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美文好词 > 工作计划范文 > 精准脱贫计划书

精准脱贫计划书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7-07-03 05:43 | 移动端:精准脱贫计划书

篇一:脱贫计划书

新天镇山寨村整村脱贫计划典型材料

一、基本情况

山寨村位于新天镇最南端。全村现有耕地面积7064亩(其中水浇地3394亩,旱地3670

亩),主要依靠小都麻干渠灌溉。全村共有村民小组10个,435户、1580人,党员55人,村

“两委”班子成员及组干部共22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全村共有贫困户315

户,占总户数的72.4%,贫困人口1220人,占总人口的77.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94人,

占总人口的88.2%。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720口、50头、523只。全村共有五保户37

户37人,低保户45户116人。

二、山寨村整村脱贫项目计划情况 为了尽快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落到实处,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村情,查

找存在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制定计划,计划在3年内实现脱贫致富:

(一)、开展扶贫开发“造血式”帮扶计划。 借助省委省政府“双联”行动,以观念扶贫、信息扶贫、产业扶贫等造血式扶贫方式使

群众脱贫致富。通过“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方式,建立瞄准机制,靶向疗法,定点、

定人、定项帮扶,实行“一事一策、一户一法”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二)、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两条腿走路的脱贫主导产业。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宣传,多方引导教育,推广以油菜、 洋芋、洋葱、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品种,确保实现户均“一亩油菜一亩药,一亩饲

草一亩粮”的种植结构,并发展户均一座果蔬大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倡导“小规模大群

体”的养殖模式,发展户均最少3只小尾寒羊,1口能繁母猪的养殖新路子,形成全村每年

羊出栏量15000只,生猪出栏量达4500头,拓宽支撑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加大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基础建设紧跟发展需要。 从2012年起至2014年止,建设支、斗渠6条9公里;改建村内自来水管道12㏎,总投

资20万元,解决1580人饮安全(其中向农水公司申请管道配送,农民筹资筹劳建设);修建

村便民路15公里,建设总投资450万。

(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在1到2年内引导群众做到户均输出1个长期劳动力与短期劳动力相结合,确保“种田

打工”两不误,两促进。

(五)、加强群众法制教育,弘扬文明新风,教育群众依法办事,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

的优良作风。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8.4万元在原剧场新建1400㎡的文化

广场一处,投资18万元硬化学校操场3000㎡,不断完善村级阵地建设,力争通过上级部门、

领导的帮扶,激活自身发展潜力,不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提升精神文明整体水平。通过切实引导教育,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引进项目,增加发展机 会,增强发展能力,从而达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脱贫致富。实现村民小组通公

路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技能培训覆盖率达100%。全村实现

户通广播电视90%;户通通讯设备9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全村农户有较稳定

增收来源的达90%。

三、山寨村整村脱贫项目保证措施

1、重点改善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省、市、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实施计划和

我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村内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用水和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着力改

变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

2、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依托“30万劳动力培训计划”,拓展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

训示范基地,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指导工作。

3、加强各类扶贫资金管理,保证资金用于整村脱贫开发。篇二:扶贫计划书 模板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铜仁市2007年度小水池建设项目 项目负责人:刘钦必

项目申报时间:二oo七年六月十日项目申报单位:铜仁市农业办公室 (盖章)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制

二、 项目建设依据

三、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五、 投资概算

计划实施小水池160口,容积4800m3,计划投入劳动工日0.58万个,土石方3976m3,计划投入资金32万元。其中:高峰村 50口,1500m3;瓦屋坪村50口,1500m3;地慢村30口,900m3; 芭蕉村10口,300m3;老屋场村10口,300m3;半沟村10口,300m3。

高峰村建小水池1500m3,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

(2)瓦屋坪村建小水不池1500m3,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自2万元;(2)瓦屋坪村建

小水不池1500m3,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3)地慢村建小水池900m3,财

政扶贫资金6万元,自筹资金1.2万元;(4)芭蕉村建小水池300m3,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自筹资金0.4万元;(5)老屋场村建小水池300m3,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0.4万元;

