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规章制度 >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8-11-08 14:22 | 移动端: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篇一:1事故预警及应急抢险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北出入口及八号线宝岗

大道紧急疏散口土建工程

地铁出入口土方回填

及道路恢复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北出入口及八号线宝岗大道紧急疏散口土建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四月

交通事故预警及应急抢险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梅花园站Ⅲ号出入口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线梅花园站位于广州大道北,东面为怡新花园住宅小区,西面为梅园新村,南北均为繁忙的广州大道。Ⅲ号出入口通道基坑长约60米,宽约5.5米,深约12.50米(明挖法)。Ⅲ号出入口位于广州大道西北侧。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1.2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同和站Ⅲ号出入口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同和站位于广州大道北同沙路以北、同泰路以南路段,沿广州大道北呈南北走向,站位所处的广州大道北段现状为路宽40米的8车道城市主干道。Ⅲ号出入口通道基坑长约60米,宽约6.6米,深约13.25米(暗挖、顶管)、6.25米(明挖) 。本通道位于西南侧,靠近起始里程端,出口段位于同和街文化广场。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1.3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Ⅱ号出入口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北延段京溪南方医院站位于广州市京溪路以北,广州大道北路上。东侧为恒骏花园、春兰花园、云景花园,西侧为白灰场村、恒隆大厦、京隆大厦和一五七医院等。Ⅱ号出入口明挖段基坑深约10m,楼梯段基坑深约2.95m~10.9m,基坑支护采用桩径800钻孔围护桩+内支撑形式,采用φ600旋喷桩止水形式。Ⅱ号出入口过街通道从内引出,整个出入口全长为约80m(含11.3m人防段)。

1.4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宝岗大道站联星村通道紧急疏散口

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宝岗大道站联星村通道紧急疏散口工程起于在建的宝岗大道站(原昌岗中路站)IV号出口后施工工竖井,下穿宝岗大道,终于规划的联星村商业广场;通道全长247.6米,在翠城花园小区门口增设一个出入口。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隧道拱顶最大埋深约11米,现已施作完成。紧急疏散口采用明暗挖结合的方法施工,基坑深度约12米。

二、交通事故预警

由于以上地铁出入口施工均需占用部分该处道路,致使该处交通行车车道变少,从而可能导致该段道路交通拥挤,容易出现交通事故。针对以上问题,我部专门制定了交通疏解方案并在相应路段采取了交通事故预警措施和应急抢险预案。

2.1、设立交通疏解标志

在施工相应路段设置交通标志,限速20公里,告知前方正在施工。

在围挡前设置重点工程项目施工车辆减速慢行标志。围挡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为保证车辆、行人安全用隔离护栏将其分隔开,保证交通有序进行。

在人行横道处设置太阳能警示标志。施工路段在路面变窄处设置减速慢行标志。围挡上统一设置反光交通指引标志并设置交警温馨提示牌,告知行人分流方式及分流时间。

主要交通标志按公安交警部门的指导要求设置。

2.2、 预警预防机制

2.2.1、信息监测

① 在施工围挡周围建立施工区域附近道路交通事故监测视频网络。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平台,搞好各类突发道路交通事故的监测。

② 加强对周边各类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机制。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与研判,及时与交通部门沟通,让交通部门发出预警。

③ 完善对施工区域附近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道路交通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及时跟交通部门汇报交通状况,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协调管理部门和责任单位对该区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2.2、信息报告与配合

① 建立健全信息报送体系。一旦发现和掌握道路交通事故信息,我部立即将事故发生性质、损失大小和影响范围等信息上报公安交通部门。

② 我部将积极配合各应急救援单位、有关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对该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并配合交通部门进行交通疏通和急救中心抢救运送伤员。 2.2.3、预警级别与发布

①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本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② 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突发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级别和信息。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突发道路交通事故预警级别和信息络、宣传车等方式进行;我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有针对性的对施工区域附近的学校等特殊场所进行告知。

2.3、交通安全预防措施

2.3.1、施工前积极与当地各级行政及公安交警部门协商,严格按批准的方案的范围、期限进行施工。

2.3.2、施工期间,施工场地采用围挡全封闭施工。

2.3.3、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交通组织示意图规定位置与本工程各通道入口处设置标志牌,指示人行及车辆通行,各通道入口处夜间设置警示灯;在站点周围的主要路口处利用原有的分道标志设置地铁施工提示标志(详细布置见交通指示牌平面布置图)。

