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3试制总结
鉴定资料(4)
柳拖牌LT254、LT354、LT800、LT804、LT850、LT854、LT900、
LT904、LT950、LT954、LT1000、LT1004型轮式拖拉机
试制工作总结
广西柳拖车辆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五月
试 制 工 作 总 结
一、概述
柳拖牌LT254、LT354、LT800、LT804、LT850、LT854、LT900、LT904、LT950、LT954、LT1000、LT1004型轮式拖拉机,是我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农机行业发展趋势,并综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的地理作业环境开发的品种,可利用公司现有的工艺装备组织生产。是公司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6月中旬,与我公司合作的“洛阳聚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图纸设计,试制蓝图下发到我公司试制中心,随即展开产品试制。编制了专用件零件清单及标准件清单,我公司下发了自制件计划和外购外协件采购计划,每种机型各投料2台套。本次开发试制,柴油机主要是配套力佳SL2100ABT、江动TY3100、东方红LR4B5-T134-U2、LR4M5-T134-U2、LR4M5-T134X-U2、LR4M3Z-T134-U2、LR4M3Z-T134X-U2型四缸发动机,并对前驱动桥总成、后驱动轮总成、分动箱总成、前配重以及电气、液压提升、进气系统、液压管路等进行了改进设计。
在零件试制过程中,对一些关键件进行工艺分析,组织做好模具、工装等生产前准备。2011年元月下旬完成零部件试制,所有零部件均由质保部进行检验入库,由试制车间领用进入整机装配。装配调试完成,由质保部负责整机检测,产品试验室负责进行产品性能测试。于4月下旬完成了全部试制任务,随即展开可靠性试验。
二、产品试制情况
我公司的系列轮拖是在现有的成熟工艺基础上开发生产的,并对部分总成进行改进设计,大部份零件都是借用,基本按现有的工艺生产。在装配过程中,由“洛阳聚翔科技有限公司”委派技术员两名,熟练装配工
两名对我公司的的技术员和装配工进行现场培训,并指导装配;试制车间承担机罩上支架底座焊合件、部份改进零部件的机加工,整机的装配和试车工作,其余总成或零件由制造部负责安排外协。自制零件的组织协调以及外购外协零件的采购由采购部总体负责。样机试制过程中,技术部门对驾驶室和安全架安装、液压输油管路、散热器安装、油箱安装等部位进行了技术改进。同时进行小批试生产技术准备,编制了工艺文件,设计制造了部装小车、总装小车以及部分装配专用工具。公司对部装、总装场地进行了安排,并组织调配了相应的资源。于2010年12月完成24台样机的小批量试生产。在此期间同步进行了产品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试验。
本次试制工作,各部门高度重视,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展开,经样机检测和试验,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三、试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次样机试制总体情况良好,通过整机试装和试验考核,主要工艺工装满足该系列产品的生产要求,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产品设计要求。在产品装配、试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均采取了措施予以解决。主要有:
1、由于所用电瓶厂商不同,导致电瓶架不合。
2、机罩左右固定点尺寸偏差。
3、线束与仪表不匹配,需设计改进。
4、液压转向油箱加油困难,需改进设计。
5、标准件部份不符,已改进。
6、部份油管设计不合理。
整体来看,产品技术性能及制造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使用需要,不存在结构性和技术性问题。试验中出现的漏油和液压提升的问题,属于
装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以后的整机装配时,合理布置装配工艺和加强现场管理,问题就可以解决。今后应加强制造质量和检验控制。
总之,新产品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够取得成效。因为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有限,拖柳拖LT254/LT354/LT800/LT804 /LT850/LT854/LT900/LT904/LT950/LT954/LT1000/LT1004轮式拖拉机本身尚有很大的改进余地,相信通过鉴定组专家的精心指导一定会使该产品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篇二:新产品技术工作总结
新产品技术工作总结
一、项目开发背景概述
现已探明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人类开采44年,天燃气储量仅够人类开采62年,煤炭储量仅够开采230年。世界能源日趋枯竭,开发风电是世界性的能源战略。我国是能源匮乏的国家,已探明煤炭资源仅能维持20年使用(目前73.9%的电力来自于火电),2004年石油进口1.25亿吨,占总量的41%,限电拉闸已波及25个省。如果采用风电,可轻而易举地把我国电力翻一番(我国的风力资源为世界之首)。
