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论文?写好论文?免费论文网提供各类免费论文写作素材!
当前位置:免费论文网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家乡调查报告作文

家乡调查报告作文

来源:免费论文网 | 时间:2016-12-11 09:39:49 | 移动端:家乡调查报告作文

篇一:关于家乡的调查报告

魅力池州

“关于自己家乡人文历史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传策4班丁贤宝

调查时间:2014年4月3

目录

调查内容........................................................................................................................................... 3

前言 .................................................................................................................................................. 3

1.人文历史........................................................................................................................................ 3

2.人文典故........................................................................................................................................ 4

3. 池州十大历史人物 ...................................................................................................................... 5

4.我的感受........................................................................................................................................ 6

5.总结 ............................................................................................................................................... 7

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4年4月3日——4月4日。

调查地点:我的家乡安徽池州。

调查对象:池州的人文历史、典故、历史人物。

调查方法:通过自己调查以及网上资料。

调查人:传媒策划与管理4班,丁贤宝。

前言

我的家乡安徽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以及省级池州经济开发区,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万。池州是皖江经济带和“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我经过调查和整理做了一份关于家乡人文历史的调查报告,经过整理内容如下。

1.人文历史

池州是个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

早在约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辛勤耕作。1977年和1983年先后在贵池灌口乡古石城旧址和里山乡红旗村出 土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有兵器、钱范、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这些青铜器玲珑别致,铸造精美,具有长江流域的独特风格,说明当时这里的人民已经掌握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秦汉时期,这里的冶铁、造船、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是历代屯兵之地。 永泰元年,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以便“扼控大江”。开成、会昌年间,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新城将近10里,开有6门,其中九华门楼3层,高6级,宏伟壮观。后来知府陆岗、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清溪塔。双塔凌云对峙,仿佛府城卫士,城墙巍然屹立,犹如天然屏障。新府城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唐代以后,池州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茶、麻、桑等作为传统经济作物,不断发挥其优势,手工业产品也逐渐崭露头角,池州白麻纸在唐代被列为土产贡品。宋时,这里生产的纸质量较高,《东坡志林》上将“池纸”与“宣墨”并称。印刷业也很发达,刻有《昭明文选》、《朱子语录》等。近年在山西祁县发现南宋绍兴二年池州所刻朱寂《昌黎先生集考据》,印刷精

美,为名贵善本。清代,建德县盛产绿茶,名曰“朱兰茶”,又名“千两茶”,享有盛名。 清光绪元年。歙县人余干臣在尧渡街创办“红茶庄”,试制功夫红茶获得成功。数年后,余干臣将其经商中心移至祁门,故名曰“祁红”,饮誉海内外。民国年间,今东至县徐村竹编工艺品制作精美,曾作为中国民间工艺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览,为祖函赢得了荣誉。 池州人民不仅勤于耕作,而且敢于斗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为了保家卫国,他们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南宋末年,池州是抗元重地,池州知州赵昂发,为抗击元朝伯颜大军,率领军民,奋力守城,城破之后,全家自尽,后人为其立祠。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池州人民拥护太平军,与之协同作战,屡次击败清军,太平军曾在池州建立农民政权。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贵(池)秋(浦)东(流)地区,发生了三次农民武装暴动:

1932年9-10月间,中共秋浦县委在贵秋边区发动和组织农民暴动,由于泄露机密而未成功。

1935年1月,中共贵秋东中心县委以贵池郑家村为中心,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历时9天, 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而失败。

同年9月,中共江南特委以高山为中心地带,领导了贵秋东地区的第三次农民暴动。江南特委在红军独立团的有力配合下,从7月开始,举办培训班,培训党的干部、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召开干部会、代表会和群众大会,宣传和发动群众,组织暴动队伍。中秋节这天,秋浦北山欧村2000多农民群众,携带土枪、刀、矛、叉、棍等武器,进行示威游行,附近地区农民群众纷纷响应。一天之内,以高山为中心,东起贵池狮茅岭,西至东流白水张家,南起秋浦鸡头岭,北达贵池鸡公岗的广阔地区,5万暴动群众,没收土豪劣绅财产,捕捉顽固分子,处决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贵秋东地区的国民党政权和地主武装被摧毁。暴动胜利后,成立了江南特区苏维埃政府及特区总工会、妇女会、青年团、互救会,领导人民巩固胜利成果。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池州人民为赶走侵略者,打倒反动派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思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业绩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1949年4月,池州全境解放。