2.3.4、为保证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有序交通次序、非机动车及行人人身安全,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用隔离护栏进行分隔。

2.3.5、在施工范围内与车行道之间用施工护拦分隔,同时用隔离护栏将车道与施工围挡区域形成缓冲区域,防止车辆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在施工护拦及施工区前来车方向前设置警示灯,以策安全;

2.3.6、设专职维持交通人员,在交通拥挤期间值班,配合交警工作,指挥附近车辆和行人通行,保证主干道交通顺畅;

2.3.7、施工材料及机械停放一律在施工范围内,不准占用行车通道;

2.3.8、机械进退场尽量选择行车较少的时段,避免造成交通阻塞;

2.3.9、道路中线设置隔离护栏进行分隔,保证双向车道互不干扰。

2.3.10、在进入围档区域入口设置太阳能黄闪灯,在变更车道路段设置中心隔离护栏和机非隔离护栏,在进入施工路段出入口设置大型提示减速慢行标志, 在围档及护栏上设置线形诱导标志。

2.3.11、施工场地设置交通疏导员,人数满足要求,保证机动车辆与行人正常、安全、有序通行。

2.3.12、围蔽施工、交通标志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晚上或者交通压力不大的时候,保证交通畅通。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分级响应

本市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道路交通事故。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交通事件的应急响应坚持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根据事件的类别、级别、可控性、可动用的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我部实行分级响应制度,分级启动相应预案,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

2、应急指挥

建立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和以主管安全的项目副总经理及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抢险小组,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项目部、施工队、班组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

篇二: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

第六章 事故预警机制

建立事故预警及其有关机制,能有效地辨识和提取隐患信息,提前进行预测警报,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事故预警机制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途径。

第一节 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

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机制,根据《古今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等; 二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 现常用来指有机体或其它自然和人造系统内各要素的构建、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条件,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所产生的双向作用。

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而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警分析完成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通过适当的评价方法,对未来的趋势做出初步判断,当判断结果满足预警准则要求时,就触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根据事先设定的报警级别发出事故报警。预控对策系统可针对不同报警级别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

事故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事故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事故预警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还要体现与其他预测工作不同的特征。

(一)快速性。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事故预警尚未发出,事故很可能已经发生,根本来不及发布事故警报,也不可能实施预控。事故预警这个“报警器”就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二)准确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实用的信息判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避免信息判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

(三)公开性。即事故信息一经确认,就必须客观、如实地向企业和社会公开发布。因为控制事故发展和应急救援需要企业、社会的力量。由于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机、环、管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预警预报无疑是减少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和有效手段之一。

(四)完备性。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五)连贯性。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

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预警机制作为一种制度,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将监测到的各种异常信息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告。这要求明确报警、接警、处警的部门和第一响应队伍,工作要求与程序,明确预警的方式、方法、渠道和监督措施。

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要处理好点与面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防止顾此失彼; 二是要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系,虽然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社会敏感的突发公共事件未必就是危害性重大的,反之亦然;三是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有些事故发生概率很高,但危险性却未必高; 而有些事故危险性很大,未必风险大,二者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四是处理好预警机制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任何有效的预警机制都必然是由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硬件与由技术、制度、政策、管理等构成的软件组成,实际建立中需要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五是防止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

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和引导的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

实行事故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防范的准备。预警系统只有及时地监测出异常情况,并将它及时地报告,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全面性原则

预警就是要对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各个领域的异常情况,尽最大努力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宗旨。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监测、识别、判断、评价和对策预警操作系统方面。

(三)高效性原则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惟有如此,才能对各种事故进行及时预告,并制订合理适当的应急救援措施。

(四)引导性原则

预警基本功能是预测事故的发生和警示,不能说考虑到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就隐匿有关信息。预警正是在某种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降临之前,提醒或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或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去应付和处理,这样既减少了因盲从、跟风带来的被动和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又是尊重公民基本权利的体现。

