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产品试制工艺总结
大 梯 试 制 进 度 报 告
****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
大梯从2016年12月3号下单开始生产制作迄今已有10天左右,2016年12月20日参加评审,就目前生产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图纸方面
在接到订单指令后及时向日立进行图纸申请,对有问题的图纸通过与日立技术部门沟通确定,已修订有问题图纸10份。(C0095588/ C0095586/ C0095412/ C0095417/ C0039499/ 24501960/ C0070687/ C0064664/ C0064665/ C0064666)
二、工艺方面
根据我公司设备合理安排生产工序,并亲自到车间岗位指导加工,发现有问题的工序及时进行更改,对不满足图纸要求的加工与操作工、质检员一起找出问题原因直至问题解决,例如:C0095412_A_防护网支臂折弯后尺寸、孔位与图纸不符,工艺技术科安排人员找问题原因并顺利解决。
三、试制中的生产技术服务
在生产过程中对复杂数冲图纸进行CAD图绘制,以及台钻、摇臂钻划线/打点模板的CAD图绘制,共计20份。
13504101-N/C0095412-A/C0095417-C/C0095588-C/F92333008_A/C0095586-C/C0094919-B/C0070687-A/F9082346_A/14504759-A/14505427-A/23506190-F/C0055673-A/
四、总结
通过以上工作,现大梯生产正有条不紊进行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划线/打点模板已制作较长时间,产品一直未加工;焊接件配件是否齐全?工序上有的工序无人加工直接到下道工序(例如:某产品要求倒圆角,没有倒圆角直接就折弯);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全体工艺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地深入现场进行生产技术服务,及时发现问题,并完善工艺文件,对保证产品质量、关键件技术攻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生产服务过程中,对设计、工艺、加工等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保证了生产的进度。后续几天我科室全员将不余遗力继续保证跟进大梯生产进度,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直至20号评审顺利通过。
大梯试制进度报告
在生产试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我公司现有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大梯加工的需要。有些零件超出设备加工范围,只能采取一些零散、多工序的加工方法,有的需要外协加工,增加了制造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例如,12507276 -1-
篇二:新产品技术工作总结
新产品技术工作总结
一、项目开发背景概述
现已探明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人类开采44年,天燃气储量仅够人类开采62年,煤炭储量仅够开采230年。世界能源日趋枯竭,开发风电是世界性的能源战略。我国是能源匮乏的国家,已探明煤炭资源仅能维持20年使用(目前73.9%的电力来自于火电),2004年石油进口1.25亿吨,占总量的41%,限电拉闸已波及25个省。如果采用风电,可轻而易举地把我国电力翻一番(我国的风力资源为世界之首)。
风力发电在技术上正朝着轻型、高效、高可靠性及规模化发展。随着水平轴和垂直轴风力涡轮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风轮叶片多采用轻型玻璃钢纤维强化新材料,三叶片水平轴风力涡轮的最大风轮直径已达98m。而各国研究机构对风轮气动性能的研究也使风力机的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当前人们所掌握的各类高科技技术手段也在风力发电的遥控技术和保护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监控可以使水平轴风力机具备精确的自动调向功能,在风速过大时可自动减速,遇到台风时,叶片能自动停止运行,实现自动化保护。此外,风力机的单机容量从80年代50-100kW的小型机,迅速发展到300kW左右的中型机,现在500-1000kW级的大型机已进入商业运行。
在风力发电成本方面,由于采用大型风力发电机、新型叶片设计、高级新型材料、高智能的电子技术、灵活的轮壳结构以及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控制装置等,使风力发电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风力发电成本。另外,使用计算机技术,对风力发电机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也使风力发电设备进一步得到完善。新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成本已达到5美分/千瓦时,这已经和燃煤火力发电的成本十分相近
最早进行风电技术开发的有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及丹麦等国,其风机单机容量从最初的数瓦到今天的数兆瓦,规格在迅速增大。目前世界上从事风电机组开发制造的厂商主要为丹麦的Vestas公司、德国的Enercon公司、Nordex 公司,美国的GE wind公司、西班牙的Gamesa公司及日本三菱重工等。上述公司提供了世界风电市场装机份额86%的产品。在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中,由国外公司提供的产品份额也累计超过了80%。
