崭新局面。制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 ,健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探索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工作模式。基本实现社区规范化建设,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和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普遍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社会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拓宽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和群众自治水平。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信访工作,构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多元调解体系,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化“平安北京”建设,确保了首都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把筹办奥运、推动发展与群众利益紧密结合,确立了“五无”目标和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全面推进社保卡工程建设,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新格局,积极开发绿色就业岗位,基本完成首钢停产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全市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提出“大民政”理念,推出“九养”政策,实施老旧

小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制定并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动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解决群众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8.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7%。

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启动平原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4%。连续实施16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空气质量、垃圾和污水处理率与资源化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07年的0.64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44吨标准煤,水耗由35.34立方米下降到22.5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制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实施“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先锋工程”,在党政机关广泛开展“三进两促”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完成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干部培训方式。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推动干部交流,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首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运用廉洁奥运经验,加强对重大活动、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推进权力结构的科学化配置,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

回顾十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我们深感过去的五年,是办好大事喜事,建首善、创一流的五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五年;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更好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全市人民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奋力拼搏、创造光辉业绩的五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中央党政军机关、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驻京部队、各兄弟省区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过去五年,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必须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

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四个服务”职责,以首善的标准努力使首都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握首都发展规律,抓住重大活动机遇,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资源整合,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建立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群众观念,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创新;下大力气解决好民生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把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必须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为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保障。

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进一步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还很艰巨;推动城乡一体化,解决城市发展中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等问题,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维护社会公平,解决好民生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首都工作做得更好。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基本要求、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以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为标志,首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已经历史性地摆在了全市人民面前。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的战略部署,是新世纪中央对北京工作的要求,也是首都人民的新期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发展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践行“北京精神”,努力开创首都各项工作新局面。

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首都的工作职责。面对国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大势,北京作为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必须以更高标准履行好“四个服务”职责。首都各项工作必须更加有利于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首都发展建设必须更加有利于发挥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作用。我们要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努力使各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一定要牢牢把握推动首都科学发

篇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11

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6月29日)

刘 淇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首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首善之区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确立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任务,总结提炼了“北京精神”,编制了“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谱写了首都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圆满完成筹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历史性重大任务。大力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残奥会,圆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向世界展示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展示了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过程中,依靠举国体制优势,明确了首善工作标准,实现了“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增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完成这些重大任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提高了城市文明素质,培育了伟大的城市精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推动首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抓住筹办奥运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机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首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确定“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方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首钢等一批大型企业实施搬迁改造,主动调控汽车、房地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的水平极大提高,巩固了服务业主导的高端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7%。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总量连续四年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在节能减排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6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运用科技奥运经验,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建立“部市会商”机制和包括中央在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内的首都资源统筹机制,落实“1+6”先行先试政策,实施“十百千工程”和“瞪羚计划”,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设。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千人计划”、“海聚工程”,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了一批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成果,打造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万人发明专利达到26.78件,居全国领先水平。技术合同成交额1890.3亿元,占全国的40%,其中70%以上输出京外。中关村吸引了全国近四成创业投资,企业总收入超过1.9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总和的1/7。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抓住奥运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与区县财政体制改革,引导各区县按照功能定位科学发展。完成原东城区、崇文区,原西城区、宣武区的区划调整,为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科学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加强大兴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海淀和昌平两区资源统筹,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加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力度,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增强了市属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任务。积极打造科博会、文博会、京交会等高端会展品牌,组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着力推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在京落户,完善口岸服务体系,服务贸易保持全国领先,实际利用外资突破70亿美元。发挥京港会、京台会作用,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圆满完成支援四川什邡市等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积极开展以援藏、援疆、援青为重点的对口支援工作,服务了国家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制定《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确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城南行动计划和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意见,加快重点新城、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城市化建设,探索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新路,使更多农民成为有资产、有社保、有岗位、有组织的新市民。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实施新农村建设“5+3”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设施投入使用,一大批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特别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下大力气抓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2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72公里,扭转了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城市运行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积极治理交通拥堵,加强城市环境整治,着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加大文物建筑腾退力度,创新旧城区整体保护利用机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召开市委第三次人大工作会议和第三次政协工作会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支持人大依法创造性履行职责,创新地方立法工作格局,建立立法立项论证、效果评估和预案研究机制,提高了地方立法质量;聚焦财政预算监督、司法监督,增强了监督工