(6)半沟村建小水池300m3,财政扶 贫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0.4万元。 篇三:村级脱贫计划王马山村脱贫计划

(2015—2017年) 根据汉家岔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

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

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

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

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

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

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

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 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

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

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

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

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

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7年达到

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7年的317人,

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

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 步增长,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7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

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

2017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

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

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

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7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

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

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

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

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

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

2017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

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

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

的制度机制,到2017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

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

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

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

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

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7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

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7年,发

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生态养殖: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

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7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枣树和核桃:到2017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

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到2017年,篇四:扶贫帮困工作计划2011年扶贫帮困工作计划按照地委、行署关于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为积极做好2011

年“定点扶贫帮困”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集中力量抓好增加农牧民收

入,推动哈密市天山乡白杨沟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帮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按照地区提出的农业工作基本

思路、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目标,集中

力量抓好提高村级组织能力为根本,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

件为关键,达到整体提高,走向共同脱贫致富,为农牧民增收和发展集体经济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结合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提供就业岗位10-15个,劳务输

出4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20%。

(二)结合地区开展“五进”活动,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 积极开展法律入户、科技及“双语”培训、科普宣传和文体等活动,实现入户率100%,

宣传面100%。并健全完善“一户一档”。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哈密市天山乡白杨沟村扶贫帮困工作,成立扶贫帮困联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由地区安监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江担任,副组长由地区档案局局长李生军、地区煤管局副

局长王全义、地区安监局副局长吐尔逊?艾麦提、地区师范学校党委副书记叶海亚?尼亚孜担

任。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安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吐尔逊?艾麦提兼任,成员

由相关部门人员和驻村干部组成。

四、主要工作

(一)提供就业信息,寻找劳务输出机会。通过协助开展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

务输出工作,努力实现劳务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20%的目标。

(二)积极开展科技培训。一是结合地区开展“五进”活动,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

积极开展法律、科技培训活动。围绕当地产业,举办养殖、种植业培训班,并开展以适应就

业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就业技能培训和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双

语”等方面知识为重点的引导性培训;二是深入开展文化扶贫活动。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

白杨沟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切实加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是继续推进医疗扶贫工作。协助村组织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

基础设施和配备医疗设备建设。积极利用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医疗队到贫困村送医送

药开展义诊。 (四)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认真落实“一点五户”制度,

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救助。此项工作由地区安监局、档案局、煤管局、

哈密师范学校按照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五)规范村委会档案管理,健全完善“一户一档”制度,并配备能满足需要的档案管

理设备和资料。此项工作地区档案局牵头,地区安监局、哈密师范学校配合组织实施。 五、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有领导分管、有

专人负责、有具体措施。并结合单位职责,积极牵线搭桥,认真履行协调和服务职责,确保

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

(二)结合实际,精心实施。一要紧密结合贯彻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经济工作会议

和统筹城乡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白杨沟村实际,因地制宜,精心组织,深入开

展帮扶工作;二要认真落实“一点五户”制度,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因地施策,因户施策,

使全村农牧民都能从扶贫帮困工作中得到实惠。

(三)建立制度,加强监督。一要完善和落实好与帮扶点乡、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联系制

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共同探讨脱贫致富之路,指导村集体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二

要健全扶贫帮困款物使用、项目管理的监督制度和定期情况通报制度;三要做好扶贫帮困工

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2011年扶贫项目工作计划20xx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

目标,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苦拼实干,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存发展条件,以“整村推进、

消除茅草房、产业开发、易地搬迁”为扶贫手段,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人口为对象,

围绕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同时推进,切实抓好贫困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抓好以

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促进贫困农户增收;抓好种养技术、劳动技能等知识

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脱贫后劲。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0xx年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省项目重点实施整村推

进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解决1.5万户绝

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不断提高2万低标准人口的经济收入;使项目覆盖区受益群众人均

纯收入有所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一)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力争扶贫资金规模达到8000万元以上。1、争取实施“整村

推进”项目152个,国家投资2280万元;2、争取专项茅草房改造5000户,国家投资5000

万元;3、积极争取“整乡推进”项目1-2个,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4、争取县内易地搬