风力发电在技术上正朝着轻型、高效、高可靠性及规模化发展。随着水平轴和垂直轴风力涡轮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风轮叶片多采用轻型玻璃钢纤维强化新材料,三叶片水平轴风力涡轮的最大风轮直径已达98m。而各国研究机构对风轮气动性能的研究也使风力机的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当前人们所掌握的各类高科技技术手段也在风力发电的遥控技术和保护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监控可以使水平轴风力机具备精确的自动调向功能,在风速过大时可自动减速,遇到台风时,叶片能自动停止运行,实现自动化保护。此外,风力机的单机容量从80年代50-100kW的小型机,迅速发展到300kW左右的中型机,现在500-1000kW级的大型机已进入商业运行。
在风力发电成本方面,由于采用大型风力发电机、新型叶片设计、高级新型材料、高智能的电子技术、灵活的轮壳结构以及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控制装置等,使风力发电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风力发电成本。另外,使用计算机技术,对风力发电机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也使风力发电设备进一步得到完善。新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成本已达到5美分/千瓦时,这已经和燃煤火力发电的成本十分相近
最早进行风电技术开发的有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及丹麦等国,其风机单机容量从最初的数瓦到今天的数兆瓦,规格在迅速增大。目前世界上从事风电机组开发制造的厂商主要为丹麦的Vestas公司、德国的Enercon公司、Nordex 公司,美国的GE wind公司、西班牙的Gamesa公司及日本三菱重工等。上述公司提供了世界风电市场装机份额86%的产品。在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中,由国外公司提供的产品份额也累计超过了80%。
我国真正大规模进行并网风电机组的研究及开发始于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组织的一系列攻关工程及863计划的支持,风电技术研究及应用在我国也取得长足进展。650KW以下机组的设计、制造及成套技术我们已完全掌握。目前国内已出现十余家进行风机机组整体集成或开发的单位。通过许可证方式从国外引进集成技术进行生产的最大机组规格为1.5MW。此外还有许多科研及高等院校等也都开始了各类风电技术的相关研究及开发。可以预计,在未来数年,我国在风电技术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将会迅速缩小并能很快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风力发电技术是涉及气象学、地理学、力学、叶轮机械、电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交叉研究领域,通过各学科各行业的发展大大提高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在叶片和风轮方面可以改变以往的翼型三叶片(两叶片)结构,采用柱型分流挡板直吹方盒式风轮叶片技术。在动力传动方面,风轮旋转带动连接在其上面的空心杆轴旋转,空心杆轴驱动(或者空心杆轴通过软轴驱动)小齿轮旋转。多个小齿轮共同驱动一个大齿轮转动,从而驱动发电机工作。
根据我国的风电发展规划和能源需求预测,国内风电行业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二、本项目产品进行以下的技术创新
风力发电的特殊性源于风力的随机性,因为必须在风电场决策和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稳定计算、故障分析等诸多方面,研究处理随机功率的新方法、新技术。此外,还要研究风电场的集中监控和对通讯的干扰问题、风力场与电力系统的各种接口技术,以及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在开发、研制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和实施中采取全面系统的计算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以确保优选结构能满足特定载荷及应用工况的要求。完成施工设计及制造、试验及应用总结,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风电设备。并且在已完成的风电设备研制的基础上,通过方案设计、分析,征求业内专家意见,进行设计及工艺评审、最终定型及完成施工设计。通过样机生产,进行试验验证,合格后进行风场工业应用考核、最终批量生产。
本项目产品的主要创新点
1)创新改进了叶片的设计
本项目产品通过对叶片角度的精密设计,掌握了最佳夹角,改进了传动设计,使起动风速大大低于国家行业标准,实现了低风速起动,从而加宽发电机的工作风速范围,更有效地提高风能利用。同时在叶片外顶端设计了略向内翻的弯钩,当风叶高速运转时,由于弯钩作用,促使前后对流的空气不会形成涡流而降低叶片运转的声音。大大降低了运转噪声、环保性良好。
2)创新设计了无齿轮箱直驱结构
直驱发电机取消了沉重的增速齿轮箱,发电机轴直接连接到叶轮轴上,转子的转速随风速而改变,其交流电的频率也随之变化,经过
置于地面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将频率不定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逆变成同频率的交流电输出。本风力发电机由于没有齿轮箱,零部件数量相对传统风电机组要少得多。减少了能量损耗,降低造价延长寿命,减少了维护次数和成本,体积减少了50%。
3)创新设计全自动独立式风力发电机塔架
本机塔架底座与塔架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在塔架与底座之间联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可以为油压式制动装置,也可以为千斤顶。通过制动装置的上顶作用而自动将塔架本体从倒立状态升至直立状态,以完成该塔架的安装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自动化、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的特点,仅需一两人就能完成塔架的自动安装,明显减轻了工作强度,特别适合在海岛或吊车无法到达的地方。