我国真正大规模进行并网风电机组的研究及开发始于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组织的一系列攻关工程及863计划的支持,风电技术研究及应用在我国也取得长足进展。650KW以下机组的设计、制造及成套技术我们已完全掌握。目前国内已出现十余家进行风机机组整体集成或开发的单位。通过许可证方式从国外引进集成技术进行生产的最大机组规格为1.5MW。此外还有许多科研及高等院校等也都开始了各类风电技术的相关研究及开发。可以预计,在未来数年,我国在风电技术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将会迅速缩小并能很快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风力发电技术是涉及气象学、地理学、力学、叶轮机械、电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交叉研究领域,通过各学科各行业的发展大大提高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在叶片和风轮方面可以改变以往的翼型三叶片(两叶片)结构,采用柱型分流挡板直吹方盒式风轮叶片技术。在动力传动方面,风轮旋转带动连接在其上面的空心杆轴旋转,空心杆轴驱动(或者空心杆轴通过软轴驱动)小齿轮旋转。多个小齿轮共同驱动一个大齿轮转动,从而驱动发电机工作。
根据我国的风电发展规划和能源需求预测,国内风电行业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二、本项目产品进行以下的技术创新
风力发电的特殊性源于风力的随机性,因为必须在风电场决策和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稳定计算、故障分析等诸多方面,研究处理随机功率的新方法、新技术。此外,还要研究风电场的集中监控和对通讯的干扰问题、风力场与电力系统的各种接口技术,以及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在开发、研制风力发电机的研究和实施中采取全面系统的计算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验证,以确保优选结构能满足特定载荷及应用工况的要求。完成施工设计及制造、试验及应用总结,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风电设备。并且在已完成的风电设备研制的基础上,通过方案设计、分析,征求业内专家意见,进行设计及工艺评审、最终定型及完成施工设计。通过样机生产,进行试验验证,合格后进行风场工业应用考核、最终批量生产。
本项目产品的主要创新点
1)创新改进了叶片的设计
本项目产品通过对叶片角度的精密设计,掌握了最佳夹角,改进了传动设计,使起动风速大大低于国家行业标准,实现了低风速起动,从而加宽发电机的工作风速范围,更有效地提高风能利用。同时在叶片外顶端设计了略向内翻的弯钩,当风叶高速运转时,由于弯钩作用,促使前后对流的空气不会形成涡流而降低叶片运转的声音。大大降低了运转噪声、环保性良好。
2)创新设计了无齿轮箱直驱结构
直驱发电机取消了沉重的增速齿轮箱,发电机轴直接连接到叶轮轴上,转子的转速随风速而改变,其交流电的频率也随之变化,经过
置于地面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将频率不定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逆变成同频率的交流电输出。本风力发电机由于没有齿轮箱,零部件数量相对传统风电机组要少得多。减少了能量损耗,降低造价延长寿命,减少了维护次数和成本,体积减少了50%。
3)创新设计全自动独立式风力发电机塔架
本机塔架底座与塔架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在塔架与底座之间联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可以为油压式制动装置,也可以为千斤顶。通过制动装置的上顶作用而自动将塔架本体从倒立状态升至直立状态,以完成该塔架的安装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自动化、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的特点,仅需一两人就能完成塔架的自动安装,明显减轻了工作强度,特别适合在海岛或吊车无法到达的地方。
4)抗强风控制技术
由于本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使本产品可以实现自动抗强风防卫,控制因风大而使发电机转速过高(侧偏功能)。本产品可以精确的保障发电机在1.5倍以内的额定转速下运行,加宽发电机的工作风速范围。由于本产品对发电机的转速有限制功能,因此在风速高达到50米/秒时,机组还可以不超转速运行。因而可以比传统发电机在同样的条件下发更多的电力。更有效地提高风能利用。独有的芯片控制风动力减速、限速技术,控制效率非常高、非常灵敏,且对发电机无任何影响,并且可长期工作。同时也可以轻松实现手动控制限速功能,从而避免强风对机组的损坏。不会像传统机械式刹车结构那样,效率低、发热高、不能长期工作等问题。
5)实行无人管理化控制
由于本产品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优质的材料和高性能的表面处理,所以本产品具有性能可靠、稳定、寿命
长等特点,本产品可以控制发电机输出电流,确保发电机不会因过流而损坏。可以在蓄电池充满时自动停机,从而保护蓄电池不会过充电。由于在任何情况下风轮都不会超过2倍的额定转速,所以运转噪音非常小,且运转更安全可靠。采用多路传感器和综合控制集成电路,完全可以完成无人管理的工作状态,当然也可以实现手动停机功能。
安装场地:主要是在沿海陆地和近海海域漂浮发电为主,陆地风口处、山风、谷风、坡风、江湖风、农村牧区均可,亦可安装在楼顶、房顶。
适用范围:并网发电为主,也可在无电网地方,单独发电使用。如农村牧区、山区、海上船队、南极考察站安装使用,还可以与锅炉联合安装使用,可供大面积取暖等用途。
三、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1)额定功率:400-3000W
2)额定转速: 600-360r/min
3)起动风速: 2m/s
4)额定风速: 7-9 m/s
5)输出电压: 14-28V 140-280V
6)风叶直径: 1.98-4.5m
四、功能、用途
本公司拥有先进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设计、制造技术,主要生产由300W到20KW系列的风力发电机,每种型号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供电系统,能够在各种恶劣气候环境下安全运行,无需特殊的保养,是分散住户、电视差转台、气象台、哨所、海岛、部队转信台、社区、平原、农场等地的理想供电系统。
篇三:试制工作报告
SC200/200施工升降机
工作报告