三、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

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事故预警管理战略上,应针对事故特点建立事故预警管理体系。各种类型事故预警的管理过程可能不同,但预警的模式具有一致性。在构建预警管理体系时,需遵循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以及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科学建立标准化的预警体系,保证预警的上下统一和协调。

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由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各要素关系如图6-1所示。外部预警体系中的外部环境预警系统主要由自然环境突变预警、政策法规变化预警、技术变化的预警构成。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主要由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构成。事故预警系统主要任务是当事故难以控制时,做出警告和对策措施建议,因此其业务隶属预警管理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与专家系统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完成信息收集、处理、辨识、存储和推断等任务。

图6-1 预警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二)外部环境预警系统

1. 自然环境突变的预警

生产活动所处的自然环境突变诱发的事故主要是自然灾害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自然灾害的损害往往是一天甚至一时之间,对它的预警只能是被动的。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破坏往往造成环境的突变(例如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愈来愈多。对这些对象进行监测和警报是预警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之一。

2.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

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变动,对生产管理的影响是直接的。国家对行业政策的调整、法规体系的修正和变更,对安全生产管理影响是非常大,应经常予以监测。

3.技术变化的预警

现代安全生产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越来越大。例如大型复杂化工生产线,不仅涉及到各种化工技术、而且也需要有防火防爆技术、计算监测技术、辨识、诊断技术等。因而预警体系也当关注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变动的预警。

(三)内部管理不良预警

1. 质量管理预警

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基本任务是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定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管理预警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质量管理预警系统应当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质量安全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之上。

2.设备管理预警

设备管理预警对象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设备的维修、操作、保养等活动。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对设备资料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评价、设备维修及时性评价、设备检修质量合格率的监督、设备工作时对环境污染的安全度评价、设备管理的预警对策等。

3.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

事故发生诱因之一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引发的,人的行为活动预警对象主要是思想上的疏忽、知识和技能欠缺、性格上的缺陷、心理和生理弱点等。该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有关人的活动信息,进行识别与选择,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对人的不良行为

进行预警。

(四)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以管理信息系统(MIS)为基础,专用于预警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是监测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信息。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过程。信息流动及其预警部门的运转模式如图6-2所示。

图6-2 预警信息管理的流程图

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预警系统是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它是在预警原理指导下,以事故现象的成因、特征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预警理论,构建对同性质灾害事故能够起到“免疫”,并能够预防和“矫正”各种事故现象的一种“自组织”系统。预警系统也是一种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的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需要遵循以准确、客观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系统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兼顾硬件系统建设与软件系统结合的原则。

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预警系统的组成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监测系统主要是预警系统的硬件部分,功能是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预警信息系统负责对信息的存储、处理、识别;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主要完成指标的选取、预警准则和阈值的确定;预测评价系统主要有完成评价对象的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

给出评价结果,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其中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完成预警功能,预控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

(二)预警系统的功能

1. 监测系统

此系统通过采集监测对象(如温度、压力、液位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将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后形成数字信号输出,或数字式传感器直接输出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传输设施(同轴电缆、控制线、电源线、双绞线等)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经由输出接口输出或通过人机接口输出到操作控制台的显示器、LED显示器、监控系统大屏幕、记录仪、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上。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

2. 预警信息系统

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原始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

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信息网的作用是进行信息搜集、统计与传输;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储存和处理从信息网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甄别和简化。信息推断系统是对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上述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完成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的活动:

(1) 信息收集。如通过对各种实时监测信息来源进行组合和相互印证,以使零散信息转变为整体化的具有预报性的可靠信息。

(2)信息处理。对各种监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使之成为可用于预警的有用信息。

(3)信息的辨伪。由于某些信息只反映表面现象而不能反映实质,因时间滞后而导致信息过时;系统的非全息性使部分信息不能完全反映整体;信息传输环节过多导致失真,造成伪信息的出现。

伪信息往往会导致预警系统的误警和漏警现象发生,它所产生的风险比信息不全所产生的风险更加严重。因此对于初始信息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加以辨伪,去伪存真。信息辨伪的方法有五种:

①进行多种来源信息的比较印证,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则必定信息来源有误。 ②分析信息传输过程,以弄清信息所反映的时间点,并分析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③进行事理分析,如果信息与事理明显相悖,信息来源有伪。