迁扶贫项目指标300户1200人,投资600万元;5、力争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放贷指标达到1400

万元,财政贴息资金100万元;

6、积极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00万元,新增2-3项产业内容,继续扶持蚕桑、魔芋等。

(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争取老区建设项目。针对我县的贫困状况,立足县情,

发挥优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瞄准强县富民目标,努力实现老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要紧紧抓住国家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扶持力度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全

篇二: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围绕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乡人民政府的安排,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按帮扶对象所原则。采取“技术性帮扶、微小产业扶持”。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帮扶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原因和发展瓶颈,围绕群众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落实帮扶重点,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扶贫生态移民等方面入手,明确帮扶任务,细化帮扶措施。

(三)建立一个帮扶台账。摸清贫困户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生产发展项目等情况的基础上,要逐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建立帮扶对象台帐,把贫困户急需而自己无力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向民政部门汇报。

(四)整合一批帮扶项目。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发挥部门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协调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的落实。注

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计划执行人:王聪2015年月日

篇三:2016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65个贫困村精准扶贫实现当年整村脱贫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15〕1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65个重点贫困村双联帮扶力量的通知》(市委办发〔2015〕57号)文件精神,为做好市委办公室联系点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的帮扶工作,推进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任务,在充分调研和多方对接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某某村地处祁连山北坡浅山区,海拔1650米,距市区20公里,是省列65个精准扶贫村之一。全村共5个社,210户,756人,有劳动力412人。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人均耕地面积3.3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列入精准扶贫计划特困户15户52人,其中因病致贫7户27人,因残致贫7户22人,因学致贫1户3人。

该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农田零碎不整且配套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多年得不到改善,渠道破损渗漏严重,灌溉不便,水资源浪费大;电网设施落后,用电质量差;村内道路年久失修,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种养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多年来,该村以杂交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内部结构单一,农户以草畜养殖和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撑,群众观念落后,科技

知识水平低,群众增收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二、脱贫目标

通过精准扶贫,使某某村15户52人精准扶贫对象基本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村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生产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全村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2016年整体脱贫、2017年巩固提高、2018年进入小康”的目标。

三、脱贫思路

根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三个不变”、“四个切实体现”和“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结合某某村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因户施策,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开展帮扶,帮助实现当年整村脱贫的目标。

1.拓宽增收渠道。通过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交流,征求农户意见建议,确定将“高原夏菜(蔬菜和特色林果业)、食用菌、养殖业和劳务”作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一是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依托某某镇泽源农产品商贸公司,采取流转耕地和土地托管等形式,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100座连片高标准高原夏菜大棚,带动农户发展蔬菜产业,形成蔬菜种植基地。二是积极发展食用菌。依托紫家寨现代农业公司,建成食用菌钢架大棚20座。三是加快发展养殖业。某某村过去就有养牛养羊的基础,且大部分农户养牛养羊的积极性高。要以全村部分农户改造房屋圈舍为契机,鼓励家家户户发展草食畜牧业。在此基础上,利用某某村荒滩荒地,组建占地19亩、养羊2000只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合作社+农

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村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养殖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四是提升发展劳务产业。用好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建立的劳务关系,培育稳定的劳务基地,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打造劳务品牌,带动劳务输出向组织化、有序化、合理化转变。

2.完善基础设施。以破解水、电、路、渠、房等“瓶颈”问题为重点,夯实发展基础。落实农村危房改造差异化补助政策,帮助44户农户完成危旧房整体修建,其中精准扶贫户13户,其他农户31户,帮助118户一般农户完成旧房局部改造;铺设村级道路3.7公里;改造人饮管网12公里;修建D80U型渠4.1公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争取列入整村电器化改造试点,对全村高压线路及变电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实施整村土地整理项目,整改土地2445亩;新打机井2眼,解决发展高原夏菜、日光温室缺水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整村农户无危房、通水泥(沥清)路、安全饮水和动力电全覆盖,全面改善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3.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项目,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改厕,帮助建成卫生示范村,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扶持建设村级农民文化综合活动中心,建成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村民活动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道德讲堂、戏剧舞台等文化功能阵地,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精准脱贫计划书》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meiwen/4801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