作实效;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发挥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支持政协组织创新履职方式,以组织大规模联合调研为切入点,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质量,发挥了政协组织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创新统战工作平台,涌现出一批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加强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联系,融合台港澳侨海外资源,引智引资引项目,助推首都建设发展。组织开展光彩惠农行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对台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稳妥开展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完成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

首都文化繁荣发展呈现新态势。制定了《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认真总结人文奥运经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提炼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代表首都风范的靓丽名片。开展百姓宣讲活动,创新宣传工作的形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成立六大联盟,加强首都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已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的重要引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和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身份管理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社会建设和服务管理开创崭新局面。制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健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探索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工作模式。基本实现社区规范化建设,推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和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居民代表常委会建设,普遍建立村务

监督委员会,不断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加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社会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拓宽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和群众自治水平。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信访工作,构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和多元调解体系,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化“平安北京”建设,确保了首都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实实在在成效。把筹办奥运、推动发展与群众利益紧密结合,确立了“五无”目标和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残疾人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保卡工程建设,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新格局,积极开发绿色就业岗位,基本完成首钢停产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全市就业人口超过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提出“大民政”理念,推出“九养”政策,实施老旧小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制定并实施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动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解决群众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需求,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各级各类教育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7%。

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启动平原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4%。连续实施16个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加大垃圾污水治理力度,空气质量、垃圾和污水处理率与资源化率均达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由2007年的0.64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44吨标准煤,水耗

篇三:昌平区第四次党代会报告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 ——在中共北京市昌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侯君舒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昌平区第四次代表大会,是在进入“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和带领全区人民,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进一步开创昌平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现在,我代表中共北京市昌平区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奋进,高水平完成北京奥运赛事和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圆满完成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

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把握区域功能定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集中引进和实施三一北京制造中心、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和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06年翻一番。旅游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以“一花三果”为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标准化果园面积达到15万亩。高标准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等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辐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积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研发经费投入、专利授权总量和技术交易总额位居全市前列,9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8%。

——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组建城乡规划与公共艺术委员会,高水平完成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昌平部分等重点规划编制,初步实现区镇村三级规划管理全覆盖。大力整合空间资源,深入整治违法建设,加快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拆迁改造,新城组团开发全面提速。统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地铁5号线、轨道交通

昌平线一期、沙河再生水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五+三”工程实现“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和城乡环境整治,集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温榆河水系综合治理、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区林木绿化率达到61.2%,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重保持在71%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

——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和10.6%。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5%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5000人以上。全面落实各项社保惠民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义务教育覆盖范围,探索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进了北大国际医院、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等一批优质医疗资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公共文化和体育事业,建成体育馆、影剧院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12万平方米。深入落实养老助残“九养”政策,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山区工作,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着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

保持和谐稳定。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全面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顺利完成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启动“法治昌平”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公正司法,荣获全国普法先进区县“五连冠”。深入开展军地军民共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组建社会建设工作机构,深入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村庄社区化管理、社区规范化建设,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平安昌平”建设,创新推广信访“一单式”工作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着力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区域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审批服务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政府融资平台,银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完成17家区属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国有资产加快向优势产业和优质企业集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健康发展。推进东小口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北部山区行政区划调整,实行新的区镇财政体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镇街功能定位不断优化。创建“148”农村民主管理体系,全面推行重大

事项决策程序“五步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积极发展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累计引进外资企业159家,实际利用外资4.25亿美元。成功获得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举办权,大会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圆满筹办铁人三项世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培育了温泉文化节、苹果文化节等一批特色品牌,昌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着力夯实执政基础,提高领导能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了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全面推行处级干部任免票决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圆满完成镇党委换届,统筹推进干部交流培养,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有力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过去的五年,是昌平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昌平


北京市党代会报告》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62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