2.人文典故

1.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指的就是池州的杏花村呀。

2、陶渊明曾两次驻足这里,留下了 钱溪赋诗和东流艺菊的千古佳话。

3、苏轼也曾经三访池州

3. 池州十大历史人物

1.吴应箕(1594~1645) 字次尾,号楼山。明贵池大演(今属石台)人。 幼从学于舅父李首川, 16岁参加科举考试,20岁被为博士弟子生员。八试南闱不第,49岁中副榜,与侯方域、陈定 生、冒辟疆、方以智结为挚友,成为“复社”领袖人物之一。明崇祯十一年(1638),执笔撰写了有140名士子署名的《留都防乱公揭》,揭露藿挞了魏忠贤党羽阮大铖持权当道,破坏 抗清的罪恶勾当。明亡后,阮大铖受南明皇帝朱由崧重用,捕杀复社文人,应箕躲避回乡。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渡江,朱由崧被俘,应箕在家乡起兵,与徽州金声相呼应,配合抗清,一度占领贵池、石埭等地。

2.胡璋,字铁梅(1848—1899),清末建德(今东至县)梅城人。胡璋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祖父胡正通晓诗古文词,精通绘画,游粤时曾居邓廷桢制军幕府。父胡寅曾随胜保赞军务。胡璋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又得祖父绘画真传,成年后专攻书画,时人以郑虔三绝看待。赏游日本,润笔极丰,受到日本画界的赞赏,遂声名大振。日本国王以胆瓶求他绘画作色,画成后,国王爱不释手,钦赐金牌,予以奖赏,此后日本国学子从他学画的日益增多。胡璋在赏游日本国期间,还搜集和钻研日本政俗,汇书10余册,回国后欲送清0,“盖未雨绸缪也,迄不得达,箧藏久之。”

3.陈范有,名汝良,以字行。陈一甫长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四日生于天津。 1912年入南开中学,1917年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25年,任启新洋灰公司工程部土木工程师。1933年至1945年,任公司协理。1933年受公司委派南下,在南京主持创建江南水泥厂。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建江南水泥总公司,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1950年9月,水泥厂正式点火生产,所制水泥被苏联专家誉为“东方水泥之冠”。 在天津时,还担任过滦州矿务公司董事、副主任董事,开滦矿务局议董等职。解放后,被推选为全国水泥工业同行业联合会主任委员。

4.陈一甫 名惟壬,以字行,号恕斋居士。祖籍安徽石埭县(今石台县)广阳乡。清同治八年(1869)正月二十四日生。 清代以父荫官直隶,花翎三品顶戴。为江苏候补道,农工商部议员。曾长期随周学熙襄办实业,任北洋海防诸职,后入东海关监督幕,又为北洋电报学堂总稽查、开平矿务局驻沪员、北洋银元局提调等。 1906年,任北洋劝业铁厂坐办。1912年任启新洋灰公司总事务所经理,后改驻津办事处坐办。1924年,任开滦矿务管理局正主任董事。1927年至1932年,任启新洋灰公司协理;1932年1月,任公司总经理,转年退职。

5. 罗尚忠 (1584-1627),字孝可,号心华,本县杜村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先后任浙江平湖知县、江西建昌知县。他为官清廉,惠政爱民,任内,曾捐俸置田,建义仓,以周济贫民。以政绩迁升户科给事中及刑科、兵科给事中,其间,曾13次上疏-宦官魏忠贤

篇二:家乡的调查报告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南宁,虽然远离家

乡,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的熟悉。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贵港覃塘,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地处贵港市西北部,是贵

港市乃至广西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城乡结合部,是桂中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交通便利,

通讯发达。距贵港市区中心和郁江港口仅20公里,千吨级货轮可上溯南宁,下达港澳,黎湛

铁路复线横贯覃塘;209线、324线国道、南梧二级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并交汇于管理区党政

机关驻地—覃塘镇,日平均车流量达3万多辆。 虽然出门在外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地发现家乡也在变化着,并且,近几

年来我发现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下面就是我发现的家乡的一些变

化:

一、 交通

家乡很多年前就铺水泥路,基本都通到家门口,所以家乡的交通可以说是很便利的,上

次回家我还发现村里还出资弄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晚上出门

还要拿着手电筒,黑夜行车也相对更安全了。并且在路上基本不见自行车 了,人们骑的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加高,环保意

识也相应加强了。

二、住房

家乡基本每家每户住的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装修,但现在基本都装修的很漂亮它

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

室内没摆设的状况。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人口素质

以前家乡出一个大学生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家乡的孩子基本都是读完初中就去工作了,

但现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更高了,家长都努力督促子女读书,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稀奇的了。

