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文秘写作 > 毕业设计 >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05-30 11:27:28 | 移动端: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如今,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面对找工作时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曾经的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大都眉头紧皱。近年来,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中国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主要就大学生就业的特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例如大学生择业观、企业择人的要求、高校扩招等和针对这个热点社会问题,对于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难 原因 建议

  引言:作为一名马上要升大四,面临找实习以及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的大学生,现在的压力特别大。大学生就业难现在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共识,而造成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难的原因不仅仅有大学生的择业观的问题,还有高校教学、企业择人、社会经济等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1大学生自身问题

  1.1.1就业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

  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上过分关注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工作稳定的事业单位、500强企业, 过多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而对于一些收入一般的行业和单位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却不愿意去就职,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机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1.1.2 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许多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

  缺乏自信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①。

  1.2学校方面的问题

  1.2.1高校大规模扩招

  “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紧张化,结果使得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对于大学生来说,文凭是人力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弱化。当前大学的文凭有‘贬值化’趋势,特别是对于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文凭对他们在就业市场找工作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②

  1.2.2课堂学习模式枯燥单一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发现课堂的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课堂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听课敷衍了事,学不到什么大学。专业知识也不全了解的很深透。因而就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3用人单位择人方面的问题

  1.3.1存在歧视现象

  有些企业在择人方面有时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③

  还有些用人单位会存在地域歧视。“在选用大学毕业生时优先考虑本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 有利于工作的开展。”④

  1.3.2注重学历和工作经验

  一般是毕业生先投递简历,通过筛选才能获得面试机会。而不少用人单位会选择学历高的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用人单位认为招聘一个人就应马上发挥作①

  ② 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 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③ 集美大学 陈延童 吴江秋 陈畅 张菊香《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海峡科学,2008年第5期(总第17期) ④ 穆松《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 月,第八卷第4 期用、创造价值, 因而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很多应届毕业生就失去了工作机会。

  1.4其他原因

  1.4.1我国每年的新增就业岗位小于每年需要就业人数。⑤

  我国的新就业队伍除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再就业的劳动者,远远大于我国每年增加的就业岗位。整体的就业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大学生的就业。

  1.4.2区域经济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地域性相对过剩。⑥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为明显的区域性不平衡特征。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在经济总量规模、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各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与之相对应,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具有地域不平衡性,表现为在某些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相对过剩,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却供给不足。”⑦

  2、相关建议

  2.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自身就业进行准确定位。

  在找工作前首先应该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等各方面情况,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实际出发,不要好高骛远。“同时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要学会从实际出发,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思想,更加长远地谋划自己的就业之路。”⑧

  2.2高校应该在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多为学生提高实习或就业机会。

  现在大多数毕业生课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大多缺少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因此要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就很难。“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高校应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建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传递就业信息。

  2.3.学校和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⑤

  ⑥⑨ 王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7 年第4 期 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

  ⑦ 薛泉,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13-14

  ⑧ 陈旭峰《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⑨ 李红梅《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石油教育,双月刊 4/2006

  在课程中系统安排创业教育内容;邀请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指导专家到校讲学指导, 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业理论水平,加强对技术创业和利用网络进行创业的引导; 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创业项目孵化,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园区,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政府也应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要在金融、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给予扶持;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鼓励大学生自主就业,积极创业。

  ⑩结束语: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以及政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就业难” 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相关文章】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经济不景气,世界金融海啸加剧

  实际上,就业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上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国家就业失业问题一直很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与国之间和合作越来越频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优化配置,有限的就业岗位在全球各国重新配置。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紧与世界合作的步伐,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分享世界经济资源的同时,还要肩负分化世界经济风险的责任。

  我国关于就业的社会意识

  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的偏见,表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认可和大学生对择业的偏好。经济危机下满街跑的大学生在很多企业看来与普通劳工无别,他们更乐于雇用有经验的往届大学生或者价钱更便宜的普通劳动者,这样能为企业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省下培训费用,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往年应届大学生创造了毕业后频繁跳槽现象,企业在付出培训时间和金钱后,往往得到的结果是人才和技术的流失。所以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不完善的高等教育学校方面:培养质量普通下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就业工作的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工作模式滞后等。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这种教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1、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2、人才结构不平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

  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调适。3、培养模式滞后。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要进行不断创新,毕业生存在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内涵要求之间不适应问题,难以胜任工作岗位。4、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虽然各高校都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装备技术落后等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中,社会保障是一个牵涉广泛、影响深远的因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逐步得到完善,但是,由于受社会整体发展状况之影响,加之在指导思想、制度设计诸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并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1.统筹层次低。这给社会保障的转移接续带来了不便,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受其影响,不少毕业生在择业时就会有一种终身职位的考虑,甚至不惜选择自愿失业,以期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职位。同时,由于地方统筹难以平抑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福利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2.社会保障立法层次较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层次明显偏低,仅有《劳动法》《失业保险条例》等少数法律法规,且效力低下,力度不够,强制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在解决部分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金及其他违反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问题方面所为有限。3.社会保障社会化水平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仍然十分依赖于用人单位,没有实现充分的社会化。

  大学生职业定位混乱,迷失自我

  面对经济环境如此的恶劣,国内失业人数众多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了自身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是大学生职位定位混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大学生资源配置严重的失调,也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的定位产生混乱,迷失的自我所造成的。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被摆上日程,各路代表也纷纷支招,热议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2010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到630余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有人大代表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匮乏、就业培训的缺失关系很大。

  二、 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

  从去年底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陆续出台。2009年中央下达的文件明确提出:“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工资下降等问题,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排好就业,努力提高收入。”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去年11月政府公布的总额超过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方案,更为促进就业打下强心针。除此之外,各地和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等,可以说,全国上下已形成了积极应对就业危机的态势

  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 :

  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带动全民创业的需要,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创业能够有力地促进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另外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当然,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需要建立和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1.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近年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职业的定期发布,表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同时,创业艰苦磨难多,更需要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有勇气者才善于创业和成功创业。2.必须具备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其次,需要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沟通协作能力和预测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抗挫折等能力。另外,除了要掌握扎实、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般过程和行业特点,具备一定的管理、金融、会计、商务、税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基本的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3.要适应社会环境,走理性创业之路。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创业之前的能力测试、创业项目评估、专家帮助、优惠贷款、提供低廉租金的场地、资金贴息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创业前,要注意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研究社会环境,累积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适时作出科学决断,提升创业的成功率。4.要关注个人实际和社会需求,谨慎选择创业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第二,注重挖掘知识优势。高校毕业生作为有知识底蕴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第三,选择创业项目要务实。5.勇于实践。6.要规避有关风险。对于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来说,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实践表明,诸如盲目选择项目、创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创业技能、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源贫乏、管理过于随意等,都是成功创业之路上的大忌,要尽力避免

  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大学生都需要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评估,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同时做好自我规划。

  四、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376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