④反证性分析,即建立信息与目前事件状态之间关系,然后由目前事件反证原有信息,若反证结果与原有信息偏误较大,则证明信息来源有误或过时。

⑤不利性反证,即假定信息为真,然后分析在这种假设下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若这种不利情况很多很严重,则这种信息应慎用。

(4)信息存储。信息存储目的是进行信息积累以供备用,应不断更新与补充。

(5)信息推断。利用现有信息或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 由于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因此要求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规范化,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和定量的要求,信息来源符合一致性要求。

(2)标准化,采集信息过程的计量检测等都应有精确的技术标准。

(3)统一化,各类报表、台账、原始凭证都有统一格式和内容,统一分类编码。

篇三:第6章 事故预警机制

《管理知识》专项训练题(30)单选

1、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

A 措施 B 手段 C 方法 D制度

答案:D

2、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是建立在()基础之上,

A 预警系统 B 监测系统 C 信息系统 D 预警分析系统

答案:A

多选

1、事故预警的特点是()。

A 快速性 B 准确性 C 公开性 D 完备性 E 及时性

答案:ABCD

2、事故预警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A 对各种事故征兆进行监测

B、及时报警

C 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

D 做到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E 消除事故

答案:ABC

3、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A 及时、 B 全面 C 高效 D 准确 E 引导

答案:ABCE

4、预警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A 预警分析系统 B 预控对策系统 C 监测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 E 评价系统答案:AB

5、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

A 监测系统

B 预警信息系统

C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D 预测评价系统

E 预控对策系统

答案:ABCD

6、预警机制的作用在于()

A 超前反馈

B 及时布置

C 防风险于未然

D 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

E 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答案:ABCD

7、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由()构成。

A 外部环境预警系统

B 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

C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D 事故预警系统

E 环境预警系统

答案:ABCD

8、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规范化 B 标准化 C 统一化 D 程序化 E 通用化

答案:ABCD

9、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A 灵敏性 B 科学性 C 动态性 D 可操作性 E 统一性

答案:ABCD

单选

10.预警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但在实际预警过程中往往出现第四种形式,下面内容哪个是第四种形式()。

A 误警与漏警 B 指标预警 C 因素预警 D 综合预警

答案:A

因素预警中,当预警指标X属于不确定(随机)因素,则须用()的形式进行报警。

A 概率 B 阈值 C 定量 D 定性

答案: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预警阈值确定原则上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

B 若采用综合预警,一般可根据具体规程设定报警阈值,或者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报警阈值。

C 若采用指标预警,一般根据经验和理论来确定预警阈值。

D 预警阈值应当按照报警数量来确定

答案:A

12预警系统通过()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

A 预警分析 B 事故预测 C 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D 弥补管理上的漏洞

答案:A

13()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

A 预控对策 B 事故预测 C 预测分析 D 预警分析

答案:D

多选

14包括在实际预警过程中出现的形式,预警方法有总计有如下哪()种形式。

A 误警与漏警 B 指标预警 C 因素预警 D 综合预警 E 信息预警

答案:ABCD

15.误警原因主要由于()。

A 指标设置不当

B 安全区设计过窄,危险区设计过宽

C 报警不及时

D 信息数据有误。

E 报警人员素质太差

答案:ABD

16.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主要包括如下哪些内容()。

A 对现有信息的趋势预测

B 对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行预测

C 对征兆信息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

D 对人员行为进行预测

E 对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高峰期以及预期影响进行预测。答案:ABCE

17.预控对策一般包括如下哪几个活动阶段()。

A 组织准备 B 日常监控 C 事故管理 D 监测 E 诊断

答案:ABC

18.下列哪些内容是日常监控活动的主要任务()。

A 预警分析 B 日常对策 C 预控对策 D 事故危机模拟

答案:BD

19.下面对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基本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预警分析过程的四个环节和预控对策活动的三个环节,是明确的时间顺序关系和逻辑顺序关系。

B 缺少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事故预警管理系统的职能便不能成立

C 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的对象是相同的。

D 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的对象是不相同的。

E 缺少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事故预警管理系统的职能仍然能成立

答案:ABD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171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