虽然家乡的人们都是务农为主,但人们经常读一些关于致富之类的书,所以家乡木材厂、养

猪场越来越多,这也相应给家乡的人们在农忙之余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们的收入也会相

对更多一点。

四、穿着讲时尚

过去家乡的人们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家乡的人们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

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再也不会出

现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小孩子的衣服也不会买更大的以备长大了还能穿,而是穿的更加的

讲究了。

五、家电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和城乡用

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家乡的居民买到了实惠的家电,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

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家乡居民生活要素的重

要内容。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家乡办起了

自己的歌舞团,并且,去年家乡也建好了一个室内的娱乐中心,在娱乐中心里可以打篮球,

也有一个大大的舞台,平时谁家有喜事只要交100块钱的水电费就可以在娱乐中心办酒席,

并且还会请一些歌舞团来助兴,这样子就算下雨天也不会愁。

七、医疗卫生

现在家乡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也相对齐全。

近年,由于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从中得到更多优惠。

八、食

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家”,到现在的每日必吃得健康、营养

的食品,食品供应现在根本不在话下,以前人们基本是在过节或是集市日才能吃到肉,但现

在人们基本 每天都能吃到肉,冰箱里基本都会有备好的肉菜,并且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不会

像以前那样专买便宜的菜而不注重食品安全。 从泥路,到水泥路;从瓦房,到楼房;从生活困苦,到逐渐改善,再到如今的经济宽裕。

看着家乡的改变我感到很高兴,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我家的幸福生活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我

感到很欣慰。虽然家乡各方面都在慢慢的改变,但我还是有一点小建议:

一、 我发现虽然家乡有很多娱乐场所,但很少开展娱乐活动,所以我建议多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可以在各个节日的时候开展,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

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节日的氛围,群众之间也更多的交往。

二、 在农闲时期人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所以我觉得在村里应该开设一些报亭和农家阅览室,多鼓励人们了解时事,了解一些科学。这样人们将会知

道更多外面的事,整个村的文化内涵将会的很大提高。

三、 麻将风和扑克风在村里基本是很流行的,虽然赌注都很小以上就是我对家乡的一些建议,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我希望在未来家乡会越来越美好。 家乡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能在这里安心的读书我觉得不仅是家乡的功劳也应该感谢我们伟大的党,现在的我更加明白,其实家乡的变化也是离

不开党的领导的。每次看到家乡的变化时,心里不由得在默默的,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和伟大国家肃然起敬: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上发扬光大,

是他们在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我深信,我们的幸福生活一天更比一

天好。篇二:家乡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指导老师

学院

学号

姓名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摘要改革开放以

来家乡三门峡的发展与变化,大致包括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医保与公共基础等民生建设,计划生育与科教兴国等国策给家乡带来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成果。还

有目前已然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城市化问题,失业问题,分配不公

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在家乡的实际情况。简单陈述了一下未来发展方向。并重点对于城市转

型提出一些意见。

前言:在中学阶段就曾经做过有关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调查报告,但是当时年龄较

小,对社会

认识极为浅薄,既不懂得调查方法也不懂调查内容,只是去询问父母有关衣食住行等简

单的表面问题。现在大二下学期,趁着毛概课程作业有这一项调查报告,这次通过查阅文献,

网上调查和询问长辈或中年人等等多种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希望能通过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

进行一次简单而全面的调查报告,并准备对各类资料进行规划总结,进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理解,并对实际问题简单提出一些解决思路或想法.使我能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目前的状态与人民群众对未来的预期,加深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 调查时间: 2014年5月——2014年六月

调查地点: 三门峡市图书馆,三门峡市统计局等等相关背景: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的伟大转折: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

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

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家乡背景:三门峡地处中原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豫西重镇,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

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

经济、文化中心。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1961年三门峡

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1986年,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226

万(2012年),辖1区湖滨区、3县渑池县、陕县、卢氏县、代管2个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

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产业集聚区,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正文

一 家乡的发展

1 经济发展

济规模随着改革开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1978年,三门峡市是直属洛阳地区的县级市,

gdp为5.3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4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元。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市开始了全面发展。全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大幅提高,

尤其是近几年,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跨越

式发展,基本形成了能源、铝工业、煤化工、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林果生产加工五

大支柱产业,三门峡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不平凡的高速发展时期。初步核算,2013年全

市生产总值1204.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9.79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305.2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8.0:68.0:24.0变化为8.3:66.4:

25.3。

2 基础民生建设

从城市化进程看,2012年三门峡市城镇化率达47.60%,与2000年人口普查的32.91%相

比上升14.6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反映家庭生活品质及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上看,2012年三门峡城镇恩格尔系数达 27.1%,同期河南平均水平为33.6%。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1.8%,同期河南平均水平为35.6%