4)抗强风控制技术
由于本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使本产品可以实现自动抗强风防卫,控制因风大而使发电机转速过高(侧偏功能)。本产品可以精确的保障发电机在1.5倍以内的额定转速下运行,加宽发电机的工作风速范围。由于本产品对发电机的转速有限制功能,因此在风速高达到50米/秒时,机组还可以不超转速运行。因而可以比传统发电机在同样的条件下发更多的电力。更有效地提高风能利用。独有的芯片控制风动力减速、限速技术,控制效率非常高、非常灵敏,且对发电机无任何影响,并且可长期工作。同时也可以轻松实现手动控制限速功能,从而避免强风对机组的损坏。不会像传统机械式刹车结构那样,效率低、发热高、不能长期工作等问题。
5)实行无人管理化控制
由于本产品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优质的材料和高性能的表面处理,所以本产品具有性能可靠、稳定、寿命
长等特点,本产品可以控制发电机输出电流,确保发电机不会因过流而损坏。可以在蓄电池充满时自动停机,从而保护蓄电池不会过充电。由于在任何情况下风轮都不会超过2倍的额定转速,所以运转噪音非常小,且运转更安全可靠。采用多路传感器和综合控制集成电路,完全可以完成无人管理的工作状态,当然也可以实现手动停机功能。
安装场地:主要是在沿海陆地和近海海域漂浮发电为主,陆地风口处、山风、谷风、坡风、江湖风、农村牧区均可,亦可安装在楼顶、房顶。
适用范围:并网发电为主,也可在无电网地方,单独发电使用。如农村牧区、山区、海上船队、南极考察站安装使用,还可以与锅炉联合安装使用,可供大面积取暖等用途。
三、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1)额定功率:400-3000W
2)额定转速: 600-360r/min
3)起动风速: 2m/s
4)额定风速: 7-9 m/s
5)输出电压: 14-28V 140-280V
6)风叶直径: 1.98-4.5m
四、功能、用途
本公司拥有先进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制造技术,主要生产由300W到20KW系列的风力发电机,每种型号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供电系统,能够在各种恶劣气候环境下安全运行,无需特殊的保养,是分散住户、电视差转台、气象台、哨所、海岛、部队转信台、社区、平原、农场等地的理想供电系统。
篇三:新产品试制工艺总结
大 梯 试 制 进 度 报 告
****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
大梯从2016年12月3号下单开始生产制作迄今已有10天左右,2016年12月20日参加评审,就目前生产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图纸方面
在接到订单指令后及时向日立进行图纸申请,对有问题的图纸通过与日立技术部门沟通确定,已修订有问题图纸10份。(C0095588/ C0095586/ C0095412/ C0095417/ C0039499/ 24501960/ C0070687/ C0064664/ C0064665/ C0064666)
二、工艺方面
根据我公司设备合理安排生产工序,并亲自到车间岗位指导加工,发现有问题的工序及时进行更改,对不满足图纸要求的加工与操作工、质检员一起找出问题原因直至问题解决,例如:C0095412_A_防护网支臂折弯后尺寸、孔位与图纸不符,工艺技术科安排人员找问题原因并顺利解决。
三、试制中的生产技术服务
在生产过程中对复杂数冲图纸进行CAD图绘制,以及台钻、摇臂钻划线/打点模板的CAD图绘制,共计20份。
13504101-N/C0095412-A/C0095417-C/C0095588-C/F92333008_A/C0095586-C/C0094919-B/C0070687-A/F9082346_A/14504759-A/14505427-A/23506190-F/C0055673-A/
四、总结
通过以上工作,现大梯生产正有条不紊进行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划线/打点模板已制作较长时间,产品一直未加工;焊接件配件是否齐全?工序上有的工序无人加工直接到下道工序(例如:某产品要求倒圆角,没有倒圆角直接就折弯);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全体工艺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深入现场进行生产技术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并完善工艺文件,对保证产品质量、关键件技术攻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服务过程中,对设计、工艺、加工等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保证了生产的进度。后续几天我科室全员将不余遗力继续保证跟进大梯生产进度,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直至20号评审顺利通过。
大梯试制进度报告
在生产试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我公司现有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大梯加工的需要。有些零件超出设备加工范围,只能采取一些零散、多工序的加工方法,有的需要外协加工,增加了制造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例如,125072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