黄骅市昌达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工作报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基本建设改革的逐步深入,建设任务日益繁重,为了适应当今建设施工机械市场的变化,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我公司于2010-2011年间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决定于2012年开发研制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该升降机采用三电机驱动、不带对重,其安全性能更好,安装拆卸效率高,操作简便,先进使用,是适合当今建设机械市场的新型施工升降机。我们公司通过开发研制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自主设计、开发、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同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并使我们建筑机械产品多样化、系统化,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为今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试制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1、销售部协同技术部经过市场调研,并根据新产品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组织设计人员进行了产品设计输入、设计、设计更改、设计输出等设计工作,编制了各类技术文化以指导生产和组织
生产。
2、编制了指导生产用的外协件明细表、标注件明细表、材料汇总表等,并编制了各项工艺规程。如机加工工艺过程卡、焊接工艺卡、装配工艺过程卡等。
3、设计并制造了主要工艺装备10余套。
4、为了保证整机性能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有关零配件(如传动
板、司机室、电控柜、齿条、滚轮、连接螺栓等)直接选用专业制造
厂的产品,并定点采购。
5、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采取认真抓主要关键的生产工艺为主,对
于这些关键件在生产中必须确保质量。
6、试制前对参与试制的主要生产车间和车间主任、调度等进行了技
术交底。
由于各种生产技术工作准备完善,为产品全面投入试制打下良
好的基础。
试制期间,又编写了使用说明书、安装、拆御、装箱清单、发
货清单等技术文件,为升降机的销售做好了技术准备。
样机试制、检测后、又对图纸、工艺、预算及其他技术文件作
了认真的修改完善,为该机的定型生产做好了技术准备。
二、产品试制过程及组织、制度保证
1、生产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特制定质
量控制网络体系,形成了由主管厂长带队,技术部长抓技术、质检部
跟踪检验,班组长兼任质保人的逐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
2、技术力量的配合
公司研发部集中技术骨干参与该升降机的试制工作,对关键的
工艺方案指派专人负责,并请有经验的生产工人参加会审,对试制中
的关键技术问题,由主管厂长负责会同技术部和生产车间共同研究解
决。
3、施工升降机的安全可靠性是首要指标,所以在试制过程中把
产品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针对新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管理、下料、焊接、工装设备制造、
外购件、出厂调试等方面上。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坚决不能用;
凡不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零部件必须返工或报废,严格控制产品质
量,由于切实执行了质量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保证了该产品的质量。
四、试制过程、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试制过程中特聘请天津那个是鹏凯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
师王东现场指导,由于准备充分所购产品配件均是合格配件,只是在
提升过程中提升机无法正常提升,经技术人员分析研究由于厂内负荷
小造成电压过低是导致无法提升主要原因。当电压达到380±20V便
能正常工作。
五、在引进的SC200/200型施工升降机图纸基础上,技术人员进行集
中讨论、会审、确定整机工艺方案
1、标注节(导轨架)是升降机制造的关键和难点所在,能否满
足设计要求,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安装精度和整机的性能,其加工关键
是:
(1)标注节截面尺寸650±0.5须保证,以满足其互换性
(2)(2)每个标注节的长度必须保证其长度尺寸1508±0.10,以
确保相邻齿条联合处能符合要求。
(3)平层加铁位置尺寸的确定,以保证平层器安装后在标注节上正
常运行。
(4)螺栓孔位置尺寸630和500须保证。
(5)标注节的两端面的平面度0.3,两端面的平行度应小于0.5,标注节立柱轴心线对端面垂直度公差小于0.5。
针对这些要求,我们采用了一下工艺方案: 下料——机加工(立柱端面双面铣、角钢端面铣圆弧)——工装拼焊方框——钻模钻四个螺栓孔——整件工装拼焊——焊接平层夹铁——除锈、油漆。机加工保证立柱长度1508+0.10(考虑焊接收缩不取负公差),方框工装用来保证方框的外形尺寸和平层加铁的位置尺寸,为整件拼焊打好基础;四个螺栓孔的相互位置正确性依靠钻模来保证。标注节翻转胎,是最关键的一个工装,标注节截面尺寸650±0.5平层加铁位置尺寸,标注节两端平面度、平行度以及标准节立柱轴心对端面的垂直度都要靠此工装来保证。到目前为止,我公司已累计生产标准节百节,根据厂内组装和用户反馈均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2、吊笼
吊笼是升降机的核心部件,是运送物料承力结构通过建筑卷扬机利用钢丝绳和导向轮沿导轨架做上下运行,吊笼为一焊接钢结构件四周围为钢丝网,设有单双单门、开窗盖、安全防护栏、吊杆、安装孔、导向滚轮、司机室等,因此,其关键部位是:
1)外形框架尺寸,其尺寸直接影响单双开门的安装精度,为此要求保证尺寸1314+2-1及门柱对角线长度公差3mm。
2)相应件之间保证互平行,方正垂直,其平行度,垂直度公差为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