左右。两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年共为6.5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11.86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

100%。年末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9.9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73

万人,参加社会失业保险人数22.2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比上年增长

1.48%,参合率99.44%,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3 计划生育与教育建设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226.79万人,常住人口224.1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9%。全年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48‰,死亡率为5.36‰,自然增长率为4.12‰。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大专院校1所,普通、职业中专13所。2013年末全市高

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02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6

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了100%。4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2013年国民经济在困境中爬升。特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传统产业高 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支撑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小微企业活力尽

显。重点领域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全

年三门峡市民间投资完成769.92亿元,比2012年增长27.7%,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7个百

分点。重点领域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市场保持繁荣。会展经济带动消费品市场繁荣活

跃。政策支持确保财政金融走势平稳。并随着三门峡海关、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检验中心和

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投入运营,三门峡经济的外向度大幅度提升。

二 家乡面临的问题

1 人口资源问题

三门峡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仍呈净流出状态,且流出人数呈递增趋势。人口过度外

流的趋势,不仅不利于三门峡资源的全面、合理开发,而且还将拉大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差距,最终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人口老龄化

问题更加突出,劳动生产率降低、社会负担加重,给新兴高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造

成一定阻碍。

多年以来,随着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黄、白、黑等主要矿产出现资源危机甚至枯

竭现象。果品加工业产业链不长,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上,工业占全部经济总量的近70%,

而资源性工业又占工业总量的近70%,且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一遇风吹草动,

便软肋尽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和“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产业

结构,使经济转型到了“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关口. 2 社会事业问题

从城市化进程看,虽然纵向比有较大发展,2012年三门峡市城镇化率达47.60%,但与全

国平均水平相差4.4个百分点,说明三门峡城市化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

业1.4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6%,控制在省定4.5%的目标之内。 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水平及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相同,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呈逐步拉大

趋势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广,企业对社保缺乏积极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尚不到位。社会

福利的供给不足,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参与程度

低,对政府补贴依赖程度高。

三 家乡的发展方向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

转型升级要有新突破。全市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应超过85%;高新技术增

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0%。 民生改善再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到“十二五”末期城镇化率达到55%。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森林覆盖率应稳步提升,完成省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

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20天。

四 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初步构思 危机面前,三门峡市应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制高点。传统产业高端

化、高新产业规模化,三门峡五大传统支柱产业正在实现低端、粗放、一般向高新、专属、

特色转变。同时深入实施‘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早转早主动,晚转就

被动,不转没出路”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内化成加快转型发展的自觉行动。 1 变废为宝,深度发掘产品附加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打造专属产业链条2 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地区特色资源,如水能风能地热能利用,加大自然与人文资源利

用。3 招商引资,增加对新型低碳产业投入. 4 转型发展,应使用加强行业准入管理、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生产

能力,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措施。5 健全相关法制,鼓励创新行为 6 加强交流合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区域经济开放程度,促进周边交流与合

作,稳抓高、新、精、尖项目,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结束语: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

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坚持改革开

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

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参考文献: 2013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门峡市统计局 2012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门峡市统计局三门峡市地方志

三门峡史志2014年第二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樊新民三门峡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金琴花 2013.12.12 201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对三门峡市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2013.12.10篇三:关于家乡

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思政课实践报告 关于家乡变化的调查 学院名称:法学院班 级:2011级2班姓 名:王锦樑学 号:191100226

成 绩: 2013年7月29日

一.调查背景: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五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

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

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特区到土

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三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翻天覆地切

切实实的改变。

因此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我在暑假期间做了一份调查报告,调查地点为福建省龙岩市

永定县坎市镇洽溪村,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走访村民的方式取得调研成果。 洽溪村交通便利,省道203线穿境而过,距离镇中心约4公里,是革命基点。新中国成

立前属于抚市。由于地理环境依山傍水,旧社会以木船航运为业,拥有木船30余艘,从业船

工69余人。坎市至峰市航道全长65公里。从清康熙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300多年,祖祖

辈辈从事撑船运输。中国人民解放军王水平将军、坎市公社社长王道清等都是撑船高手。航

运结束后,洽溪人民转入亦工亦农亦办汽车运输,同时向山林开发,多渠道打造幸福生活。

1951年土地改革时,划归坎市。1989年3月,洽溪单独建立行政村。全村总面积2475.1亩,

其中耕地面积有204亩,林地面积2271.1亩,现共有120户人家,总人口488人。 二.调

查准备过程:

暑假回到家我就开始准备调查报告,所以准备时间比较长,准备的也比较充分。首先在

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

篇三:家乡的调研报告

家乡的调研报告

从改革开发到现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各项改革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三农问题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有关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农村也普遍向城市化都市靠拢。“抓住农村改革开放,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而这三十年来,农村的改变我们有目共睹,农村体制改革,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令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下乡去调查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一排排整齐的农村小区,一条条宽敞的马路,房前有路,屋后有院,整个就是现代化的别墅区。

一、农村住房条件有了现实性的巨大变化。在三十年以前,只有几户人家住的是简易的木质楼房,其余的人家基本上都是茅草屋,在之后的十多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才慢慢盖起了楼房,。在我的采访的人中,有一位高龄八十的老人激动地告诉我们:“没想到世代土房子,石桌子,篱笆墙,到今天居然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是感谢共产党啊!”是的,在我们眼前的都是统一建造的三层别墅式住房,房子很漂亮,比有些城市的房子还好。而且村民们现在拥有的家用电器设备是以前的好几倍,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个村有几部电视机已经是很不错了,而现在家家都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也都是家庭必备,30%的村民还用上了微波炉,房顶上还能看到每家都安装了太阳能,这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是不得不让人惊叹。

二、村民们的知识丰富了。在我们所调查的民户中,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读过书或者只上过几年小学的,属文盲或半文盲阶层,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接受我们采访时,他们却能用普通话自然地与我们交流,毫不费力,虽然不是非常标准;而三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一般都拥有中学及以上的学历,他们中40%的人虽然生活在农村,但从事的工作都是非农业的;对于年轻一代,我们村已经出了几十个大学生,学历程度不断提高。我想这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分不开,在这个村里村民组织自建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且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小朋友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普及英语,家长们为了孩子学习,几乎不计花费。 当然丰富知识的另一有效途径便是外来讯息的有效进入。为了让村民了解外面的最新动态,村委会特设了信息

栏,每周一更新;5%的民户还订阅了各类报刊杂志;而且在我们调查的50户人家中有5户人家已经用上了互联网,再加家家大彩电,过去穷乡僻壤,信息堵塞的窘境已荡然无存。

三、农村交通不断改善。以前家家户户门前的路都是泥路,一遇到下雨天,不穿雨鞋根本走不出家门;而且路也很窄,并排走两个人都有困难,一辆三轮车过来,都不知道怎么让路。现在政府发款下来,不仅修主干马路,连村间小路也变成了宽宽的水泥路,一直通到家门口,汽车都能开进来。以前去市镇的路都是石子路,还坑坑洼洼的,下雨一积水,只能走最边上草丛路,汽车摩托车开过,还能溅一身的水;现在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且都是高级的柏油马路。 交通的便捷,使村民们的出行也方便了。50户人家中每家都有自行车,60%的人家同时拥有电瓶车或摩托车,16%的人家还有汽车。现在村民们想要去城镇或是市区,走到路口就有公交车站,10分钟一班,非常方便。大家都不可思议地感叹两个钟头的路程竟然能缩小到30分钟,那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呀!

四、村民娱乐活动的增加。我们能看到,在小区的东面有一块健身器材场地,就像城市小区中的一样,一位被采访村民告诉我们,现在很多农村都有这些设施,目的就是丰富农民的娱乐活动,也让农民更注意健康问题。这些设施中有适合年纪大的,也有适合年纪小的。老人小孩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设施锻炼身体。

以医疗,养老保险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据我的大致调查,在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健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配套设施水平不断提高。我所调查的地区共有大型医院6家,其中二级甲等医院2家,包括刚新建的1家国家和私人合资的医院。企业单位一年一次的职工身体检查,国家免费为退休下岗职工提供健康体检等。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疾病治疗率有多上升。国家还为退休职工买养老保险,做到老有可依,老有所养,;老有所靠。

不过从调查中得知,我们市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如教育体制改革未及普遍,医疗事故仍频频发生,养老保险得不到保障,住房条件差距较大,人们生活水平的贫富差距悬殊等。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落实责任, 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维护稳定等全局性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显而易见,保山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有了巨

大的改善,农村经济不断增长,农业也有了意想不到的进步;而在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方面更是给全市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幼有所养,老又所靠,全市呈现一片新气象。但是不可忽视,潜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可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贫富悬殊,要想取得共同富裕国家和党必须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为我国走向世界打下坚定的经济基础。

班级:

时间:

调查人:


家乡调查报告作文》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
链接地址:http://www.csmayi.cn/show/1177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